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日胜利后,与英法美等协约国的矛盾是缓和处理,还是尖锐处理,杨锐很拿不定主意;对德假设宣战的话那如何圆转战后的关系,他也一时间想不到办法;还有一战到底出力多少,中国在战后才能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这他现在也把握不了尺寸。反正,对日作战不只是中日之间的问题,还涉及到整个远东的局势,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在战争中调整了。

杨锐的话说完徐敬熙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按照德军的传统,参谋部并不负责那么高纬度的战略问题,虽然因为雷奥的存在,中国的参谋部还没有完全堕落到德军参谋部那样,不问政治,甚至要求政治配合战争,但军人不问政治的习惯还是深植在复兴军当中。

看到徐敬熙沉默,杨锐只好道:“还是接着说下面的事情吗?是不是该说军官的事情了?”

“先生,还有这个没有没说。”朱履和拿着一幅简易航母的图片道,“我们准备委托伯利恒公司生产两艘简易航母。航母排水一万两千吨,马力三万匹,最高航速二十五节,这将超过日本大部分主力舰的速度,但与其新造的金刚级无畏舰相同。而舰载机在折翼的情况下可以搭载二十二架,总个航母的造价初估是八百万两。”

简易飞机航母是杨锐提出来的,他主要是担心自己封锁日本的海路,日本也封锁自己的海路。广州的出口是最后的保证。但如果沪上这边也能出去那就更好。岸基鱼雷轰炸机只有六百公里的航程,能警戒的范围只有一百五十公里,在这一百五十公里以外,将有航母负责保护。而航母本身的保护,则由岸基飞机负责,也就是两个一百五十公里,从沪上衍伸出去的三百公里都将是安全的。当然,三百公里以外日本还是拦截商船。他就没办法了,制海权靠岸基飞机、潜艇、以及简易航母是不能完全解决的。

“两艘太多了。”杨锐说道,他只感觉随着戊计划的展开,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特别是海军,简直是花钱如流水。“先订造一艘,就当作试验用好了。”

朱履和闻言一怔,道:“先生,只有一艘的话,那么能保护的范围就很有限了。”

“有限也没有办法。贸易封锁这主要是看美国人是不是支持。”杨锐说道。“就我们那十万吨商船,保护不保护没有差别,全部用在长江和沿海还不够。再说,一艘万吨左右的军舰我们可以借着秘鲁政府的名义订造,可要是一下子订造两艘,那智利政府就要不安了。到时候南美局势紧张,那边的人还怎么训练?还有,现在海军太花钱了,这么下去,财政要支持不了的。现在登岛作战的预算还没有报上来。等这块补上,那么预留的预算也就光了。”

杨锐开始限制预算,徐敬熙朱履和听后都很是惭愧,现在不说几十万。就是几百万都不能让总参、总后眨眼,军费可是以千万、万万计的,这几万万两就这么投到军队上去,真不知道值不值。

杨锐看着脸红的他们,说道:“航母太新了,很多技术都还不成熟。我那些想法也没有通过验证,所以不能一次性的把钱都丢下去,造一艘就够了。实在不够用,战时再由江南局改建商船也是可以的,把上层结构去掉,也建成全通甲板,一样可以让飞机起降。整个对日作战计划不要定那么死,没有什么能在战前完全确定,我们要做的是面对新情况快速反应并找到对策。好了,还是说说这一次登岛作战的人选吧。”

杨锐把话题转到人选当中,这就是总参负责的了,徐敬熙道:“登岛作战极为复杂,现在各军的将领中,总参认为还是徵瑞较为合适,他擅长打乱战,作战经验也是丰富……”

总参挑出来的人居然是陆梦熊,杨锐笑道:“州髓不合适吗?他负责什么?”

“州髓负责整个江浙战区,提防日军登陆作战。”徐敬熙道。“福建那边的部队不多,由徵瑞负责整个战役是合适的,而部队其他军官将从战绩最好的、也最灵活的军官中抽掉。另外,先生要找的那几个军官也将加入到登岛部队。”

徐敬熙说着拿出三份简历,最上面的是朱建德,粗眉大眼的依稀和后世有些相像,他来自云南原第九镇,也就是现在的二十九师,挂的是少校军衔;再一个是李宗仁,才从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军校是少尉;最后一个是白崇禧,去年大举义的时候他居然加入了学生军,千里迢迢北上,说是要支援复兴军,后来入了武昌预备军校,只是个学兵,照片上一张紧张而稚嫩的脸,真不像后世传说的小诸葛。

朱建德是四川人,在云南从军,而李宗仁、白崇禧是广西人,三个人所生长的环境都是亚热带山林地区,在经过登岛特训后,他们应该会能适应登岛作战。当然,这三个后世的名将也可能会折翼在台湾,要真是如此杨锐也只有遗憾了,但他不准备做太多保护,名将都是锤炼出来的,不把他们投入到战争的熔炉里去,名将只会不名。

“好,训练之后把他们安排到登岛部队中去。”杨锐淡淡的说道,让人看不出是关心这三人还是不关心这三人。他说完再道:“要是没事,那今天就到这里吧。造船厂的事情晚一些就落实下来,待会李子龙就会去请你们说过的那几个人,我先和他们好好谈谈。”

“是!先生。”徐敬熙几个利索的敬礼,而后便出去了。

全国都是一盘棋,甚至全世界都是一盘棋。在军事会议完毕之后,杨锐没去想那几个名将的事情,而是开始想着造船厂事情。目前这要办大型造船厂的除了叶崇禄之外,其他几人的财力都很有限,即便是叶崇禄,他又是买债券,又是办其他实业,能投入船厂的钱怕也是不多。该如何与这些人合作呢,是贷款,还是合资?杨锐有些拿不定主意。

贷款除了朱志尧之外,其他人都不敢贸然背着一身债大办船厂,除非是有订单支持;而合资虽然是个好办法,但一个不好,再来一个盛宣怀那弄一出MBO,也是麻烦,国有资产被侵占在后世可是极为平常的事情。

杨锐一边想着这些问题,一边让李子龙去找那几个人,等到晚上的时候,这些人才被带到银安殿里。

“总理,这位是菲律宾侨商叶崇禄子爵……这位是沪上的求新机器厂的朱志尧总办……这位是汉口扬子机器厂的顾顺章总办……这位是广州江洲航运公司的谭礼庭总办……最后这位是均和安机器厂的厂长陈桃川。”晚饭之后,李子龙把这几个想开造船厂的人带到杨锐面前,而后一一介绍,这几个人初见杨锐,有些不安又有些兴奋,尤其是朱志尧,他正求告无门的时候,总理居然连夜召见,很是激动。

拱手之后,杨锐看着有些紧张的诸人道:“就不要站着了,先坐,先坐。”说罢他自己也坐了下来,而后说道:“诸位都是造船业,或者对造船业有些了解的,我也就不拐弯了。政府的工业规划除了山西工业基地外,再一个重点关注的行业就是造船业。

现在我国的船舶总吨位只有二十八万吨,其中轮船的总吨位还不到十万吨,而邻国日本船舶总吨位有一百五十八万吨,其中轮船有近一百三十万吨。而从外贸额上看,两国相差不大,但两国的商船持有量相差如此大,还是和国家的地位、政府的政策有关。前清的事情我就不提了,现在政府是想发展航运业,而要发展航运业那就要大力发展造船业,本来第一期规划中,政府只准备建设三个造船厂基地,但考虑到侨商和福建广东两省的实际情况,规划上又增加了马尾、厦门、广州三个造船厂。

从实业大会各位代表所提交的文书和投资意向上来看,想从事造船业的也就是你们几位了,而且除了沪上有好几家修船厂想扩大为造船厂之外,其他地方刚好一处一家。你们想办造船厂政府是一定会扶持的,资金、技术政府都会帮助,但是要建船厂,你们还是先要拿出一个商业计划书来,如果计划书审核通过,那么政府将极力扶持,但要是计划书通不过,政府扶持下来也是亏本生意,那就要被否决了。”

杨锐的话表示了政府扶持造船业的决心,但要他们拿出商业计划书可是出乎意料了,几人对视之后,最为急切的朱志尧站起道:“请问总理大人,这商业计划书是何种文书?”

己卷第十一章可能

这几人不懂商业计划书不出杨锐意料,这些都是没有去沪上管理学院上过课的人,杨锐忽然恶趣味的想是不是同济大学堂也要开设EMBA或者总裁培训班之类的课程,可以在普及商业知识的同时,再大赚特赚一笔。要知道和后世滥竽充数满大街广告的MBA不同,同济大学堂教出来的东西可都是这个时代的屠龙术。

在杨锐的示意下,李子龙把准备好的简易商业计划书的模板发给了诸人,只等他们看毕,杨锐才道:“政府要扶持造船业,那政府的身份必须是一个商人,扶持的前提只看是不是能挣钱,这是商业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你们把你们的想法按照计划书的格式写好,只要能让我这个商人感觉赚钱,那就扶持,如果不能,那就只好作罢了。”

总理大人一个劲的说赚钱,阿堵物这么粗俗的东西挂在嘴边只让他们中有些人很不习惯,但既然是商人,特别像叶崇禄、顾润章这种白手起家的商人,对此则深得吾心。在他们错愕间,杨锐端茶再道:“有事说事,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那就……”

总理大人端茶送客,诸人都不敢犹豫,连忙也端茶喝过,然后起身告辞了,只是华侨叶崇禄临出门的时候被李子龙叫住了,朱志尧几个看到此人居然有例外,不甘心之下再想到人家可是新朝的子爵,便只好跺脚上轿,气忿忿的去了。

叶崇禄也想不到杨锐会挽留,他看了那所谓的商业计划书之后,觉得自己办船厂还真是想当然,这市场一不了解、产品也不熟悉、团队亦是没有、财务更没分析……刹那间倒有些心灰意冷,沪上的求新机器厂、汉口的扬子机器厂、乃至最弱的均和安机器厂都是造过船的,自己就只是一个有钱的商人,这船厂不是说办就能办的出来的。

“叶大人……”杨锐站在会客厅再次招呼着叶崇禄,以他子爵的级别,应该已经被朱宽肅赏了一官半职的虚职的。所以他称其为叶大人。

“总理大人还是称呼在下为清池吧。”叶崇禄道,他说罢便在李子龙的招呼下再坐下了。

“清池兄,久仰了,适才是公事公办。不得如此。”杨锐看着他笑道,此人已经年近七十,据闻十六岁就出洋打拼,还成为菲律宾的华人甲必丹,能有如此成就。其人定有过人之处,只看他举止谈吐间的那一种沉稳,就和沪上那帮油滑刁钻的买办全然不同。

“总理大人不必过歉,一国之长,这份家业真是不好操持。”叶崇禄抚着花白胡子,很是自然的道,“只是请问总理大人这么多造船厂要建,那彼此间会不会大举相争啊?”

“政府不但扶持造船,还将清理航道,更会像日本那般对商船按吨位进行补贴。再则是船用钢板我们基本可以自产。只有锅炉用钢有些麻烦,但这种钢虽贵,用量却小,而对于低速商船来说,也没有必要用那么好的锅炉。如果吨位再小一些,比如几百吨的小船,那就可以用柴油机为动力了,这个我们也能造,成本也有优势;还有人工就不必说了,这个不贵。以上说的都是我们的优势。这些优势有助于我们和外人竞争。其他不说,就说钢用钢来说吧,每吨便宜十两,那就了不得了。”杨锐道。他看这叶崇禄比较顺眼。言辞间一些信息便带了出来,只让叶崇禄灰冷的心又有了些生气。

“便宜十两?”叶崇禄有些坐不住了,商船的成本他还是简单了解过的,其变动成本基本为钢材、动力及相关设备和劳务三者,对一条商船来说,钢材一般占造价的十分之三左右。动力因为配置不同,有高有低,但一般占三到四成,可如果动力自己能造,那可就不一样了。

“嗯。政府会补贴钢铁厂的,而钢铁厂则会对隶属工部、并且纳税的本国船厂进行优惠。一百万吨船用钢补贴十两,那也就是一千万两。看起来多,可这一百万吨钢,可是能造两百多万吨船啊。即便这些船厂的船坞都排满订单,也是要好几年才能造得完的。”杨锐道。

“那这么说来,这造船是大有所为了。”叶崇禄定下了心思,感觉厦门船厂还是能迎难而上。

“这本就是大有可为的事情,所以才这么谨慎。同样是钱,放在有些人手里就只能吃利息,可放在有些人手里却是能翻个数倍不止。”杨锐道,而后再看了叶崇禄一眼,见他凝神在听,接着道:“厦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地方,或者说整个福建都比较复杂,海对岸就是台湾,而日本对我中华又是虎视眈眈,清池兄当初想在厦门办船厂,有没有考虑过此事?”

“台湾……”叶崇禄眼睛一睁然后又歇了下去,长长的谈道:“前清无能,殃及黎民,如今桑梓只能庇护于美利坚人之下,戊申年(1908)时八艘美大舰来访,厦门各官绅等不得不盛情款待,只等他们尽情游玩七日,才尽兴离去。说起来可耻,但这却是实情,日人要犯厦门,就不得不顾及美人,厦门船厂若是得建,也不算是太险吧。”

想不到叶崇禄会说起美国太白舰队的事情,杨锐倒有些意外,他本想办从此引出话题,想不的却被他掐死了。不过叶崇禄久经风浪,闻音知意,说完之后又是道:“敢问总理大人是否要在厦门建军港?”

“这倒是没有的事情。”杨锐否认道,伯利恒钢铁合同本就有在厦门建军港的事情,但综合考虑下,还是放在象山。“只是希望厦门的船坞能造的大些,不但自己可以造船,还能帮着美国人修军舰,这于私于公都是有好处的。”

杨锐一把意思说明白,叶崇禄便站起来道:“还请总理大人吩咐,只要能为皇上分忧、为国家效力,我叶崇禄定不惜家产,也要报效!”

“请坐!请坐!清池兄请坐,”杨锐看见叶崇禄的胡子似乎都吹起来了,赞许之余却对他的此番表态定不了真假,只让他坐下之后才道:“清池兄不要说报效二字。你只要交过税、买过债券,那已经是在报效国家了。厦门乃东南门户,其位置比福州还要紧要几份。那边的船厂虽是私营,但最好亦要有一些军用的性质。只是此地太靠近台湾,一旦军用,那势必会招惹日本怨恨,所以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还是以私营的名义建造船厂为好。

当然。这只是名义,实际上还是要按照军用的标准来设计,这就势必会带来更多的费用和麻烦。此次请清池兄来,不是要你报效的,而是想借清池兄的名义,和军方合营厦门造船厂。对于因为军用额外增加的投资,军队会出这笔钱……”

杨锐把厦门船厂的定位简要交代了一下,叶崇禄边听边抚着胡须,杨锐的话听上去很合理,但他总觉得话里还有话似的。可就是到会面结束,他也没有想到这厦门船厂为何要总理大人亲自与自己交代,只在夜间半睡半醒的时候,他忽然想到杨锐说的‘台湾’二字,他才猛然从床上坐起——总理大人这是要经略台湾啊!

接见办船厂的这些人对于杨锐来说已经是加班了,他极度讨厌加班,可是为台湾加两个小时班也没有好什么埋怨的。不过他送走叶崇禄之后,早就离去的徐敬熙又跑了过来,听到通报杨锐便有些皱眉,这么晚了这小子还有什么没说完的!

徐敬熙确实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没有说完。那就是海路问题。对日战争海军完全被日本压着打,自己只有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