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洋货大减,当然是卖给百姓。实业界好不容易有此良机,错过那就将……”张謇道。

“现在确实是良机,可张四先生,欧战再怎么打也会结束,那洋货再来怎么办?”杨锐再问。

“我国可以在这几年谋求关税自主啊,”张謇说道,“只要提高了关税,那洋货也将大减。”

“张四先生,现在进口也就四五亿两白银。假设这些销售份额都给国内的实业,洋货一件都进不来,那实业占完这些市场该怎么办?”杨锐再问,一点点把他逼入死角。

“这……”张謇只想着驱逐洋货。从来想过要是没有洋货只有国货那会怎么样。“可现在实业界缺少资金,如果政府不扶持,那这些洋货让出来的市场也抢占不了啊。”

“那可以上市,或者发现企业债券融资啊。”杨锐道,“现在大家都知道投资实业赚钱。要找人入股那是很容易的,为什么不这样融资呢?”

杨锐说完,张謇再次语塞,他当然知道上市卖股票能融资,可身为大生纱厂大股东的他如何舍得把股份让给别人?政府的实业贷款可是低息的,如果考虑到白银贬值,那等还的时候,这钱不但没有利息,反而是亏的,这是整个实业界都希望政府提供贷款的真正原因。

“是这样的。政府的实业贷款将会一年年的降低,到最后只会在企业起步或者危难的时候相帮,实业界以后要想融资,那就请上市或者发现债券。中国不是没钱,实业也不是借不到钱,现在大家盼着政府贷款无非是看重他是低息的罢了。”杨锐道,“诸位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件洋货都进不来,那这四亿份额的市场都被国货占领之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能卖给谁?

焕卿昨天的报告我细想了一晚上。和华封先生也讨论到了半夜,就眼下的局势,我们不能只想只把洋货那几亿市场抢过来,我们还应该创造更大的市场。这个更大的市场只能是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的购买力。试想,四亿五千万人,一人一年多做一套体面衣裳,那布匹市场将扩大多少?这才是真正的金矿。农业发达、农民有钱实业才能做得大,到那时候,洋货让出来的这几亿市场份额就会显得很小。所以说。农业不但要化学化,还要科学化,科学化之后,实业自然发达,实业的繁荣目前来说不是政府推动,而是市场拉动,这才是正道。”

杨锐说完,蔡元培和陶成章等人就带着部里的人鼓掌,不过杨锐却没有领情,他伸手压下掌声后道:“之前各部的报告都是以振兴实业为前提写的,但是现在变为振兴农业、教育、交通,因此我提议还是先休会吧,大家回去考虑一下这么定有什么问题,还有各部将如何配合这条国策。”

国策变更,这就等于各部之前的计划白做了,受损失最重的就是商部和工部,但工部下辖的那些优势产业还是保留的,所以只有商部那些投资轻工业的是受灾大户,杜亚泉对此闷闷不乐,张謇站起身又坐下,只是埋怨道:“这国策不能说变就变的啊。”

张謇说的小声,但杨锐还是听到了,他笑着道:“现在国策还在讨论,前年也只是初定要振兴实业,但现在焕卿的报告却让我们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百姓如果没钱,再怎么扶持实业都是空,到最后那些工厂总不可能政府养着吧。再说了,现在讨论的是几年后的国策,开国到现在,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在准备欧洲大战和抵抗日本入侵,现在日本人打完了,欧洲大战迟早也会结束,接下来该怎么走,就是现在要讨论的。都散了吧,我希望在下个月展览会之前看到大家的报告。”

本来准备开好几天的会议就这么散了,实在是让人意外,诸人或喜或愁的离开,但盛宣怀等人杨锐却让人留了下来,在换一盏茶后杨锐问道:“我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修公路的成本到底是多少?铁路我是清楚的,便宜的两万两,贵的三四万两,超贵的就是西域铁路了,差不多八万两。公路呢,你们的报告上只有省道、县道、乡道,根本没有造价啊。”

本以为杨锐留下来是有什么要紧事,不想却是问成本的,运部来开会的这几个人都是修铁路的,公路造价并不熟悉,盛宣怀看了身侧几个人,倒是一个叫胡栋朝的官员用带着粤语的京话说道:“回总理大人,国内公路能行车的,就只有京城到天津、还有京城到库伦的这两条,京城到天津是军队修的,运部虽有参与。但成本却是不知,到库伦的那条修的太早,要查过资料之后才能确定。”

胡栋朝斯斯文文,一开始居然什么也不知道。不过他后面却道:“下官曾在广东帮几个侨商简要勘测过公路,以运部现在制定的路面标准,这省道每公里估计在一千五百两上下……”感觉自己说的还不细,胡栋朝再细细解释道:“公路和铁路不同,没有钢轨和车辆。其造价以大致分成三块,一是路基,一般占造价的百分之二十五,一是路面,占百分之二十五,剩余百分之五十,全是桥梁涵洞,如果直隶修路,那桥梁涵洞少,自然会很省钱。但要是广东福建,甚至云贵,那造价将会翻上好几倍。就现在确定的标准而言,省道每公里造价在一千五百两上下,县道次之,一千两上下,乡道就更少了,一般五百两每公里便够了。”'注:造价来自《广东公路交通史》,P121。对原造价增加了五成。'

“一千五百两,看来比铁路便宜了十几倍啊。”杨锐不由谈了一声。他说的是省道,乡道那就更便宜了。

听见总理说公路便宜,胡栋朝又道:“可是铁路的运价比汽车运输便宜十几倍啊。”

胡栋朝这么说话,杨锐没有在意。只是盛宣怀清咳了一声,他追问道:“那省道、县道、乡道有何不同?承重能力是多少?桥梁涵洞的限高又是多少?”

“这……”胡栋朝一时间语塞,旁边制定公路计划细要的颜德庆便接上了话,“回大人,桥梁涵洞暂且没有限高,承重省道我们定的是十二吨。超过便会压坏路面,县道……”

限高没有就算了,但承重怎么能只有十二吨,杨锐当下摇头道:“这不行。”不过想到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又道:“你接着说吧。”

“是,大人,县道不能超过六吨,乡道不能超过三吨。省道、县道、乡道之不同在于,省道是弹石路、县道是碎石路,乡道是沙土路;省道宽八米,县道六米,乡道为四米……”颜德庆道,他还要解释为什么选这个尺寸的时候,却被杨锐打断了。

“弹石路是什么路?柏油路不是很好。”杨锐问道。

“大人,弹石路也可以修成柏油路,只是天气一热,这柏油路就会化了。”颜德庆道,“弹石路主要以三合土修成,三合土分量以一二四为合格,即一分青州泥、两分净沙、四分坚白石,这路最为耐用。”

“但是只能承重十二吨?”杨锐摇头道,对现在的筑路技术很是不满意。

“是的,大人。国内外暂时还没有超过十二吨之汽车,所以我们就……”颜德庆道。

“那也只是暂时没有,不是说以后没有。”杨锐想到自己苦心设计的集装箱物流系统,航运、铁路在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集装箱,可不能被公路给毁了,他强调道:“现在工部已经研发了载重十吨的大型运输货车,十年以后还会有载重二十吨的货车,加上车的重量,整车应该接近四十吨。再有就是公里限高,车高再加上货物,最少也有三米五六,这些都要在设计公路的时候注意到。”

高度也就算了,车重居然有四十吨,运部的官员包括盛宣怀在内都傻了眼,要不是这话是杨锐说的,他们无法相信怎么又这么重的车,这都快赶上火车了。几人惊讶间,盛宣怀道:“总理大人,十年之后汽车真的能拉二十吨?”

“当然能做到。”杨锐道,“其实现在就已经能做到,只是技术还不够成熟而已。铁路是给火车走的,公路是给汽车走的,去工部要资料吧,你们修的路务必要能让工部造的车能走。加紧时间在这一个月时间去重新实验路面,然后再给我一份新的、全面的报告。”

庚卷第三十八章成器

时代中的任何事物总是有存在的前提,也有消失的理由,三合土路在当下的中国已经是最先进的路面了,而当今世界,津京公路这种柏油混凝土公路已是先进公路,远胜于一般的柏油路和被各国广泛建造的碎石路,当然还有更先进的碾压水泥混凝土公路,不过因为碾压设备如混凝土振捣机还没有发明,所以即便现在出现,也要到二战后石油危机沥青稀缺时才会普及,而再高端一些的钢筋混凝土路,那只有雏形。

是以贸然要求路面达到能承重四十吨的要求,在当下确实是强人所难了,可筑路技术发展的细节伟大领袖又怎么能知道的。运部一干人在总理发话后便低着头出了银安殿,回去想办法去了。

这些人才打发走,代总参谋长贝寿同带着一份急电就过来了:俄军越境占领北庭(伊犁)。

“他们有多少人?”杨锐放下电报,毫不惊慌,这是事先就预料到的,而且给西域省省长杨增新的命令是保存实力、保护汉民、等待时机,并不要他做什么大举反攻。

“大概在一个师左右,都是些哥萨克骑兵,良莠不齐。”贝寿同道。“先生,杨大人手上有一个整师,我们要打还是能过去吗?”

“嘿。打过去干什么?”杨锐笑道,“我是巴不得他打过来,这样外交上我们就不会这么被动了。下令给13军军长彭彦颐(清鹏),他要是管不住自己的手下,那就提头来见我。”

因为欧战,俄国部署在中亚、西亚的部队大部分都抽调去了东欧,前段时间因为又凑出一支集团军往远东,所以现在中亚力量极为薄弱。西域虽然只有一个师,但加上一些当地武装,凑个三万人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杨锐如此决断,贝寿同只得点头。

“还要告诉彦颐。也不是俄国不能打,而是不能把伊犁,不对,是北庭。不能把北庭的俄军赶走。”西域的地名更换了许多,大部分都恢复了汉唐旧称,省得听起来一股伊斯兰味,现在整个省只有一百七十万维民……,“俄国终究会有奔溃的一天。那时候才是反攻的好时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修路!使劲修路!”

“明白了,先生。”贝寿同听到此见杨锐再无吩咐,敬礼之后就退了出去。他这边走,谢缵泰则拿着一份宣战书过来:法国宣战了。

草草的把宣战书刊了一遍,杨锐把它卷成一支细杆,问道:“他们撤侨了吗?”

“好像没有。”谢缵泰说完又觉得词不达意,道:“租界的法国人不少都去了英美租界避难,他们怕我们占领租界,但领事馆没有组织撤侨。只是驻华公使、领事们大多离开了,只有少数几个留下了。”

“看来这应当是宣而不战?”杨锐再问。他觉得法国人真是被德国吓慌了,不然怎么能和俄国共同进退呢?真是意想不到啊。

“这就难说了。”谢缵泰道:“竟成,那我们怎么办?宣战还是不宣战?”

“当然不宣战。”杨锐说道,“我可不想站在失败者的那一边。”

“可万一德国真的赢了呢?”谢缵泰道,现在英法是被打得无还手之力,巴黎也在德军炮口之下,全世界都是舆论大哗,认为德国将赢得这场战争,谢缵泰持重间。不由开始想同盟国是不是可能战胜,如果真要能战胜,那……

“德国不可能赢。”杨锐道,“再说德国赢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能和我们做生意吗?这次大战我们必定要站在英法一边,只有他们才能和我们做生意,也只有他们赢了,我们赚的那些英镑、法郎才有购买力。除了法军大举进攻我国,不然我们不对他宣战。”

“我明白了。”谢缵泰看了杨锐一眼,郑重点头。他想走的时候杨锐又问:“英美什么反应?”

“芮恩施拜访过我,希望我们保持冷静。”谢缵泰道。

“呵呵,我们当然冷静。”杨锐笑道,他感觉英国人不出面只让美国人出面很好笑,“沪上的展览会下个月就开了,邀请他们了吗?”

“邀请了,他们都会派人参加。”谢缵泰苦笑道,他觉得外交部都快变成沪上博览会的下属部门了,这段时间尽干些拉入参展的事情。

“嗯。那就好。那什么泰国、波斯、土耳其怎么样?也会来?”杨锐在细问其他。

“都会来,泰国是自己组团,波斯就要我们贴钱,他只来人来货。”谢缵泰道,“竟成,波斯可是西亚弱国,那国家就和满清一个模样,国内乱的很,驻波公使天天抱怨不安全,要增兵保护。这样的国家,我们贴钱邀请他真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阿富汗要不是英国人的保护国,我也想直接邀请,而不是通过英国请他们来。”杨锐道:“这两个国家对我们来说可是极为重要啊……”杨锐说着说着又想到了苏联,想到了伟大的列宁同志,远东和西域真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你可以简要透入消息给英国,就表示我们现在不想打仗,只想做生意,复兴军那些预备役师过一段时间就会解散。”

“我明白,我已经对他们传达了这么个意思,中俄之间都是大国,真要打起来那干系甚大,我们现在可以和俄国有默契的停战。”谢缵泰道。“不过现在俄军占了北庭,传出去那可怎么办?国内现在民气极旺,真要是事情被传开了,那可不好收拾。”

“传开了怎么样?”杨锐道:“学左宗棠入疆吗?俄国会自行奔溃,我们到时候去收尸就好了,他就是打到兰州也就是这样处理。”

对苏联杨锐没底,但对俄国如何他是胸有成竹的。不过他这么安排,第二天通过租界友人各大报纸就知道了法国宣战,俄过侵占伊犁之事,亲政府的报纸上全是呼吁政府要对法国宣战,要派复兴军入西域的文章;而其他如洋人的报纸,则详说法国宣战是因俄国所请,而俄国侵占伊犁则是因为复兴军占了海参崴。现在国家接连大战,休养生息才是最要紧的。政府应该像对日本一样尽早和俄国签订合约,早日罢兵。

舆论上人言汹汹,政府不得不出面公布对法对俄政策,对于法国的宣战。政府认为两国并无纠纷,其宣战只是受盟友俄国所邀,如果我国利益和国民未受其实质侵害,政府暂时将不对法国宣战;而俄国侵占北庭,复兴军必定将收复失地、保家卫国云云。

政府如此表态。舆论算是消停了一会,不过不知道为何,沪上股市接连下挫,有些人说是法国宣战所致,有些人则认为是因为有传闻说政府将逐步减少对实业的扶持,转而大兴农业所致。杨锐从刘伯渊那里得到的消息是有人故意放出不利消息,好使股市大跌。

“阿德和这个事情有关系吗?”杨锐问到了虞洽卿,他在沪上的能量可不小。

“暂时没有证据。”刘伯渊道。“据调查他的家产大多已投入股市,这事情不太可能是他做的,可即便不是他。他也应该知道是谁做的。”

“哦。除了那般买办,席家之流,怕是没有其他人了吧。”杨锐问道。

“先生,也不完全是这样的,调查发现,抛盘的人有不少是甬商。”刘伯渊道,“总的来看,是有人想拉低股市,而打期货的那帮人才是买办和洋行,现在军事物资极贵。像猪鬃什么的,农户都不肯卖货,要卖卖价也奇高,所以他们一直想压低价格。但国家银行一直在给重庆猪鬃同业公会贷款,期货市场也砸钱把这些军事物资的价格做到极高,双方斗法,洋行的钱和精力都在这这里,股市绝不是洋行买办。”

“那还能有谁?”杨锐忽然想到了张謇,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