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7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太炎说的操持其实就是国葬,遗体今明两日就要运到京城,而后选定日子在举行葬礼。杨锐对此没有意见,只看着大家道:“一切就交给枚叔吧。含章走后,户部的事情就全交由王永江了,此人含章也是赞许的,你们以后钱的事情就找他吧。”

王永江两年前就定为下一任户部尚书,大家对此都没意见。此时虞辉祖的妻儿从屋子里出来,杨锐诸人上前宽慰良久,这个晚上才算结束。

翌日,虞辉祖遗像刊登在所有的报纸上,全国、各国使馆都降半旗致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特意在白厅发表讲话,不但赞扬虞辉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更高姿态赞扬他在世界大战中所主导的造船计划,称这为协约国赢得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劳合。乔治讲话后,法、日、美等国的总统、首相、国务卿也发表类似讲话。

杨锐对洋人的赞扬不感兴趣,但百姓们却处于失落和喜悦中。从来没有人给中国带来如此巨额的财富,也从来没有那么多西洋国家的领导人异口同声赞扬一个国人,这种悲喜交加的心理让人手足无措,直到杨锐回到京城发表讲话,宣布由王永江接任户部尚书,同时表示本届政府将继续加紧建设后,国人才从哀思中缓过神来。当下的中华,已经变成大工地,国人唯有继往开来,方能不负先烈遗愿。

壬卷家与国第九章上

虞辉祖的葬礼完毕后,诸多公务接踵而至,其中最重要的政务是苏俄代表团,而会务则是下一任的总理人选。前者不难处理,去年开始的俄国大饥荒并未像历史那样得益于胡佛领导下的美国粮食署的救助,此时运入俄国的是中国低价贷款粮,相较于想以赈灾颠覆苏维埃政权的美国人,布尔什维克认为中国人更可靠,虽然粮食以后需要用矿产支付。

这一次由莫洛托夫、布哈林组成的代表团前来中国,除了对之前的粮食贷款表示感谢外,另外一个目的则是希望中国政府能兑现以前的承认——在俄国局势平定后给予苏维埃长期的建设性的贷款。这并不是一件不好处理的事情,杨锐相信在这个时空,苏联的寿命会比历史长的多,中国当下缺少有色金属、以后可能缺少的石油,这些都是俄国的支付手段;同时自家国库里全是白银——不断在贬值的白银。

至于后一件事情是某一天由蔡元培以开玩笑的方式提起的,他建议杨锐再任一届总理,而后‘事不过三’的结束任期,他还是说这不是要杨锐学习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而是如果不这样,对国家的长远稳定不利——一棵树独秀于林,其他树就会被其遮掉太阳。

凭心而论,不管蔡元培出于什么理由,这个道理是对的。于国而言,健全领导人培养、接班机制都是极有必要的,但杨锐所担心的是后继者会将美国那一套东西塞到国家体制中,在他看来,美国的民主主自由仿佛是酸,让人软化、无力;而俄国的麦克思主义则是碱,它烧掉一切不属于麦克思精神的东西。同时以布尔什维克的手腕和斗争经验,他们将披上一层民主自由的外衣,混在蔡元培胡适这种‘好人’中间,以溶解整个复兴会和政府组织。

但如果后继者能保证政策稳定不变,他确实可以适当放手一段时间,不过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复杂了,是以蔡元培提出这个问题,不等其他人反对,他当即就反问,‘谁还干得来?’。这话当场就把蔡元培问懵了,不过反问完后他还是把这个问题放到月末常委会上讨论。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之前他也曾想过,但从开国到现在,需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大事一件接一件,唯有当华盛顿海军条约被美国国会参议院批准后,他久久紧绷的神经才彻底放松下来。

“总理,俄国代表已经到了,重安先生正陪着,是不是……”上班后不久,李子龙就提醒道,因为虞辉祖的葬礼,俄国代表团即便参观完国内的一些建设项目,在京也干等多日。

“请他们进来吧。”杨锐点头,俄国代表团刚到的时候他草草见了一面,他们当时提出要参观中国的建设项目,而杨锐又要赴沪上,所以很多事情都是谢缵泰在谈。

谢缵泰便带着俄国进来时,杨锐不等他们行礼便起身上前,他看向那个更文雅、外貌上显得更年轻的人道,“这就是布哈林同志吧?革命党人最优秀的理论家之一。”

布哈林来华多日,杨锐认识不足为怪,但知道他是最优秀的理论家之一,不说布哈林,连旁边的莫洛托夫、驻华大使加拉罕也很吃惊。杨锐说完布哈林,又看向显得极为老成的九零后莫洛托夫,笑道:“这位应该就是莫洛托夫同志,锤子般无所畏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因为中国对俄国的支援,杨锐这个老革命家被列宁同志称赞,并且声称俄国革命也正在学习他曾使用过的策略——利用农民。当然,复兴会政府真正的策略是扶持农民,而不是利用,但能这样做更多的是因为中国没有解放全世界无产者的计划和责任,也不曾被资本主义封锁,所以不需要利用、盘剥农民去实现工业化。

一个民族主义老革命家如此热情的赞扬自己,布哈林喜笑颜开,提倡新经济的他非常赞赏中国所实行的策略,但可惜的是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俄国的新经济面临着重重压力,因为资本主义的敌视,租让制未必能吸引多少国外投资,现在布尔什维克能做的,就是让教会献出珍宝并大肆出卖沙皇的收藏——杨锐也用稿费买了不少。相对于布哈林的喜悦,莫洛托夫脸上只是勉强浅笑了一下,而后又回复了正常,此人是无比冷峻、不苟言笑的人,虽然他只是九零后。

“贵党乌利扬诺夫同志的身体健康吗?”杨锐待几人坐下,开始嘘寒问暖。

“乌利扬诺夫同志非常健康,谢谢总理阁下的关心。”莫洛托夫明显说着假话,若是列宁身体无忧,斯大林同志就不必看门狗一样的守在莫斯科了。

“那就好!”杨锐不动声色的点头,“革命总是会伤国家元气的,但我们不得不这样做,更何况俄国本来就在欧洲大战中损失惨重,你们接手这个烂摊子,加上还有白军破坏,党内又完全做好准备,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有困难不怕,那些困难总是能够解决的,革命者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对俄国革命都是指责,杨锐对布尔什维克人的赞扬即便是莫洛托夫,听后也眼前一亮。他礼貌的道:“乌利扬诺夫同志也在记挂着您。没有您的无私帮助,俄国革命不会这么快就成功。”

杨锐笑道:“我们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他随即说到正事,“这次来似乎是为贷款一事?”

杨锐说完,谢缵泰便接口介绍具体情况:“是。现在俄国和我们一样百废待举,战乱所造成的破坏需要巨大的资金,伟大的乌利扬诺夫同志又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全俄电气化计划,所以希望我们能给予十亿华元的长期贷款;

再有一件事就是我国高压输电网技术,俄国同志非常需要,毕竟是电气计划嘛;最后就是俄国现在在国外采购商品,外国洋行拒绝接受其商业汇票,需要现金付款,我们的进出口银行是否能帮其提供担保,或者出具我们的商业汇票,以帮助他们进口产品。”

谢缵泰说的前一个问题杨锐是知道的,全俄电气化是前年列宁所提倡的,说是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要建设二十个火电站和十个水电站,十五年内实现总装机一百七十五万千瓦,仅仅比中国目前的计划少了五万千瓦。如此庞大的计划需要好几亿资金,再加上恢复现有工厂所需要的资金、需要新建的一些军工工厂,确实得十亿华元不止。

除了贷款,后面两个却是杨锐没有想到的。得益于后世资料以及实验室十多年的研究,中国生产的硅钢铁损大大优于德国产品,加上永磁材料技术、高压输电技术,以及大战后从德国趁饥荒搜罗来的技术和人才,可以说除了汽轮机外,从发电机到高压输电、再到电动机、最后到各类家用电器,整个电气产品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化工产业之外的另外一个拳头。

俄国要建设电气化,自然需要高压输电技术,想来俄国科学家在查阅专利后对此有所了解。最后那个代开商业汇票一事其实属于商业短期贷款范畴,布尔什维克拒接承认之前沙俄的一切外债、同时没收外国在俄资产,使得其在国际上信用全无;而黄金又大量卖给中国,新卢布、切尔文银行券、商业银行汇票没人敢收也很正常,此等结果就是他的外贸除了现金外汇谁也不认。

想着这三个问题,杨锐问谢缵泰道:“户部和工部是什么意思?”

“户部可贷出十亿两的白银,只要俄国同志需要,但大量白银使用则会造成贬值,如何计价是一个大问题。记高了,俄国同志吃亏;记少了,我们吃亏,稽疑院的国民党是要反对的。短期汇票的事情进出口银行可以代为开具,但以商业规则来说,银行需要担保,如果没有担保,那他们认为俄国的出口业也应由进出口银行负责,如此……”谢缵泰道。

“他们想的倒美!”杨锐完全站在俄国的立场说话,此时驻华使馆参赞任辅臣正在小声的给俄国人翻译杨锐和谢缵泰的对话,听闻杨锐完全否定关于俄国出口业务交由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提议,俄国人都笑了,他们也不愿意将出口业务交给中国进出口银行。

谢缵泰被杨锐打断后,又接着说高压输电技术一事,他道:“工部对支援俄国同志技术并无异议,只是现在技术专利的归属权属于国家电网总公司,虽是国有公司,可公司总办一说到技术转让就不愿意,后虽然同意又要求巨额的技术转让费,这……”

苏维埃政府是不认技术转让费的,以共产主义的定义,不说市场,就连货币都不需要。杨锐想着这三件事情,再道:“伦敦的银价现在稳定在一比四十三,每盎司白银等于零点四一一美元,也就是每两白银值零点四五三美元,不过这个价格是在不大量抛出白银的前提下,我们自己是不着急的抛白银的,不过现在……。可以在白银之外贷给俄国同志一千万英镑,剩于的部分,以每两白银零点四美元的价格计价,贷多贷少由俄国同志自己决定。”

每两白银零点四美元,等于金银比价为一比四十八点七,现在是四十三,两头拉平均就是说在金银比价一比五十四之前贷走白银俄国都不吃亏。可抛出多少白银金银比价会跌到一比五十四?再有一个,花钱、特别工业投资,花着花着就会收不住手脚,杨锐虽然划了一条线,吃亏不吃亏全在你自己。可问题是俄国需要建设全俄电气化以实现共产主义,加之其他工业项目、军工项目,银子将会越花越多,届时他们能不能收住手脚还是个问题?到时候出现的情况一定是俄国自己宁愿吃亏,也要认账将白银花出去。

十四亿白银照大战前值十九亿华元,可现在以每两白银四点五三美元算,只剩十二亿六千万了,若以杨锐定下的每两白银零点四美元算,那就只有十一亿两千万。以户部之前的测算,若是白银全部抛出去能保住十九亿的一半,那就谢天谢地了,真能收回十一亿两千万,哪怕是贷款出去再收回,也要感谢满天神佛保佑。

莫洛托夫等人并不知道其中的奥妙,他们担心的是中国会不会贷款,能贷一亿就要感谢麦克思了;现在听闻光英镑就贷给一千万,白银要多少拿多少,简直是……。莫洛托夫、布哈林还有加拉罕满脸激动,他们全部站起致谢道:“总理阁下,您是布尔什维克的真朋友!”

“不,这仅仅是被压迫者之间的相濡以沫。因为机缘得当,我们暂时有些钱,但国内也在大规模的建设,以实现乌利扬诺夫同志所说的电气化,所以只能贷给你们白银。”杨锐招呼他们坐下道。“因为白银币值不稳定,所以贷款前五年就不计利息了,之后的利息以百分之四的年息计算,这真不算贵。

短期商业汇票的事情,你们从国家银行领出贷款后,可以将这些钱转存入我们的进出口银行,这样对银行来说就有抵押了,他们完全可以开出短期商业汇票。至于高压输电技术,以我国国有公司的惯例,我这个总理也拿他们没折,他们总办只看利润;折衷的办法或许有两个,一是你们购买电网公司的产品,而后要求其附送技术;再则……”

说到这里杨锐也没招了,专利法很早就在国内颁布,与各国修约时,专利也是交涉、彼此承认的重点,他可以贷给俄国十亿两白银,但没办法在不支付专利费的情况下,大手一挥,只要俄国人付图纸费就把专利交过去。虽然如此,可在俄国代表看来,技术只是小事,贷款才是大头,有十亿两白银贷款,全俄电气化一定可以实现。

有钱才是真兄弟。之前不苟言笑的莫洛托夫此时也脸带笑意,和杨锐亲切交谈,宾主无比欢畅。待会面结束送走俄国人后,谢缵泰杀了一个回马枪跑回来,他有些不安的问,“俄国人真要是贷走了十四亿两白银,能还的上吗?”

感受着徐华封的不安,杨锐笑道:“俄国以后是世界大国,怎么会还不上?再说,巴库就在海对岸,伏尔加河、西伯利亚铁路都不远,怎么会不还?”

谢缵泰听闻后面那句,惊道:“你又要和俄国开仗?”

“当然不是。我只是想说在战略上,我们完全居于主动地位,而不是像美国一样,在太平洋的对岸,可以赖掉几亿美元的账。再说不承认沙俄和临时政府的债务,布尔什维克有足够的理由,可现在我们两国在互相建交的情况下赖掉债务,真要这么做那俄国还有谁敢与之打交道?俄国有的就是资源,我们缺的就是资源,她不可能还不上的。”杨锐道。

杨锐不当回事的说完,谢缵泰呆了好一会才道:“你就对俄国这么有信心?这可是粮食都不能自足的国家啊,还四处赖债?”

十多年相处,不想谢缵泰也是小肚鸡肠,杨锐佯怒道:“重安,你干外交越来不合格了。你走吧,我还要办公呢。”

壬卷家与国第九镇未来下

杨锐佯怒,谢缵泰倒是坐了下来,他的外交其实是以杨锐为中心、为杨锐的整体战略服务的,这一次他本以为杨锐只会象征性的给俄国几千万到一亿贷款,不想国库里的白银全都同意给他们,虽然户部那边一直在警告要快速处理白银,但以部门职责来说,白银堆在国库里,贬值是户部的责任,但若是对外贷了出去,则是外交部的责任。到时候俄国人不还,他这边可就是罪人了,这可是十多亿两白银啊。

想着这沉甸甸的数字,谢缵泰再道:“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总能说说吧,那列宁据说正处于病重状态,万一要接班的不是斯大林呢?还有俄国人也不是那么能打啊,波兰那场,明明占领了华沙,可英美一发力,这战还是输了。”

“除非斯大林被雷劈了,布尔什维克这帮人只有他可以接班,他若不接班,那就等着我们和日本人占领整个西伯利亚吧。”杨锐见他赖着不走,只得点了支烟和他磨,“波兰可不是俄国,东线战场虽然在波兰,可正因为这样,战时的农村、工厂反倒没什么破坏,只是铁路沿线受损严重,美国的粮食一去,那地方就迅速稳定了。布尔什维克再能打也不能不吃饭,再说人毕竟扛不住钢铁,若是我们当时能卖五百辆战车、千余架飞机给他们,那一战的结果就很可能不一样;还有内斗……”

说到这里杨锐就摇头,只觉得二战前斯大林搞大清洗真是再合理不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