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8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府不会硬性拆散国有公司以迁就民营公司。”

去年年底之前,具体的改革方案已经拿了出来,秋瑾自然是通读过整个方案。虽然上面的内容一些头面人物已经知悉,但面对媒体以官方的立场解释‘国退民进、全民竞争’还是第一次。秋瑾这边话语落下,便连跟着他的虞洽卿也使劲鼓掌,他心中的石头终究落地了——沪上特别市的‘特别’二字,看来不需多少时日便可取消。

热烈的掌声响过,又有一个记者问道:“璇卿先生,请问民营公司可以开办兵工厂吗?”

记者的这个问题一问,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秋瑾脸上。理论说得好,可国退又能退到什么程度?军工厂这种核心工业民营公司是否能够进入?如果能,那这‘国退民进’就真的退到底了。

感觉到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秋瑾还是笑道:“这是最后一个关于政策方面的问题了,你们不能老是问政策,今日可是云裳公司股票上市新闻发布会……”

秋瑾如此说只让无比紧张的诸人大笑,待大家笑过,秋瑾才正色道:“对于民营公司能否开办兵工厂这个问题,就我所知的答案是可以的。”她一说可以大家就想鼓掌,但早知如此的她已挥手拦住,“不过毕竟是兵工厂,工部和太尉府为防止武器有失,监控会非常严厉,目前相关的立法正在起草,相信今明两年便可看到新修改的特种公司管理条例。”

‘哗…哗…哗……’掌声完全不似之前那样稀疏,得知秋瑾现身于一楼天井的云裳公司发布会后,整个交易所上上下下六楼的所有人都放下工作,挤在走廊上听她讲话。清楚听完秋瑾关于私营公司开办兵工厂这个问题后,整栋交易大楼都沸腾了——去年政变的阴影虽然过去,但政策到底会怎么走大家都提心吊胆,而现在秋瑾明确表示‘国退民进’会退到什么程度,这等于说局势正朝大家无比期望那个方向走,且会一直走到底不再回头。

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站在一楼天井仰望各楼走廊上欢欣鼓舞的人们,秋瑾忽然觉得自己此前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如此感觉,交易所的交易员们、大户室的大户们、挤在一楼的散户们却无法抑制心中的激动,二楼大户交易室的一个声音忽然请求道:“秋大人,说些什么吧。不管什么,都说些什么吧。”

“对,秋大人,说些什么吧、说些什么吧……”一人请求,数不清的人立即呼应,他们太渴望听到中央的声音了,既然政策如此之好,他们就想听到更多。

一片请求的声音下,秋瑾失笑摇头,她道:“诸君,我素来不知道经济、市场、股票为何物,我说的只是内阁会议谈论并确定的东西,只是转述罢了。”

秋瑾实话实说,可大家依旧目光巴巴看着她,她不得不再道:“那我就说一些总理曾经说过的吧。总理以前说过:沪上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即便收回了租界,城市亦将按照之前的方式管理。不要害怕市议会里的外国人,怕就怕我们自己不争气,不能以合理合法的方式保住自己的利权。经济不是意气之争,经济既要协作又要竞争,目的就是一起把蛋糕做大。(掌声)

也不要怕外国人把我们的钱都挣走了,这是财主思想,以为天下财宝都在自己家里,人家拿走一块自己就少一块。其实自汉朝使节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中华和世界各国在经济上就是联通的。正所谓‘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共建繁荣’,中华经济必将融入世界经济之中。既然一千多年前我们勤劳聪慧的祖先能将丝茶瓷器行销全世界,那作为重拾先贤精神的后辈,我们所制造的国货亦能行销全世界。(激烈的掌声)

相信几十年后,我们担心的不是国货不能与洋货竞争,而是担心因为老是我们卖出商品,所造成的各国贸易巨额逆差如何解决。(热烈的掌声)所以,中华要和世界各国共建繁荣,不是说我们挣了钱就是好事,必须要大家国际收支都实现平衡,共同发财、共同繁荣才是真正的好事。(长久而激烈的掌声)”

记忆里就是这么一小段,秋瑾说完有些微微冷长,见此她不得不把最后一句也说了出来,“总理不止一次说过:沪上是全国经济的中心,沪上是参谋部、沪上是方向盘、沪上是晴雨表、沪上是交汇点、沪上是火车头、沪上是东方明珠!诸君,请你们为实现中华经济之繁荣全力以赴!!(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在沪上繁荣时,香港只是一个普通海港。若不是香港当初已经命名了维多利亚港,英国人肯定会把割让地改为舟山。而后世事变迁,沪上的衰落给了香港崛起的机会,东方明珠之称在杨锐的意识里是指香港,可在这个时代,贸易进出口额本就领先于其他口岸的沪上当仁不让就是东方明珠。毕竟,江浙本是富裕之地,哺育万里的长江也由此入海,而开埠八十余年的人才、设施、习惯法的积累是其他口岸无法取代的。

杨锐想法如此、也曾说过这样的话,且土部正在计划花巨资疏通长江航道、以确保万吨海轮全年能平安直抵武汉,可秋瑾的转述还是引起了不少影响。好的方面是沪上股市受国家政策和‘东方明珠’的双重刺激,当日下午就开始暴涨;另外就是消息灵通的沪上地产商开始惜售房产地产——沪上不是东方明珠嘛,那地价肯定还要涨;

而坏的方面,则广州、武汉、天津,三地一起向省抚抱怨,说内阁对沪上太过偏爱。她是东方明珠,那我们是什么?海边臭河蚌?当然,这种抱怨不可能直接传到杨锐耳中,且广州早就不如沪上,天津则连广州都不如,唯有武汉这座兼具重工轻工,又正在建设京汉大动脉和万吨远洋码头的城市能勉强和沪上相争,所以市长陈荣格委婉发电京城,希望中央赐名。

沪上交易所讲话所引起的反应当事人是不知的,大家唯一知道的就是以后经济会越来越好、日子会越过越美,根本就没想过为何中央除了造船厂外,从不把重工业建于沪上。即便是购至法属殖民地新咯里多尼亚岛上的镍矿石,也不是在沪上而是于武汉建立冶炼厂。

本想借新闻发布会批驳负心汉的秋瑾(此时张幼仪早在徐志摩的要求下离婚,而京城绯闻缠身的杨锐也深陷离婚危机),根本没有想到发布会居然不是按她希望的方向走。同时她也发觉,民众其实并不关心一个女人的际遇命运,他们只希望国家太平无事,自己能放心度日,因此转述完杨锐以前讲话的她很快就离开交易所前往旅馆休息了。

秋瑾休息的时候,于欧洲乘飞机抵沪的张君励一下飞机就找弟弟打听国内事物,犹自激动的张嘉璈当即就把下午秋瑾在交易所内的讲话复述了一遍。张君励闻言吃惊道:“秋璇卿真是这么说的?兵工厂也可私营?”

“千真万确!”张嘉璈用力点头,“二哥,你和任公诸君应该回来了,下一届稽疑院代表竞选需早做准备才是!”

“这是自然。”张君励道,“任公下午已经到了沪上,在沪上拜会完故友,择日便赴京。”

“这样最好。”张嘉璈对此也是赞同,不过他想起以前的事情,又问道:“那早前护宪之事如何处理?地主那边又如何交代?你们只要一露面,当年那些苦主便会找上门来的。”

“不怕,为兄早有万全之策。”张君励说的自信满满。“四弟,上次你信中说各省都在筹建省立银行,这段时间可曾知主持此事的人是谁?”

“除了张坤张大人还能有谁?”张嘉璈笑道。“不过事情也怪,本可以直接下文的事情这张坤为何要做的偷偷摸摸呢?”

“张坤?国家银行总办的张坤?”张君励有些不信,更想不到国家银行也在私有化的范围之内——两三千吨黄金、且拥有华元唯一发行权的国家银行,岂能说私有就私有。

“是!就是他。”张嘉璈肯定道,“江苏、沪上、浙江、以及其他各省都在筹建省立银行。复兴会很可能要以关东银行和侨商银行为龙头,另组一家全国性的银行与国家银行竞争,就是不知道他们如何将获得华元发行权。”

“稽疑院不能通过法案批准吗?”张君励毕竟不是学经济的,不知其中底细。

“不能。”张嘉璈摇头,“宪法上规定唯一具有华元发行权的银行就是国家银行,它就是中华的中央银行。本次修宪并未更改此条,那就是说这些省立银行可能只是想与国家银行下属的商业银行竞争,这应该切合秋璇卿刚刚说的‘国退民进,全民竞争’。”

身处银行界的弟弟如此解读,张君励也就当真了。随即又细问了一些家事后,张君励便起身而去。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安排,梁启超等人将前往南阳路的惜阴堂,他此去正好与诸人汇合。

九年前,惜阴堂正是护宪党与各省士绅商议如何对抗复兴会土改的联络地,奈何陶成章案让复兴会找到突破口,趁机逮捕了梁启超和林长民,而后局势猛然恶化,蔡锷在陈其美的蛊惑下逃离京城,梁启超也被劫狱,师徒两一同前往云南和孙汶共举护宪义旗。

好在多智善变的梁启超一到昆明就立即离开,而后在新加坡发表声明说他此前所为完全是因为受胁迫所致。这通声明在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护宪党。不过,在国人的印象中,护宪党依旧是私通俄国的卖国贼,同时也是大骗子——卷了无数会员的钱款潜逃出国,至今也没有一个交代。正因为如此,梁启超决定一回国就先拜访赵凤昌,希望此老能在指点一二,不过他们明显失算了。

惜阴堂外,坐在车上等回报的梁启超见汤觉顿满头大汗的跑回来,还未上车他就叫道:“竹君先生已被人请至京师了。”

“被谁?”梁启超神色一怔,这完全是出师不利。

“听说是被杨竟成。”汤觉顿摸了一把汗,随即开门上车。

“哦!”梁启超有些失声,他忽然感觉自己的筹码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多。

“任公,你看我们……”汤化龙也在车内,虽然他力荐速速回国,但国内的情况显然不容乐观,“是不是按照原计划先各自回省,然后再齐聚京师?”他说完又道:“现在飞机方便,去哪都是一昼夜的功夫。”

“也只能如此了。”梁启超扇着一把白纸扇——因为赶得紧急,沪上居然没有租到豪华汽车;再去汽车销售处,可那里没有现车,所以现在坐的是一辆礼查饭店提供没有空调的美国车,现在车子不开,车厢里又挤又热。“回去再说吧。”他最后道。

梁启超一招呼,汽车便卡拉卡拉的发动了,回到饭店洗了个澡,一行人才觉得舒服了些。美美的喝了一口龙井茶,梁启超道:“既然竹君先生已被杨竟成请到京城去了,想来其他各省的名绅也曾与复兴会通过气,我党讨价还价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可我党的威望还在啊!”汤化龙也猜到了这个可能,毕竟执政的复兴会有权有势,他主动和各省士绅谈,怕是事半功倍、手到擒来。

“济武,再大了威望过个十年也会被民众忘记。”梁启超无奈的摇头,“咱们这些人很可能会被复兴会当成花瓶摆在稽疑院上。”

“确实是有这个可能。”汤化龙不得不承认存在这个可能,而且很有可能。“任公,那我们该如果是好?”

“先等等,”梁启超再喝了一口茶。

“等?”汤化龙不解,“万一之前的会员找上门来讨要会费该怎么办?还有督察院那边……”

汤化龙话还没有说完,外面便想起了‘笃笃笃…’的敲门声,这让房内诸人忽然有些心惊肉跳。几人眼色使过,站在最外侧的蒋百里沉声问道:“谁?!”

“在下找梁卓如先生。”礼查饭店建于道光年间,即便十多年前建了新大楼,可在日新月异的沪上滩,砖木结构的客房也已显老旧了。隔着木门,外面那人答话的时候,居然能听到金属碰撞的声音,这更是让梁启超等人毛骨悚然。

“梁先生不在,请你隔日再来吧。”看见老师摇头,蒋百里赶忙想将来人打发走。

“不见也可。”来人似乎知道梁启超就在房内,他大声道,“总理听闻任公今日回国,特相邀赴京一叙,在下现将机票置于门下,还请诸公接收。”

壬卷家与国第六十章异端

隔着木门,听着来人的脚步声逐渐远去,房内诸人才大松一口气,不想没等蒋百里开门,远处又有脚步声传来,那声音一到房门口就停下了,照例敲门后,一个声音道:“济武兄在吗?”

听闻是找汤化龙的,蒋百里往后回望,只见汤化龙细听后道:“好像是我弟弟。”

来人确实是汤化龙的弟弟汤芗铭,前清时曾任萨镇冰的参谋长,历史上武昌起义萨镇冰弃舰而去后接管舰队的他带领海军声援武昌;而今,不想做贰臣的萨镇冰回家休养,他则依然留在海军,只是不在上舰,基本成了文职人员。此来非汤芗铭一人,还有大家的熟人、早前护宪党骨干胡瑞霖,不过他现在什么党派官职都不是,只一佛教居士耳——太概是认为佛门修行清净,没有世事烦扰之故。

梁启超也好,汤化龙也好,和他们两个都是八九年未见,几个人客套后,汤化龙问道:“铸新,国内局势如何?这天到底要如何变?”

虽然多年不见,但汤芗铭和大哥还是有联系的,这次也是汤化龙抵沪后打电话给他——他就在海军高昌庙办公——才来礼查饭店的。听大哥这么急切的问国内局势,他苦笑道:“大哥、任公,我在海军仅一小人物,国内局势怎能知晓?我仅知的就是海军的造舰计划大规模消减,巡洋舰说是削减了四艘还是六艘,驱逐舰减了十余艘,海军学校今年的招生也减少了……。哦,对了,军官士官的薪饷倒是提了四成,据说这是全军一起提的……”

护宪党是全国的护宪党,汤化龙和梁启超要知道的是全国视野下的东西,听汤芗铭说这些个早就见报的东西,汤化龙不得不打断道:“铸新,不是说改军制吗?”

“是在改啊。”汤芗铭有些发傻,“但仅仅是陆家以省建军。只是浙江、东北还有山东三省的官兵极多,所以这些人还是留任的,待这些人退役,省军才是真正的省军。海军和空军变动不大,不过听说有钱的省也能以陆军航空队的名义够买飞机,想来也就只有江浙广东辽省有这个财力,其他省不要说一个镇,怕连一个旅都不想养。

如今的军队可不是前朝的新军了,以前每年一百五十万元可以养一个镇,现在一个镇人吃马嚼,没四百万下不来,这还只是步兵,听说那装甲镇一年训练光油钱就要四百万元,全年乱七八糟算下来,最少得八百万,九个装甲师那一年就是七八千万……”

见弟弟还是说不到点子上,汤化龙苦笑之后唯有听任自然,待他最后把话说完,他才再问道:“那去年稽疑院定下来的军费是多少?”

“说是两亿四千万,但实际很可能不止。”汤芗铭看了兄长一眼,又看了梁启超等人一眼。

“这么少?!”这些人不懂军事,蒋百里却是知道的。“日本光海军一年就要两亿多日元。”

“你都知道那是日本,人多船舵。”汤芗茗笑道,“我们海军军费不包括造舰一年只有七千万,薪饷即便是提薪四成也还是要比他们差好几倍。以前还有人担心造舰太多没那么多人开,既然日本海军裁军,是不是可以请他们的人过来开?可我们这薪饷是请不动他们的。”

“子笏兄这些年来如何?”汤芗铭说的只是军务,梁启超待他说完便问向与他同来的胡瑞霖。

“劳烦任公挂念,这些年清净的很。早年那些党员少有闹到我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