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8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融一体化的步骤。

日本人既然反对,那通化那边就要反制了。这王伯元虽说只是一个投机客,可他哪有那么大的魄力去挤兑日元?他后面肯定是有人授意,不然也不会大过年就跑去东京兑黄金。现在沪上风潮看似是因为石湖太急切,可内中有人要趁机把事情闹大也说不定。”

杨荫溥是中国经济社的成员,而马寅初则是中国经济社的社长,这个组织里大多是留美学生。原历史中,在宋子文等人的提携下,这些留美经济学家个个混的都还不错,可现在因为有杨系和虞系人马,他们只能在宋教仁为总理时上来时触摸柄权。

杨荫溥正是马寅初力荐的,现在其在沪上闹得民怨沸腾,马寅初总是要为他说说话的。果然,在他抬出杨锐之后,宋教仁的注意力当真往他期望的方向想去——只见他胡子不断震动,胸膛风箱一般越来越急促,待最后‘哐’的一声,茶杯已摔到了地上,茶水和碎瓷片溅了一地。

这已是马寅初第三次见宋教仁摔杯子了,第一次是去年稽疑院驳回了增税案,第二次是国家银行张坤拒绝救援湖州丝业银行。当然,这是马寅初所仅见的,其他人见的不算。

总理发怒,马寅初只好闭口不言,以待宋教仁平复,而宋教仁的怒意要想平息却非易事——开国初,他曾为杨锐设计一套傀儡体制,即国会为国民党及诸省士绅所控制,复兴会即便有武力,也只会变作毫无实权的牌坊,不想复兴会来一个‘有纳税就有选举权’,数千万农民当即把国民党和士绅淹没了;反过来,自己执政却逢农税取消,稽疑院被得了好处的士绅控制,自己想做什么都不行,根本就是一个傀儡。

这其中,国家银行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个之前被他认为不太重要的机构,已变作复兴会幕后统治的核心——关外的兵、关内的钱,这才是大中华的完整统治机制。至于稽疑院,仅仅是建立在以国家银行为基础的金融网络中受益者的集合体,他们的家财、他们的商铺、他们的实业、他们的……,这一切统统被一张疏而不漏的金融网络所覆盖,而编织这种网络的复兴会则是网络的最大的受益者和真正维护者。

正因为如此,任何敢颠覆以国家银行为基础的金融网络者,复兴会所掌控的军队都会给予其以毁灭性的打击。中华的军制虽然改革了,各省都有自己的军队,可军制改革的结果就是关外军力一家独大,特别是在陆防苏俄、海防英美的格局下,全军的装甲师集中在北面。一旦关内发生异动,关外装甲师将即刻南下把叛乱省推平……

“元善的,我看你还是去一次沪上的好。”良久之后,宋教仁才开口,而他一开口就要马寅初去沪上。

“总理,寅初去沪上并不不可,只是……去沪上也未必能缓解危机啊。”马寅初脸上发苦,不断推着鼻梁上的眼镜。

“不,你去沪上就直接去找张行健,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宋教仁道。

宋教仁的吩咐就是这般,马寅初想答应却又忍了下来,他再道:“总理,张行健对挤兑日元一事定会一推三六五,不但如此,他反而会站在沪上的立场指着户部,这……”

“这我知道。你就是去和他开诚布公的谈谈,看看他到底要干什么,真的要中日结盟引发中美战争么?”宋教仁冷笑道。“若是这样,还要我这个傀儡总理做什么,不如我这边倒阁然后他们直接上位好了。这多省事,那时候他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宋教仁的话几乎等于摊牌,他很明白自己上台表面上看是复兴会履行当初承诺,实际上则是因为要面对欧美、特别是美国,复兴会希望一个亲美内阁上台执政,如此,神武二十七年的海军续约谈判才有通过的可能,如果这一关过不了,那代表杨竟成意志的复兴会某元老就会重新组阁以筹备为期不远的中美之战。

很不客气的说,国民党内阁只是夹在复兴会与英美之间的和稀泥内阁,它的使命就是消灭或阻止将要发生的中美之战。虽然夹在两者之间,却并不等于国民党有多大的自由和权力,比如眼下沪上日元挤兑风潮就根本不受内阁控制。内阁只是欺骗英美的烟幕弹,一些实质性、关键性的东西依旧如期实行,比如中日同盟乃至中日合邦。

——宋教仁很明白的自己的立场和功能,虽然无奈,但他却认为国民党可以在这种和稀泥的过程中得到相当的壮大,最终演变成真正的第二大党,同时他也不愿意中美开战,这将使国家万劫不复。

北京的宋教仁如此想,而在沪上陆家嘴国家银行大厦的张坤,作为此时复兴会最核心的成员之一,当然也明白马寅初所传递宋教仁话语中的真实意思,不过他对此不以为意。

看着眼前一副义愤填膺的马寅初,他只笑道:“宋总理真是太高看张坤了,全中国大大小小几百家银行,总办们做什么生意的都有,前段时间广东银行还说要和泰国合作,开挖克拉运河呢。这种事情肯定会被洋人反对,可他们还不是嚷的正欢,现在据说已经准备招股了。

福源立银行本就是一个投机银行,那叫王伯元还是王什么元的,不就是叫金子大王嘛。当初他倾家荡产囤积银元券的时候谁又拦住了?虞市长当时看在老乡的份上还去劝过他,可他就是不听啊!最后结果呢……,金元换银元,那一笔他就挣了一千多万。现在他是认准了日元会退出金本位,就像当初他认准了政府会一步从银本位跳到金本位一样。这事情啊,我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我出面也没用啊。”

张坤边说边抽烟,他抽的不是香烟也不是雪茄,而是和其他大银行家一样、是一个精致的玉石烟斗。微笑着把一切都推个二六五,他又接过秘书送过来的文件,在上面草草的签字,最后才道:“元善兄,我待会还有个会,您看这……”

马寅初以宋教仁的名义求见张坤,一开始就以宋教仁的托话开头,其中当然加了一些自己的东西,不想张坤三句两句就把责任推到了一边,现在看样子还要逐客。他肥脸上的肌肉紧绷了几下,眼睛也扶了扶,最后忍着脾气站起身,出言道:“张行长,现在市面上挤兑日元,此举使得友邦惊诧,一旦日元崩盘,更会引起东亚金融风潮,加剧世界经济危机,此等后果国家银行若坐视不管,任由投机猖獗,请问这还是国家银行吗?!”

马寅初不叫‘行健’而称张坤为张行长,张坤也不再称其为‘元善’而是直呼大人。他道,“大人此言差矣,国家银行正是为了这个国家才从不敢轻举妄动。日元之所以被投机挤兑,根本原因在于日元在不适合的时候、以不合适的汇价重归金本位,因此所造成的损失只能怨日本人自己。投机只是一种良性的市场纠错机制,总理说过,哪里有泡沫哪里就会有投机,正如哪里缺物资哪里就会价格暴涨一样,所以国家银行对投机虽不鼓励却绝不反对,特别是现在,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日本人的错误而损失自己。”

“你这是强词夺理!!”马寅初大怒。在他眼中,复兴会诸多官僚、特别是金融财政系统的官僚仅仅是钱庄账房水平,杨锐这个所谓的经济学大师也只知古典经济学而已,最新的欧美经济理论根本就不通。现在张坤这个破产钱庄老板之子居然为投机倒把申辩,顿时将他气得不行了。“张行长,为官者自然要把民众的生计放在心间,正所谓无奸不商、无商不奸,所有投机都是奸商收刮民脂民膏之行为……”

“大人,你来我这里不是来讲演的吧?”马寅初顶着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头衔,张坤本以为是个有料的,现在从一个经济学者口中却吐出令其作恶的官僚民愤言辞,他当即出声将其打断。“要想讲演可以去张园,这里是国家银行。”

“你眼里还有没有朝廷?还有没有内阁政府?!”马寅初被张坤打断怒气更甚,可这里毕竟不是京城,所以他的怒意还未曾发作。

“抱歉,我的眼里只有钱。”张坤笑脸不减。说罢便迎上了马寅初怒视的目光,两人对望凝视好一会,他才道:“大人,如果您没有其他什么事情的话…,我这边马上有一个会,您看……”

“我不管你有什么会,挤兑日元之事必须解决!”马寅初本来是站起的,现在却重重坐下了。

“投机是各家银行总办的事情,国家银行无法阻止也没有义务阻止。”张坤并不退让。

“可国家银行是全国中央银行,拥有华元唯一发行权。如果你没有义务制止投机行为,那就请交还华元发行权。”马寅初也不退让,他非要拖着张坤将事情彻底解决不可。

“那大人应该去找稽疑院,只要稽疑院和各省稽疑院同意,华元发行权可以交换。”

“不,发行权就在这里、印钞厂也在这里,我何必去找稽疑院,那些老爷们才不会听我说。”

“那我为何就一定要听?”张坤笑,他将文件柜以及抽屉都锁上,而后站起身道:“我很忙。如果大人愿意的话,可以在这里歇息片刻。”

见张坤想走,马寅初不干了,他站起身伸手拦着张坤:“今天事情不解决就不能走!”

“抱歉,这不是国家银行的业务,我没有权力阻止商业银行进行合法的经营,除非大理寺出示禁制令。”张坤看着玻璃门外走来的祸水公司保安,笑容更甚,“如果大人还要纠缠的话,那我只能请大人出去了。”

“你敢!”马寅初看着张坤的笑意,又顺着他的目光看见玻璃门外前来的两个荷枪实弹的警卫,脸色顿时惨白起来,他厉叫道,“张行健,你想造反吗,我可是朝廷命官!”

并没有理会马寅初,张坤看着走进来的秘书道:“马大人累了,我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你们看看大人是愿意在这里休息还是出去外面休息室休息。”

吩咐完秘书和警卫,张坤侧看向脸色发白的马寅初,“抱歉大人,确实有一个很重要的会,您看是在这里休息还是去外面休息室休息……”

张坤只是不想被马寅初拦着脱不了身,同时办公室内机密文件太多,他不得不按铃召唤警卫;而马寅初看到警卫以及警卫腰间的枪心里就发毛,空白的脑子不曾想张坤到底要干什么,现在听他只是要安排自己休息,这才定下心来,“张行健,你别忘记了,国家银行再怎么也是国家的,你只是个总办!”

见马寅初不拦着自己,张坤就放心了,他不再搭话,只是匆匆抱拳而去——会议室里诸人早就在等着了。

壬卷家与国第九十一章差别

“人家好歹也是个官!你就不能斯文些……”张坤赶到会议室时,副总办兼国际司司长陈光甫已得知他办公室里发生的一切,故而有些委婉的劝解。

“切!是官又如何?我最讨厌的就是挟民意道德自重的官僚,他们根本就不懂得金融。早知马寅初是这种人,一开始就应该让警卫赶出去。”身为开国元勋,张坤素来看不起这些坐天下又没本事的官僚,这话不由让陈光甫一阵苦笑。他知道张坤什么都好,就是对看不顺眼的人从不客气。

“准备好了?”张坤并不在意刚才的一切,他只在乎对日元的收网行动有没有准备好。

“都准备好了。”陈光甫也不多劝,他看了准备开讲的顾翊群一眼。

“那就开始吧。”张坤又把玉石烟斗点着了,坐下开始听顾翊群的汇报。

“……经济危机后,关税战、贸易战、货币战全部爆发,美国作为危机总输出地,关税已提至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以求减少进口,增加国内就业。欧洲情况各异,以美国资本为经济循环血液的德国经济毫无抵御之力,沦陷最深;英国经济本就败坏,纺织、煤炭、造船等老旧行业战后便开工不足,新兴机电产业又未成规模,故危机之前失业人数便高达一百多万,经济危机一起,失业工人更多,但有赖于广阔殖民地和英镑的影响力,暂时还可维持;

法国平素贬值法郎以求增加出口,国内农业、工业、服务业三者均衡,黄金储备又充足,故暂时几乎不受影响;奥地利、匈牙利等奥匈余留的情况介于英德之间,一旦情况再变则彻底将成为德国第二……

……英镑虽是国际性货币,但战后势力范围越来越被美元所侵蚀,波兰、波罗的海等国已直接将美元替代英镑作为黄金储备。且欧洲各国在英伦本土投资甚多,一旦发生挤兑,英格兰有极大的可能关闭英镑兑换通道,宣布英国退出金本位……”

顾翊群是江苏淮安人,中国教育会遣美出身,虽然算是自己人,张坤还是看在其大地主家庭出身和纽约大学的学历上——众所周知的是,自欧洲大战后,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统制经济与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经济便格格不入,前者在中国的具体代表是中华经济社的马寅初、刘大钧、陈长蘅等人,后者则是顾翊群和唐庆增。在复兴会分封前,统制经济曾是中国的主要经济思想,但改制后,自由经济开始被推崇,这才是顾翊群被重用的原因。

“季高啊,你有多大的把握认为一旦挤兑,英国就会宣布退出金本位?”会议说是会议,其实就是汇报、绞杀日元进入下一阶段的汇报,其策略就是打击英镑,使其退出金本位,进而让日元孤立无援,但这是大事,张坤不得不慎重。

“先生,英镑极为虚弱,根据我们调查,英格兰银行黄金储备不到一千五百吨'注143:'。”顾翊群道。“以之前之计划,一旦德国宣布金融管制,英格兰银行为应付挤兑,也会宣布金融管制,管制即等于退出金本位,英镑变成英钞,不再具有无限偿付功能,日元……”

“要是德国金融管制后,英格兰银行不宣布管制呢?”虽然计划早就了然于胸,但毕竟是对付的是英镑,积威之下,张坤忽然有些忐忑。

“先生,欧战大战时,德奥一旦宣布金融管制,英法为求本国黄金不被挤兑,也当即宣布禁止黄金出口。现在英国比战前更加虚弱,同时工党内阁素来重内而弃外,一旦德国开始金融管制,英格兰银行迫于国内外挤兑压力,也必当宣布退出金本位。”顾翊群道。

“行健,季高认为不必再等到秋天或年末,现在就是就应打击英镑。”陈光甫插言道。他担心张坤太过顾虑,坐失良机。

“嗯。”张坤取下叼着的烟斗,之后却沉默着不说话,他有太多事情要考虑了。

“情报局那边确保万无一失。”陈光甫又以为张坤担心此时会牵连中国,故而再做解释。“德国天天有银行破产,市面极其震荡,而国社党大选胜利后势力日渐壮大,此时他们已经达成共识,认为德国银行破产越多,自己支持者也就越多……”

以国社党为引挤兑德国银行,最终使德国不得不开始金融管制、退出金本位,这是情报局所能做到的。当然,能做到并不因为情报局法力无边,而是因为连锁效应。至于德国金融管制后英国会如何抉择,就不是情报局所能猜测的了,好在德国和英国之间的逻辑关系本就如此,顾翊群的判断九成九是正确的。

“好吧,德国那边开始吧。”张坤终于重重点头,不过他还是不放心的追问:“日本国内如何,那些财阀是什么意思?”

“三井、三菱等财团完全支撑我们的判断,一旦英镑退出金本位,后续的日元供给以及挤兑他们会自动跟上。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英镑退出金本位,然后我们也在宣布禁止黄金出境,日元肯定撑不了多少时间的。一旦日元宣布退出金本位,其汇价就会跌至谷底……”

“先生,日元退出金本位汇价最少跌至一百日元对三十美元或六十华元。”一边顾翊群补充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