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一品-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卢照英一见对方射出了鸣镝,顿时明白了对方进攻的方向,他虽然自恃勇猛,但是却不敢自认为能在这万余支弓箭中能留住性命,当下赶紧命人起盾防御,以抵挡即将到来的弓箭。

“砰!”一阵牙酸的声音响起,就见长安城楼上现出了一片乌云,尽数朝卢照英当头罩了下来。

“啊!啊!”无数声惨叫在卢照英的耳边响起,显然虽然有木盾防守,但是仍然有不少人都被弓箭所伤,甚至射杀。听的卢照英豹眼发红,面对这种情况,居然除了被动防御之外,再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了,这让卢照英这个崇尚进攻的暴力份子感到憋屈。

“砰!”又是一阵巨响在长安城下响起,又见一朵乌云凭空出现,砸落在敌楼之上。瞬间又是死伤无数。

“弃盾,放箭!”终于两轮箭雨过后,再也没有什么巨响了,有的只是一阵马蹄声,卢照英顿时知道,因为战马速度的缘故,所以,在很短的距离之内,只能射出两轮箭雨,当下赶紧抓住这段空隙,抵挡即将攻上城楼的敌军。

果然,不过两轮箭雨的时间,城墙之上,现出了许多的云梯,无数叛军随着云梯爬了上来,这些人口中衔着弯刀,双目中闪烁着一丝嗜血的光芒,死死的盯着城墙垛子。

“放!”卢照英这个时候应该感谢长安城的坚固与高大,这些攻城梯虽多,但是有个唯一的缺点,那就是根本就够不着城墙垛子,所以左翊卫大军的弓箭手们能轻易的杀死云梯上的叛军。一时间可以清晰的看见,不少叛军从云梯上落下来,砸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显然是死了不能再死了。

“哧!”又见一声鸣镝声传了过来。

卢照英狠狠的又低下了脑袋来,那些士卒这个时候也积累了一点经验来,将盾牌遮着脑袋,整个脑袋都低在城墙垛子下面。以挡住头顶上的飞箭。

“砰!”忽然一声巨响从敌楼上传了过来,卢照英望了过去,脸上露出惊骇之色,原来这次倒霉的倒不是那些士卒,而是身后的敌楼。如今这座敌楼上,在上两轮箭雨中早就被射成了刺猬了。这次又有一阵箭雨飞来,顿时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呼啦啦的倒了下来,顿时又砸死了不少的士卒,连在城下不远处的岑文本等人也是面色大变。

“好厉害的骑射。”岑文本脸上露出一丝忧色。

“这样下去,恐怕四将军是很难坚守了。”房玄龄也皱着眉头说道。

“城中的兵力本就缺少,就算这种奔射并不能伤害多少我军将士,但是对士气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啊!”杜如晦摇了摇头道。众人闻言连连点头,毕竟这种打法是何等的憋屈,自己连一箭都没有发,就被对方压着打,这种情况是对士气最大的打击。

“嘿嘿,这种奔射虽然厉害,但是有个缺点。”长孙无忌却笑道:“那就是耗费箭支。箭袋之中,最多是十二支箭,这些人顶多是可以射十二轮,至于李大恩军中,不但是缺少粮草,更为重要的是缺少箭支。他远道行军,哪里能带到那么多的辎重。奔射虽然厉害,但是若是没有箭支的奔射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不错。”岑文本也点了点头,道:“恐怕这种奔射,他李大恩也用不了几次了。”

就在与众人一门之隔的李大恩,也是眉头紧皱,他不可否认这种进攻方式能让自己在短时间取得很大的战果,但是太费箭支了。他所携带的箭支本就稀少,如今后路被断,辎重粮草都很缺少,这些箭支就是用一只少一只了。恐怕到时候,这长安城还没有打下来,自己的箭支就已经告尽了。失去了奔射的保护,他李大恩还不知道能不能攻下长安呢!

“收兵!”李大恩终于下达了收兵的命令,若是这样的进攻长安,显然是不行的。李大恩顿时处在进退两难之中,但是到底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就算是身处逆境之中,也得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冷静的思考眼前的一切。

“总算收兵了。”城楼之上的卢照英叹了口气,一下子瘫倒在城墙之上,脸上露出疲惫之色。不光是他,这个时候,城墙上的将校士兵各个都靠在城墙垛子上,,怀里抱着兵器,脸上都露出一丝劫后余生的神情来。虽然这场战争持续时间很短,不过一两个时辰的时间,但是其中的凶险恐怕是左翊卫大军自从跟随卢照辞纵横关中以来最厉害的一次。看看,这城墙上遗留下来的袍泽尸首,居然有千余众,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要不了多久。

“大将军,仆射大人请大将军速至汉王府。”这个时候,就见汉王府内一个仆人小跑了过来,对卢照英说道。

“岑先生?”卢照英面色一动,暗自寻思道:“这岑文本神通广大,精于算计,或许能让他想出一点办法来对付李大恩。”当下不敢怠慢,赶紧命秦勇接管城防,自己骑着战马,朝汉王府走去。

当卢照英尚未进银安殿的时候,就听见大殿内传来一声咆哮声,卢照英听的出来,正是刚刚解救出来的卢照秉的声音。

“岑文本,你快将明月还与本王,否则本王就诛你九族,就是大兄在这里,也不会阻拦本王的。”卢照秉大声的吼道。在他的身边,卢照松等人也是口出狂言,对岑文本进行言语攻击。

卢照英终于知道为什么岑文本要自己赶紧赶过来,原来是卢照秉等人在闹事。到底是卢照辞的弟弟,岑文本也是不好处置的,只有让卢照英前来了。一想到这里,卢照英顿时怒火冲天,黑脸上透着红光,周身杀气涌动。

“放肆!”卢照英一声怒喝,顿时将大殿内众人给惊呆了。那身处数人之间的岑文本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些家伙都是纨绔子弟,若是其他人,岑文本自然不怕,但是他们都是卢照辞的兄弟,岑文本就不好擅自做主了。

“四郎回来了!”卢照秉一见卢照英前来,俊脸上露出一丝尴尬来。卢照松等人更是畏惧的朝后躲了躲,不敢与之对视。

“岑先生是何等身份,就是大兄也得以师礼待之,你有何资格对他大呼小叫,还不与我退下。”卢照英面色大变,指着卢照秉大喝道。

“四郎,莫要忘记了,我也是你的兄长之一。”卢照秉面色大变,指着卢照英怒骂道:“长兄如父,如今兄长不在,这里就由我做主。”

“你是什么东西,若非大兄在,你也不过是卢氏的庶子而已,又有何在我面前放肆。”卢照英看也不看卢照秉那扭曲的俊脸,反而朝岑文本拱手道:“家门不幸,让先生见笑了。”

“有劳四将军了。”岑文本脸上现出一丝苦笑。对于这样的人物,他虽然号称卢照辞门下的第一谋士,但是也无可奈何。毕竟对方的身份太过敏感,乃是卢照辞的弟弟,身份极为尊贵,也不是岑文本能处置的。

“不敢当,不敢当。”卢照英赶紧说道。

“四郎,这个明月不过是一个倚门卖笑的而已,并没有参与裴矩的造反行列之中,是可以放出来的。四郎,你又何必认真呢?”卢照秉笑嘻嘻的说道。

“哼,你说轻巧,若非岑先生智高一筹,恐怕这个时候长安就已经落入对方之手了,而这一切就是从此女开始的。你还好意思为此女开脱?难道一个女人还比我卢氏的江山还重要吗?你这个蠢材。还想找岑先生的麻烦,难道还想进长安监狱一次吗?”

东宫之争第一百四十七回炮灰

第一百四十七回炮灰

“四郎,好歹我也你兄长。如今大兄不在长安城内,这长安城就是我说的算。”卢照秉闻言面色一变,指着卢照英冷喝道:“不要以为你如今是大将军,可是不要忘记了,这个江山是我卢氏长房的,而不是你的。”

“二公子这话说错了。”岑文本闻言淡淡的说道:“这个江山是属于汉王殿下的,而不是卢氏的,也同样不是卢氏长房的。”

“这有区别吗?”卢照秉冷笑道。

“汉王殿下的江山以后传给二公子吗?”岑文本冷哼道:“这句话在汉王府讲讲倒也可以,若是在外面讲,尤其是被魏征听见了,恐怕二公子有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好了。就不要在这里丢人了。我还有事情与岑先生商量,你就先回我府上去吧!”卢照英对外面喝道:“卢青云,以后没有我的命令,二公子不得进入汉王府内。”

“四郎,你,你好大的胆子。”卢照秉面色又羞又怒,指着卢照英骂道:“你等着,你等着,老太爷即将来长安了,到时候,我自会将今日之事报与老太爷的。让他老人家来处置你。”

“老太爷要来?”岑文本和卢照英面上一变,相互望了一眼。

“二公子,老太爷来长安,事先怎么没有通知礼部,也好派人去迎接啊!”岑文本疑问道。

“怎么,老太爷前来长安,还需要告诉你们吗?哼!”卢照秉见状,仰着头,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来。也不理睬二人,径自领着卢照松等人出了汉王府。

“岑先生,这厮是什么意思啊!老太爷来长安了,怎么不通知大兄一声?就这么悄悄的来了,这是所为何事?”卢照英望着卢照秉离去的身影问道。

“不过是一些跳梁小丑而已。”岑文本冷笑道:“如今这江山已经落到汉王殿下手中了,汉王殿下之上还有一个老太爷,还有一个父亲大人,有些人恐怕是不想汉王殿下登基了。”

“大兄若是不登基,谁还有资格坐上那张椅子呢?”卢照英惊讶的说道。

“老太爷!”岑文本笑道:“有些人会让老太爷登基称帝,这样一来,又能有东宫和秦王之争了,有的人想浑水摸鱼啊!只可惜的是,这江山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坐的,这些人不过是妄想而已。”

“二叔!”卢照英双眼一眯,冷哼道:“就他那种货色也想当皇帝,简直是找死。真是不知道,老太爷怎么也会同意此事。”

“老太爷恐怕是二爷给蒙蔽了。”岑文本淡笑道:“四将军,不知道现在城防如何?”

“器械虽然充足,但是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士兵太少。”卢照英摇了摇头。说道:“对方的奔射太过厉害,我军死伤太众,若非对方箭矢过少,恐怕长安城早就守不住了。”

“这是个问题。”岑文本点了点头,一脸的沉思之色,好半响,才说道:“四将军不必担心,下官会给四将军提供足够的兵力的。”

“如此,甚好。”卢照英脸色一松,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就有劳先生了。”

“将军巡视城防吧!下官这就去帮将军提供足够的兵力去。”岑文本拱手说道。

“先生,告辞。”卢照英拱了拱手道。

“卢昌宗!哼哼,若是天下就这么容易得到,岂不是太过于儿戏了吗?真是愚蠢,这上天赐予的神器岂是你这种人物能够得到。哼!”岑文本冷哼道:“锦衣卫何在?”

“锦衣卫十号见过先生。”殿外忽然出现一个中年锦衣卫,身穿绣衣,腰挎绣春刀,正是锦衣卫装束。

“去,查一查这个卢昌宗。”岑文本从怀里取出一块令牌来。

“属下遵命。”锦衣卫十号扫了那块令牌一眼,确定乃是指挥锦衣卫的令牌,赶紧应了下来。

而在此时,河东郡城外的官道之上。数十辆马车正停在马路上,周围还是有五百士兵护卫左右,为首的一辆马车华丽无比,一看就知道是非常人所有。

“这是何人家的车队,居然有如此阵势,真是猖狂啊!好像这条路都是他家的一样。”旁边有路人望着这些马车,脸上不由的露出嫉妒之色来。

“这条路说是他家的也是可以的。”又一个路人指着马车上的旗杆道:“看见了吗?这旗杆上的标记,可是汉王殿下的,有可能是日后的皇帝陛下,你说这条路不是他家的是谁家的。”

“汉王殿下。”路人闻言面色大变。双眼中露出畏惧之色,再也不敢说话。

而在马车之内,卢氏老太爷闭目而坐,在他的对面卢昌宗面上有得意之色。只听见他说道:“父亲大人,过了河东,渡过黄河,就进入关中了,到时候,让照松前来迎接你。”

“不是有照辞吗?怎么让照松来接我了。”卢思成老眼微睁,眉头皱了皱不满的说道。

“照辞不是在打仗吗?听说这个时候,他领军四处征战,准备平定王世充和窦建德呢!”卢昌宗脸上微微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来。

“哎!如今天下未定,老夫来长安实在不是时候。”卢思成摇了摇头道:“在霍邑待的好好的,照辞又没有传来书信,也未让我们启程,这样不好,照辞会不高兴的。”

“照辞能有如今的成就,那还不是我们卢氏的功劳。”卢昌宗笑说道:“照辞只不过是我河东卢氏的马前卒一样,就比如,比如那李阀的李世民和李建成一样。对,对,您老人家请看,这照辞和照英不就是我卢氏的狮虎吗?那李渊就是靠他两个儿子打天下的,继位之后,封了一个太子,一个天策上将军。如今照辞和照英打了天下,就应该,应该您老人家登基,也给他们封个王什么的。”

“这话不要乱说。”卢思成摇了摇头,笑道:“照辞打下来的天下,就应该是他来坐,怎么让我这个老头子来坐了,这话以后就不要说了。”

“父亲,大郎若是没有我卢氏的支撑,他哪里能取得天下呢!”卢昌宗闻言面色变了变,道:“河东卢氏是何人所创,那还不是您老人家的功劳吗?所以孩儿认为这天下本来就应该是您老人家来坐。至于照辞,您到时候封他做个皇太孙就是了,反正,这江山日后还是要给他的,只不过迟上一段时间而已,最起码。也得让您老人家也尝尝这做天子的滋味来。”说着脸上露出一丝红光来,双眼中尽是向往之色。

“去,将你大兄唤来。”卢思成扫了卢昌宗一眼,双眼中却是露出一丝意动来。

“这是还要与大兄商量吗?父亲大人说上一句就是了,照辞是您老人家的孙子,他岂会反对您的话。”卢昌宗一见卢思成已经有了意动,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

“毕竟他是族长,还是招呼一下吧!”卢思成摇了摇头道。

“好,孩儿这就去。”卢昌宗脸上露出一丝畏惧之色来。毕竟这种事情对谁都不好受。一想到这里,脸上也露出一丝忐忑不安来。

卢昌青的马车离卢思成的那辆马车其实并没有多少路,中间直隔着一辆马车而已。卢昌宗不过是走了几步路而已,正待招呼卢昌青的时候,但是马车里面的话却让停下了脚步来。

“阿郎,你是老太爷去长安城,为什么也不使人通知一下大郎啊!”说话的是卢昌青的继室郑氏。

“哼!恐怕这是老2的主意,不就是想打大郎一个措手不及吗?真是愚蠢,他还以为照辞什么都不知道呢!其实最蠢的就是他。”卢昌青冷笑道:“我可是听说了,大郎手下有锦衣卫、粘杆处,尤其是这锦衣卫,只要稍微有点名头的大臣家中,都会有锦衣卫的存在,长安城内的旮旯角落,没有什么地方是锦衣卫不知道的。我们卢氏南下,恐怕这种情况早就传到照辞身边了。”车外的卢昌宗听的面色死灰。

“那大郎怎么连个人都没有派来呢?”郑氏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就算他要当皇帝了,可是你还是他的父亲呢!”

“愚蠢。”卢昌青冷哼道:“记住了,日后见到照辞,不得像今天这个样子,以后再也不要喊他大郎、照辞什么的了,最起码也得喊陛下了。就算我这个做父亲的也是一样,也只有像老2这个愚蠢的家伙,还以为我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呢!就他那个样子,也还想当皇帝,也不想想,就算他想,那照辞手下的那些官员会让他当皇帝吗?莫说是他,就是我卢氏的老太爷想都不要想,安心做个富贵王爷吧!若不是以后,都是要进长安的,我是不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