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一品-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样,是那样的高高在上,都是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就如同窦义这样的大商人见到西市的那些属吏一样,也是不敢怠慢。他们生性上就是低人一等,殿下,您说这些人一旦手中拥有权力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做法?”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道。

“那自然是想办法向上爬了。”卢承烈想也没想就说道。

“不错。”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脸上现出一丝忧愁来,说道:“当一个人有了大量的金钱,又有了权力之后,他就会不安于一个臣子了,他就会有了野心,这些商人本就是生性贪婪之人,只有不断地占有着世间的一切好处。他们是不会满足一个臣子的。”

“舅舅的意思是?”卢承烈面色一变。

“嘿嘿,陛下当初是想提高商人的地位,好让那些世家大族将目光都转移到经商上面来,好缓解土地兼并的过程。所以才减免关税,所以才有了窦义入朝之事。”长孙无忌脸上了露出了一丝笑容来,笑呵呵的说道。

“那父皇此举?”卢承烈微微有些紧张。

“陛下很显然是发现了,提高商人的危险性。”长孙无忌解释道:“历代王朝的皇帝们都是重农抑商,并不是他们没有见识到商业在帝国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是真正的歧视商人。这一方面是因为农业乃是立国之本,国中有粮,心中不慌。军队一旦有了粮食,大军就会出动。所以必须要保证太仓中有大量的粮食,这也是前隋两代皇帝,在全国各地都建立粮仓的主要原因;其二,也是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些人有了钱,又有了权力,只要有点野心,加上时机得当,就能招兵买马,嘿嘿,说句大不敬的话,陛下不就是命人聚敛了大量的钱财,加上大将军的官位,如此才有了今日的大唐了吗?陛下已经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所以才会默许那些人提出父子之国这个建议来。”

“舅舅,那我们该怎么办?”卢承烈脸上露出一丝异样来,微微有些紧张的问道。

“王爷知道武士彟吗?”长孙无忌笑呵呵的问道:“他当年就是李渊的钱袋子,为了李渊四处奔波,可以说李渊后来能称帝,除掉陛下的武勇之外,武士彟的功劳也是很显著的,所以后来就成了工部尚书,但是后来又能怎么样呢?去了巴蜀这种地方。就是因为他太有钱了,加上又有权势,就是李渊心中也是很忌惮的,所以才会让他去做都督。如今的这个窦义也是如此,别看他是一个小小的郎中,可是一旦让他有了进入官场的资格,那么他很快就能进入朝廷主要官员行列,就是我也不能阻挡他的进步。陛下就是明知道,这个父子之国中有些玄妙在其中,但是仍然对韦挺等人的建议采取了模糊的态度。这并不是陛下不知道其中的奥秘,相反,正是因为陛下了解其中的缘故,才会让群臣以后有了借口,来解除窦义的官职。”

“那父皇这么做不是过河拆桥吗?”卢承烈惊讶的说道,这一对舅舅和外甥,在远离长安城的这个地方,正在议论着当今贞观天子。

“承烈,你要知道,这天下任何人的话都不能轻易相信,而其中最不能相信的就是皇上。”长孙无忌丝毫不怕犯了忌讳,而是面色凝重的望着卢承烈说道:“所谓的金口玉言指的是对陛下,对江山有利的时候,那就是金口玉言,相比较而言,万一情势对陛下,对江山不利的时候,最喜欢翻脸的就是皇上。这一点你一定要注意。”

一边的卢承烈闻言却是睁大着眼睛,非常惊讶的望着自己的舅舅,没想到自己的舅舅居然讲出这种话来,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就算长孙无忌深受自家父皇的宠信,但是一旦这种话传到贞观天子耳中,必定会丢官罢爵的,若是传到政敌耳中,那恐怕就是更厉害了,这些人必定会落井下石。

“哈哈,你是不是被舅舅的话给惊呆了?”长孙无忌一见卢承烈如此模样,嘴角不由的露出一丝笑容来,摇了摇头道:“当今天子身强力壮,面色也不是早夭之人,这天子之位还不知道能坐长时间,相反,舅舅的年纪在陛下之上,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日后必定是在陛下之前而去,到时候,朝中就剩下一人了,这个时候,若是不将舅舅的一生所学传与你,你日后又如何能在诸皇子之中立足啊!”

“舅舅,您想的太多了。”卢承烈若无其事的笑道:“在我前面,还有大兄、二兄,还有太子兄长,这若是真的要发生夺嫡之事,这帝王之位也轮不到承烈头上来。更何况,承烈也不是当帝王的料,日后安心做一个太平亲王就是了,这皇帝之位谁想当就谁去当就是了,反正承烈是不愿意当的。”

“嘿嘿,这有的时候,有些事情可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长孙无忌脸上现出一丝高声莫测的笑容来,淡淡的说道:“有的时候,就是因为你不想要,所以才会轮到你头上来。当今天下,其实能继承皇位的,只有两个人而已,一个就是当今太子,而另一个就是越王殿下了,其余的人,或是凑数,或是掩人耳目而已,或者还有的人只是自不量力而已。”

“舅舅何处此言?”卢承烈双眼睁的像铜铃一样大,显然是被长孙无忌的话所惊呆了,他可是从来就没有想过,朝廷之中,隐隐可见的夺嫡之争,赢面最大的居然是自己。但是他知道长孙无忌的聪明才智,既然他是这样说的,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殿下可知道,后宫之中,陛下最喜欢何人?”长孙无忌笑呵呵的说道:“陛下最喜欢的就是两个人,一个就是当今皇后,陛下与皇后情同意和,这是不争的事实,哪怕明明知道皇后娘娘背后站着崔氏,但是仍然立她为皇后,当然这与皇后娘娘重大局有着很大的关系,再下面就是你的母亲了。这是其一,其二,在太子的背后,有强大的关东世家,陛下虽然出身世家,但是却对世家没有多少的归属感,千方百计的想着削弱世家对朝政的影响,想必,在不久之后,朝廷若是没有外战的,陛下的精力肯定大部分都放在削弱世家之上,而在殿下您的身后,也仅仅只有我长孙氏而已,长孙氏在朝中也仅仅只有我长孙无忌一人而已,长孙氏要是崛起的话,恐怕还要等上许久。相比较而言,选取殿下作为继承人,可以继承陛下的心思,继续削弱世家;其三,太子生性懦弱,不适合为君。这才是最重要的。”

东宫之争第二百七十回抗议顶个鸟用

第二百七十回抗议顶个鸟用

“舅舅的意思,承烈知道了。只是太子之事。还是从长计较的好。有父皇在,哪里还有我们说话的时候。”卢承烈脸上的一脸的希冀很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道:“太子之事事关国本,父皇就是对太子殿下不满,但是也不会轻易的废了太子之位的。舅舅虽然是天纵奇才,但是遇到父皇,恐怕也是无用武之地了。承烈愚钝,恐怕与这个太子之位无缘了。”

“不错,不错。”没想到的是,长孙无忌脸上非但没有露出一丝不满来,反而哈哈大笑,指着卢承烈说道:“殿下有这种想法,无忌也就放心了。”

“舅舅,您也太看的起我了。”卢承烈摇了摇头。

“所谓不争是为争,争是为不争。”长孙无忌又传授着自己的经验,说道:“有些事情,你要是争的话,这些东西或许还不是你的,若是你不争的话,或许。就是你的。你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对你的父皇,少问政事,多多尽儿子的责任,殿下,你可记住了。”

“承烈记住了。”卢承烈脸上一脸的不明白模样,但是却是长孙无忌所说的,他即使就算不懂的话,也只能记在心中,以待自己长大之后,再做理解。

“还有卢恪,此人在外虽然有侠王之称,看似聪慧,但是实际上却不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又加上身兼前隋与大唐皇室血脉,陛下是不可能将大位传给他的,对他,你不能太过放肆了,相反,在他面前还要维持他做兄长的尊严,要有做弟弟的风范。”长孙无忌深深的叹了口气,道:“此子倒是不凡,与陛下相同,可惜了他的出身是个问题,否则的话,你也是没有机会的。”

“凉王。”卢承烈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话。当今圣天子在位,宗室诸王之中,凉王是最奇特的存在。身为宗室。却是手掌重兵,更为重要的是,不为当今陛下所忌惮,为宗室诸王中的特例。

“这也不是不可以。”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双目中却没有任何的异样来,神情极为冰冷,至于心中有何想法,却不是卢承烈这个小东西可以理解的。

“长孙大人,卢恪求见。”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一个清朗的声音,接着就见一个面色俊秀的少年走了进来,正是蜀王卢恪。虽然他口中说的是求见,但是实际上,他到底是一位亲王,当今皇子,长孙无忌就是为国舅,也当不得他的一个“求见”二字。

“见过蜀王殿下。”长孙无忌那肥胖的脸孔上露出一丝和蔼之色来。

“见过二兄。”卢承烈想起刚才长孙无忌所说的话来,小脸上堆满着笑容,恭恭敬敬的朝卢恪拱了拱手说道。

“承烈,长孙大人,时候也不早了,该前去祭祀死难的百姓了。”卢恪望着卢承烈。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来。显然是对卢承烈的态度十分的满意。

“呵呵,臣奉陛下之命,陪同蜀王殿下和越王殿下前来祭祀,蜀王殿下年长,自然是以蜀王殿下为首。”长孙无忌笑呵呵的说道:“还请殿下主持祭祀吧!臣和越王紧随其后。呵呵!”

“既然长孙大人如此谦让,小王就不推辞了。”卢恪也点了点头,却是不再推辞,笑呵呵的说道:“若是有失礼之处,还请长孙大人指点一二。”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长孙无忌连连点头,肥胖的脸孔上露出一丝笑容来,是那样的亲切。丝毫没有当朝重臣的模样来。

“兄长,请。”卢承烈正了正衣冠,朝卢恪拱了拱手说道。

“好,走吧!”卢恪点了点头,就走了出来,在外面,胜州所有的文武官员早就恭候多时了,待一见卢恪一马当先,在他身后,越王卢承烈、宣德殿大臣长孙无忌紧随其后,哪里还不明白这场祭祀是由何人为首,心中反应却是各有不同。

“惟贞观七年五月初十,臣……”

“你说什么,胜州乃是蜀王主祭?”崔仁师府邸之中,崔仁师望着眼前的探子,乃是锦衣卫打扮,乃是卢青云手下的亲信,这个时候传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在胜州主祭的居然是蜀王卢恪。一个可以和当今太子相提并论的人物,不,其声望却是在当今太子之上,在他的身后,无数前隋官员都拥护这个酷似当今的王爷,甚至,就是当今首辅大臣在一定的时候,也会给这个蜀王方便。如今好了,蜀王居然代替天子祭祀了,这是何等的尊荣,几乎不下太子之下了。

长孙无忌已经投靠蜀王了?崔仁师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当初圣旨上说的明明白白,以长孙无忌陪伴蜀王卢恪、越王卢承烈主持祭祀,可是如今却是以蜀王卢恪为主,这可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江左世家虽然也是在支持卢恪,但是这些人手中并没有多大的权力,可是若是再加上一个长孙无忌,那问题就不一样了。已经能引起崔仁师足够的重视了。

“这个卢恪?真是不简单啊!可是,这个长孙无忌真的愿意辅佐卢恪这个有前隋皇室血脉的王子吗?要知道他的身边可是有个越王卢承烈啊!”崔仁师皱着眉头,在大厅内走来走去,经过一阵惊讶之后,崔仁师很快就对长孙无忌的心思感到怀疑了。他也算是久在官场上的人物了,他可不相信长孙无忌有如此好的心情,居然放弃自己的外甥不辅佐。而是辅佐一个卢恪。

“这个卢恪可是不简单啊!”崔仁师想了想,皱了皱眉头。不管这个长孙无忌到底是打着什么心思,但是卢恪经过这次祭祀之后,在朝中的地位肯定是大为上涨,不少人都会为长孙无忌的一系列的手段所迷惑,必然会跟随卢恪身后,为他摇旗呐喊。崔仁师心中对卢恪更加警惕了。

“这个长孙无忌也已经从胜州启程了,恐怕不久之后,就会赶到长安,窦义之事不能再耽误了,否则的话。这个长孙无忌十分狡猾,一旦让他回到京城,窦义必定会求救于他,有他的支持,恐怕窦义就算不能取得应有的功劳,但若是仅仅是保住官位还是可以的。不行,窦义这种人是不能留在朝上的,更是不能让他成为长孙无忌的助力。”崔仁师脑海之中瞬间想起了无数种想法来。

“长孙大人快要回来了。”窦义府上,窦义笑呵呵的望着眼前下人,脸上露出一丝得意来,他的手中正执着几张信纸来,所书的正是长孙无忌的回信,上面正是长孙无忌临机授意,倒是给窦义看的心中极为舒爽。

“长孙大人果然是不凡,到底是宣德殿中的人物,随手点出,让人茅塞顿开。老夫十分的佩

服啊!”窦义连连点头,摸着下巴的胡须,脸上隐隐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来。

“那主人的意思是?”面前的下人望着窦义,终于忍不住开说说道。

“哼哼,去传我的名帖,明日我请勃帖将军游览长安城。”窦义笑呵呵的说道。只是言语之中的那种揶揄之意,就是侍候在一边的下人都听的明明白白。纷纷肚子暗笑不已。不由的为勃帖感到一丝惋惜。自家主人是何等的心智,这些人都是知道的。更为重要的是,窦义许久都不曾对和谈之事出过招,这次终于要出手了,莫说是关注此事很久的满朝文武,就是窦府中的下人也是很期待。

“窦义出来了?”

“窦义和勃帖朝霸上而去。”

“窦义领着勃帖正在观看着大唐的虎贲之士,好像是在勃帖面前耀武扬威,以势压人,好期望在和谈中占据上风啊!”

“他到底想干什么?”

……………

就在长安城众人惊讶的时候,窦义和勃帖二人领着数十名士兵,还有一些参与和谈的朝中大臣,一行百余人却是行走在长安城到霸上的官道之上。

“勃帖大人,您看我大唐江山如何?”窦义笑呵呵的指着沿途的风景,脸上隐有一丝得意之色。

“如画江山,江山如画啊!”勃帖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来。只见他眉头紧皱,一副神不思绪的模样来。他好不容易才见到窦义,昨日一接到窦义的拜帖,心中很是高兴,原以为这次终于可以进行和谈了。只可惜,这家伙一见面,就将自己拉出城外来,说是为了欣赏一下长安城外的风景,开口就是景色优美,开口就是江山如画等等,就是绝口不提和谈之事。让勃帖很是郁闷,但是却又没有办法。这个窦义本就是行商出身,经常与人争夺一些蝇头小利,这转移话题的方法早就练的炉火纯青了。勃帖虽然学了那么一丁点东西,但是哪里是勃帖的对手看,这转着转着,就只能跟着窦义后面转了。连句话茬都接不过来,只能是随声应和着,根本就没有机会提和谈之事。一想到自己到这里已经快有一个月了,可是偏偏没有任何的进展,心中烦闷不已。

“咦!窦大人,那里是些什么人啊?”勃帖忽然望着远处一队唐军士兵正押解着一队人马朝西边而去,心中惊讶无比,顿时笑道:“都说中原乃是礼仪之邦,人人都是君子,但是今日看来,也是有作奸犯科之人啊!看看,这些犯人居然劳动大唐军队看押,可见这些人恐怕都是江洋大盗啊!”

“哈哈,勃帖大人,这一点,恐怕你说错了,那些人可不是大唐的那些作奸犯科之人啊!呵呵,说起来,这些人当中,或许有的人将军能认识也说不定啊!”窦义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神秘之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