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一品-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是好事还是祸事。看样子得小心应付这件事才对。

“殿下,请。”韦挺一想到这里,不敢怠慢,赶紧将卢承泰请了进去,却是没有让人关上大门,那卢承泰好像没有看见一样,仍然和韦挺一起亲热的聊了起来,好像是非常亲密一样。让韦挺心中暗自惊讶。

“殿下,今日前来,不知道有何指教。只要韦挺能做到的,韦挺绝对会帮殿下做到。”客厅内,韦挺末座相陪,脸上露出笑容,心中却是暗自叫苦,已经有一盏茶的时间了,卢承泰什么也不说,就是和韦挺聊天,天文地理、经史子集等等,这厮就是饱学鸿儒也在他面前甘拜下风,更何况是韦挺了,韦挺如何是他的对手,韦挺这个时候恨不得立刻将卢承泰送走,一方面是不想和他辩论经史子集这方面的东西,韦挺不是他的对手,而更重要的是,让卢承泰继续留在这里,还不知道让别人怎样的误会自己呢既然如此,还是让这厮赶紧走为好。

“哎,其实承泰此来正是为东都洛阳之事而来。”卢承泰脸上仍然是谦虚之色,双目中更是露出一丝忧愁来。

“魏王殿下悲天悯人,让人敬佩。”韦挺闻言心中一动,脸上也露出一丝愤怒之色来,大声的说道:“可是总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断的冒犯朝廷律法,如今更是凶狠而残暴,一口气杀了我大唐百余位官员,可恶至极。这种人应该将其诛灭九族。哎可惜了我韦挺心有余而力不足。”

“是啊这伙暴徒就是如此凶残,孤王虽然是大唐皇子,不能干涉政务,但是到底我等所用皆是民脂民膏,孤王乃是大唐皇子,岂能允许这种恶徒继续逍遥法外,践踏我大唐法律。”卢承泰小脸上露出愤怒之色,站起身来大声喝道:“孤王虽然年纪幼小,也知道一些圣人之道。”

“王爷贤明远播,今日一见果真是不凡啊”韦挺也大声说道。至于心中是不是真的在赞叹,或者是其他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都是场面上的话,哪里需要其他,也不需要付出什么,这样的话,韦挺要多少就有多少。说起来也不腰疼,何乐而不为呢?

“呵呵可惜有的人身居高位,却为了一己之私,举荐昏庸之人前去查案,导致了如今的局面,真是让人心痛啊”卢承泰摇了摇头,说道:“若非办案之人无能,岂会让这百余名官员都被人所杀,岂会让此案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如今倒好,让君父为难。韦大人乃是国之柱石,精通刑律,可是却赋闲在家,真是我朝的一大损失啊若是让孤王推举人选,必定会推举韦卿为主办此事之人,相信凭借着韦大人的经验,必定能将此事查的一个水落石出,也能给那些死难者一个交代,不是吗?韦大人?”

“让我去?”韦挺双眼一亮,但是很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他深深的扫了卢承泰一眼,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小胖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错,小王认为只有韦大人才能将此案查的一个水落石出。”卢承泰坚定的说道:“小王明日上朝就向父皇举荐由韦大人代替许敬宗和狄仁杰这两个人,让韦大人领衔,召集人手,查出此案,想必依照韦大人的能力,肯定能将此案查出来,总比有些人为了扩充自己私人势力,置朝廷大事不顾的好。”

韦挺双眼一亮,这个时候,他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胖子到自己这里来,是为了什么事情,他哪里是好心的举荐自己,根本就是为了对付太子的。或许说,举荐自己只是一方面,试问此事由他卢承泰来举荐自己,以后让世人怎么来看待自己,关中世家又如何来看待自己,这是在逼迫自己加入魏王阵营中;而另一方面,他的主要矛头是指向太子的。无论是许敬宗或者是狄仁杰,尤其是狄仁杰,那是明面上的太子党。无论这两个人是不是太子举荐的,可是在外人看来,这两人就是太子殿下的人。如今太子殿下举荐的人手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对太子来说,声望是受了很大的打击,而这个时候,恰好是卢承泰出手的时候。这才是卢承泰今日前来寻找韦挺的主要原因。

“答应,还是不答应?”韦挺纠结了。眼看着自己官复原职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了,难道还真的要等到天子退位之后,由当今太子下圣旨吗?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要知道,当今太子仁孝,对于卢照辞下的圣旨是不会更改的,对于他下达圣旨罢免的官员也是不会官复原职的,最起码是不会重用的。可以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韦大人,您可知道那一位麾下有多少人吗?”卢承泰指了指东宫方向,笑呵呵的说道:“武将孤王就不多说了,至于文臣之中,岑先生就不多说了,还有长孙无忌、王珪,就是连后起之秀中,也还有狄仁杰等人。韦大人一无后宫优势,二没有从龙之功,三则,这论智慧,才能,韦大人比这几个人要差上一筹啊”

“那又如何?”韦挺嘴角一阵抽动,虽然卢承泰话说得不怎么客气,但是不得不承认,卢承泰这个文人说的很是有道理。

“雪中送炭总好过锦上添花啊”卢承泰扫了韦挺一眼,不紧不慢的说道:“韦大人,虽然他是太子,可是不要忘记了,当年的章怀太子也同样是太子,可是最后还不是被父皇幽禁,最后忧郁而死的吗?当年的章怀太子不见得就不是当今太子的前车之鉴啊韦大人,帮助卢承烈,你得到的好处并没有多少,可是若是要帮助孤王的话,可就能得到不少的好处啊想本王身边,虽然人才不少,但是像韦大人这样的人才却是没有的。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啊韦大人,这笔买卖是很合算的。”

“下官乃是陛下的臣子,为大唐效力而已。就算是太子殿下,也得不到老夫的效忠,除非他能为天子。”韦挺嘴角露出不屑的笑容。这个卢承泰果真是想招揽自己,只是如此简简单单就能让自己为他效忠,真是可笑。

“若是没有一点风险,岂能成就大事。”卢承泰好像没有看见韦挺脸上的不屑之色一样,淡淡的说道:“当年的岑文本、房玄龄不都是如此吗?孤王现在是皇子,还是有继位的可能,当年的父皇不过是一个将军,李氏诸多皇子之中,根本没有父皇继位的可能,可是父皇却能笑到最后。韦大人难道你认为孤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吗?看看,岑文本和房玄龄二人,无论是朝堂如何变化,可是他二人仍然是在宣德殿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反而是长孙无忌和韦大人你,以及王珪三人虽然都是国之栋梁,可是眼下又如何呢?还不是赋闲在家吗?更何况孤王也不是让你明面上支持孤王,而是在暗中支持就可以了。”

“殿下就这么信任老臣?”韦挺扫了卢承泰一眼,淡淡的说道。

“孤需要先生,先生也同样需要孤,不是吗?”卢承泰闻言知道对方心中已经许可,当下笑呵呵的说道。韦挺闻言与卢承泰相视一眼,一起哈哈大笑。

东宫之争弟五百八十一回金殿之上,群起而攻之

弟五百八十一回金殿之上,群起而攻之

“今日本来不是大朝的日子,但是朕今日还是让人叫了大朝,想必原因大家都知道。”乾清宫内,卢照辞声音低沉,在大殿里响了起来。只是大殿内,百余位大臣却是各个不敢说话。岑文本等辅政大臣也纷纷坐在椅子上,低着头,不说话。

长安城内,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尤其是东都洛阳之事发生以后,长安城内的气氛显的更是诡异无比。已经有不少人串联起来,准备上书天子,参奏许敬宗和狄仁杰二人。这其中有些人或许真的是因为洛阳之事的缘故,而还有一部分人却是因为许敬宗和狄仁杰二人的位置和际遇。

一个是长安城内的流氓文人,就算嫁个女儿也是向人家要了大量嫁妆的人物,相当的为人所不齿,还有一个却是年纪轻轻。并非正途的科举出身,就是因为和太子相熟悉,就能做到如此高的官位,无论是宣德殿大学士,或者是刑部侍郎,这些官位,都是有些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官位,在整个长安城内的官员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这就引起了众人心中的愤怒和不满,以前是有卢照辞罩着,强大的皇权,就算有人心中不服,但是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但是眼下却是不同了,这两个人犯了错误,而且是犯了大错误。这样一来,就是皇权也保不住这两个人了,无论是事先串联的也好,或者说是并没有任何计划也好,反正,如今摆在卢照辞面前的是长安城内两百位官员的奏章,一起弹劾许敬宗和狄仁杰二人。罪名主要有两大项,一项为玩忽职守,二是不堪大用。至于其他的小罪名都是次要的,有此两大项,足以让许敬宗和狄仁杰二人丢官罢职。

“朕坐拥天下十数年,但是从来就没有见过今日这种阵势,长安城内官员才多少,大大小小的官员,居然有一半以上的官员都承递了奏章,目的只有只有,那就是参奏许敬宗和狄仁杰二人。”卢照辞声音之中并没有任何的感情浮现在其中,但是在整个大殿内响起,让众人心中有鬼的大臣们,脑袋低的更是厉害了。

“这两人真的是这样罪大恶极吗?居然会有这么多的大臣都反对朕用他们。”卢照辞声音陡然变的阴冷起来,众人不由的打了一个冷颤。这就是开国君主的威严,不是任何一个帝王可以比拟的。就算那没有那一身的杀气,就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个时候,里面已经有人暗自后悔了。若是早知道如此,就不趁着这个机会,去沾染这件事情了。

“怎么都没有人说话了?”卢照辞冷笑道:“朕心中也很是奇怪,想平日里朕想做点什么事情,下面的人不是推三阻四,就是怠慢时间,相互扯皮,倒是没有见过像今日如此齐心的。朕也是惊讶啊若是众卿平日里都是如此齐心的话,朕的天下早就太平了,也不会有这么多外患时刻让朕烦恼。一个小小的东都洛阳兴建之事,如今居然弄出如此多的事情来,百余名官员集体贪污,然后集体自杀,连朕派出去的钦差大臣也被杀了。这是什么?朕想到了当年前隋的时候,杨广在洛阳召集群臣欢宴的时候,忽然发现各地官员来的人数少了许多,杨广很奇怪,就问为什么?宇文述等人张口胡言,只有朕的岳父李渊才敢仗义执言,说如今官道已经被封了,各路的盗贼们占据了各处关隘,所以那些官员们不敢前来东都了。朕看眼前的局面也是这样的,朕的钦差刚出潼关,就被人杀了,还有刑部的十几名侍卫,这与当年时期的情况不是一样吗?你们平日里都说如今贞观一朝,天下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如今看来也是错误的,众卿与当年的宇文述之流也是差不多的。只是朕不是杨广。倒是让众卿失望了。”

乾清宫内,顿时一片寂静,就是岑文本等人脸色也是不好看的。魏征更是面色涨的通红,嘴唇气的直哆嗦,这两百名官员之中,就有他的奏折,他的门生也是有不少在其中。还有御史台的官员更是全部在这里面。虽然不知道卢照辞这话是不是冲着他说的,但是也让他很是尴尬。

“陛下。”岑文本终于忍受不住了,就准备站起身来。

“岑先生,朕知道这里面也是有你的学生的。”卢照辞淡淡的摆了摆手,说道:“但是朕说的不是你,而是有感而发。你也不必挂念在心。但是这里面有多少人是出自公心,你能保证吗?还有魏征,当年朕曾说过御史言官可以风闻论事,但是也看看是什么事情,许敬宗和狄仁杰二人真是因为无能吗?朕看不是吧”

“陛下,恕老臣死罪。”这个时候魏征的牛脾气又犯了,不由站起身来,拱手说道:“陛下,臣上奏章,并不是因为这两个人的年龄或者其他的缘故,实在是因为洛阳之事关系重大,许阁老和狄仁杰二人在明知道洛阳官场有重大问题,明知道有名单流落在外,就应该对洛阳官场采取强制措施,对那些官员放任自流,不加以注意,才使的此案背后的黑手有机可趁,使的百余名官员尽数被灭口,此案顿时陷入了如今的情况,毫无线索可言,根本就查不下去了,;老臣以为,这正是因为此二人的不称职所造成的。老臣以为,此二人应该加以严惩。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不严惩不足以显示国法威严。”魏征须发飞扬,站在大殿之中,脸上并没有任何的犹豫和畏惧之色。丝毫没有因为卢照辞那难看的脸色而有丝毫的担心。站在那里,如同一颗老松一般,虽然身材瘦削,但是让人有种高不可攀的感觉。

这就是魏征,纵横大唐官场十数年不倒的魏征,曾经在朝堂之上,逼迫的卢照辞难堪的魏征。虽然心中很是气愤,但是卢照辞对他却对他无可奈何的魏征。魏征此言一出,顿时朝堂上的气氛再次活跃起来。

卢照辞狠狠的扫了魏征一眼,他终于知道在历史上,李世民为什么在他死后,将他的墓碑给敲掉了,而且是找了一个与魏征无关紧要的借口。那是因为他是被魏征气的,生前李世民要名声,不敢如此,但是等到他死后,借口侯君集之事,对魏征发难。莫说是李世民,就是卢照辞这个灵魂来自后世,对魏征是闻名已久的人物,此刻也忍受不了魏征如此态度了。

“陛下,魏大人也是出自公心,还请陛下恕罪。”这个时候,陈光蕊也看出了卢照辞此刻愤怒的心情,赶紧出班解释道:“陛下,您心怀大仁慈,大慈悲之心。魏大人自古如此,秉持公心,对待一切,陛下也是有大容忍之心,如此才有了君臣相知的千古佳话。如此足矣名扬千古了。”

“好了,陈光蕊,你也不必如此。”卢照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冷笑道:“朕若是心胸如此狭小,恐怕他魏征也活不到现在了,当初在前李的时候,就被朕杀了,哪里还有什么宣德殿大学士魏征。”

“陛下既然用臣为谏议大夫,主掌御史台,那就是希望臣说公道话,不为其他任何言论所左右,不为任何私情所左右。老臣今日说的就是真话。”魏征大声的说道:“许敬宗此人阴险而贪婪,没有任何本领,其名声是次要的,臣也没有想过他的名声如何,只要有才能,只要能力,陛下怎么用他,臣都心悦诚服,但是此事他确实有失职之罪,有玩忽职守之罪,臣还听说,此人在洛阳整日留恋与酒肆青楼之间,根本就不是查案之人。此人若是加以惩处,将我大唐律法置之何地?还有那狄仁杰,不过是一个幸臣,仗着一点小聪明,陛下却是一年三迁,如今更是刑部侍郎,想刑部侍郎是何等重要,满朝文武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的官位,有的人更是一身都在其下,陛下却任用此人为侍郎,臣听说此人不在东都查案,却是去了弘农,整日游山玩水,行走与贩夫走卒之间,不但没有官员的架子,更是没有查案的模样,这样的人若是不加以惩处,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但是经验不足,还是会有负陛下的厚望,臣以为狄仁杰还应该加以磨练的好。待其有了一定的从政经验之后,再加以任用,必定能兴邦安国,如此方不辜负陛下的一番心意。至于洛阳一下,陛下还应该重新派人详查为好。”

魏征洋洋洒洒,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大殿,这个时候大殿内一片寂静,魏征的声音更是如同晨钟暮鼓一样,在大殿内响着不停。只是如此,让那些佩服魏征的官员,心惊胆战。这个魏征胆子真大,没看见上面的天子龙颜都黑了吗?刚才陈光蕊已经为他求情了,魏征应该趁势而下,这个魏征倒好,居然还迎难而上,继续讲解着他的观点,有些话是他能说的吗?至于许敬宗和狄仁杰二人应该如何处置,那也是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