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孩子是教出来-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偏远地区有一个女孩子,学习特别好,物理、数学
、化学都能考满分。高考时,父母让她考我所在的全国重点大学,她不想考,可父母逼她报考,说是让她为祖宗增光;老师也劝她报
考,说是为学校增光。她违心地上了我们学校,情绪一直不稳定,妈妈在校园里陪了她很久。妈妈回去后,学校进行了三次考试,她
的成绩都名列中下。过去,她一直是当地的“状元”,这样的结果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入学仅三个月,她便跳楼自杀了。她
的母亲到学校来“接”她,欲哭无泪,一声接一声地喊:“是我害了我的女儿!是我害了我的孩子!我当初为什么要逼她?”

  
  教授最后情绪很激动,说:“为了进军清华、北大……,牺牲了多少孩子?那些对孩子期望过高的父母,心理素质不好的孩子,最
好不要上重点大学。”

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会失望。一些在“重压”下长大的孩子,虽然上了大学,但内心世界仍
然被自卑感笼罩着,不能自拔。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
理素质差的在烦恼中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其实很多父母往往只重视了对孩子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培养,却忘记了给孩子在成才的路
上应有的素质教育。从高考状元到成绩平平,从备受关注到默默无闻,心理落差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千万不要以
“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为理由去逼子成龙。正像法国诗人海涅所言:“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


们仔细想一下,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怎样才算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呢?是要一个空有好成绩却有着阴霾个性的孩子,还
是要一个人格健全,健康成长的孩子?让孩子成才的代价不能牺牲快乐的童年,以至于那种无形的伤害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代作家钱钟书先生出生于江苏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出生时,因其伯父还没有孩子,就由祖父做主,把他交由伯父
抱养。

伯父领养了钱钟书之后,视其为掌上明珠。伯父不想让他早读书受苦,于是整天带着他四处游玩,进茶馆、听说书
、看小说等等。即使他小有错误,伯父也不管他,更不用说训斥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钱钟书从小养成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
脾气和狂妄无忌的性格。他对什么人什么事都不在意,敢任意地批评、嘲弄。放荡不羁的性格也使他毫无顾忌地全身心地去追求自己
的兴趣,而对兴趣的追求,恰恰打开了他的天才之门。

钱钟书小时候很喜欢看小说,在看完了家里收藏的古典名著之后,
就去书摊上看,常常流连忘返。伯父不得不给他租小说看。伯父任其发展的做法,也使得他养成了不爱学习、晚睡晚起、贪吃贪玩的
坏习惯。但后来都得到了其生父的纠正。

后来伯父在他少年时就去世了,父亲又远在北京教书,没有人可以约束钱钟书了
。他一到假期就痛痛快快地看着各种杂志,临到开学,才想到课本还没翻过。有一次暑假,父亲让他跟弟弟各写一篇文章,结果弟弟
顺利过关,他却因为文章不文不白、词义怪诞、用字庸俗、字迹潦草而被父亲痛打了一顿。这使得钱钟书羞愧不已,痛哭一场。但之
后,钱钟书就开始发奋读书了。

钱钟书对外国文学,特别是外文原著很感兴趣。早在十一二岁时,他便开始阅读外文译著
。后来他在一所教会学校上中学,得到了良好的外语训练,不仅开阔了眼界,还使他对外文的兴趣更加浓厚。

后来,钱钟
书数学只考了14分,却凭着优异的语文、英文成绩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并成为中华文化界的一位独具魅力的大师。

从钱
钟书先生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道理: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孩子养成一种自由开放的个性,使他们在一定空
间内自由发展。其次是注意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开启人内在动力的钥匙。培养孩子自由的个性,发展他们的兴趣。

  
  父母在为孩子定下目标之前,可以参考孩子的兴趣慢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经常会在生活、玩乐中显露出来。作为父母应该尊
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为之感到高兴,尽力为他提供帮助。当孩子的兴趣并不符合你的想法,甚至与之相差甚远的时候,也不要打
击孩子。为人父母的你一定要记住: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用心去做,才会取得好的成果。

当今的孩子是非常早
熟的。受电视和社会的影响,他们都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按自己的愿望来生活,不再希望自己成为别人的影子或按照别人的方式
去生活。现在的孩子个性都比较强,如果父母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的话,孩子必会感到压抑、愤怒甚至反叛,或者以
拒绝长大和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发泄他们对父母的不满。虽然你是孩子的父母亲,但是你要知道,孩子是没有义务去替你完成你未能达
成的目标的。

如果有一天孩子没能使你如愿以偿,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想想看,孩子还给你带来了哪些意外的惊喜呢


孩子虽然没有实现你的愿望,但他生活得很满足。他很努力,他能融洽地与他人相处,为社会服务并且充满自豪感。对
这样的孩子,你还担心什么呢?

孩子快乐,就是身为父母的我们的快乐了。虽然你为孩子设计的梦想并没有如愿以偿,但
是孩子独立了,他过着他觉得幸福的生活,并且生活得快乐而满足。有了这样的结果,你就不必担心你的想法正确与否了。对孩子的
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关键是你要使自己接受这样的事实: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成为一个有公德心
,有责任感,善良而诚实,尊重他人,彬彬有礼的人。他懂得爱这个社会、爱生活、爱父母、爱每一个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他所
生存的社会奉献力量。这才是“真正的希望”,也是我们要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的礼物。

第一部分你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3)   
 做孩子人生路上温和可亲的引路人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当然是给予孩子引导与监护,让孩
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避免孩子染上恶习,或受到伤害。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的做法,是不应该出现在父母
的角色里的。你虽然把马儿拉到了河边,马却没有喝水的欲望。这不是马儿的过错,而是你的不识时宜。

你是否对别人说
过:“我那孩子硬得像块石头,任你怎么管怎么教,就是一句听不进去。老师说他,有时还能听个一句半句的。我们当父母说的话,
简直像是耳旁风!”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请你扪心自问一下:请问,你是怎样管教孩子的呢?

发现孩子撕了刚给
他买的新书,你先是声嘶力竭地批评他,然后再强调书的价值:“新买的书你就撕破了!怎么不小心一点呢?你以为那是白来的吗?
十来块钱呢!”

你的本意是好的,你想先激起孩子的愧疚情绪,然后再讲道理给他听,告诉他要爱惜自己的东西,这些东
西来之不易,强迫孩子说“我错了,今后改正”之类的话。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此时,孩子是否已经对你有了抵触情绪?


脾气不好的父母可能会像审问罪犯一样,质问孩子:“你怎么把书撕了?对书有仇么?为什么刚买了就撕了?你说话!”你是希望孩
子诚实坦言撕书的原因,而结果却是将孩子推到了对立面上。

父母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扮演着引路人与监护者的角色。
你要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邪恶的……这个角色中,我们为什么不能以一种温和可亲的姿态
出现呢?孩子们最恨明知故问的带有圈套性的问题,最讨厌大人们逼他在明显的谎言和窘迫的自白间作出选择。他们应对这种挑衅往
往有自己的绝招,那就是死不开口。既然你付出的是爱,那么一定不想收获的是孩子的恨。

遇到这种情况,聪明的家长会
将注意力首先集中于孩子的情绪和感受。通常他们会这样问孩子:“我看到你撕坏了刚买的新书,你不喜欢它了么?”这时孩子也许
会点点头,或者说是不当心撕坏的。“或许过几天你又会喜欢它呢!因为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妈妈还没来得及给你讲呢。来,我们把它
粘起来。”孩子发现妈妈并不因为他闯的祸动怒,首先关心的是他的感受,就有可能把自己的真实情形告诉妈妈。这样,在负疚的心
情下,他就有可能在以后认真保存大人送他的礼物。只有让孩子处在和颜悦色的教育中,他才会养成表达内心感受的日常习惯。父母
才会真正地与孩子有效地沟通。

屋檐水日积月累,可以把岩石凿出小洞来。所谓滴水穿石,正是以其涓涓细流之柔弱,巧
克岩石之坚,水借雨势居高而下、日积月累,终将岩石穿破。对待你的孩子,你为什么不像滴水穿石一样,把自己的教育渗透到生活
中呢?并给孩子留下一个温和可亲的父母的形象呢?

居里夫人从整个科学生涯和人生道路上体会出一个道理:人的智力成
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的高尚。因此,她把自己一生追求事业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响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学生身上,利用各
种机会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居里夫人不愿让孩子成为坐享其成的人。有好几次机会,她的两个女儿可以得到一
大笔财产,然而她不肯那样做,她认为女儿们将来必须自谋生活。她不让女儿们过不劳而获的奢侈生活。

居里夫人还特别
重视对孩子意志和品质的培养。“热爱事业,不求享乐,有独立能力。”这是居里夫人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她教育孩子的原则


在丈夫皮埃尔去世以后,居里夫人开始一人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担。当时她经济上拮据,有些钱还得补贴一部分给科研
。有人建议她卖掉与皮埃尔在实验室里分离出的镭,这在当时价值100万法郎。居里夫人不同意,她认为,不管今后的生活如何困难
,绝不能卖掉科研成果。为了让女儿从小养成勤俭朴素、不贪图荣华富贵的思想,居里夫人毅然将镭献给了实验室,把它用于研究工
作。后来她带着两个女儿赴美国接受总统赠送给她的1克镭时,也同样告诫女儿:“镭必须属于科学,不属于个人。”

对待
事业,居里夫人有着崇高的献身精神,对待孩子,她也是这样要求的。对于女儿经常谈爱情,她引用法国作家的话说:“爱情并不是
一种高尚的情感。”她还说:“如果一个人把生活兴趣全部建立在像爱情那样暴风雨般的感情冲动上,是会令人失望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教育包括4个方面:

1.培养她们节俭朴实、轻财的品德。她对女儿的爱,表现为一种有节制的爱,一种有
理智的爱。她对女儿生活上严加管束,要求她们“俭以养志”。她教育女儿说:“贫困固然不方便,但过富也不一定是好事。

  
  2.“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活。”培养她们不空想、重实际的作风。她告诫两个女儿“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


3.培养她们勇敢、坚强、乐观、克服困难的品格。她常与子女共勉道:“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4.教育
她们必须热爱祖国。除了教她们波兰语,居里夫人还以自己致力于帮助祖国科学发展和波兰留学生的行动感染伊伦娜和艾芙。尤使她
们念念不忘的是:母亲以祖国波兰来命名首次发现的新元素“钋”所表现出的赤子之情。

后来,她的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
用的人才,尤其是伊伦娜夫妇,不仅继承了居里夫妇的科学事业,也继承了他们的崇高品德。1940年他们把建造原子反应堆的专利权
捐赠给了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修养更是如此。比如你常常耳提面命,教
孩子为人要宽宏大量,心态平和。他也许会点头称是,但往往是记住了皮毛,远不及生活中的具体情节使他上心。

培养出
三位英美博士的中国母亲高芸香曾在她的书中提到过一个小故事:

记得在我从教期间见过这样一位同事,她教给孩子们知
识常常是不经意的。一次吃中饭时,毛手毛脚的小儿子被热饭烫了手。她一边给孩子降温、包扎,一边叫过女儿来看弟弟的伤势,告
诫姐弟俩以后要当心。为了让小儿子转移注意力,忘掉疼痛,她还在女儿的左手上写下个“汤”字,右手上写下个“火”字,然后把
两个字组合起来,在纸上写下个“烫”字。她告诉两个孩子,汤下加了火,温度就慢慢升高,高过体温,咱们就感觉热,高到摄氏五
六十度就开始烫了,八九十度就会烧坏皮肤……看看孩子们来了兴致,她还取出温度计,把它插到热水碗里,让孩子们观察水银柱的
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传授给孩子们的知识,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也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掉。

为什么会收到这种效果呢
?因为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孩子的心灵是敞开的,求知欲望是强烈的,他们的态度是配合的、接纳的。你想告诉孩子的道理也慢慢
地渗透到了孩子的心中。在美国有家长学校,给家长们以训练。世界上哪一国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关心都不必怀疑,但管教出的孩子
却大不相同。这就说明教育孩子除了爱和关心还不够,还需要技巧。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投入你的关爱,不掌握管教的技巧和艺术,
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孩子有了进步,你对他当面赞扬,给他多一些鼓励的话,孩子的心会慢慢地与你贴近。而有一些
母亲却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急于让孩子成长,信奉严师出高徒的道理,对孩子总是板着面孔,以批评指责为主:

“你
看你,怎么总是这么粗心大意的!”

“你又念错了,怎么提醒你都没有用,怎么就这么笨!”

后一情况,总让孩
子生活在紧张、焦躁、压抑的环境下,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受到影响,变得自卑而畏缩,思想变得消极而封闭,人
格的健全发展受到了影响。试问,你在孩子的人生路上,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我们习惯了培养子女时的严厉管教
,以致忘记了什么是过犹不及。即使从邻居那里或家长会上不时听到相反的案例,我们还是若无其事地继续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
。事实上,“高压政策”逼迫的不仅是孩子,也包括我们自己:我们付出的足够多吗?是不是应该付出更多?孩子将来不会辜负我们
的厚望吧?这些问题没有一天不咬噬着我们的心,让我们寝食难安。

太多的错误,都是以爱的名义开始的。

“冰
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家长长期、精心的培养。家长应重视孩子早
期的品德教育,既要抓得早,又要抓得严;既要纠正孩子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又要让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逐渐掌握是非、善恶的标
准。由于对孩子的品行发展的忽视而酿成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警醒了,对于孩子品行的培养,千万不能
忽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