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汉语-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采采疲q,薄言采之。
  采采疲q,薄言有之。采采疲q,薄言掇之。
  采采疲q,薄言捋之。采采疲q,薄言祮之。
  采采疲q,薄言襭之。
   (周南·疲q)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啵纭ぐ刂郏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兀猓勘司淤猓凰夭唾猓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魏风·伐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魏风·硕鼠)
  以上六篇诗的用韵格式基本上反映了整部《诗经》的韵例。
  第一,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例如《关雎》一章三章,《静女》全诗,《硕鼠》全诗。
  《诗经》里有不少的诗句以代词或语气词收尾,韵往往在代词或语气词的前面(注:语气词一般是不能看做韵脚的,但也有少数例外。),可以看做句中韵,也有人把它看做变相的句尾韵。例如《关雎》二四五章和《伐檀》全诗都用的是这种句中韵。句尾的代词或语气词常用的有〃之〃〃我〃〃矣〃〃也〃〃只〃〃思〃〃止〃〃兮〃〃猗〃等。有的代词或语气词完全相同,例如《关雎》二四五章都用〃之〃,有的不完全相同,例如《伐檀》各章第三句用〃猗〃,其他用〃兮〃。
  第二,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可以分为一韵到底的和换韵的两类。举例来说,《静女》第一章是一韵到底,第二章〃变〃和〃管〃押韵,〃炜〃和〃美〃押韵,换了一次韵。又如《关雎》五章(依郑玄所分),都是一韵到底;但若依照一般人所分,《关雎》只有三章,第一章四句,第二三章各八句,那么第二三章就算换韵了。在上引的六首诗中,每章的韵脚用一种符号标出的,就是一韵到底;用两种或三种符号标出的,就是换韵的(注:交韵例外,不算换韵。)。
  第三,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句句押韵。《诗经》押韵一般都很密,句句押韵的不少。例如《静女》第二章和《硕鼠》第一章。
  (2)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这是《诗经》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例如《关雎》的第二四五章,都是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押韵方式,就是首句入韵,第三句以下才是奇句不押韵。例如《关雎》的一三章和《静女》的第一章都是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的。
  (3)交韵。这是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例如《静女》第三章的第一句〃荑〃和第三句〃美〃押韵,第二句〃异〃和第四句〃贻〃押韵。
  后两种押韵的形式都有许多变化的情况。例如《伐檀》各章都是在一二三五七九等句用韵,文选中《君子于役》的两章都在二三四六八等句用韵,都是变相的隔句押韵。又如《柏舟》全诗和《硕鼠》二三章的用韵形式,虽不是纯粹的交韵,但是基本上可以归入交韵一类。
  《诗经》用韵的格式是多样的,因为它是民歌或者模拟民歌的诗体;民歌是随口唱的,随口用韵,随时转韵,也就是所谓〃天籁〃。在这里还有许多变化的情况,我们不再一一列举。格式多样化,这是《诗经》用韵特点的一个方面;但是最主要的格式却是两种:一是隔句押韵的句尾韵,一是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这两种押韵的格式成了后代诗歌押韵的准绳。 (二)《诗经》的韵部
  韵部就是指押韵字的归类,互相押韵的字原则上就属同一个韵部。押韵的诗,读起来应该是音韵和谐的,但是《诗经》的韵脚,用现代汉语的语音去读,有许多地方并不和谐。例如《关雎》一二章,现在也还是押韵的,三四五章按现代音读就不押韵了。又如《静女》第三章,如果根据现代语音,就会把〃荑〃看成同〃异〃〃贻〃押韵,而不知道它是同〃美〃押韵的。总之,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古代押韵,现在也还押韵;二是古代押韵,现在不押了;三是古代不押,现在反而押韵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语音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诗经》距离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上古的语音和现代的语音差别是很大的。在谈到《诗经》的用韵时,我们首先就必须充分地认识这一点。明代陈第就懂得了这个道理,清代以来,研究音韵的学者们就按照《诗经》用韵的实际情况概括出《诗经》时代的韵部来,叫做〃古韵〃,他们所谓〃古韵〃指的就是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
  他们是怎样归纳概括的呢?举例来说,《关雎》三章的〃得〃〃服〃〃侧〃押韵,如果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得〃读为dé,〃侧〃读为cè,〃服〃读为fú,那是不和谐的。可以肯定地说,这三个字在上古的韵一定相同。要末它们的韵母都是e,〃得〃字读de,〃侧〃字读ce,〃服〃字读fe;要末它们的韵母都是u,〃服〃字读fu,〃得〃字读du,〃侧〃字读cu。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它们的韵母既不是e,也不是u,而是第三种音。根据音韵学家的研究,我们知道它们是入声字,应该是以…k音收尾的,它们的韵大概是一个…ek。现在广州话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这种情况。
  《关雎》中〃得〃〃服〃〃侧〃三字押韵,在上古同属一个韵部;而《伐檀》第二章里,〃侧〃字又跟〃辐〃〃直〃〃亿〃〃特〃〃食〃押韵,那么〃得〃〃服〃和〃辐〃〃直〃〃亿〃〃特〃〃食〃也就应该同属一个韵部。《伐檀》中的〃直〃字在《硕鼠》二章里又跟〃德〃〃国〃押韵,那么〃德〃〃国〃也就和〃得〃〃服〃同属一个韵部了。〃得〃字和〃服〃字又各自联系其他的字,这样相互联系,越联越多,就成为一个相当大的韵部了。清人通过归纳《诗经》的用韵,发觉同《广韵》的出入很大,於是打破唐韵的拘束,该合的合,该分的分,逐步建立了《诗经》的韵部系统。
  有些在《诗经》里没有用作押韵的字,古音学家又根据先秦别的诗歌韵文和散文中的韵语(见后)和谐声偏旁把它归入韵部,这样就得出整个先秦古韵。一般地说,同一谐声偏旁也就同属一个韵部。例如我们已知〃侧〃字属於〃得〃〃服〃一类,那么〃则〃〃测〃也不会属於别的韵部。但是后起的形声字就不一定能够由此类推。
  在古韵的分部方面,清代的古音学家作了许多工作。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江有诰的《诗经韵读》,王念孙的《诗经群经楚辞韵谱》,对我们今天查考和了解《诗经》用韵都是较好的参考书。从顾炎武开始把古韵分为十部,到段玉裁分为十七部,江有诰分为二十一部,黄侃分为二十八部,等等,越分越细,越分越精。现在综合各家的意见,把先秦古韵分为三十部。每一部举一个代表字作为韵目,它们的名称是:
  1。之 部 2。职 部 3。蒸 部
  4。幽 部 5。觉 部 6。冬 部
  7。宵 部 8。药 部
  9。侯 部 10。屋 部 11。东 部
  12。鱼 部 13。铎 部 14。阳 部
  15。支 部 16。锡 部 17。耕 部
  18。脂 部 19。质 部 20。真 部
  21。微 部 22。物 部 23。文 部
  24。歌 部 25。月 部 26。元 部
  27。缉 部 28。侵 部
  29。叶 部 30。谈 部
  至於先秦的常用字分属於什么部,可查看附录三《上古常用字韵部归类表》。
  《诗经》的押韵,除冬部应归侵部外,情况基本上与这三十部相合。同部相押,不同部就不相押。当然也有合韵的情况。所谓合韵,就是邻近的韵互相通押。大约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非入声韵和入声韵通押,例如《关雎》第五章〃芼〃和〃乐〃相押(宵药合韵),《静女》第三章〃贻〃和〃异〃相押(之联合韵)(注:有许多古音学家把之职等几对阴声韵和入声韵合在一起,那么它们就不算合韵了。);第二种是韵母近似通押,例如《七月》第四章以〃蜩〃押〃葽〃(幽宵合韵),大约就是用eu押au(注:《啵纭ぐ刂邸贰ㄖ邸ā帧ㄏ嘌阂彩怯南显希切矶嘁粼涎Ъ也蝗衔馐茄涸稀#谄哒乱浴蟆ㄑ骸ǚc〃(职觉合韵),韵母也是很邻近的。
  古韵三十部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它不但适用於《诗经》,而且适用於同时代的其他诗歌韵文。《楚辞》在时代上比《诗经》晚了至少二三百年,在地域上也相差很远,但是《楚辞》的用韵和《诗经》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冬部已经从侵部分化出来。先秦的文献,不但诗歌押韵,连散文也有押韵的。《周易》大部分押韵,《老子》差不多全部押韵;其他各书,也常常有用韵的地方。而这些韵语所用的韵部,也和《诗经》的韵部相合。例如: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冬部)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月部)
   (左传隐公元年)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鱼部)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鱼部)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鱼部)
   (战国策·齐策)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部)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之部)
   (论语·微子)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月部)
  虽有鎡基,不如待时。(之部)
   (孟子·公孙丑上)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一作较,无韵),高下相倾。
   (耕部)
  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鱼部)
  三十辐,共一毂。(职屋合韵,这是老子的特点。)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盲爽狂妨,阳部,聋,东部,东阳合韵。)
   (老子)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铎部)
   (庄子·秋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职部)
   (荀子·劝学)
  语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诗经》的韵脚,到了后代,念起来就不和谐了。这个问题远在六朝的时候就产生了。当时的人,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于是认为某字该改读某音,这就是所谓〃叶韵〃,或称〃叶句〃(叶xié,同〃协〃,就是和谐的意思。)到了宋代,有的人更全面采用〃叶音〃的办法来说明《诗经》的用韵。例如朱熹在注《关睢》第四章时说:〃采,叶此礼反;友,叶羽已反。〃用浅显的话来说,朱熹的意思就是:在这里〃采〃要读作〃妻〃字的上声,〃友〃要念作〃以〃字的声音。他在注《匏有苦叶》第四章时又说:〃友,叶羽轨反。〃就是说,〃友〃在这里又要念作〃委〃字的声音了。这就是说,诗人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照这样字音随着上下文变化,所规定的〃叶音〃是随意的,不规则的。这种错误,在於他们没有看到语言发展的事实,不知道古今的语音并不相同。清代古音学兴起以后,叶音说早已受到彻底批判,但是直到现在仍有人错误地沿用叶音说。因此,我们认为,在阅读古诗时,要了解古今语音是不同的,最好能有一些音韵学知识;但是在朗诵古代的诗歌韵文时,完全可以按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来朗诵。我们不可能用古音来念古代的诗歌韵文,也没有必要;更不能采用前人那种改读韵脚的办法(即叶音),因为那是不科学的。
  古汉语通论(十六)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在本节里,我们谈两个问题: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联系,了解双声叠韵,有助於我们更好地了解古音通假的道理,因此我们先从双声叠韵谈起。
  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的是两个字的韵相同。例如在现代汉语里,〃珍珠〃是双声,因为〃珍〃zhēn和〃珠〃zhū的声母都是zh;〃光芒〃是叠韵,因为〃光〃guāng和〃芒〃máng的韵都是ang(韵头不同也算叠韵)。
  在我们接触上古汉语的时候,问题比较复杂些,因为上古的语音系统和现代的语音系统不同。我们必须对上古的语音系统有所了解,然后能认识上古的双声叠韵。在上一节里,我们已经知道《诗经》用韵所反映出来的先秦韵部系统和现代汉语不同;我们还应该知道先秦的声母系统也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的。这样才不至於把上古的双声叠韵和现代的双声叠韵混为一谈。举例来说,〃疲q〃在上古是叠韵,同属之部,但现在却不是叠韵,普通话念作fóuyǐ。〃知识〃在今天是叠韵,上古却不是,〃识〃字属有韵尾…k的职部,〃知〃字却属没有韵尾…k的支部,今天的广州话仍然反映这种情况。又如〃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因为它们的古代声母都是m;〃威望〃在先秦反而不是双声,因为威字在先秦属於零声母,而望字的声母是m。当然,古今音的系统也有很多相一致的地方,例如〃辗转〃古今都是叠韵,〃栗烈〃古今都是双声。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古今音是不相同的。为了便於了解上古的双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先秦的声母系统有所了解。
  依照传统的说法,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这三十六个字母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这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代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至於上古的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三十二个。拿三十六字母来比较,有的要合并一些,有的要分出一些。合并的有两类:一是知彻澄娘要与端透定泥合并,都是舌尖音;二是非敷奉微与帮滂并明相同,都是双唇音。分化成两类的,首先是照穿床审四个字母,其中一类接近精清从心,是齿音;另一类接近端透定泥,是舌音。唐宋以后的喻母在上古也分为两类,一类与匣母相同,另一类接近定母。现在将这三十二个声母按旧时的分类列表如下:
  附图: 本书附录四按三十二个声母分别列举了一些常用字,可供参考。叠韵既是同韵部的字,也可以查阅本书附录三《上古常用字韵部归类表》。
  双声叠韵和上古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关系。上古汉语里的双音词比现代汉语要少得多,而在这些双音词中,除了叠音词(如〃夭夭〃)之外,不少双音词的两个音节有双声叠韵的关系。这些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来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例如《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朱熹注:〃参差,长短不齐之貌。〃这种词,古人称为〃连绵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