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经济的真相-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经济危机中,银行相互之间或者也会达成某种默契,相互帮助,共度难关。同行之间的相互拆借,共同的行为准则,确保没有银行会陷入到破产危机之中,以免损坏所以银行的利益。或者,还有其他的吧,一切皆有可能。”说着,凯威儿笑了。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如果情况真的足够严重,银行或者还可以通过增发股票或债券来进行融资,以便获得足够的流动资本,度过难关。这些,在经济危机中,虽然可能会遇到某些困难,但大体上看起来还是可行的。”

“当然,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银行也会向国家求助,希望得到国家的帮助。但在经济危机爆发的大背景下,国家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才是有效的,国家能否提供有效的帮助,国家又会采取哪些措施。嘿嘿……”说着,凯威儿嘿嘿一笑,说:“那就是下回分解了。呵呵”

“恩,”仝铁海看了看表,说:“是该吃饭了,一会儿放学人就该多了。”

“哎呦,好累啊。”凯威儿伸着懒腰,“晚上再继续说吧。”

“呵呵,”张哲微微一笑,转身开始整理笔记,倒是没有偷懒。

第21章 正确的做法

午饭后,凯威儿决定小睡一会儿。一个上午的讨论,让他感到有些疲惫,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凯威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却总也睡不着。他确定自己遗漏了什么很关键的东西,努力试着发现自己有什么疏漏。回想着上午的讨论,各个要点、关键点,以及一些新的发现。在那些讨论中,还有什么模糊不清的地方,整个讨论又有什么内在联系,这些又都意味着什么。凯威儿静静的想着,慢慢的梳理着自己的思路,终于,所有的一切都逐渐的清晰起来。

下午的课,是一门专业课,凯威儿按时上课。人来了,凯威儿心思却没有放到课堂上,仍在想着上午讨论的话题。凯威儿想再具体的理清一下思路,整理好笔记,为晚上的讨论做好准备。凯威儿觉得,如果在讨论之前就没有把思路理清,那么,在讨论时就很容易乱了思路。整理好思路再进行讨论,如果到时候思路乱了,常常就意味着可能有新的发现。而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对于判断这些新发现是否有道理,常常也十分重要。

时间过得很快,课很快就结束了。早早的吃过饭,凯威儿又整理了一下笔记,等着张哲的到来。张哲来的挺早,闲聊了一会儿,就一起去找空教室,仝铁海也跟来了。幸好今天是周五,上自习的同学不多,没有费多大的功夫,三人就找到了一个空的教室。关上门,拉上窗帘,仍旧是三个人,围坐在一起,开始新一轮的讨论。

“下面接着上午的说。”凯威儿直接切入主题。“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整个经济社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市场规模不断缩小,这些变化会带来很多影响。其中,对于国家来说,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财政收入的大量减少。”

“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费收入和国有企业利润等方面,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国有企业利润很可能会大幅度减少。而作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税费收入,随着经济危机中市场规模的不断缩小和投资消费行为的减少,国家的税费收入也很可能会大幅度的减少。按照原有的财政预算来讲,很可能会有庞大的财政赤字,即使尽量减少各方面的不必要开支,最终的财政赤字恐怕仍旧不能避免。”

“也就是说,现在国家也是缺钱的。更何况,现在经济发展遇到巨大的问题,为了尽量减少经济发展可能受到的危害,尽快使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国家可能需要向市场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刺激或干预市场的运行。另外,经济危机之后,市场中可能出现的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会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压力,需要国家花费很大的力气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不止如此,银行或其它的某些大型国有企业,也可能会向国家请求帮助,怎么办?”

“国家缺钱,国家需要钱。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这时却可能成为事实。国家有两个主要的途径,来筹措大量的资金。第一,大量发行国债。这个方法大概还是可行的。第二,印钞。向市场中注入大量的新的资金。这些资金可能被提供给银行,让它们作为流动资本,以便正常的运营;也可能提供给某些大型的国有或私有企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或者是,直接进行大规模的市场采购,以便缓解市场中商品严重供过于求的现状,以便减弱经济危机造成的危害。”

“当然,也可能是投入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基础设施建设通常可以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工人有了工作,拿到工资,再去消费。从而增大市场中需求的一方,使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平衡逐渐得到缓解和改善,最终使市场逐渐恢复正常,经济发展逐渐的走上正规。这听起来很有道理,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把握合适的时机,那最终很可能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是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文】“我们首先应当明确,在经济危机的影响没有消失之前,我们不应当向市场中注入更多的资金。否则,这些资金很可能会被市场以通胀的形式消化、吸收掉,既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又会直接导致市场的通胀更加严重。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胀的加剧很可能会进一步的刺激市场中的投机资金增多,以及相应的投机行为的增多。”

【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国家以国债的形式筹集资金,注入市场。那么,因为市场中总体的流动财富数量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那么,情况可能会稍好一些。而如果国家通过增发货币,印钞来注入市场中,那么,将只会引发或导致经济社会中出现更严重的通货膨胀。也就是说,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书】“这个时候,对于国家来说,最正确的做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尽量减少市场中货币的流通量。可以令银行提高自身的存款准备金率,减少以放贷的形式向市场中注入更多的资金;可以通过发行较短时期的国债,吸收市场中的流动资金,并短期内不再或尽量少的重新注入市场;或者是,通过一些其它的可能措施,减少市场中流动资金数量。”

【屋】“第二,要努力保证市场中某些商品的供给,做好市场调控工作,这些商品主要是一些粮食、蔬菜等等生活必需品。防止因为大量投机行为的发生,而致使这些商品大幅涨价,并最终导致整个市场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投机行为的发生几乎不可避免,通胀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努力,大幅度的减弱其爆发的程度,减小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第三,要通过某些政策或措施,促进市场中某些受经济危机危害较为严重的行业,产生更多的交易行为。例如,房地产行业,可以通过减少房屋买卖过程中的税费,或便利程度来促成更多的房屋买卖交易;也可以加强宣传,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未来会怎样。这可以减少人们不必要的恐慌或担忧,这有可能会非常重要。要知道,当人们的预期开始发生改变,通常离市场的改变也就不远了。如果预期没有发生改变,即使市场已经走到了最底部,也很可能只会在市场的底部上下徘徊,难有向上的动力。”

“当然,在经济危机发生之后,第三个举措常常很难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但当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逐渐发生改变的时候,它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当然,在什么时候采取这个举措,效果才能更好一些,也是值得商榷的。或者,我们并不应该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马上实施,而应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或消失,或者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逐渐发生改变的时候,再实施这些举措,可能会更好一些。当然,对于一些宣传是要从一开始就进行的,毕竟,对于人们来说,未知可能更能引起人们的担忧和焦虑。”

“采取这些措施,最重要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张哲轻皱着眉头,沉吟着问道,这明显与之前讨论的有些出入。

“减少投机行为的发生,抑制通货膨胀的产生,避免高通胀率引发人们的生活成本大幅度提高。这不仅有利于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保证人们的还贷能力和企业的生存能力。虽然不一定比向市场大幅度注资情况下好多少,但至少情况不会更糟。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快的令市场恢复正常,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市场混乱。”

“那经济危机的影响呢?对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做什么具体的处理么?任其自然?”张哲又问。

“我们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凯威儿说道:“但我说的是,我们不能够向市场中大量的注入资金,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利的。我们应当尽量的减少市场中的货币流通数量,这对我们是有利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可能不得不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大量的投机行为,以及因此而引发的严重通货膨胀。这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尽早恢复正常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应当极力的去避免或抑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发展。”

“当然,因为我们没有向市场大量的注入资金,没有实施一些所谓的经济刺激或干预计划,我们所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可能就会显得很无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于经济危机影响的态度,可能就是任其自然的。但重要的是,这种任其自然的态度却可能是最正确的。我们应当明确,虽然我们不愿意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下子受到严重的损害,但我们更加不愿意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时间的陷入困境之中,长时间的受到损害。后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一些。”

“我们应当耐心的等待,等到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的时候,才逐渐的增加我们的行动,尽快的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不是不管,而是等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在合适的时机再管。看起来虽有些慢,却可能更有效,实为后发先至者也。”说到最后,凯威儿学着张哲,摇头晃脑。

张哲笑了,一边想着,轻轻的点了点头。

第22章 通货膨胀

想了想,凯威儿接着说道:“其实,这就像我们常常听说的,做事要随势而为,不可逆势而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初期,大势向下,我们不能逆势而为,要顺势而为。一方面,帮助市场找到底部。给人们以明确的预期,有没有到底,到底了,开始回暖了。这种预期越明确,对市场的恢复可能是越有利的。当市场逐渐的接近底部,经济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小,我们所能采取的措施就越来越多。逐渐改变人们的预期,给人们一个正确合理的预期。然后,帮助经济逐渐的走出低迷,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

“另一方面,防止市场中出现其它的新问题。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避免市场陷入全面的危机之中。要知道,市场只有那么大,出现的问题越多,市场的状况可能就会越糟,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毕竟,新问题也会影响到老问题,这会使情况更加的复杂。我们一方面要防止和避免新问题的出现,一方面要寻找合适的时机来解决老问题。而大量投机行为引发的高通胀率,就是很可能会产生的比较严重的新问题之一,它们会让市场陷入到更加混乱和复杂的境地之中。”

张哲静静的听着,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说道:“我想你应该解释一下,经济危机发生之后,为什么不能马上向市场注入大量的资金?为什么这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恩,”凯威儿点头,“我想这个问题,我们要从通货膨胀开始谈起。通货膨胀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货币的贬值,或者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物价的上涨。与之相反,通货紧缩可以理解为是货币的升值,或者是货币购买力的上涨。当然,相应的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物价的下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一个事物的两端,其实质是相通的,可以放到一起来进行讨论。”

“这种通胀或通缩,究其根本,我认为是一种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商品价格的变动,或者说是货币币值或购买力的变化。它是一种在供求关系作用下的社会流动财富与固定财富相互适应的过程,其结果就是使社会流动财富与固定财富达到某种条件下的平衡,而寻求平衡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当市场供求关系中,社会流动财富大于社会固定财富,并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社会流动财富,即货币的贬值,产生通货膨胀。表现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当市场供求关系中,社会流动财富小于社会固定财富,并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社会流动财富,即货币的升值,产生通货紧缩。表现为货币购买力的上涨。”

“恩,”张哲点头。

顿了顿,凯威儿接着说道:“我们这里主要来说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可以大体上分为三类:自然通胀、投机性通胀和输入性通胀。从本质上来说,三种通胀产生的原理都是相通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它们又各自有一些自身的产生条件或特点,也是值得我们来探讨和分析的。”

“自然通胀主要是形容一种在没有投机行为发生,没有输入性通胀产生的条件下,也会产生的一种通货膨胀。它强调的是一种自然发生属性,很难通过一些比较合理的方式来避免这种通胀的产生,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了一定的财富,获得了相应数量的货币作为报酬。然后,他可以用自己手中的货币进行消费,购买各种商品。过了一年,这个人赚取的货币,扣除花费还有一些剩余,这些剩余的货币被这个人存放了起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攒越多。这时候我们可以说,这个人他在一段时间内所创造的财富,是大于他所消耗的财富的。正是由于社会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个人,社会可以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财富。”

“一个社会创造很多的财富,消耗的却较少,因此,财富被逐渐的积累。对于正常发展的社会来说,一般社会的财富都是在逐渐积累的。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社会,社会发展还处于成长期,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财富的积累速度更快一些,这主要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的严重消耗。而对于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会相对较慢一些,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不过,因为这些国家拥有相对更大的经济基数,和更为完善和优化的社会生产体系,以及能够带来高附加值产品的先进生产技术,这会使这些国家社会财富增长净值也会很多,平均创造的社会财富也会更多一些。”

顿了顿,凯威儿接着说道:“一个社会的财富多少,一般是用货币来衡量的。因此,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累积,以及社会中不断创造的固定财富的增长,在一定货币代表的价值稳定或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社会中所拥有的货币总量一般也总是在逐渐增加的。而相应的,市场中流通的货币,一般也是逐渐增多的。这其实是一个社会的固定财富和流动财富的不断适应过程,一般可以说是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的。”

“恩,”张哲点头,“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说,这实际上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样,就越来越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撑整个市场,以便维持市场的正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