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金融五百年-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还是压在扎伊尔民众的身上。换言之,蒙博托以他的人民为抵押来借钱,贪污得到资金则回流到美国控制的金融系统,而扎伊尔的民众却成了欠债者,该国的所有资源都被IMF和世界银行控制,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幕后操纵者则是美国金融寡头。

美国更有意放纵甚至是支持穷国政府官僚的独裁专制与腐败。美国控制的国际银行体系有意为腐败官僚提供庇护,形成庞大的洗钱网络。智利的皮诺切特拥有至少125个登记在不同化名和家族亲属名字下的银行账户的复杂金融网络。他仅在美国瑞格士银行就开立了总金额约为800万美元的28个账户和存单。阿根廷独裁军政府获取的350亿美元外国贷款,其中190亿美元被官僚转移到海外。仅在1980年,阿根廷所借的90亿美元就有67亿被转移到海外。20世纪90年代,尼日利亚中央银行根据该国独裁者萨尼·阿巴查的指令,每天将大约1500万美元转入他的瑞士账户。阿巴查高达50亿美元的贪污所得被100多家银行分享,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巴黎银行、瑞士信贷、英国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摩根建富公司和德国商业银行。

在美国控制的国际金融体系中,金融寡头们故意建立离岸金融的洗钱系统。离岸金融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不受该国金融制度约束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目前比较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有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西萨摩亚、巴拿马、安圭拉群岛等,当然还包括臭名昭著的黑钱天堂——瑞士。几乎所有的国际大银行都承认离岸金融机构的合法性,如美国的大通曼哈顿银行、英国汇丰银行等。而全球离岸金融中心均与美国华尔街、英国伦敦金融城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甚至有些就属于英联邦国家。

离岸金融机构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腐败官僚藏匿他们贪污、盗用、拿回扣、受贿和毒品买卖等得来的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离岸金融机构每年从发展中国家吸收大约5000亿美元的腐败资金。无怪乎尼日利亚前教育部长阿里亚·法风瓦教授说,瑞士“因藏匿、怂恿和引诱世界范围内的侵吞公共财产,将这些贪污所得保存在他们的地下保险库中以保证其安全”,应该位列最腐败国家名单的榜首。

由美国金融寡头支持,由IMF和世界银行出面倡导的资本和贸易自由化,其真实目的不过是有意通过离岸金融机构帮助发展中国家的黑色或灰色资金转移到发达国家。例如在拉丁美洲,约30万权贵拥有大约3。7万亿美元的个人资产,而这些资产有超过50%的部分都放在离岸金融机构。有些时候,这些资金摇身一变成了外资,再次投回国内,享受当地政府的外资优惠税率和补贴,严重打击本国企业。更多时候,这些资金将一去不复返地永久离开了本国而被投资于美国国债或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上。

财富流到了发达国家,而严重的社会不平等与腐败独裁却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少数权贵成了外国籍的巨富,而绝大多数平民却陷入无止境的贫困之中。极少数权贵积聚了巨大的财富,而很多人却连工作都找不到,生活在可怕的贫困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贫穷导致了犯罪的肆虐,刺激了极端的暴力行为,从而促使更多的资本流到发达国家,形成一个“资本外逃”的恶性循环。

自然的财富尽管无法被腐败官僚掳走,但却可以被出卖。债务的枷锁使发展中国家及其所拥有的资源处于美国金融寡头的牢牢控制之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主权和战略利益通过援助、债务重组和债务滚动而被美国夺取。1975年,美国对外贷款1100亿美元,到1982年年末,这个数字达到4510亿美元。结果,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打破出口对自然资源产品的依赖,反而日益依赖于此。由哥伦比亚、秘鲁、智利、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5国组成的安第斯共同体的出口中原料所占的比例从2008年的81%增加到2009年的82。3%,由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智利、玻利维亚、南非、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11国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的数据则从59。8%增加到63。1%。而由非洲国家组成的非洲经济共同体的大量战略性物资与行业均被跨国公司形式的金融与工业寡头控制。比如石油与天然气、矿业、制药、商品贸易等。

翻开一张世界地图,就会发现,全世界绝大部分的自然资源都在美国金融寡头与政治精英的掌控之下。这是他们精心布局的结果。但是,煤、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总是越用越少,终有枯竭的一天。如果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不断膨胀,将会把本可用于美国与欧洲等发达国家(不要忘记绝大多数美国人的祖籍都在欧洲)的那一部分消耗掉。对于美国人来说,人口增长率越高,青年人口所占的比例越高,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因素就越多,美国的经济与金融控制就越不牢靠。因此,降低发展中国家人口成为美国精英的一种战略性策略。

1974年12月10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颁布了在基辛格主导下完成的《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世界人口增长对美国的安全及海外利益的意涵》(《NSSM…200》)。该报告声称:“大多数高质量的矿藏位于发展中国家,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依赖于进口发展中国家的矿产。矿产供应存在的真正问题不在于基本储量的充裕程度,而在于如何获得矿产,如何制定勘探和开发条件,如何在生产者、消费者和矿产所在国政府之间进行利益分配等政治经济问题。”因此,要确保美国通畅无阻地获取并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只有大幅度降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数量。

这份报告出自基辛格之手,表面上看,基辛格是美国政府的智囊,其实他也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幕僚。洛克菲勒财团是美国金融利益集团的核心,1961年财团所属的大通曼哈顿银行和花旗银行控制了美国存款的75%。早在1951年,洛克菲勒财团掌门人约翰·洛克菲勒三世就创办了人口理事会以减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波多黎各进行人口控制的试验。至1965年,约35%的波多黎各育龄妇女做了永久性绝育手术。在洛克菲勒财团的策划下,联合国设立人口活动信托基金,后改名为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

1975年11月,福特总统签署了总统行政命令,使《NSSM…200》成为美国政府的官方外交政策。它首次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控制列为美国政府的一个明确的战略性国家安全重点。《NSSM…200》还特别指出:“整个实施过程中,美国必须掩盖真实目的,而让人觉得美国的计划不是自私的而是利他的。否则有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弹。美国必须隐瞒从发展中国家获得自然资源的真实意图,而说服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和民众相信:减少人口是符合他们自己的最大利益的。”到2004年,美国以美国国际开发署和联合国人口基金的名义共投入了173亿美元的经费用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资助巴西、秘鲁、泰国、伊朗、东欧、苏联、韩国、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的计划生育。

1991年,巴西政府发现,44%年的巴西育龄妇女、90%的巴西黑人妇女已经做了永久性绝育手术。这些手术是美国国务院国际开发署多年工作的成果”。1995~1997年,人口才2000多万的秘鲁有25万妇女动过永久性绝育手术。那些贫穷的妇女为了获得免费粮食而被国际救济机构绝育。2002年秘鲁国会调查发现,这些绝育手术是美国国际发展署和联合国人口基金策划的。

他们还打着预防传染病、改善穷国卫生状况的冠冕堂皇的借口,采用疫苗注射的方法来减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1973年,洛克菲勒家族和美国国家卫生部操纵的世界卫生组织开始研制隐性堕胎疫苗,通过疫苗注射手段来达到控制世界生育的目的。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向非洲分发疫苗并公开宣称“要消灭超过1。5亿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居民”。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8年,世卫组织的控制生育疫苗工作组一直进行节育疫苗的开发,针对配子或胚胎植入前胚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这些研究涉及肽化学、遗传学和分子杂交技术……作为国家间协作努力的成果,一个原型抗HCG的疫苗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一个全新的计划生育方法,可在十年内上市。”同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一项针对尼加拉瓜、墨西哥和菲律宾的破伤风疫苗接种行动。但奇怪的是,只给15岁~45岁育龄妇女注射,却不给成年男性和儿童注射。后来,墨西哥一家天主教组织发现,这种疫苗中含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这种自然荷尔蒙在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后可产生刺激性抗体并导致妇女产生不育能力。

美国金融寡头与政治精英在发展中国家扶植并借钱给腐败政府,再通过离岸金融吸收借给这些国家的贷款。当这些国家陷入永久性的负债陷阱时,美国依据剥夺这些国家的经济与金融主权,控制其自然资源。这一切无非是为了以各种国际组织与援助机构的名义将这些国家的人口数量控制在——“人口增长率的降低程度要足以让它们不可再生资源的输出得以继续下去……这些国家中的人口必须与它们的矿产日益迫近地——不管是多么逐渐地——消耗殆尽对称地下降。”

从对抗政策到缓和战略

苏联从沙俄时代开始,经济水平与技术能力就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当时俄国西部城市已建起的大型工厂主要是西欧资本输入的结果。苏联建立后,一般都是依靠引进并消化西方技术来保持技术水平的进步。冷战伊始,美国就对苏联进行了技术封锁。1950年1月1日,在美国的策划下,巴黎统筹委员会成立,其正式名称为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该组织的目的是联合西欧北美国家对3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与民族主义国家实行禁运,防止和限制西方的战略物资、高技术及产品流向社会主义国家,以此削弱这些所谓敌对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尽管美国实行冷战进行遏制,但苏联的综合国力却稳步上升。“二战”后的初期,美国曾对苏联拥有绝对的核优势,工业产值也达到苏联的3倍之多。但苏联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增长速度比美国快2。5倍,工业产值从战后初期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80年初相当于美国的80%,各种军事装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与美国都没有太大的差距,部分高科技武器水平甚至超过美国。苏联俨然成为能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当然,苏联崛起的一大因素便是石油。石油收入是苏联获得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苏联的石油出口破坏了英美寡头控制的跨国石油公司建立起来的国际石油秩序。这些石油公司不得不通过削减油价来应对苏联石油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冲击。同时,美国政府还强迫其北约附庸国抵制对苏联石油的进口。在美国的经济制裁下,苏联石油出口的增长速度下滑,对西方机械与运输设备的进口随之下降。

但苏联石油出口的绝对量却仍在上升。到1967年,西欧各国纷纷与苏联签订石油购买的合同。苏联利用丰富廉价的石油换取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包括与石油和天然气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对苏联来说,与西欧的补偿贸易可以扩大出口,平衡贸易逆差,赚取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硬通货,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设备创造必要条件。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就与西欧之间发展石油贸易,很快西欧成为苏联仅次于东欧国家的石油出口市场。1960年,苏联取代委内瑞拉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生产国。

20世纪60年代初,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实力不仅得到恢复还超越了美国,美国国力相对衰落。随着法国政府在1966年退出北约组织与越南战争的惨败,美国在附庸国中的威权大打折扣。

于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将对苏联的对抗政策逐渐转变为软硬兼施的缓和战略。但缓和并不代表不再搞垮苏联,美国开始以贸易、贷款、投资的经济金融手段,有意培育苏联对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与金融体系的依赖性。

1972年7月,尼克松总统访问莫斯科,双方发表联合宣言,该宣言要求美国国会给予苏俄最惠国关税待遇。1972年开始,美苏之间签订了谷物协定。在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安排下,苏联向美国购买3000万吨粮食,几乎将世界上的粮食储备一扫而空。这使得粮食贸易公司在几个月内将小麦和大米价格提高了70%多,大豆价格提高了100%。当时,除美国外的世界各大粮食生产国均因严重的旱灾而减产。美国趁机全面控制世界粮食市场,而苏联则养成对美国粮食的依赖性。从1973年起,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

随后,许多美国公司纷纷宣布与苏联进行经济与技术合作,苏联又养成了对西方技术与设备的依赖性,就连苏联有能力生产的最普通的设备都开始依靠进口。1972年11月,美国田纳科石油公司、得克萨斯州东部运输公司和全球最大石油服务商——哈利伯顿工程公司宣布,投资37亿美元生产的苏联天然气。它们还将提供30亿美元的天然气运输设备于天然气液化,以方便将苏联石油运到美国。根据能源协议融资要求,苏联提供7亿美元的现金,美国进出口银行以6%的利率再贷给苏联15亿美元,并保证在15年内由私人银行以7%的利率贷出另外15亿美元。美国还同意投资37亿美元开发西伯利亚油田。1973年1月12日,通用电气公司和苏联签订技术交换合同。4月,西方石油公司宣布投资80亿美元,建造一个生产氨水、尿素和钾肥的苏联化肥综合厂,还准备在莫斯科建造几家饭店和一个贸易中心。

苏联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此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和科研力量。对农业和轻工业的轻视使民众生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的上涨让苏联获得了巨额外汇,暂时掩盖了苏联经济的问题。世界石油价格每桶上涨1美元,苏联每年就可以增加1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1978年,苏联向北约国家石油出口仅增加5%,但由于油价的上涨,外汇收入却增加了2。5倍,达到140亿美元。1970年,苏联能源出口创汇4。44亿美元,占苏联全部外汇收入的18。3%,到1980年,苏联能源出口创汇已达到147亿美元,占全部外汇收入的62。3%。

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美国对苏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情局局长凯西分析说:“苏联人的情况比我们所想象得还要糟糕……我想让你亲眼看一看他们的经济是多么病态,因而是多么脆弱。他们由于过分扩张,因而使其经济步履蹒跚。波兰发生了动乱。他们在阿富汗陷入了困境。古巴、安哥拉和越南成为这个帝国的负担。总统先生,我们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我们能够使他们受到严重的损害。”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派普斯撰写了美国政府的最高机密——第75号国家安全决策指示(NSDD…75)。这份文件清楚地阐述了美国的原则:“美国不接受目前苏联将其影响范围扩大到边境之外的做法,而且美国将设法击退苏联的这种行为……美国将不会为他人作嫁衣裳,从而使苏联的经济体制获得利益,并且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来限制这种结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