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门和省、市、自治区以大区为单位组织平衡。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国平衡,提出十年规划轮廓。具体步骤为:1974年提出十年规划的轮廓,包括任务、建设重点、布局、经济和技术政策以及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年再具体化。从1974年8月起,国务院各部霎和各省、市、自治区开始进行十年规划的编制工作。

1974年是四五期间国民经济计划遭受干扰破坏极为严重的一年。由于批林批7L运动的冲击,国民经济出现严重混乱,许多企业处于半瘫痪状态,交通堵塞,致使国家计划大部分指标未能完成,并且相当一部分主要产品产量比上年还有下降。1975年1月13-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周恩来病重住院,由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日常工作。1975年2月,邓小平开始主持国务院工作,全面整顿经济工作。

1975年3月16日至4月25日,国家计委根据国务院关于长远规划工作的部署,召开长远规划工作会议。会议召集各部门主管计划工作的领导人,研究讨论了各部门十年规划和进一步改善经济管理体制的意见。

会议提出,1980年的工农业生产指标为:

粮食6500亿斤;棉花5700-6200万担;钢4000万吨;煤炭55-58亿吨;石油15亿吨;电3000亿度;乙烯120万吨;1976-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基建投资2400亿元,财政收入5000亿元。此后不久,全国基本建设会议提出争取1980年以前,全国主要城市和部门的施工实现机械化;1985年以前,全国大中域市新建房屋基本甩掉小块黏土砖,代之以新型墙体材料。这些意见为第三个五年计划指标提出了框架。

这次长远规划工作会议还提出了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六点初步意见,内容集中于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方面,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1进一步搞好企业下放;2工业企业原则上实行省、市两级管理;3基建投资一小部分由国家安排,大部分由国家定任务,请地方统筹安排,包投资,包能力;4在物资分配上,有步骤地实行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地区平衡,差额调拨,品种调剂,保证上交的办法5在财政收支方面,除地方仍固定留成比例和机动财力以外,对地方财政收支实行经常费比例包干、五年一定的办法。即由中央核定地方的年度收入任务和支出指标,并算出地方支出指标占收入指标的比例,在执行中由地方按这个比例提取收入,作为支出的资金来源。地方多收了可以多支,少收了就要少~。为了开展体制改革,要尽快把六个大区的经济计划协作机构建立起来。

在国家计委统一组织下,国务院22个部委派出500多人,去各地调查研究规划,其中有副部长13人。

在邓小平对各项工作开展整顿的基础上,1975年10月26日-1976年1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讨论发展国民经济的十年规划和1976年计划。会议期间,12月27日、28日,中央政治局审议了国家计委草拟的《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决定略加修订后试行一年,再作进一步修订。《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安排了五五计划,提出到1980年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圉民经济体系。

原定这次会议还要讨论整顿经济工作和体制改革问题,但是在全国计划会议期间,就开始批邓了。当时邓小平还在领导岗位上,处境十分困难,一方面主持中央工作,另一方面接受批评。这使全国计划会议受影响开不下去,到1月23日草草结束。讨论整顿经济工作和体制改革问题两项议程没有进行,为这两项议程准备的工业二十条和各有关条例,也没有讨论。其有关的内容和1976年的工作,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同意,按照计划会议确定的1976年计划执行,不再正式下达计划。

二、五五计划草案未能如期修改

1976年是实施五五计划的第一年,又是四人帮对生产建设破坏极为严重的一年,也是党同四人帮进行生死搏斗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这一年四人帮

在全国大搞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严重地冲击了社会经济生活。再加上唐山地震灾害的重大影响。十年规划未能如1975年计划会议的要求进行修改。因此,第五个五年计划与十年规划均未公布。当年经济发展严重受挫,国民收入下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月,江青擅自召集12省区会议,在会议上散布:没有听毛主席讲过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并攻击搞四个现代化是为资本主义准备物质基础;给搞生产的干部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攻击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修正主义王法;社会主义积累是利润挂帅体现按劳分配的政策和措施是强化资产阶级法权;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是专家路线正常的对外贸易是崇洋媚外。他们还到处煽动资产阶级派性,层层揪所谓走资派,使生产建设不能正常进行。从4月到10月,江青一伙在他们控制的报刊上,集中批判邓小平主持制定的整顿各项工作的三个重要文件:《论全党全国各项的总纲》(简称《论总纲》)《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简称《汇报提纲》琊《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条例》(简称《条例》),使各项整顿工作全部停止。7月6日至8月,全国计划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王洪文唆使一伙人大闹计划会议。他们针对邓小平的整顿,把1975年国务院务虚会和全国计划会议说成是右侦翻案风的风源是复辟的高潮。中央政治局确定会议按原计划进行后,会议转入讨论下半年的计划时,发生唐山地震,会议匆匆结束,计划调整方案基本没有实施直到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采取断然措施,逮捕了四人帮,才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此后,中央于10月28日冻结了各单位的存款,压缩1976年基本建设拨款20亿元。11月,国家计委、建委、财政部、一机部在1976年7月召开的全国计划工作座谈会基础上拟定了《关于1977年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报告》。这一方案也由于各项工作没有走上正轨而未实施。

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完成4579亿元,比上年只增长17%,远低于计划要求的到75%的速度;其中农业增长25%,比计划要求低15%;工业增长13%,比计划要求的低69%到77%。主要产品产量,绝大部分都没有完成计划,粮食5726亿斤,为计划的99%;棉花4111万担,为计划的79%;钢2046万吨,为计划的79%,低于五年前的生产水平;原煤48300万吨,为计划的101%;原油8710万吨,完成计划低限指标;发电量2031亿度,为计划的96%;棉纱1080丌件,为计划的88%;铁路货运量82116万吨,为计划的基本建设投资,国家预算内安排部分完成294亿元,加上地方自筹共完成3595亿元,比上年减少328亿多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仅为589%,全部建成的大中型项目85个,比上年少82个,建设项目投产率仅达57%,是历史投资效果最差的年份之一。轻工市场平衡有较大的缺口,社会商品零售额完成1317亿元,虽比上年多71亿元,但比当年购买力1363,9亿元尚差293亿元;进出口贸易完成1344亿美元,比上年少131亿美元。年内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包括计划外用工)达到6860万人,比上年增加43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7%0国家财政收入完成77658亿元,比上年减收39亿元;财政支出8062亿元,比上年减支147亿元,当年财政赤字2962亿元。

由于江青一伙的干扰破坏,素称天府之国的四川,1976年调入贸易粮多达10亿斤;浙江作为全国第一个粮食上《纲要》的省,由鱼米之乡变为吃返销粮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恶果。据估算,1974到1976年这三年,同正常情况相比,工业总产值损失了1000亿元,钢少产了2800万吨,财政少收400亿元。在各项工作未走上正轨的情况下,修订十年规划与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工作没有完成。

三、《十年规划纲要》的通过与颁布

1977年、1978年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由乱向治的转折时期。1977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经济领域开始改变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力图回归比较规范的计划经济秩序,并受惯性推动继续追求过高的经济指标。

为了明确1977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方案,国务院于1977年3月召开全国计划会议。会议的指导思想为: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备战、备荒、为人民,把四人帮干扰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广泛、深入地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国家计委起草了《关于1977年国民经济计划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中央政治局将这个《汇报提纲》提交中央工作会议通过,于3月30日转发各地区、各部门执行。《汇报提纲》针对当时经济领域存在的思想混乱,对四人帮的一些有关经济方面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十个要不要的问题,即:1要不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2要不要党的领导;3要不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4要不要搞好生产;5要不要规章制度;6要不要社会主义积累;7要不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8要不要无产阶级自己的专家;9要不要引进新技术;10,要不要坚持计划经济。这对于澄清人们的混乱思想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会议认为,在1977年的计划中,要认真着手解决三个突出问题:第一个是农业和轻工业不适应生产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二是燃料动力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发展赶不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已经铺开的基本建设规模,超过了当前财力、物力的可能。会议对1977年计划的主要指标作了如下安排: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6%,工业总产值增长8%。国家直接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计划减少23%,为250亿元。

经过1977年一年的努力,国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工业总产值3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3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055亿元,超过计划44%但是农业没有完成计划,粮食产量5655亿斤,比上年减产71亿斤;棉花产量4098万担,比上年减产13万担。能源供应紧张,不少工厂开工不足;许多企业管理仍然很乱,大约有70%-80%的企业产品质量、燃料动力消耗指标没有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亏损企业大约占30%投资效果没有明显提高;积累率离达323%;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职工住宅、城市公用事业、商业服务等问题仍很突出。

为了继续研究长远规划,1977年11月24日,全国计划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形成了《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以下简称《汇报要点》)。其中提出,在20世纪的最后23年,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打几个大的战役。第一阶段,在五五计划后三年,重点是打好农业和燃料、动力、原材料工业两个战役,使农业每年以4%-5%、工业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持续大步前进,为六五大上做准备。第二阶段,在六五期间,各项生产建设事业都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到1985年,粮食产量要求达到8000亿斤,钢达到6000万吨,原油达到25亿吨。为了实现生产的高指标,相应拟订了基本建设的庞大计划:在工业方面,新建和续建一些大项目,其中主要有30个大电站、8个大型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10个大钢铁基地、9个大有色基地、10个大化纤厂、10个大石油化工厂、10个大化肥厂以及新建续建6条铁路干线,改造9条老干线,重点建设秦皇岛、连云港、上海、天津、黄埔等5个港口。第三阶段,在2000年以前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迭到粮食总产量13-1。5万亿斤,钢产量达到13-15亿吨。对这个《汇报要点》提出的指标,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中央领导政治局批准,与《1978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起下达,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

人李先念曾表示,这些指标正在讨论中,还没有研究清楚,暂不要拿到人大会议上去通过。但是,华国锋对于这个指标明显过高的《汇报要点》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个设想是积极的,有雄心壮志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根据《汇报要点》的精神,国家计委提出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修订草案)》。1977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并下达了这一草案。《修订草案》规定工农业生产十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7%,其中工业速度为l0%;财政收入十年合计为12800亿元;基本建设投资十年合计为4580亿元。在未经充分讨论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1978年2月,华国锋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这个新的跃进计划。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届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这个《修正草案》。

《十年规划纲要》忽视了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后国民经济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到1980年,建成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85年,进一步完善全国的经济体系,各个部门的主要生产环节基本掌握了现代先进技术,基本建成西南、西北、中南、华东、华北、东北6个大区木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农、轻、重比较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从1977年到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计划平均每年增长95%,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47%,工业总产值增长11%等等。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要求为:【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1。建立起稳固的农业基础。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全国粮、棉平均亩产上《纲要》,缺粮省区实现粮食自给。1985年全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800斤,农业主要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85%以上,按农业人口达到1人1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农林牧副渔业达到较高水平。粮食,由1975年的5690亿斤,增长到1980年的6700亿斤,1985年的8000亿斤。棉花,由1975年的4760万担,增加到1980年的6000万担,1985年的7200万担。

2。建立起丰富多彩的轻工业。广泛采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化纤、塑料、合成脂肪酸等化工原料和金属原料在轻工原料中所占的比重接近一半,改变目前轻工原料主要来自农业的状况,按人口平均的轻工业品产量有较大增长,一般日用工业品实现省、区自给。纱由1975年的1160万件,增加到1980年的1400万-1450万件。1985年的1650万-1800万件;化纤由1975隼的15万5千吨提高到1980年的55万吨,1985年的155万吨;塑料由1975年的33万吨提高到1980年的80万吨,1985年的200万吨;合成洗涤剂由1975年的22万吨提高到1980年的万吨,1985年的80万吨。

3。建立起强大的基础工业体系。燃料动力、冶金、机械等原有工业部门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钢铁、原煤、原油、发电量等主要产品产量进入世界前列。石油化工、电力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成为比较发达的工业部门。钢铁、燃料、一般机械产品全部或大部分自给。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和战备需要的交通运输网和邮电通信网。铁路、公路、水运互相衔接,远洋运输和民航相应发展,基本建成全国长途自动电话和数据通信、传真通信等通信网。1978到1985年,在基础工业和设施方面,共新建和续建120个左右大型项目,这些项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