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的实际情况证明,以上考虑都是正确的。七五计划的安排和基本原则既是积极的,又留有余地,是比较恰当的。如果真正能够落实,将有利于克服经济主活中存在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和顺利推进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有利于把各方面的注意力进一步转到提高产品质量和讲究经济效益上来,从而为全面实现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奠定更好的基础。但是,七五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了偏差,六五期间的主要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有的反而在加剧,经济持续过热使得整个七五期间在不断进行调整,七五后期不得不进行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

四、七五计划的特点

从七五计划与以往历次五年计划的比较来看,七五计划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

1我国的计划编制工作长期以来单纯注重数量指标,把少数产品的数量指标作为主要奋斗目标,而忽略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长远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提出,这次制定七五计划,除了正确地确定必要的生产建设指标以外,必须充分重视对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使之成为计划的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七五计划的编制充分考虑了《建议》的要求,着重研究了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r七五计划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不仅提出了明确的生产、建设、科教文卫、人口等的发展目标,而且充分重视了产业结构、地区布局、投资结构、对外关系以及经涪体制改革等重大战略性问题,重视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数量和速度的增长与提高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具体方针政策和措施。这是计划工作的一个重大转变,有利于把注意力集中于研究经济工作的大的矛盾上面,解决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为以后的五年计划和长期计划的编制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和经验。

2计划中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总量指标以及三次产业的划分与统计。我国的计划和统计工作长期以来是以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综合指标。但社会总产值在计算上不能剔除重复计算的因素,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同时这种以物质产品平衡为标准的指标体系不能适应我国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统计上也不能以统一口径与多数国家的指标体系进行对照,从而看出我们的差距。为此,国务院决定,从1985年起,建立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的统计,明确了三次产业的划分。七五计划在保留其他指标的同时,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作为计划、统计和评价经济发展的主要综合指标,同时在产业结构安排中,规定了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特别是强调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这是七五计划在计划统计工作方面的一个重要改进,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3。七五计划前期情况

七五计划提出七五时期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休制的关键时期,是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90年代经济的更好发展准备条件的重要时期。七五时期也是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20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前十年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从计划执行的总的结果看,这一目标是达到了。但是,计划执行的过程并不顺利。七五期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1986年到1988年9月,特点是经济发展持续过热,不稳定因素增加;后一阶段从1988年9月到1990年,为经济的治理整顿时期。

一、1986年经济过热形势的短暂缓和

(一)1986年的计划安排

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过热局面在六五期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根据这种情况,在七五计划的安排中规定,七五前两年,在经济建设方面,要着重解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的问题,使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基本平衡。总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1986年是七五计划的第一年。做好这一年的工作,使新的五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胜利实现七五计划非常重要。1986年1月11日,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坚持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是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并提出年的经济工作要执行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八字方针。据此,国家计委对1986年的计划作了安排。

根据1986年的计划安排,新的一年在经济建设方面总的要求是:要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同时努力改善供应,把各项生产和流通事业进一步搞活,力争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大体平衡,使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为此,要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积极增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在严格控制投资规模的同时,调整投资结构,加强重点建设和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努力提高投资效果;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外贸出口搞上去,引进必要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紧缺的原材料,减少一般设备和物资的进口,做到实际外汇收支的基本平衡。

1986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如下:(1)农业要在保证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包括村办工业为6%),粮食产量4亿吨或者更多一些。(2)工业生产要在确保产品质量、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的基础上,保持适当增长速度,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8%(不包括村办工业为8%),其中轻工业增长97%,重工业增长78%。(3)在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前提下,适当改善投资结构,加强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中央对七五前两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本维持1985年水平以实现稳定经济的要求,计划安排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1570亿元,大体维持上年实际水平。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合计的投资比重,由上年的46。8%上升到51。4%。非生产性建设的投资比重由1985年的实际水平压缩10%-20%。必须坚决清理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4)安排好市场商品供应,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以适应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计划安排1986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加14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增加100亿元。职工的平均货币工资比上年增长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2%。(5)大力增加出口,进一步扩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计划安排198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56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比上年增加,进口总额比上年有所压缩。

要保证1986年计划的实现,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要在进一步搞好工农业生产、改善供应的同时,对过度膨胀的需求如以有效抑制。为此,1986年计划提出,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继续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关键是要有效地控制地方、部门、企业的自筹投资和银行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近几年城乡集体和个体投资每年有700多亿元,相当于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左右。要加强对这部分投资的管理和对其使用方向的正确引导。对乡镇集体企业要有区别地给予支持,主要应当帮助它们搞好技术改造。对个体兴办企业和进行非生产性建设,银行的投资贷款要从严控制。

第二,继续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生产的增长。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总水平基本上不动,只对个别不合理的比价作些必要的调整。加强对职工工资基金的管理。对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减免税收的范围和数量,要进行整顿和清理。继续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第三,切实管好银行信贷。要加强和改善金融的宏观控制,对各种贷款实行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要努力扩大存款,增加储蓄,挖掘资金潜力,严格控制货币发行,以保证物价的基本稳定。

第四,加强对外汇和外债的集中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使用外汇。借用国外商业贷款,主要由中国银行根据国家批准的计划统一办理。(二)1986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与下半年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主要措施由于采取了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的政策和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改革方针,1986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开始摆脱过热状况,从全面紧张趋向正常发展。1986年月,国家计委召开有关业务部委和科研单位参加的当前经济形势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分析,认为:

1当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有所缓解,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有所控制,1至5月份,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增长幅度远低于去年同期比前年增长381%的增幅。消费基金的增长速度放慢,l至5月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工资性支出(包括奖金)46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低于去年同期比前年增长264%的速度。财政收入情况较好,1至5月,财政收支相抵,收大于支27亿元,与去年同期结余28亿元大体相当。货币回笼5月末达到123亿元,创历年同期最高水平。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放慢。

2工业生产改变了超高速增长的状况,转为稳定协调发展。1至5月份,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3%这个速度基本上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在前一年超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的,与前一年同期比较,两年共增长285%,每年平均增长134%,速度并不低。

3市场供应情况良好,物价涨势趋缓。1至5月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前一年同期增长111%。消费品货源增长117%,副食品货源比较充足。商品供应情况较好,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与上年同月比较逐月下降,副食品销售价格基本上稳定在上年12月的水平上。

但是,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仍未消除,某些方面还存在着进一步加剧的危险。这些因素主要有:

1社会总需求仍然偏大。主要表现在:(1)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技术改造投资的增长大大超过工业生产的增长。一季度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1%,远远超过去年同期增长188%的速度。而同时各方面要求上新项目、追加投资的劲头仍然很大。(2)工资收入的增长超过生产和国民收入的增长。(3)尽管财政收入比较正常,但财政支出增长过快。(4)工业流动资金大幅度增长。l至5月,银行投放的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增加166亿元,增长10。3%,超过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贷款增加额相当于去年同期的59倍。(5)进口用汇的增长超过出口收汇的增长,国家现汇结存进一步下降。

2经济效益没有改善,而且不如上一年。许多产品质量下降,货不对路,成本上升。1-4月,预算内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率比上年同期下降9%;可比产品成本上升4%产值利税率下降122%。经济效益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原有体制下的速度型经济的机制仍在发生很大作用,新的效益型经济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总需求膨胀、工业生产超高速增长的势头尽管初步得到抑制,但没有桕应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3生产和投资结构不合理,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据商业部对200多种商品的调查,供不应求的商品的比重,上年同期为285%1986年l至4月为45%,市场滞销的产品仍在大量生产,严重积压。与此同时,投资结构不仅没有按照国家计划要求的方向得到合理调整,反而更加恶化。1至5月份,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44%,而自筹资金投资增长257%。非生产性建设比重上升,重点建设得不到保证。根据上半年的经济形势,为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压缩社会总需求,调整投资结构,下半年国务院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清理在建项目。国务院于1986年7月9日发出《关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六项措施。

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要求各地对在建项目进行一次认真检查和清理。

1986年8月20日,国家计委发出《关于组织检查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清理在建项目的通知》。《通知》规定,自8月下旬到10月底,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年7月9日的《规定》中所规定的清理原则,对在建项目进行清理,清理范围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限额以上更新改造等项目,包括计划内项目和计划外项目,大中型项目和小型项目。

2控制自筹投资的增长。上半年过快的投资增长中,主要是自筹投资的增长。

1-5月,全国自筹投资增长25。7%,而预算内投资只增长44%针对各地违反规定,利用预算外资金或自筹资金乱上计划外项目,盲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情况,国务院于1986年4月13日发出《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1986年7月,国务院又发出《关于坚决纠正提价或变相提价集资搞基建的通知》,提出了纠正变相集资搞基建的4点要求。

(三)1986年计划执行情况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发展生产的政策和措施,1986年国民经济总的说来逐步摆脱了前两年的过热状态,发展速度趋向正常,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势头有所遏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全年社会总产值达到1877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工农业总产值15104亿元,比上年增长93%。国民收入7790忆元,比上年增长74%国民生产总值9380亿元,比上年增长78%。

1986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为:

农业总产值3947亿元,比上年增长35%,超过年度计划规定增长3%的要求。粮食总产量达到39109万吨,比上年增长32%,接近4亿吨的计划指标。工业总产值11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超过计划规定增长88%的要求,低于上年18%的增长速度;扣除村办工业,增长92%,超过计划要求增长8%的速度。钢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化纤产量超过100万吨,成为世界上继美日苏之后的第四个化纤生产大国。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势头有所减缓,重点建设有所加强。198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低于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多的速度。其生产总值为96963亿元,比上年增长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1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73%,大大低于上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多的速度。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的比重由上年的上升到49。6%。按建设用途分,生产性建设投资比重由上年的56。9%上升到61%,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比重由43。1%下降到198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超过计划增长12%的指标;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5%。全年零售物价指数控制在了计划预定的上升6%的水平,低于上年涨幅88%的水平。职工平均货币工资1332元,比上年提高16%;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升因素,实际工资提高84%。城乡人民储蓄大幅度增长,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2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14亿元,增长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进一步发展,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据海关统计,1986年进出口总额达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超过计划指标170亿元。其中出口总额309亿美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