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暴风雨肆虐了4天4夜,终于停了下来,期蒂芬稍稍松了口气。他忽然发现,有一种叫■鳅的鱼围着救生筏游来游去,而且越聚越多。 
  食物渐渐没了。第10天的时候,他猎到了一条鳞■。第二天,他又捕到了一条■鳅。他高兴极了,饱餐了一顿。 
  谁知又有新的危险在等待他了,那就是鲨鱼的袭击。他一会儿顾这边,一会顾那边,忙得团团转,累得疲惫不堪。 
  ■鳅这时几乎成了他唯一的食物,他过三四天总能捕到一条。可惜,不久他鱼枪上发射鱼叉的橡皮带断了,他只好把鱼叉绑在枪杆上做成手持的鱼叉,这样,远处的鱼捕不到了,只能捕近处的鱼。■鳅似乎也知道他的艰难,不再往远处游去,直往船边游来,好像有意要让他用鱼叉叉着一样,他觉得,■鳅真是在救他的命。 
  俗话说:“漏船又遭顶头风。”斯蒂芬就碰上这倒霉的事儿,他的求生筏漏了。 
  面临生死关头,斯蒂芬倒沉住了气。他仔细地查看救生筏上所有的物品,终于发现了有用的东西。他把食叉的柄把卸下来,用它穿过破洞的上端,然后再穿过泡沫橡皮垫和破洞的下端,他将裂开的洞在柄把上绑紧,救生筏上的破洞被堵住了,他又得救了。 
  斯蒂芬是那样地需要食物,他的身体已经因为饥饿和劳累过度而快支持不住了,他觉得,他连拿起刚接好的鱼叉的劲都没有了。■鳅又救了他的命。 
  4月21日,斯蒂芬已经在海上漂流了76天。正当他不知道自己将会漂流到什么时候时,一只渔船救了他。 
  原来,这是加勒比海安提瓜岛南边130公里的玛丽加兰特岛的渔船,船上只有3个渔民。他们平时很少到这边打鱼,这次是因为发现有许多海鸟向这个方向飞来,说明这儿有鱼群,于是他们把船驶向了这里,救了斯蒂芬。 
  是什么鱼把海鸟引向到这儿来的?是■鳅,斯蒂芬的保护神。




一个登山探险家和狗 
  维德尔博士,已经人到中年了,但他登山的兴趣却越来越浓厚。1987年7月,他带着他的两个女儿随同奥地利登山队来到中国。攀登新疆境内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维德尔博士登山有一个特点,除了必要的装备外,他总带着他的爱犬尼卢克。南北极探险家带狗是常见的,因为狗拉雪橇是他的主要运输工具,而在登山中带狗是不多见的。就是这条漂亮、聪明、有灵性的狗——尼卢克在此次登山活动中救了他。 
  7月27日,博士和他的爱犬从海拔4600米的一号营地出发,试图用阿尔卑斯快速登山法用一天一夜完成登顶。 
  已经能看见二号营地了。5500米是慕士塔格山的雪线高度,此时已在雪线高度之上。这座被称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山,呈现出绚丽的冰川地貌景观,尤其是冰川峡谷更为雄伟,博士被深深地吸引了。四周静悄悄的,除了脚踏在雪地上的声响及人和狗的不均匀的呼吸声,便是一片寂静。突然,博士感觉脚下一沉,没等反应过来,就和狗一起坠落下去了。 
  这是一个因为被大雪覆盖而不易察觉的深约25米的冰裂缝。博士和狗掉落在一块1。5平方米的小空地上,旁边还有一个更深的裂缝。博士抬头看看头顶上的一线天空,明白自己是不可能靠自身力量爬出去的,只有等待救援。 
  开始,他大声呼救,想让从山上下来的人能听见。此时,他20岁的大女儿马莉和17岁的小女儿英格已登顶成功,并滑雪返回了。 
  这是在海拔6500米处,气温相当低。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体温,博士紧贴尼卢克,紧紧地偎依在一起,用尼卢克厚厚的毛来暖和手脚,尼卢克也把嘴夹在博士的腿间来保护自己。 
  时间在缓慢地流逝,一小时一小时过去了,一天又一天过去了。直到7月30日,人们才发现维德尔霍夫博士和他的狗尼卢克,并终于救出了他们。 
  这3天3夜,他们没吃没喝,博士身上只有3片维生素。在最难受的时候,他吞下了那3片药。 
  当人们见到博士时感到十分惊讶,他的手和脚都没有冻伤,只是前额有点受伤和在鼻梁上留下了一道伤口。熟悉登山的人都说,这绝对是个奇迹! 
  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是博士和爱犬尼卢克,是它把温暖带给了主人。




“狼司令”沃纳·弗特的 
  人们之所以称他“狼司令”,是因为他长期与狼一起厮混,并当上了狼的首领。而狼也甘愿尊他为王。他就是德国的沃纳·弗特的。 
  为了考察研究狼的行为特征,熟习狼的生活习性,沃纳长期深入狼群,同狼朝夕相处。他不想把狼驯化成能模仿人类动作的玩物,也不想使狼成为人的工具,帮人看家或干点什么,因而没有采取任何强制的手段,硬性改变狼的习性。他千方百计地维护狼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从而使狼始终保持它的粗野性情。平时他模仿狼的嚎叫,学习狼交流语言、感情时的动作表情,和狼一起猎食,甚至照着母狼的样子,把肉块用自己的嘴塞进幼狼的嘴里,和狼慢慢地建立感情。在他和狼的地盘上,每个狼窝都安放着一个长4米、高1米的大木箱,里边垫着谷草,这就是沃纳夜间睡觉的地方。冬天他钻进睡袋,夏天则光着膀子睡。但不论春夏秋冬,每晚他钻进去后,都把入口处敞开着。不大功夫,就有几只狼慑手慑脚地从入口处钻进箱去,小心翼翼地在他身旁蜷伏下来。 
  一天晚上,沃纳回去得很晚,他也确实累了,只想一头倒下就睡。可是一只狼占据了他的铺位,而且睡得正香。他进去后,毫不客气地朝那只狼身上踢了两脚,把它赶走了。一连几天,那只狼对他怀恨在心,表面上倒显得比较乖顺,暗中却寻找机会报复他。一次趁他不注意时,用前爪子狠狠抓了他一下,给他左眉上方留下了一条难忘的伤疤。从那以后,沃纳领悟到狼也很重视休息,睡觉时既不去打扰熟睡的伙伴,也不容许别的伙伴打扰它。沃纳和伊果——那只最高大最凶猛的狼,实行了分工。作为首领的沃纳,负责后勤保障,给狼群供给足够的食物;伊果则负责看护和照料小狼。伊果对这样的分工很不满意。 
  一天,当沃纳走进狼群时,他惊异地发现情况有些反常,没有了往日那种活泼的欢乐景象,倒是安静得出奇。只见伊果倒竖着耳朵,怒眼圆睁,脖子上的毛一根根向上竖着,尾巴也挺得老直老直。在伊果的身后,另有4只狼也虎视眈眈,都摆出一副要扑上来的架势。凭沃纳的经验,他意识到一场恶战就在眼前。此时他如果露出一点点害怕的神色,它们就会一下窜上来,把他撕咬得粉身碎骨。然而他毫无惧色,泰然自若地向伊果走去,死死地盯住这家伙的眼睛。当伊果向沃纳扑来时,沃纳猛地纵身向前跳了一步,穿着高筒靴子的双腿,使劲地夹住了它的肋骨。这家伙万万没料到头儿会来这么一手,吓得连忙后退,不住地嚎叫。这一次,确实使狼群重新领教了沃纳的厉害,乖乖地再次尊他为王。




寻找美洲狮 
  一个冬日的上午,太阳把它的光透过玻璃窗射进室内,整个房间都变得亮堂堂暖烘烘的。长时间感到寂寞无聊的麦克马伦,这会儿仍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毫无目的地翻着一张美国《芝加哥日报》。忽然,一则简短的报道映入他的眼睑:美国佛罗里达的美洲狮已经绝种。。他对那段报道的真实性表示了极大的怀疑,同时也勾起了他对童年狩猎生活的向往。他决心亲自到佛罗里达丛林去一趟,看看到底还有没有美洲狮。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麦克马伦终于1972年4月下旬出发了。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典型的猎人和探险家,单枪匹马地来到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埃弗格菜兹沼泽地。在这里,他不仅要时刻警惕毒蛇猛兽的突然袭击,更令他讨厌的是多得数不胜数的蚂蟥,不时从四面八方对他进行“立体式的进攻,”弄得他防不胜防。夜晚,他必须在帐篷四周围上电网,在地面洒些药粉,才能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 
  遇到大晴天,阳光从古柏缝隙中透过来,周围立时变得明亮起来。更使麦克马伦感兴趣的,是那些松鼠、飞蛙、大蝙蝠、麝、鹿、野猪、羚羊等,端起猎枪,嘣嘣两下,准要撂倒一头野猪、野牛或羚羊什么的,不仅过了枪瘾,还能美餐上新鲜的野味。 
  然而,眼前的这一切并没有使麦克马伦感到满足,他朝思暮想的,还是要寻找美洲狮的踪迹。为了这,他几乎又变成了侦探家,哪儿地面上有人畜或其他动物凌乱的脚印,他马上就去辨认;哪儿的树木、草丛有被踩倒损坏的,他也立即前去勘察;就连每次发现的动物的粪便,他都要蹲下来嗅一嗅。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麦克马伦等待了整整8个月之后,“奇遇”终于来临了。 
  那是一个清晨,天刚麻麻亮,东方已露出鱼肚白,麦克马伦正在密林中游荡。一头灰褐色、毛茸茸的美洲狮,拖着长长的尾巴,鬼头鬼脑地在不远处的树影间时隐时现,并不住地朝四周窥视。一发现麦克马伦,就急忙转身,猛地一窜,消失得无踪无影了。起初,麦克马伦被这个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吓了一大跳。当麦克马伦迅速放下短刀,拿起摄影机,想跟踪捕捉它的身影时,已经来不及了。这就使他大为不解,同时也增强了要把“佛罗里达之谜”彻底揭穿,把“美洲狮问题”弄个水落石出的决心和信心。 
  于是,麦克马伦在丛林沼泽长期过起了渔猎生活,一直呆到了36岁。他曾30多次遇到过美洲狮,并拍下了无数珍贵的镜头,仅胶卷就用了好几万米。他勾划出26头美洲狮的出没区域,并在这些区域周围的树身上用尖刀刻下了记号,还将这些美洲狮按英语中的26个字母取名。此外,他还冒着生命的危险,摸出了美洲狮不同于非洲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往往像“密探”一样,悄悄而又隐蔽地跟在他的后边进行“窥探”,一旦他回过头来,它们就急忙躲起来。他再往前走时,它们又从密林中钻出来“盯梢”。有时他回头朝它们发喊、蹬脚,它们就被吓得纵身上树或转身逃窜,而且“轻功夫”相当高超,简直像和人做游戏、捉迷藏似的,显得很可爱。 
  麦克马伦终于大功告成了。他的事迹轰动了全美国。一段时间里,他被誉为“美国英雄”、“美国新闻人物”、“荣誉军人”和佛罗里达州“荣誉公民”。佛罗里达州的州长把他勾划出的美洲狮出没地域定为禁猎区,将佛罗里达的美洲狮定为该州的“州兽”。




人蛇共眠 
  蛇,常使人们望而生畏。但是在福建、台湾一些地区,却有把蛇尊为保护神,顶礼膜拜,甚至有与蛇交颈而眠的习惯。 
  如果你有机会到闽南平和县的三平村一带,就能发现这东方奇观:这里生长着一种黑色无毒蛇,一般有尺把长,由于当地林茂草盛,蛇也特多,村民们的屋里屋外,床上床下常有蛇“光顾”。当地人把蛇视为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物,有的尊称蛇为“侍者公”。家里来了蛇,老年人视之为吉祥的象征,说是交上了好运才有蛇光临。因此,自古以来,当地人禁止打蛇。谁打了蛇,会被长辈呵责。夜间,有时睡在温暖的被窝里,会突然钻进冷冰冰、滑溜溜的蛇,对此怎么办呢?遇上这种境况就与之同床共寝,有的蛇在人的手脚上缠成“脚镯”、“手镯”,甚至不客气地咬上一口,主人反而置之一笑,毫不介意,说是“富有纪念意义。”晨起后,有的主人还会毕恭毕敬把这些“侍者公”抱下床呢!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与这类无毒蛇和睦共处,蛇不怕人,人不惧蛇便成了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




夜遇黑狗熊 
  那还是30多年前的事了。一个春末夏初的时节,植物学家周玄到仙霞岭一带采集植物标本。那时当地还很荒凉落后,人烟稀少,野兽猖獗,野猪、黑熊和华南虎等经常出没。根据以往的经验,出发时他已携带了匕首、枪支等防卫器械。 
  有一次,由于忙着采集,他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直到他忽然想起该回去时,天已是黄昏,没过多久,就全黑下来了。 
  突然,从他前方不远处传来一阵淅淅的声音,接着又夹杂着缓慢而又沉重的脚步声。他屏住呼吸,努力区别着这种声音。忽然,一个巨大的身影渐渐向他逼近。已经能看出体形轮廓了。啊!原来是一只大黑熊,居然在夜里,在这条崎岖窄小的山路上狭路相逢了。双方都停住了脚步,彼此相隔两丈多远,互相对峙着。他神经质地重复着老乡的话,要镇定,不能跑,一跑就糟糕。于是,他尽量保持镇定,想着对付的办法。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他慢慢地蹲下身子,从地面上摸到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使劲朝右边扔去。但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石头扔出去大约有4~5丈远,什么都没打着,只是落地时发出“嗵”的一声。黑熊也确实惊得浑身一缩,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一切跟没发生一样,那家伙仍然挡着自己的去路。他又想,对野兽来说,一般的流水声、林涛声、石间树木的滚动碰磕声,可能习以为常了,对它们似乎已不起什么作用了。他只好又伸出右手,去拔插在后腰的匕首,以便在万不得已时拼死一搏了。然而手伸出后,无意中触及到皮带上的一串钥匙,哗拉一下,发出轻微的响声。他心中猛地一跳,立即向黑熊望去,发现它也抽缩了一下身躯,而且向后退了几步。这时周玄灵机一动,赶忙取下那串钥匙,使劲地摇晁。顿时,静谧的夜晚突然响起一阵阵哗拉哗拉的声音,就像什么铁器铜器在撞击。这突如其来的怪声,把黑熊竟然给弄懵了。起初,它吃了一惊,赶忙后退几步,但又弄不清到底是什么声音。及至后来猛烈起来,便以为是什么能伤害它的凶器,也可能它曾领教过,就连连向后退却。 
  他一见此情景,心里直想发笑,觉得这办法还真管用,于是更加起劲地摇动,同时还壮着胆子往前逼了几步。后来,他摇得兴起,觉得钥匙的声音还不够响,就又想起身上背着的铁皮采集箱,不妨也试试,便从地上又拣起一块石头,由另一只手拿着,用力敲打铁皮箱。一时间,两种声音,一大一小,一粗一细,一轻一重,交错响动,越发把黑熊惊呆了。尤其是石头敲打铁皮箱发出“空—空”的巨响,在山谷中引起了回荡。这一下把黑熊可吓坏了,以为是中了八面埋伏,急忙掉头转身,没命地逃窜而去。




人鲨搏战 
  1992年4月24日,位于南极洲和新西兰之间的坎贝尔小岛,暖风佛面,周围的万顷碧海闪烁着粼粼波光。在这广阔的蓝天碧水间,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那么安祥。岛上的气象站站长迈克·弗雷德把潜水面具戴好,一个鱼跃,便投入了大海的怀抱。在这个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对于不甘寂寞的弗雷德来说,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大洋中潜游,是他最惬意的休息方式了。 
  噩运突至被鲨咬 
  弗雷德的四位同事禁不住他的鼓动,也接踵而来。不过,他们只是小心地在岸边浅水中游,而弗雷德兴致极高,对同伴们的谨慎不屑一顾,几个猛子,便很快钻到了离岸数十米以外的深海中。海狮呆头呆脑地在他身边游来游去,这些很少与人类打交道的动物,确实把弗雷德当成了一个新鲜玩意。 
  他所潜到的水层的水温虽然为6摄氏度,但身上的保暖潜水服足以抵御寒冷。由于弗雷德以前从未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