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托芬进行了心动电流图描记术。1924年,德国医学家贝格尔受这些成就的启发,开始脑电流记录实验:先对狗的暴露脑进行实验,后借为病人作切除头盖骨手术机会,用针状电极插入头皮下进行实验,最后对正常人和脑病人的完整头盖骨进行实验,并取得了成功,成为脑电图临床应用的开端。1929年,他发表了重要科学论文——《关于人的脑电图》,指出脑电图可能成为脑病诊断学与神经生理学方面一门新的学科。40年代后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34年,阿德里昂和马泰乌斯改进了脑电描记本,从而使它可以诊断某些类型的癫痫及精神错乱症和脑瘤,以及进行颅内病变的检测和大脑病变的区域定位。1950年,波泽和舒伯弗里开始了脑电阻图的应用,目前这项检查主要用于脑血管病的辅助诊断。




助听器与假耳的使用
  助听器是微型电子扩音器,能将外界声音扩大,由耳机传入耳内,以提高耳聋患者的听力。1901年11月15日,年仅26岁的纽约人哈钦森发明了为聋人放大声音的第一个电助听器。此助听器是一个便携式小盒,内装干电池和一个接收器。它与电话接收机原理相似,可将插头带在耳朵上。 
  助听器的第一个使用者是英国女王亚里山德拉,在她的整个加冕典礼期间,她始终没有离开助听器。为了表彰哈钦森的发明,女王为这位年轻的发明家颁发了奖章。 
  1977年,法国医生亚卢克斯、舒赫和麦克莱欧共同为贝尔坦和西尔公司研究了一个给完全失去听觉的人使用的假耳,在进行听神经的电刺激试验之后,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通过外科手术把由12个电极构成的微型接收机植入乳突部的骨内,并使其接触到神经。这组电级可以接收12个频带的声波,并且用一个有12条波道的语言分析器来检查人的语言。因此,有些假耳者在经过一段如同学习一门外语似的训练之后,即可辨认单词和理解人的谈话。此假耳还包括一个外部的无线电发射机,用其发出的信号来刺激内部的微型信息接收机。发射机还通过一根导线与天线相连,并用另一根导线与一组电池连接。天线可装在眼镜腿上,电池可持续供电12小时以上。 
  目前,电助听器和假耳已在世界各国耳聋患者中广泛使用。




人造血红素的发明
  德国生物化学家汉斯·费歇尔,生于霍克斯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小时候没有上过学,但聪明异常,逗人喜爱。他所生活的农庄的主人十分喜欢乖巧的费歇尔,愿意资助他上学,从此以后,费歇尔走了与他出身完全不同的道路。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以超人的才华考上了马尔堡大学。在他23岁那年就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这时他对叶绿素和血红素的研究已小有成就。1908年,27岁的费歇尔又获得了慕尼黑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由于亲戚的资助,费歇尔又到柏林进修。这时,他开始以全部精力研究人造血红素。 
  血红素是血液里的一种重要成分,作为血红蛋白和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参与生物体内氧的传递和氧化还原作用。从1921年到1928年,费歇尔花了8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血红素是一种含铁的卟啉化合物。费歇尔在实验中还发现,当把胆汁中的胆红素分子碎裂一半时,在胆汁色素里就有血红素的成分存在。同时,他又发现血红素的结构同吡咯有着实质性的类似,这就证明了一切结构与吡咯类似的有机物质都可以用来制造提取血红素晶。当把铁加入一种合成的名为原卟啉的卟啉分子中时,就制得了人造血红素,并证明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同从血红蛋白得到的分解物完全一样。由于这一突出贡献,费歇尔于1930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人造血研制成功
  人造血是一种乳白的、完全人工合成的复苏DA,以代替人血中输送氧气的血红蛋白。1933年,人造血首批研究取得成果。196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两位教授格拉克和高兰做了一次示范表演,将一只小鼠完全浸没在全氟化碳液中仍能活着,这是因为在这种溶液中小鼠仍能得到生存所必需的氧气,所以不致于因窒息而死亡。但是,这种全氟化碳溶液不能同血液混合。 
  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享利·斯拉维特终于在补充蛋白质的情况下,使全氟化碳溶液乳化。但是这种乳化液仍然有使血液凝聚的危险,并有可能堵塞某些毛细血管。 
  日本医生良知内藤在日本福岛中心医院遇到一个具有罕见血型的急诊病人,由于没有办法为其输血,只好给他注射了人造血,并获得了成功。 
  1980年6月19日和6月30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分别给两位病人输入造血,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均已康复。这种人造血液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第三军医大学经过5年努力研制成功的。它呈乳白色,无血型之分,任何人均可使用,从而避免了输血的交叉感染。而且化学性质稳定,可在工厂大量生产,保存期也比血液长。人造血液具有血液的主要性能,它与只能维持血压的普通替代血浆不同。其载氧能力约为血液的2倍,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输送这种人造血能维持机体组织的生存,同时还可治疗许多疾玻因此,氟碳人造血临床应用成功,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普遍重视。但日本和中国目前制造的氟碳人造血尚未具备普通血液那样输送养分的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早在1948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就选择了一种分子量小,但具有蛋白质全部结构特征的牛胰岛素作为实验的典型材料进行研究。他于1952年搞清了牛胰岛素的G链和P链上所有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以及这两个链的结合方式。次年,他宣布破译出由17种51个氨基酸组成的两条多肽链牛胰岛素的全部结构。这是人类第一次搞清一种重要蛋白质分子的全部结构。桑格也因此荣获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 
  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生物系三个单位联合,以钮绎义为首,由龚岳亭、邹承、杜丽花、季爱雪、邢其毅、汪猷、徐杰诚等人共同组成一个协作组,在前人对胰岛素结构和肽链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经过周密研究,他们确立了合成牛胰岛素的程序。合成工作是分三步完成的:第一步,先把天然胰岛素拆成两条链,再把它们重新合成为胰岛素,并于1959年突破了这一难题,重新合成的胰岛素是同原来活力相同、形状一样的结晶。第二步,在合成了胰岛素的两条链后,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相连接。这种牛胰岛素的半合成在1964年获得成功。第三步,把经过考验的半合成的A链与B链相结合。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项成果获1982年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




霍尔斯特德发明无菌术
  19世纪以前,外科医生做手术既不麻醉也不消毒。可想而知,患者在术中要遭受多大的痛苦与折磨,甚至在术中和术后细菌感染导致的并发症亦可危及生命。为减轻患者疼痛,当时做手术非常注意速度,如大腿截肢术或膀胱结石术只需二三分钟就完成了。速度快了,手术难免粗糙,留下后患。 
  针对这些问题,美国外科医生霍尔斯特德提出手术彻底、从容不迫、消灭死腔、创口内不留遗物等手术原则。然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防止疼痛。 
  1885年,他反复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向神经干注射可卡因,终于研究出阻滞麻醉的方法,并且首创了局部浸润麻醉法。而他自己则因此养成药瘾,用了两年时间才戒掉。他还非常注意无菌手术,1890年,他首创了薄橡皮手套。 
  1890年前后,他在大量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首先提倡手术时仔细止血、严格无菌、精心操作、对割断组织要准确地重新对合,并创用丝线缝合创口。不仅如此,他在培养外科医生中还建立了住院医师制度等,并编著了《创伤愈合和修复研究》、《外科论文集》等。霍尔斯特德的研究与实践开创了外科手术的新纪元。




福斯曼与心脏导管术
  心脏导管术是将一根心导管插入心脏各部,借以了解心脏血管系统动力改变的一种检查方法。在1929年的一个夜晚,德国医学家福斯曼好不容易说服了同伴,帮助他进行一次冒险试验。他在自己的右臂静脉中,插进了一根穿刺套针,拨出针芯,将一根细橡皮管从针腔中插入静脉。当导管插入有一英尺深的时候,本来就信心不足的朋友连声说:“不行,这样太危险!”坚决中断试验。福斯曼怎样苦苦哀求都无济于事,第一次试验就此半途而废。 
  一个星期后,福斯曼决心再在自己身上试验一次。这次没有人帮助,为解决这个困难,他请护士拿一面镜子,站在X光荧光屏前面。自己在荧光屏后面进行操作。通过镜子的反射,看到荧光屏上的显示。橡皮管沿他的静脉前进,经腋及锁骨下静脉,进入上腔静脉;推进到25。5英寸时,进入右心房。 
  他不惧危险,跑上二楼,拍下了人类第一张心脏导管的X光照片。年仅25岁的福斯曼在论文中阐述了首创的心导管术,并指出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人体心脏各房室的压力,分取右心和左心的血样进行氧含量测定,根据每分钟氧消耗量来计算心脏每分钟的排血量。 
  1930年,福斯曼在活狗身上进行了心血管造影术。他还通过插入右心的导管斜穿过右心房进入下腔静脉,直接收集从肝脏来的血液,进行代谢方面的研究。他为研究循环系统的病理变化开辟了新途径。然而,福斯曼冒死得出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招来了一系列指责和非难,甚至讽刺他的试验只不过是“马戏场上的技艺”。 
  直到1941年,美国医学家库尔南和迪金森·理查兹发表了他们有关心脏导管的论文之后,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至1945年,心脏导管插入术已积累了1200次临床检查经验,检查步骤趋于完善,并实现标准化。它不仅成为心脏疾病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且在治疗上也起到重要作用。近30年来,根据不同诊断与治疗上的需要,人们又研制出了许多类型的心导管,插入方法也多样化。由于这一重大成就,福斯曼与库尔南、理查兹共获195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乙肝疫苗研制成功 
  乙型肝炎亦称血清性肝炎,通常通过输血、针头注射等途径传播,亦可经胃肠道传播,与肝癌有密切关系,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早在1964年,医学家们就从澳大利亚居民的血清中发现了乙型肝炎抗原。1970年又从含乙型肝炎的血清中发现了乙肝病毒。它是直径为42毫微米的球状体,由外壳和内核组成,抗原就是其外壳的成分。 
  为了征服乙型肝炎,医学家们进行了各种防治工作。从70年代后期开始了乙肝疫苗的研制。1979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布罗肖特利用基因工作,将分离出的可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DNA片段插入到大肠杆菌的质粒中,使其扩增及表达,从而得到大量的此种DNA基因组,为乙肝疫苗的制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981年,美国医学科学家默克、夏皮和多尔米研制出乙肝疫苗,并成功地进行了最后试验。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局肯定了这一成果。 
  中国乙肝疫苗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5年12月,由中国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合作研制成功乙型肝炎血源疫苗。1988年12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和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合作,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功高纯度、高效、安全的乙肝疫苗,并成功地用于人体。




血液净化法的发明
  1988年,美国纽约医院科麦尔医学中心戈登博士等人发明了一种控制胆固醇的新方法——血液净化法,即将胆固醇增高症患者的血液,抽出来经过净化,将其中过多的胆固醇和血脂消除后,再注入人体。其具体做法是:先让患者静静地躺在床上,将静脉血抽出来,经过一个高速离心机将红细胞、白细胞、血浆分离开。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都存在于血浆中,所以只要将血浆通过一只装有许多带孔小珠的玻璃瓶,小珠表面涂有一层专门吸咐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的药物。净化一次可消除血浆中80%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最后,将净化了的血浆和红细胞、白细胞混和输回患者静脉内。 
  整个工作可在电子计算机精密控制下进行,净化一次只需3小时。 
  戈登博士指出:血液净化法还有希望使原先患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人病情逆转,因为用净化法不断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使那些已沉积在血管壁中的脂蛋白又重新溶解在血液中,从而恢复正常。虽然血液净化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在净化过程中会增加感染机会,还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等,但它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不仅可治疗胆固醇增多症,而且还可治疗多种血液疾玻据报道,前苏联用它治疗败血症已获成功。




高热疗法的发明
  1887年,奥地利病理学家、精神病学家耀雷格向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由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痴呆发起了挑战。当时,尽管对此症有一些非特异性治疗方法,如用碘汞剂、铋剂及大剂量“六○六”综合治疗,然而总不能使患者摆脱死亡的危险。 
  耀雷格在治疗研究中发现,每当精神病人感染了传染性疾病(如丹毒、斑疹伤寒等)发高烧之后,病人的精神状态反而大大改善。由此,他发明了利用各种途径引起高热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如给病人注射结核菌素、葡萄球菌、链球菌、斑疹伤寒疫苗等,结果在临床上获得了明显的疗效。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在未成年患者中获得永久性疗效,而在成年人中复发的比例仍很高。 
  耀雷格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决心考虑新的办法。恰遇奥地利某一地区流行疟疾,他自告奋勇来到该地区,住进当地一所精神病院中,一方面治疗疟疾,一方面继续研究麻痹性痴呆。在开始的3个多月时间里,他废寝忘食,几乎完全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关心他的人责怪他自讨苦吃,甚至还有的人以为他潜伏着精神玻然而,在耀雷格看来,这正是研究疟疾和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痴呆的大好时机。他在实践中同样发现,在得了疟疾的精神病人中,每当高烧过后,精神状态必有所改善,于是又增添了往病者身上接种病原体的决心。 
  1917年6月14日,耀雷格首次把从一个隔日发作的疟疾患者身上抽出的血注射到另一个进行性麻痹病人身上,结果病人获得痊愈。又过了2年,即1919年,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此法进行了大范围治疗,并从理论上作了解释。他用此法治愈了许多进行性麻痹症患者,使他们迅速地恢复了工作能力。 
  高热疗法在抗菌素发明之前是唯一能够治疗麻痹性痴呆的有效方法。由于这一历史性成就,耀雷格在70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