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帮助她,同伴萨姆纳花费了3个小时,终于把她救出。 
  她平均一天仅向上攀登200米多一点。在登山的第5天,她冻伤了5个手指。多尔蒂事后回忆说:“有时候感到自己简直是疯了,这样是要送命的。 
  然而在我思想上可从未想到过要退缩。” 
  多尔蒂并非生下就是残疾人,那是在一次车祸中致残的,但她并不悲观。 
  两个月后,她就开始游泳;冬天,她又学习滑雪。18岁时,她进入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医疗专业学习并对登山发生了兴趣。1982年,22岁的她从大学毕业。1984年,她首次登山,选择了海拔近4800米的美国境内的芒特雷尼尔山,并获得成功。在这次攀登过程中,她就决定向麦金利山最高峰冲击。在征服了麦金利峰后,她又决定攀登美国境内海拔达4100多米的肯尼迪山。 
  多尔蒂喜爱一位不知名作家的一句话:“我们大家都面对着这么一种巨大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往往是隐藏在看来不可能的情况中的。”




她的3次环球飞行 
  在80年代的英国电视屏幕上,经常出现一位女飞行员的形象,她曾单人驾机3次环球飞行,先后创造过近百项世界飞行纪录,她就是塞拉·斯高特。 
  她的名字几乎成了女飞行家的同义词。 
  1959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32岁的戏剧演员塞拉开始学习飞行。在那时候,女人学飞行,还被一些人认为是荒诞古怪的事,有时甚至会遭到当面奚落。但塞拉顶住了种种压力,学完了全部飞行课程,并表现出非凡的飞行才能。 
  经过一年左右的刻苦训练,塞拉的飞行技术提高很快。1960年,她参加了英国的国王杯航空赛并获得成功。 
  1966年,她选定在伦敦、海牙、布鲁塞尔、巴黎和柏林这5个欧洲国家首都之间飞行。结果,她只用了大约36个小时就完成了整个飞行,并创造了15项飞行纪录。 
  在成绩面前,塞拉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向着更高的目标——环球飞行努力。 
  果然,环球飞行又成功了,但是没有获得承认。可塞拉没有灰心,她又准备第二次环球飞行。 
  1969年5月18日,一架流线型的螺旋桨轻型飞机停放在伦敦希斯机场,机上的操纵、导航、通讯等各种设备一应俱全。为了适应长途飞行,还在6个座席的客舱内装了两个大油箱,以及救生橡皮艇、应急信标机和适应不同气候的衣服、食物等。这就是塞拉将要用来作第二次环球飞行的飞机。 
  一切准备就绪后,塞拉登上飞机,然后启动发动机,开始了她历史性的探险飞行。 
  环球飞行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尽管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故障和天气难以预测。在起飞前,由于无线电故障使预定的起飞时间延迟了6小时不说;起飞后,在由罗马去德里途中,无线电和自动驾驶仪又出了毛病,因此不得不停下来等待订货和更换;从加尔各答到曼谷一直是暴风天气,又不得不迫降在仰光附近的一座军用机场上。等天气一好转又从新加坡经巴厘岛南下,到达尔文市进入澳大利亚;再由新西兰夜航跨洋直奔美国旧金山。在飞越美国后,塞拉又飞越大西洋回到欧洲。6月20日,当塞拉驾机回到伦敦的时候,人们像欢迎英雄一样欢迎她的归来。 
  1971年,她告别了载着她创造94项世界纪录的“科曼奇”号,另选了一架两个发动机的飞机,准备进行一次穿越北极的飞行。按照国际航空联合会的规定,只有从赤道起飞,穿越极区后再回到赤道的飞行才算合格。6月1日,塞拉驾机从伦敦飞往肯尼亚的内罗比,准备从那里开始她的探险旅程。6月23日,她从北极边缘的博德飞往大约4830公里远的巴罗角。极区的冰雾给飞行造成很大困难,起落架又出了毛病,怎么也收不起来,她不得不改变航线飞往诺德气象站。从那里,她不顾一切地多飞了17个小时,终于胜利地越过了北极,到达目的地。再从巴罗角继续南下,穿过美洲大陆抵达坎顿岛。 
  穿越极区飞行成功之后,塞拉又从坎顿岛进入澳大利亚,再回到英国,从而完成了她的第三次环球飞行。




阿波罗13历险记 
  1970年,阿波罗13宇宙飞船的3名宇航员,信心十足地飞向月球。机长拉凡已是第二次奔月飞行了。顺利的太空航行也使休斯顿飞行控制中心的指挥感到无事可做。卡温开玩笑地对飞船说:“我们实在闷得要死!” 
  4月13日晚9∶08,坐在主舱睡椅上的斯惠格,向休斯顿说:“我要启动装在服务舱内的两只氧气罐内的风扇。”这是为了解决在零引力情况下,液氧的层化现象。接着斯惠格扭动开关,停了一会儿,只听到一声沉闷的爆炸声,飞船也抖动得厉害。他吓得挣大了眼,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宇航员们戴着的头盔中,立即传出报警声,仪表板上也闪现着红光。这说明主舱的电路系统出了毛玻斯惠格即向地面报告说:“我们出了问题。主线路电压下降。” 
  另一位宇航员海斯,匆匆从登月舱赶回主舱,以了解情况。就在他漂浮着经过二舱之间的通道时,听到了一种金属折曲的声响,飞船也跟着摇晃起来。拉凡和斯惠格猜测,可能碰到一块陨石,可是海斯说,他刚从那儿过来,那儿一切都正常。可是海斯首先看到,那仪表板上显示出主舱的供电电池坏了。他们3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登月任务肯定吹了,因为没有3台电池的工作,连绕月飞行都有困难。 
  险情在加深——更多的红灯在闪光,另一台电池也不行了!自从爆炸后,飞船一直慢慢地抖动着,斯惠格几次用服务舱的推进器想稳定船身,都告失败。仪表板上又显示出险情:主舱内的两罐氧气已快用完,可是2分钟前还是满满的;此外,主电脑一时也无法工作。另一位飞行员指导克兰兹,深信宇航员都很可靠,怀疑仪器有问题而误报信息。可是不久,拉凡报告说:“我们发现有某种气体泄漏。”事态不像是一场虚惊。拉凡很快知道,那是从服务舱漏出的氧气。 
  宇航员们意识到不但登月成了泡影,而且已面临着死亡威胁。他们现在离开地球有20万英里。按常规,他们若欲返航,可启动主舱的主火箭,但这台火箭已受到损害。他们忽然灵机一动,把希望寄托在最小的登月舱上,因为它完好无损,备足了氧气、电池、燃料以及火箭引擎,可成为他们的逃生之舱。但这也不容易,由于丧失了主火箭,他们只能作绕月飞行,并借用月球的引力,弯曲飞船的飞行轨道,使之奔向地球。这称为“自由返航”轨道。 
  拉凡知道,现在只有使用登月舱的下降火箭,作为助推火箭之用,否则,他们将成为太空僵尸。 
  爆炸已过去了90分钟。为节约电力和氧气,他们关闭了主舱内的全部系统,3人都挤在狭小的登月舱内。在以后的两个多小时内,他们为点燃登月舱火箭而作准备工作。他们深知,要执行“自由反航”轨道飞行,动作必须十分精确。拉凡几次把飞船重新定向,可是总不得手,而且每一次,飞船都会奇怪地晃动。后来他悟到,原来主舱的32吨分量正压在登月舱上,置偏了重心,因为现在最轻的登月舱变成“主舱”了。 
  翌日凌晨2∶42,一切就绪,他们用了32秒钟,启动了下降火箭引擎,把飞船纳入了返地轨道。天上、地上,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回地球有望了。 
  14日凌晨,休斯顿一片焦虑和繁忙。现在的问题是,按设计,登月舱内的电力只能供2人、45小时之用,而今却是3人,且要逗留100小时左右。 
  海斯也为此事操心,他计算了一下,若关闭登月舱内的大部分系统,则电力可延长到4天之久;但冷却水是一个问题,要保持飞船内的电子设备不过热,这又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他关闭了舱内的部分系统。地面对海斯的做法,倍加赞赏,他们想到一块了。 
  飞船上困乏的人们,现在轮班去主舱睡觉。那里不仅空间较大,而且备有躺椅。 
  月球越来越近了,通过登月舱的三角形窗户,正可看到一个巨大、灰色而带麻点的月球,他们用肉眼都能看到月球表面的陨石坑。不过心事重重的宇航员,没有兴致去观赏那新奇的月亮。拉凡在想,只有主舱具有防热屏敝层,能耐得住进入大气层时的高温。可是按设计,主舱是不可关闭的,而今它在太空的严寒中已关闭了几天,它是否能再启动呢? 
  到了星期二下午,休斯顿已编完了返地的飞行程序,其中导航的精确性是个关键,这要靠登月舱内的导航系统,而今这个系统却无法精确瞄准。不过宇航员可用航行望远镜,寻找一颗恒星作为导向。但自发生爆炸后,阿波罗13周围的天空充满了闪烁的碎片,根本无法找到恒星。 
  地控中心得悉此情况后,导航专家告诉拉凡:“你们可用太阳来定向,那是一定可找到的。”后者将信将疑地按此吩咐去做。到下午3点,他终于把飞船领入所需的位置上,因为海斯通过望远镜看到了光芒四射的太阳。 
  3个小时后,阿波罗13飞进了月球的背面,它作了一次离月面仅138英里的孤形飞行,半小时后,它飞出月球阴影区,朝地球奔去。 
  下午8∶4O,拉凡站在登月舱的控制系统旁,准时地点燃了第二台火箭,加速前进。根据休斯顿的指令,为节省能源,他们又关闭了登月舱内的一切系统。 
  这一点火成功,休斯顿心头总算落下块石头,如今他们要集中精力,解决重返大气层的问题。而宇航员要解决一个更迫切的问题:登月舱里由于生活着3个人,已充满了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舱内的几瓶空气净化剂,早就用完了。大家可能被自己的气体所窒息。最后,他们想到用主舱内的净化剂,可是其容器是方形的,无法放入登月舱内的圆形装置中。他们想出一个绝办法,把该气体灌入塑料袋内,再挤入圆形装置。这倒也管用,几分钟后,二氧化碳已降到正常水平。 
  随着时间流逝,由于登月舱电子系统的关闭,没有它们散发的热量,登月舱的温度已下降到2…3℃,根本无法睡眠。为了取暖,他们3人紧挨在一起而坐。 
  到了下午7∶30,休斯顿向飞船发去最新编制好的重返大气层的程序表。 
  17日,拉凡等人十分兴奋,因为已隐约地看到了地球,它正一分钟一分钟地在变大!拉凡知道,阿波罗13已偏离了重返大气层的正常轨道,在此情况下,他必须十分精确地选定进入大气层的角度。如果太陡了,主舱将在大气层中烧毁,当然是机毁人亡;如果是太“浅”了,就像小孩在河塘中玩石片撇水面,飞船将从气层表面蹦出,而再也无法回归了。不知一种来自何处的力量,使得飞船奔入了“浅”轨道。但拉凡抓紧这最后一刻,努力矫正飞行的姿势,以使飞船进入正确位置。 
  此时休斯顿十分担心,他们怕疲困寒冷的宇航员容易出错,万一失误,那就无可救药了。他们还不知道更糟的情况,海斯因尿道感染而变得十分虚弱。 
  7∶15,休斯顿指令掷掉被炸坏的服务舱,斯惠格按下揿钮,这个圆柱形的机舱在太空中漂浮而去。此时宇航员第一次看到,原来服务舱的边上被炸出一个大洞。拉凡就此向休斯顿报告:“那个掷出的舱边上有个大洞。”这使得飞控中心十分心寒,一些人怀疑,这一爆炸,是否破坏了主舱的防热屏敝。若如此,太空人仍是死路一条! 
  在飞船上,人们更加着急,他们正准备重回主舱系统,可是这个主舱被关闭几天之久,是否能重新启动还是个谜。结果令人意外,主舱的情况很好。 
  他们进舱后,即封闭了通向登月舱的舱门。带着一种伤感和感激之情,把这曾救过他们命的机舱丢弃于太空之中。 
  随着飞船逼近大气层,飞控中心云集了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他们要亲眼看一下,这些英雄如何重回大地。卡温激动地说:“所有的人都在说,你们真伟大!”接着是一片沉寂,此时正是飞船猛然插入大气层的时刻,在它的后部形成了一个因空气受高温而形成的电离子尾巴,使无线电通讯被阻断了一会儿。整个穿入过程经历了1分钟。最后,人们听到拉凡说:“卡温,你好!” 
  在大型屏幕上,展现出南太平洋清新而平静的早晨,几分钟后,按计算已是开伞的时刻,果然,只见那个圆柱形的主舱在3把漂亮的大伞之下,悠悠忽忽地向下降落。不久,3位宇航员稳稳地走出飞船。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还是把阿波罗13的返航,称为宇航史上的奇迹。 
  事后的事故分析表明,爆炸并非起因于陨石的碰撞,而是氧气罐的制造仅有一丁点儿问题。




攀登冰瀑 
  夏天滚滚倾泻的瀑布到了严寒的冬天,就被冻成垂悬的冰帘,被人们称为“冰瀑”。在这直上直下、溜光陡滑的冰瀑上攀登能行吗? 
  在美国,有一对名叫山姆和比尔的好朋友,他们是众多的美国登瀑爱好者中的一员。他们在尝试了几座小冰瀑的攀登之后,觉得不过瘾。在70年代末,他们经过一番研究和准备,就向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攀的布里尔达维尔大冰瀑进发了。 
  到了目的地,山姆和比尔拉开了一定距离一步一步向上爬。比尔攀登的这一面冰瀑上无数冰锥交织在一起,许多冰洞又穿插其间,好像拉起了一张大网,其绝妙和神奇决不亚于被誉为大自然中的织网能手蜘蛛织成的网。这简直是一个熠熠闪光的水晶般的世界。比尔陶醉了,他欣赏了一会儿,就把破冰斧往上面的冰洞一勾,脚也跟着伸进下面的网孔,一下,一下,似乎很容易地攀了上去。 
  与比尔相比,山姆可就困难多了。他面临的这面冰瀑冰层特别厚实,而且表面坚硬平滑,没有半点自然伸手、落脚之地。 
  就在山姆登到冰瀑的中部,想稍稍喘口气时,突然从另一侧的上面传出“咔嚓”一声,接着是一阵“噼哩叭啦”的乱响。山姆一惊,循声望去,只见比尔身上的背包和头盔夹杂着冰块雨点般摔落下来,紧接其后的是比尔的身影,先是跌在一块倾斜的冰面上,继而如同坐着滑梯一样飞速地滑下去,一下子垂直下落30多米,从山姆的视线中消失了。 
  “山姆,你别往下爬了!我刚才摔晕了,只是脸上划了几道口子。。”就在山姆想知道比尔怎么样了时,下面传来比尔的声音。 
  山姆这才把心放下,他用冰斧在头上方的冰上轻轻敲了几下,发现上方的冰瀑已经明显变薄,侧耳倾听,冰瀑下传出水流的声音,而且很急。外界的严寒敌不过里面水流的力量,冰层被一点点消融,越来越薄,因而越来越脆,承受力也就越来越低。 
  “山姆,别在那儿爬了,太危险,变变方位吧!”下方传来比尔急切的叫声。 
  山姆知道比尔又一次追上来了,但他没有回答,似乎发出一点声响都会引起冰层的破裂。 
  他终于登到了冰窗上方的开口处,把胳臂伸进冰洞,让它卡在下沿上,然后轻轻地转动一下脚,使身子侧过来。真有点精疲力尽了。刺骨的流水冲击着他的臂膀,很快就麻木了,长时间的足尖用力使小腿痉挛并颤抖不止。 
  离山姆一臂多的上方就是冰洞的上缘,他发现那里的冰层已经从半透明变成乳白色的了,说明冰层越来越厚。山姆的情绪稍有放松,不料又是“咔嚓”一声,钢钎四周的冰突然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