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失控:最实用的情绪操纵术-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要你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事情就算到了山穷水尽之时,还可能有柳暗花明的奇迹呢,我们又何必太悲观了呢?

年轻的杰克,正逢服兵役的年龄,抽签的结果,正好抽中下下签,最艰苦的兵种——海军陆战队。杰克为此整日忧心忡忡,几乎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深具智慧的祖父奥克托,见到自己的孙子这副模样,便寻思着要好好地教导他。

老奥克托说:“孩子啊,没什么好担心的。当了海军陆战队队员,到部队中,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内勤职务,另一个是外勤职务。如果你分配到内勤单位,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杰克问道:“若是被分配到外勤单位呢?”

老奥克托:“那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本土,另一个分配到海外,如果你分配在本土,也不用担心呀!”

杰克又问道:“若是分配到海外呢?”

老奥克托说:“同样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后方,另一个分配到最前线。如果你留在后方,也是很轻松的!”

杰克再问道:“那,若是分配到最前线呢?”

老奥克托说:“那还是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当卫兵站岗,平安退伍;另一个是会遇上意外事故。如果你能平安退伍,又有什么好怕的!”

杰克问道:“若是遇上意外事故呢?”

老奥克托:“那还是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受轻伤,送回本土治疗;另一个是受了重伤,可能治不好。如果你受了轻伤,送回本土,也不用担心呀!”

杰克最恐怖的东西来了,他颤声问道:“那……若是遇上后者呢?”

老奥克托大笑说:“若是遇上那种情况,你都死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倒是我要担心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场面,那可不是好玩的!”

从乐观的老奥克托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悲观就会远离你。记得尼采曾说过:失败的人是没有悲观的权利的。最初觉得这句话太没人情味,后来细一想也是,失败的人更应该想办法怎样走出困境,获得成功,是不能再容许悲观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消除悲观情绪,让自己经常保持乐观呢?心理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1。要经常为自己加油鼓劲。对于一个悲观主义者来说,心情从早到晚都会处于一种压抑、消极的状态之中。要想改变这一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早上起床后,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快乐也是一天,悲伤也是一天,所以,自己今天一定要快乐。”多为自己加油鼓劲,让自己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开展一天的工作。

2。多想一些开心的事。悲观的人,总是会去想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总能从每一件事上找出消极的一面,所以他们对每一件事都感到不满意,把什么事情都想得过于悲观,到头来,他们只能在悲观情绪中越陷越深。如果每当流露出悲观的情绪时,他们都能够多想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因素上来,这样就能逐渐消除自己的悲观情绪。

3。将心中的不快说出来。有时候,一件事情站在我们的角度看上去是一件坏事,可在别人看起来没准儿就是好事。所以,当因为—件事而不开心的时候,我们不妨找一个朋友或同事来诉说自己的不快,让对方帮我们分析一下事情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糟,并耐心地说出其判定的理由。倾诉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而且,我们听了他们的理由,试着从他们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件事,说不定就会觉得事情真的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糟。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失火时,没有怕黑的权利;战场上,只有不怕死的战士才能取得胜利;也只有受苦而不悲观的人,才能克服困难,脱离困境。”人的心里活动,可以说没有一刻的平静,忽而兴奋、欢乐,忽而沮丧、消极。只有能掌控自己情绪的人,才能远离悲观,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迎来一片春色。

完美,只能当做一种追求

有位哲人曾说过:“完美本是毒。”这个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完美,人生的曲线由每个过程构成,人生的每个过程片段都应是精彩的,把自己喜欢的内涵及时展示在生命的进程中,何必非要选择那未知的未来呢?因为人生只有追求完美,没有真正的完美。

生活中,有些人过于追求完美,他们容不得自己或者别人出现一点小的差错。否则,自己就会很焦虑,情绪沮丧,甚至造成饮食紊乱等问题。

这些人会带有一些强迫症状,譬如,有人无法忍受桌子上杂乱无章,有人绝不把今天的工作留一半到明天,有人花大量时间不断返工,只为达到他自己设定的目标。这些其实已是苛求完美的病态表现。

加拿大芭蕾舞演员克伦·凯因享誉国际芭蕾舞界,在她的职业生涯中,表演超过1万场次,但她在自传中表示,只对其中大约12场较为满意。此外,她对自己能力的第一感觉就是失望。

2004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女选手维纳斯·威廉姆斯取得17场连胜的骄人战绩。她对记者发表胜利感言:“我还不够努力。有时候,我获胜心切;有时候,我求胜心又不够强。有时候,我不遵从教练指导;有时候,我不听从自己的安排。我讨厌在任何事情上犯错,不仅是球场上。”

尽管追求完美的人会为自己设定一个非常高的标准,为了完美而努力,但也往往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保罗·休伊特说:“这些人往往忽略了完美主义者脆弱的一面,譬如沮丧、厌食和自杀。”

一味地追求完美,反而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困境,无法自拔,更会引起情绪的激烈波动,而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其实,人生没有完美,完美只是一种理想而已。

有个叫贝利的青年,读了契诃夫写的“要是已经活到过来的那段人生,只是个草稿,有一次誊写,该有多好”这段话,十分神往,打了份报告递给上帝,请求在自己身上做个试验。

上帝沉默了一会儿,看在契诃夫的名望和贝利的执著份上,决定让贝利在寻找伴侣一事上试一试。

到了可婚年龄,贝利碰上了一位绝顶漂亮的姑娘,姑娘也倾心于他,贝利感到非常理想,他们很快结成夫妻。不久,贝利发觉姑娘虽然漂亮,可她说话做事不着边际,两人心灵无法沟通,他便把这第一次婚姻作为草稿抹了。

第二次的婚姻对象,除了绝顶漂亮之外,又加上绝顶能干和绝顶聪明。可是也没过多久,他发现这个女人脾气非常坏,个性也强。聪明成了她讽刺贝利的利器,能干成了她捉弄贝利的手段,他不像她的丈夫,倒像她的牛马和工具。贝利无法忍受这种折磨,上书求上帝:既然允许人生有草稿,请准予三稿。

上帝笑了笑,点了点头。

贝利第三次成婚时,他妻子的优点又加上了“好脾气”这一条。婚后两人都非常满意。半年下来,不料妻子患上重病卧床不起,一张病态黄脸很快抹去了年轻和漂亮,聪明也跑到了九霄云外,只剩下了毫无魅力可言的好脾气。贝利想,从道义的角度讲,自己应该和她厮守终生;而从生活的角度讲,这样在一起无疑是相当不幸的。人生只有一次。于是,他又试探上帝:能否再给他一次“草稿”?上帝面带愠色,但想到是“试点”,最后还是宽容他再作一次修改。

经历了这几次的折腾,贝利已经完全成熟。终于选到了一位无可挑剔的“天使”女郎。他满意极了,正想向上帝报告成功,不料,天使竟然变卦,因为她知道了贝利是一个朝三暮四、贪得无厌,连病人也不体恤的无情男人,所以提出要解除婚约。

上帝非常为难,但为了确保贝利的试验,没有答应她。

天使说,我们许多人被贝利作了草稿,如果试验是为了推广,难道我不能有一次草稿和誊写的机会?

满肚狐疑的贝利,此时正在人生路上踯躅,忽然发现前方新竖一个路杆,是契诃夫二世写的:“完美是种理想,允许你十次修改也不会没有遗憾!”

事实确实如此,即便如美的化身——维纳斯女神,也是有断臂的缺陷的。但正是因为有了缺陷,维纳斯才变得更加典雅、美丽动人,美得更意外、更趣味盎然,美得更令人心醉神迷。

一则故事讲到一位太太买到了一条自己非常喜欢的丝质围巾,却舍不得用,总想选择一个重要的场合展示自己配戴美丽丝巾的风采,然而这位太太没来得及享用美丽丝巾就不幸离世了,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启示:人生的行动应只争朝夕,不能等待,人生的曲线由每个过程构成,人生的每个过程片段都应是精彩的,把自己喜欢的内涵及时展示在生命的进程中,何必非要选择那未知的未来呢?因为人生只有追求完美,没有真正的完美。

生活中处处都有遗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完美不能苟求,完美只是我们做事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把完美当做动力才是最完美的事情。

不完美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接受拥有缺撼是人生另一种意义上的丰富与充实。有些缺点也许恰恰是一种美丽的优点,在不经意间铸就了另一种人生。

所以,对于那些无法忍受桌子上杂乱无章,绝不把今天的工作留一半到明天的完美主义者,不妨偶尔按时下班,不早到,所有休息时间都用来休息,让办公桌上堆得一团糟,允许自己几次未能按既定计划完成工作。“然后问问自己:你受处罚了吗?生活还正常吗?你是不是更加快乐?”也许你会很惊讶地发现,一切照常运转,曾经非常担心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发生!

有位哲人曾说过:“完美本是毒。”这个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完美,没有完美的结果,也没有完美的过程和路途。完美,只能是一种追求。

坏情绪,是谁惹的祸(4)

贪婪,让人苦不堪言

贪婪是无底洞,一旦任由贪欲无限滋生,人生将变得失去控制,难免会坠入万丈深渊。人要学会自制,不断反省自己,哪些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哪些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要想清楚。这样,才能让自己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关于贪婪,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人类本身并没有贪欲,如果一个人从烟雾弥漫的城市来到一个松林里,呼吸清新的空气,谁也不会说他消耗氧气是过于贪婪。贪婪是从一个人的需要和另一个人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开始的,是由于必须用武力、狡诈、盗窃等手段,从他人手中把快乐和满足夺过来而产生的。”

谁能没有欲望呢?也许,人正是因为有了欲望,才有了前进的动力,拥有了漂亮的房子、高贵的汽车、巨大的权利等等。但是,人毕竟不同于动物,人要学会控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变得贪婪,人只有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才会生活得幸福;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贪婪,任由其发展,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利令智昏,坠入深渊。

一位朋友谈到,他的姑婆一生从没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晚辈如果问她,她就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虽然故事很好笑,然而,生活中能做到不贪婪的人却少之又少。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毁掉了大好前程。有时明知道是圈套,却因为抵制不住诱惑而落入陷阱。很多时候,他们不是败给自己的聪明,而是败给了自己的贪婪。

你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就难免要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

三位年轻人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他们打听到死者原来是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他俩被一个外号叫“死亡”的人谋杀了。三位中一个年龄最小的人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外号叫‘死亡’的家伙到底是谁?咱们一起去找他,为咱们的朋友报仇!”

半路上,他们遇上了几个神色慌张的人,其中一个老太太告诉他们,“死亡”正在追赶他们,必须赶快逃走,否则便会被杀害,并劝其他人也一起逃走,如果遇上“死亡”便没命了。他们告诉老太太,他们就是来杀“死亡”的。在他们的再三要求下,老太太告诉他们,“死亡”就在小村子后面那座山的山顶上的一棵老橡树下。

他们三人兴奋地向山顶走去,并拿出随身携带的尖刀,随时准备捕杀“死亡”。出乎意料的是,当他们高度戒备地来到那棵老橡树下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面目狰狞的“死亡”,却发现一箱子金光闪闪的金币。他们马上丢下尖刀,欣喜若狂地数起金币来,把寻找“死亡”的事忘得一干二净。那个领头的年轻人说:“我们必须守住这些金币,否则会被认为是偷来的而被投进监狱。这样吧,我们来抽签,谁的签最短,谁就去镇上买吃的,另外两人就留下来守住这金币,明天我们就把金币分了各奔东西。”最年轻的小伙子抽到了那支最短的签,他拿着几块金币到小镇上买吃的去了。

两个守金币的人各怀鬼胎,分成三份的金币被分成两份。那个买东西吃的年轻人走进小镇时则想:如果在这些吃的食物里放进毒药,那么,那些金币就可以归我一人所有。于是,他先吃饱了,然后在食物和饮料里放进一种无色无味的烈性毒药,并于当晚回到朋友身边。不料他刚回来,便被两个朋友杀害了。他们得意地吃着同伴买回的食物和饮料,几分钟后,他俩也中毒身亡。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也会像他们的朋友“友谊”、“快乐”那样被“死亡”杀害。更想不到的是:杀害他们的“死亡”,其实是蕴藏在金币后面的贪婪。因为贪婪,无论是友谊、快乐,还是生命,都会走向死亡。

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往往都会犯同样的错误,由于太看重眼前的利益,让贪婪蒙蔽了双眼,结果铸成大错,甚至悔恨终生。想一想,世界上有多少人为了钱财,夫妻离异、兄弟反目;有多少人为了升官发财,朋友相残、同事相害;又有多少人为了贪欲而锒铛入狱呢?

古圣先贤早有“一念贪私,万劫不复”的论述。提出“做人要以‘不贪’二字为修身之宝;道德品行的修养是做人的必须,且是一生一世的艰苦事情”的理念。并且形象地描述:人之初,性本善。良知,人皆有之,但是,人一旦动了贪心邪念,良知就会自然泯灭。原本心中的善良,正气,刚毅随之化为了乌有,而聪颖智慧变为糊涂昏庸,或曰:利令智昏。善慈仁爱变为了残酷刻薄,纯洁的人格变得污浊,若一意孤行,会进而酿成人生甚至家庭与社会的悲剧。

所以告诫世人:“不贪”应作为高悬利剑相伴一生。

人不要过于贪婪,因为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贪婪的人常怀有私心,贪婪轻则让人丧失生活的乐趣,重则误了身家性命。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位樵夫长年累月地辛勤劳作,却始终无法改变贫困潦倒的境遇。于是,他每天烧香拜佛,向神明祈求好运降临。

终于有一天,樵夫的诚心打动了佛祖——他居然无意中在山坳里挖出了一尊百十来斤的金罗汉,转眼之间,樵夫便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可是,这个樵夫只高兴了一阵子,便又食不知味、睡不安稳地犯起愁来。他妻子不明白他为什么不高兴,劝导他了好几次,都没有效果,于是埋怨道:“以我们现有的家产,就算遇上盗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