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失控:最实用的情绪操纵术-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朋友在一起时我们的抱怨就开始了,而且脸拉得老长。有些朋友问发生了什么事,你说没事,这是假的,你更乐意倾吐你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不快的事情。然后你身边的人会受到影响,也开始抱怨“如果你认为那已经算糟糕了,那你听听我的糗事吧”,然后比赛抱怨的游戏开始变得激烈起来。

结果,一帮人都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悲伤、消沉、忧虑和绝望。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抱怨是一种有害的情绪,又是人们最容易产生的情绪。抱怨为什么有害,是因为抱怨会让人产生消极的情绪,让人带上有色眼镜看世界,抱怨会磨灭人的斗志,磨损人的动力。倾向于抱怨的人,总是会否认人存在的主观能动性,不能通过自我改造来适应世界和不断改造环境,他们容易认为环境因素是不可以改变的。倾向于抱怨的人总是会否认外界存在的有利因素,因为抱怨自动把有利的方面都屏蔽了,抱怨会让自我陷入自怨自艾中,掉入泥潭而最终伤人伤己。

如果你想抱怨,那么,生活中的一切都能够成为你抱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就都会变得美好。一味地抱怨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在《古兰经》中,有一个故事。一位大师经过几十年的修炼,终于练就一身“移山大法”。有一天,他宣布:明天早上我要当众表演“移山大法”,把广场对面的那座大山移过来。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四处传开。果然,第二天一早,黑压压的人群开始聚集在广场上,等待观看大师的表演。时辰一到,只见穿戴整齐的大师口中念念有词,然后面对大山高喊:山过来,山过来!半晌,他问人群:山是不是过来了?人群中开始窃窃私语,有的说好像过来一点点,有的说好像没有。大师继续高喊,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了。此时陆陆续续有人离开,也许他们觉得没有什么意思,甚至觉得此人可能是个骗子。

大师没有理会那些离去的人,继续高喊“山过来”,转眼间一个中午过去了,一个下午也过去了,已近黄昏。整天的高喊,大师的嗓子已完全沙哑。最后当他用嘶哑的声音问周围为数不多的人:山有没有过来?此时大家异口同声地告诉他:大师,山真的没有过来。听罢,大师开始做最后的努力。只见他口中边高喊:“山过来!”边喊边移动脚步,朝那座大山走过去。

最后,大师又问:山有没有过来?人群中鸦雀无声。于是大师用他嘶哑的声音说:“诸位,你们都看见了,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用尽了我全身的力气叫“山过来”,山都不过来,怎么办?那我就只好过去了,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道理何其简单啊!很多人一味地抱怨、发牢骚,却不想办法去行动,去努力改变,结果是,事情永远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变得更好。

停止你的抱怨吧,世界并不是为你自己设计的。每个人都有不如意的地方。当你抱怨自己弹跳能力不好的时候,也许你会在大街上见到了没有腿的人。当你抱怨这盘菜里有个苍蝇的时候,也许你会在路边与拾荒者擦身而过。当你抱怨房子太大家务太多的时候,也许你会在车站看见露宿街头的旅人。当你抱怨作业太多、工作太多的时候,也许你会看见失学儿童和下岗工人……

俗话说的好: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不要抱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是全世界最黑暗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一切的烦恼只要等待三天不就烟消云散了吗?

那么,如何改掉爱抱怨的习惯呢?

1。关注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一旦你开始抱怨,你便会发现生活中有更多可以抱怨的事情。你所关注的事情变成了你抱怨的新目标,而且范围不断扩大。然后所有不好的情绪夹杂在一起——愤怒、恐惧、担忧等等。然后这些负面的东西开始深入你的潜意识,并在那里生根。它们开始欺骗你,让你只看到那些糟糕的事情,使你的抱怨变得更多,将你的眼睛蒙住,让你看不到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将固定在你的心里。将积极的事放入生活与回忆中,你关注什么,什么就会扩展,所以如果你一直关注生活中积极的事情,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有更多的乐事,然后你会继续关注那些新发现的好事,最后就会把所有好的情绪都集中到一起——你会感觉到幸福、感激、希望等。然后所有积极的心情开始深入你的潜意识并且在那里生根。

2。关注想要的,而不是不想要的。记住,关注你想要的,并开始扩展,你的心会让你的眼睛看到机会,并帮助你去获得你想要的。利用那些机会,当你有了进步,获得了一点小小的胜利,去庆祝那些胜利,不管它们显得多么微小。庆祝你的进步并且关注它,它将会让你有更大的冲劲去获得更多的胜利,而这样的循环将对你有利。你有必要加强你在生活中更想关注的东西你希望发生更多好事,希望有更大的进步——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积极的事情和你正在获得的进步上,去获取你想得到的。通过关注积极的事,关注想要的东西,来改掉你抱怨的习惯,你会很快发现事实上没什么可抱怨的,生活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好,你将感觉到你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且似乎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抱怨生活是件最容易做的事,它只会对你造成伤害,它会抢走你所需要的一切并且使你的人生徘徊不前。

关注积极的事以及你想得到的东西,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为你的进步喝彩,你将养成热爱生活的习惯,而不是终日无所事事。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CHAPTER3

放宽心,好情绪不请自来(1)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赵朴初

心宽,路就宽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大肚量的人总是生活得很快乐、很悠闲,甚至能自得其乐,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思路比天空还宽,心胸比世界都大,世界在他们眼中都不大,就更不用说他身边的那些人和事了。

生活中难免遇到心烦的事情,如果一直被烦恼包围,那么,不仅心情会很沉重、郁闷,而且对身体也不会好。长时间郁闷,人的情绪就会烦躁,不能正常处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琐事。更有甚者,会精神分裂,那些抑郁症患者就是这样形成的。

而且,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压抑、郁闷的状态,人的情绪就会很消极,消极的情绪长期笼罩着内心,人的能力无法正常发挥,性格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扭曲。长期这样将会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重要的是自己要学会宽心。

宽心,是一种境界。心宽一点,人的烦恼就少一些;心宽一点,情绪就平和一些;心宽一点,快乐就多一些;心宽一点,日子就顺一些;心宽一点,成就更多一些。心变宽了,人生的路也就宽了。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而宽容的人就是一个能把心放宽的人。

一个人如果心放宽了,世界就开阔了。有句话说:“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实是道出了人生的玄机。向宽处行是生活的至理,只有把心放宽,人生的路才会更宽。

安徽的桐城有一个古迹叫“六尺巷”。关于这处古迹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城里的一条大街上紧挨着住着两户人家:一家有人在朝中当宰相,另一家在朝中当尚书。有一天,这两家人因为院墙的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都说对方侵占了自家三尺宽的地盘。

为此,他们两家人都很生气,宰相的家人往京城写了一封信。想让宰相以他的权势来解决这个问题。宰相接到这封信后,很快就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人读完他的信后,觉得很惭愧。于是主动将院墙向后撤了三尺。尚书家见对方如此容让,也感到很不好意思,也后退了三尺,于是中间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街道,此事被后人传为美谈!

从故事中不难看出,如果一个人能放宽心,不因尺寸之地而斤斤计较,路自然也就宽了,世界也更开阔了。

学会宽心,就是学会宽容别人。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点空间。人生路上有朋友,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

学会宽心,就是学会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学会宽心,就是学会不计较。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生活中占据主动,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学会宽心,就是学会潇洒。“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凡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

学会宽心,就是学会包容。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从心理学角度,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来由,任何的动机都有一定的诱因。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们意见提出的基础,就能够设身处地,提出的方案也因更能够契合对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消除阻碍和对抗,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法。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会,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知识和体验,积极吸取不同人之间的精华,做好扬弃。

学会宽心,就是学会忍耐。同伴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足取,惟有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生活中那些气量狭小的人常常因为别人有意无意的话语或者举动,而激怒自己,使自己变得暴躁不安、情绪失控,从而让自己的生活失控,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而大肚量的人总是生活得很快乐、很悠闲,甚至能自得其乐,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思路比天空还宽,心胸比世界都大,世界在他们眼中都不大,就更不用说他身边的那些人和事了。一种行为制造一种结果,把心放宽的人,才能生活得快乐、幸福。

心宽路就宽,很多时候,你将心放宽了,不与别人斤斤计较,路自然就宽了。

大凡历史上功名显赫的英雄豪杰,无一不是心胸开阔、气度恢弘的人中俊杰,也无一不善用“宽心”这一处世法宝。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关于他“一鸣惊人”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下面一则故事则显示了他宽厚待人的帝王气魄。

一次,楚庄王因为打了大胜仗,十分高兴,便在宫中设下盛大晚宴,招待群臣,宫中热火朝天。楚王也兴致高昂,叫出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许姬,轮流替群臣斟酒助兴。

忽然一阵大风吹进宫中,蜡烛被风吹灭,宫中立刻漆黑一片。黑暗中,有人扯住许姬的衣袖想要亲近她。许姬便顺手拔下那人的帽缨并赶快挣脱离开,然后许姬来到庄王身边告诉庄王说:“有人想趁黑暗调戏我,我已拔下了他的帽缨,请大王快吩咐点灯,看谁没有帽缨就把他抓起来处置。”

庄王说:“且慢!今天我请大家来喝酒,酒后失礼是常有的事,不宜怪罪。再说,众位将士为国效力,我怎么能为了这点失礼而辱没我的将士呢?”说完,庄王不动声色地对众人喊道,“各位,今天寡人请大家喝酒,大家一定要尽兴,请大家都把帽缨拔掉,不拔掉帽缨不足以尽欢!”

于是群臣都拔掉自己的帽缨,庄王再命人重又点亮蜡烛,宫中一片欢笑,众人尽欢而散。

三年后,晋国侵犯楚国,楚庄王亲自带兵迎战。交战中,庄王发现自己军中有一员将官,总是奋不顾身,冲杀在前,所向无敌。众将士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奋勇杀敌,斗志高昂。这次交战,晋军大败,楚军大胜回朝。

战后,楚庄王把那位将官找来,问他:“你此次战斗英勇异常,寡人平日好像并未给过你什么特殊好处,你为什么如此冒死奋战呢?”

那将官跪在庄王阶前,低着头回答说:“三年前,臣在大王宫中酒后失礼,本该处死,可是大王不仅没有追究、问罪,反而还设法保全我的面子,臣深深感动,对大王的恩德牢记在心。从那时起,我就时刻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大王的恩德。这次上战场,正是我立功报恩的机会,所以我才不惜生命,奋勇杀敌,就是战死疆场也在所不辞。大王,臣就是三年前那个被王妃拔掉帽缨的罪人啊!”

一番话让楚庄王和在场将士大受感动。楚庄王走下台阶将那位将官扶起,那位将官已是泣不成声。

楚庄王不计小节,终得良将,这是宽容之心带来的收获。

生活中,一个能放宽心的人是智慧的,是从容的,是平和的。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这样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心宽一尺,路宽一丈。放宽心,就是放宽自己的人生路。

豁达地接受一切

虽然说豁达的胸怀是靠看不见的内涵作基础,但俗话说,境由心造,每一个人每一样事物若都能以这么博大、高尚的心境来容纳一切的话,那么你的情绪就不会肆意泛滥,你的人生才不会失控。

西方有一句谚语:同是一件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是地狱。

很多人苦恼、郁闷,无法拥有良好的情绪,根本的原因是自己做不到豁达。比如,有的人因为失去一些曾经拥有的东西而无比心痛,有的因为过去的某个过错而一直深深内疚,无法轻易原谅自己。

但是,空间不能逆转,时间无法倒流,你为了过去如何后悔和烦恼,都无法改变曾经发生的事,只是浪费你的精力和时间。无须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因为你即使再悲伤,也无法将洒在地上的牛奶收回。须知,当你为失去太阳而难过不已时,你也将会失去夜空的点点繁星。下面这则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外出办事,不小心将自己的伞丢了,他心急如焚,懊恼不已,他不停地责怪自己,他想,都是自己的粗心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自己真是做什么都做不好,真没用。他还时不时地想雨伞到底被自己放在哪儿了,看到街上有人提着和自己颜色相同的伞,就在想那是不是自己的伞。就这样,他不知不觉到了家,坐下之后,他忽然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原来他一直惦记着丢雨伞的事情,因为仓促、惶恐和不安,连自己的钱包丢了也没有发现。

这个倒霉的人之所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