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是想用我的信任来对他们提出警告。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在妈妈面前撒了谎,他会因为我的信任,而产生负疚感,这将是最大的惩罚。

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对他说“我信任你,这次做错了,下次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远比大声的责骂更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在犯了错误的情况下,会更加自责。他会审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进行反省,并决心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这件事之后,孩子们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妈妈的“我信任你们”这句话,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后,除了必要的场合,他们一点烟酒都不沾。

   有时需要对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的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大的问题。他们没有半夜和朋友们去闲逛,也没有在学校里惹是生非。有时我甚至担心他们是否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枯燥。我问他们对妈妈有什么不满,他们笑着说:“妈妈这样信任我们,我们非常感谢您,我们不会有其他想法。比起妈妈的生活来,我们的生活要丰富多了。”

当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小时候的南希经常说谎,还会告姐姐和哥哥的状。

我从没有当面指责过她,即使知道她在说谎,我也是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孩子做什么,有她自己的理由。了解了孩子做事的理由,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纠正孩子的错误,不要马上去训斥他们。最好过几天再婉转地向孩子表达,让他们感觉不到压力。

“我知道你们中有一个人总是说谎。不久前,她跑到我这里说了很多事情,但都不是事实。说谎话是不对的,不过我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说。”

这样婉转的批评比严厉的训斥更加有效果。犯了错误的孩子会改正自己的错误,没有犯这样错误的孩子,也会认真审视自己的行为。

当然,聪明的孩子们不会认为妈妈这么说,是因为没有察觉出他们的错误。他们明白妈妈没有直接指出错误,是给予了自己充分的信任。他们会自觉地改正,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如果我将酒瓶事件一追到底,不管三七二十一责备说谎的孩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会使我和孩子之间产生隔阂。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采取一些策略。有时候需要对孩子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即使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也要给予孩子信任,孩子应该是在妈妈的信任中成长的。

☆ 经常问孩子为什么

在孩子们小的时候,每到发成绩单的那天,家里都要举行一场家庭晚会。随着孩子们的年级越来越高,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与其说晚会是因为他们取得了好成绩,不如说是对他们一个学期中努力学习的奖励。

所谓晚会,也就是大家一起吃吃零食,做一些想做的事情,放松一下。

孩子们最喜欢看电影,为了那天能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影,孩子们准备了好多平时想看却没时间看的录相带。到了那天晚上,一下要连续播放好几部。

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每看完一部电影,我总要对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

“孩子们,刚才的电影有意思吗?”

在他们各自说完自己的感受后,我又接着问:

“人物演得好吗?”

“情节不够紧凑是吗?”

“导演为什么会选那个场景?”

我不只问他们看电影的感觉,还要问他们电影中具体的场面。就像读完一本书后写读后感一样,我让孩子们在看完电影后自己对电影情节进行分析。

最初,孩子们只是单纯地去看电影,对妈妈的提问随便地回答一下就完了。后来因为每次看完电影后我都要提问,孩子们的态度也开始认真起来。他们为了能够回答我的问题,已经不是单纯地看看热闹而已了,而是对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情节都在脑海里进行一番思考。

孩子们没有任何负担,享受着看电影、分析电影的乐趣。他们也逐渐明白即使是看电影,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这种提问不只在看电影,每次电视中插播广告时,我也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思考。

“ 这个商品这样做广告,厂商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宣传效果呢?”

“ 那个商品含有什么成分?”

无论什么样的提问,只要孩子能说出自己对广告的看法就足够了。

家长们请尝试着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习惯吧。这种思考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买东西时,也不是走马观花似的转转就完了,可以让孩子思考一下货架是怎样的构造、为什么这样做,来这里顾客的年龄层,类似的问题无穷无尽。

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思考习惯。但是,小小的提问所带来的效果着实令我大吃一惊。具备了思考与观察能力的孩子们,在学校解决问题时的思路也发生了变化。

这个问题的意图是什么?应该怎样最快、最准确地解决?……孩子们总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能力不仅仅停留在解决学习难题的方面,当孩子们因为小事打架,事情过后,他们也会思考一下打架的原因,审视一下自身有没有错误。

在看事物的时候不应该只看它的表面,而且要看透事物的本质。在平时的观察思考中,就可以培养出孩子这样的才能。具备了这种才能,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大的问题时,才可以正确把握情况,想出好的对策。

      让孩子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彼得在耶鲁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上班。有一天,他忽然面色沉重地对我说:“妈妈,现在公司的工作不错,但是为了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我想有必要再去进修一下,我想辞去现在的工作。”

我支持他的想法,于是,彼得辞掉了工作,为自己更高的目标去奋斗。不久,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哈佛大学商学院。经过2年的刻苦学习,彼得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现在,彼得在曼哈顿开创他的事业。大学时期所学的会计学和在商学院所学的经济管理学使他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在经济不景气,许多公司倒闭的情况下,他的公司依然屹立在曼哈顿的市中心。(Zei8。COm电子书。整*理*提*供)如果当时他没有选择辞职再进修的话,恐怕现在还在那家公司过着平庸的日子。他辞职进修的决定是非常明智的,而他当时的判断完全得益于从小养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不能让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总是一味地说:“是”或者“不是”,应该多问他们一些“为什么”,在想问题的时候,培养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的习惯。脑子里存的疑问越多,思考的问题也就越多。因此,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在自己没有完全理解的时候,不要轻易地说“是”或者“不是”。

孩子们如果能够问出大人们出乎意料的问题,或者做出出乎意料的行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时候不要对孩子说:“你才多大,问这个干嘛?”经常问“为什么”的孩子,自己首先会寻找答案。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和推理能力,以及多角度观察新事物的能力。因为经常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而被早早赶出了学校的爱迪生,以及从小就与众不同甚至被别人看成傻瓜的爱因斯坦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平时只知道按照父母的话去做,没有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孩子最后会受到思维的限制。孩子年幼的时候,一切按照妈妈的意思去做,也许还不会显现出什么问题,一切看起来似乎还挺顺利。但是随着学习越来越需要思考能力和应用力时,孩子的思维就逐渐跟不上了。不只是学习成绩,在生活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现在的世界是思考者的世界。只知道按照别人的话去做,没有自己思想的人迟早会被淘汰。当今世界是一个没有规律、时时充满变数的世界。

我希望那些只会培养孩子说“是”或者“不是”的妈妈,多问孩子一些“为什么”。“为什么那样做?”、“为什么那么想?”……

妈妈在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思考,自己找出答案,树立起解决问题的信心。

☆ 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的五个法则

一个人只有具备诚信的品格才能获得成功。当然,也有人依靠权术和旁门左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这样的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俗话说:“玩火者必自焚。”玩弄权术和旁门左道的人,最后还是会掉进了自己挖的陷坑之中。从最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贪污腐败的官员受到了应有的制裁,我想这就是自作自受的结果。

在21世纪的共同体社会中,具备领导能力的人才会成功。没有领导能力,只靠阴谋权术欺骗他人的人,迟早会遭到社会的淘汰、众人的唾弃。

培养孩子用阴谋权术周旋于这个世界,还是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选择。想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就应当同孩子们约法五章。

第一,制定规矩

结婚后没有几天时间,我就开始感到很为难,因为孩子们在家里没有一点规矩。孩子们的爸爸不是去参加学术会,就是去参加讨论会。孩子们以前都是分别寄养在别人家里,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兄弟姐妹的感情,更不懂得关心别人。我们在一起生活后,就像几个陌生人住在一起的感觉。我是为了抚育这三个孩子才决定结婚的,但是,究竟该怎样做,我一点头绪也没有。

于是我开始寻找办法,计划制定一些“规矩”。冷不防就向孩子们宣布“规矩”,肯定会招致孩子们的反感。在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后,我决定在必要的时候,一点一点地提出来。

首先,我从吃饭的问题上开始。以前,在准备饭菜的时候,孩子们什么都不管,于是我要求他们一起来准备,并规定了吃饭的规矩。在吃饭的规矩之后,又宣布了就寝和起床的规矩。在给了孩子们足够的适应时间后,规矩又扩展到自己清扫房间、整理衣物、打扫厕所等日常生活起居的各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我让孩子们逐渐明白了制定规矩的重要意义,教他们慢慢去适应,这比一下子宣布好多规矩,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孩子们接受这些规矩后也会自觉去遵守。当他们不遵守规矩的时候,我也会采取一些适当的惩罚措施。

通过制定规矩,可以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妈妈总是想让孩子们自由地生活,因此在各个方面对孩子都加以袒护。如果看到别人批评自己的孩子,有的妈妈甚至会大声喊:“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在孩子面前耍什么威风呀!”

有些妈妈为了不让孩子受委屈,无论孩子要什么都会满足他们的要求,她们以为这样做就是给了孩子自由。在妈妈的庇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以为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当别人超过自己的时候,只会充满嫉妒。

不对孩子进行任何约束,就是给他们真正的自由吗?事实上,自由是相对的,真正的自由只有在有节制的生活中才能体现出来。

想一想,在一个社会中没有任何规范和法规,还有自由可言吗?犯罪率会急剧上升,普通人在晚上都不敢出门,没有了规则反而失去了自由。我们生存的社会正是有了某种程度的约束,才能维持现在的自由。

一个家庭也是同样的道理,家庭就像一个浓缩的社会,也有自己的规范和规矩。如果没有规矩,孩子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会使孩子们的思想和行为变得散漫。

想给孩子真正的自由,那么就要制定适当的规矩。在这一系列规矩中,让孩子自由地生活。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时,孩子也必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妈妈在制定家庭规矩的时候,要区别于一般的规矩,应当在孩子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制定,如果孩子们接受不了,强迫孩子们遵守,就会给孩子们带上无形的镣铐,令孩子们无所适从。

第二,不要轻易改变规矩

孩子们上学期间,不管发生什么事,晚上9点必须上床睡觉,这是我对孩子们就寝所做的规定。有一天,到了该睡觉的时间,爱丽丝怯生生地对我说:“妈妈,明天有一个重要的考试,今天晚睡一会行吗?”

我很坚决地回答:“既然知道明天有考试,今天白天就应该好好地复习功课。为什么要占用睡觉的时间复习呢?快点关灯睡觉去吧!”

爱丽丝的眼泪都快落下来了,但是我还是坚决地摇了摇头。第二天,爱丽丝没有复习完功课就去参加考试了。

我坚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因为我很了解孩子们,如果没有休息好的话,第二天上课就会打瞌睡,不注意听课,还会降低免疫力,容易得感冒,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也许有人会说孩子是要学习,有必要这样小题大作吗?我却不这么认为。在美国,学生除了上课的时间之外,还有很多自由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学生们有很多的复习时间。我问爱丽丝在自由时间干什么了,她却回答不出来。

“爱丽丝,如果明天考试没有考好,不是因为晚上没让你复习,而是你今天白天没有复习。我们在很早以前就约定好了睡觉的时间。没有时间复习是你自己的责任。”

我现在已经记不清爱丽丝那次考试的成绩了。一直以来作为优等生的爱丽丝,在没有充分复习的情况下去考试,还是第一次,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当然,如果我让爱丽丝占用睡眠时间去复习也未尝不可。不过,这样做就等于给了爱丽丝一个心理上的借口,没准下次考试之前她还会在课余时间和朋友们去玩,而耽误了复习。

幸运的是爱丽丝在这之后再也没有因为要复习功课而要求晚睡过。

有些妈妈在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只简单地警告他一句:“下次不要再犯错了。”而当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却大发雷霆,甚至体罚孩子,这样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因为这会使孩子感到十分困惑,他们会在心里想:为什么妈妈两次的态度截然不同呢?为什么我犯相同的错误,第一次可以幸运地躲过去,第二次却要受到训斥。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发现规定之外还可以法外施恩。妈妈的心情不同,规矩也不同,这样的规矩还不如没有。在孩子心里,就会没有了规矩的概念,只会去揣摩妈妈的心情,也就是说要看妈妈的眼色行事。因此,和孩子一起制定的规矩,一定要坚持遵守下去。

要让孩子明白规矩的重要性,就一定要坚决地执行规矩。坚决地遵守规定是帮孩子打好根基的基础。

第三,必须遵守约定

在夏威夷生活的时候,爱丽丝、彼得和南希放学的时间不一样,我们总是约一个时间,然后由我开车把他们一起接回家。

有一天,我等了很长时间,他们也没有出现。透过车窗,我看见他们正在和各自的朋友聊天。一时聊得高兴,都忘记了妈妈还在等着他们。

当时的通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还没有移动电话,也没有网络聊天,孩子们在一起总是聊个没够。但是,每天在约定的时间大家一起回家是我们制定的规矩。

我从车上下来,走到孩子们的跟前用平静的语调说:“我先回家了,你们和朋友们尽情地聊吧,聊完了自己回家。”

于是我抛下三个孩子自己一个人开车回家了。从学校到我们家,如果走路的话,足足需要2个小时。我虽然对孩子们自己走这么长的路也很担心,但是我想这是他们违反了约定而应该受到的惩罚,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而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