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生幸福论-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趾桶镏Mü系鄣摹澳ЯΑ苯馔炎约旱募枘汛常馐遣幌质档南敕āR桓鋈丝赡芑岽有叛錾系壑械玫狡痰男睦戆参亢途衿胶猓豢赡茏钪战饩鑫侍猓蛭叱瞿婢场⒆呦虺晒Φ男腋V肪驮谖颐亲约航畔拢肥俏颐亲约鹤叱隼吹摹�

    必须坚信这一点。

…… 145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921

    第五章 二 追求永恒的天堂幸福——托马斯。阿奎那的幸福观天堂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A两种德性与两种幸福A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A在欧洲中世纪,奥古斯丁之后,另一位影响最大的基督教思想家就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被中世纪的思想界称为“圣哲”。与奥古斯丁一样,他也宣传神学思想,但是,在具体内容上,二者又有不同之处。阿奎那并不完全用“神的启示”来解释道德和道德行为,他还采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分析方法,强调理性和习惯在人的行为中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阿奎那的幸福观是古希腊理性主义幸福论与中世纪基督教幸福论,或者说,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论与奥古斯丁幸福论的综合和调和。

    天堂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A阿奎那反对伊壁鸠鲁的快乐论幸福观。他认为,人类的幸福决不在于以食色为主要内容的身体快乐。对此,他作了如下论题:(1)身体的快乐不是最后目的。由于身体的快乐总是指向一定的明显的目的,例如,吃饱饭是为了保存身体、结婚是为了生孩子,所以,这些快乐都不是最后目的,甚至都不能与最后目的联系在一起。幸福决不是在这些快乐之中。

…… 146

    03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2)动物的行为也可看作追求快乐,但我们却不能认为动物也有幸福。幸福仅对人类适用,而快乐却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因此,不能把幸福降低为快乐,也不能把幸福寄托在这些快乐之上。我们所说的最后目的,是现实事物中最高贵的事物,具有最好的事物的性质;而上述的快乐,相对于人类最高贵的理智而言,是不适于人的,它只是感官的需要。

    人类最高的完善决不能与低于自身的事物相结合,而应与高于自身的事物(在阿奎那看来就是上帝)相结合。快乐既然是来自感官和低于人的某种感觉事物的结合,我们当然就不能把幸福看作上面所说的快乐。

    (3)快乐本身还有一个适度与否的问题,即快乐要服从适度的原则。

    快乐不是越大越多就越好,快乐只有达到适度,才能称之为“好”。如果快乐运用过多,会造成罪过,伤害身体,妨碍同类的快乐,况且,快乐本身是不能称之为“好”

    的,因为它需要适度原则的衡量,相反,最高目的本身就是“好”。

    快乐自身不是人类的善,人类的幸福不在快乐那里,只有最高目的的“好”才是幸福。

    (4)道德行为受人赞美,是由于它们能导向幸福。如果人类的幸福在于快乐,那么人在实施一种道德行为时,接受这类快乐一定比禁绝这类快乐更受人赞美,显然,从人类的经验来说,这是不真实的。因为节制行为受人特别赞美;人们并不把追求享受和快乐的人称为有道德的人,而是把节制享受和快乐的人称为有道德的人。因而,只有节制快乐,才能使人具备德性,才能使人走向幸福。

    既然快乐决不是幸福,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阿奎

…… 147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131

    那说:“幸福可以界说为一切欲望的终极目的。”

    ①“幸福是人的最完善的境界,同时也是所有的人都想达到的善的顶峰”。

    ②阿奎那接连用“终极目的”

    、“最完善的境界”

    、“善的顶峰”来界定幸福,可见他对幸福概念的重视。他认为,一个有理性的人所企求的应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美德,在具备了这种美德并且以后不再有任何其他的希求时,这个人才算是真正享受到了幸福。因此,幸福被称为至善,在其自身之中就包含着一切可值得欲望的东西。

    达到至善固然可以享受幸福,但是,这种愿望依靠任何世俗的美德都不可能实现。

    因为,在尘世生活中,有财产的人会贪求更多的财富,对其它东西的追逐也是如此。即便有人并不贪多,但他们至少也想保留手头现有的东西,或用别的什么东西来代替现有的东西。世俗的事物缺乏永久性,任何世俗的事物都不能充分满足欲望,因而,可以断定,没有一种世俗的满足能够给人带来幸福,并给人以恰当的酬报。世俗的事物显然不是“一切欲望的终极目的”

    ,也不是“最完善的道德境界”和“善的顶峰”

    ,因而也不是幸福。

    那么,幸福何以能够实现呢?在排除了一切世俗的事物和满足之后,阿奎那指出,唯有上帝才能满足存在于人类心中的欲望并使人获得幸福。

    “人是能够依靠理智来认识普遍存在的善性并依靠意志来要求获得这种善性的。但是普遍的善只有在上帝身上才能找到。因此,除上帝之外任何东西都不

    ①②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商务印务1963年4月版(下同)

    ,第66、67页。

…… 148

    23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能使人幸福并满足他的一切愿望。“

    ①这样,阿奎那就把人类的幸福完全寄托在上帝身上,而“人们在尘世的幸福生活,就其目的而论,是导向我们有希望在天堂中享受的幸福生活的。”

    ②“人在尘世的生活之后还另有命运;这就是他在死后所等待的上帝的最后幸福和快乐。”

    ③阿奎那承认尘世的幸福生活,但尘世幸福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只是达到天堂幸福生活的手段和阶梯,天堂幸福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阿奎那很明确地指出:“因为尘世的幸福生活的目的是享受天堂的幸福,所以君主就有责任来促进社会的福利,使它能适当地导致天堂的幸福。”

    ④

    由此,我们看到,阿奎那把幸福当作至善,从字面上看,似乎与古希腊理性主义者如柏拉图等人的幸福观相似,但是,阿奎那并不把至善理解为人的道德完善和理想境界,而是把至善等同于上帝自身。在他看来,只有上帝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而生活在尘世间的人们只能努力向上帝接近,尽可能地达到至善,从而也才能享受幸福。阿奎那反对人们把快乐和财产当作幸福的观点,认为快乐和财产是人们眼前的现有的欲望的满足,它们不是一切欲望的最终目的,而且还阻碍了人们接近上帝。如果一个人沉溺于欢乐和财产之中,就会脱离理性的指导,距上帝会更远。所以,人们应当摆脱快乐和财产的诱惑,在追求和沉思上帝之中达到真正的幸福。阿奎那用一个抽象的、人格化的上帝统摄着尘世间的万事万物,

    ①③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第68、83页。

    ②④同上书。第86—87页。

…… 149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331

    并把上帝规定为至善的完美形象,试图以此来引导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这种思想在中世纪的社会背景下,强化了社会的宗教意识和情感,使得那些信仰上帝的人们能够对天堂的幸福抱有天真的幻想和无限的希望,并忍受尘世间的一切苦难和不幸,这无疑是统治者所欢迎的。

    两种德性与两种幸福A阿奎那并不满足于对幸福下一个一般的定义,他提出了与奥古斯丁的幸福观有所不同的尘世幸福与天堂幸福这两种幸福概念,试图作更深层次的研究。他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中受到启发,提出两种德性——尘世德行和神学德行,用来与尘世幸福和天堂幸福相匹配,以证明其两种幸福的可信性。

    什么是德性?阿奎那认为,人具有理性,因而能够决定自己的行动。

    当一个人做好了行善的准备,并付诸行动后,便产生了效用,然后这种行动多次反复,成为一种习惯,这便是德性。

    简言之,“人类的德性是使一个人的善行达到完善的一种习性。”

    ①

    阿奎那从德性的定义出发,把人类的尘世德性分为实践德性和理智德性。所谓实践德性,在阿奎那看来,就是通过从事有德性的行为才获得的德性,就是人的习惯品性。由于人的习惯能够产生行动的意向,意向就是意欲的功能,就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力量,所以,实践的德性存在于意欲能力中,如果没有意欲的能力,自然就没有实践的德性,这是一个从

    ①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375页。

…… 150

    43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习惯——意向——意欲——实践德性的过程。

    所谓理智德性,阿奎那认为,就是人们理性思维的习性,是一种理智的能力,它不能产生如实践德性那样的实际效用,但它能运用理智使对真理的思考达到完善,并对实践德性具有指导意义。实践德性和理智德性是人类尘世德性的两个方面。实践德性作为一种意欲德性受制于理智德性,因为理性是人类动作和行为的第一个原理。尘世德性并非天赋,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是达到尘世幸福的必要途径。

    阿奎那承袭亚里士多德对德性分类的基本观点,把实践德性分为四个基本德目:一是审慎,它对行为的善恶作出理性的鉴别和选择。就本质而言,它是一种理智德性;就对象而言,它又是实践德性。二是公正,它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理性的秩序,保持心灵的纯正。三是节制,它缓和并抑制与理性相违背的情欲。四是刚毅,它要求人们在情欲偏离理性时坚守理性的地位。这四个基本德目是对人们行为的道德要求,其目的只是一个,就是要通过这些符合德性的行为达到尘世的幸福。当然,这种依德性而实施的行为所获得的尘世幸福,只是依据人的本性原理而达到的有限的、暂时的幸福,还不是最大的、永恒的幸福。

    阿奎那更看重的是神学德性。他认为这是达到天堂幸福的必然途径,是每个人的天赋德性,是上帝的恩赐,是超越了人的本性而分享了神性的一种德性。神学德性有三条,一是信心,就是人的理智得到神的光辉照耀和指引,去信仰超自然的幸福理想;二是希望,这是一种感情活动,是人的意志活动转向超自然的目的;三是仁爱,这是一种精神活动,使

…… 151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531

    人的意志转向超自然的目的。在这三种神学德性形式中,信心和希望都是不圆满的,都表示一种缺陷,因为人对那些未被看到的事物才抱有信心,对那些未被占有的事物才抱有希望。而仁爱本身是上帝的本性,因而是没有缺陷的、圆满的,只有具备仁爱,才能使人更接近于上帝,实现神性的无限幸福。阿奎那把信心、希望和仁爱看作从人性转化为神性的过程中所必备的德性条件:由信心完成人向超自然幸福理想的信仰与转化,由希望完成人向超自然目的的信仰与转化,并经仁爱的指导,使人类达到终极的目的——天堂幸福。

    神学德性与尘世德性有着重要区别。因为神学德性的对象是上帝自身,而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最后目的,它超越了我们的理性知识。所以,与依据人类的本性能力而使人的理智与意欲达到完善的尘世德性相比,神学德性是超自然的,是分享了神恩的德性。

    神学德性使人走上了超自然的幸福之路,而超自然的幸福是最大的、永恒的幸福。神学三德性,是阿奎那对奥古斯丁思想的直接继承,他把神学德性与天国幸福结合起来,把神学德性作为天国幸福实现的途径和手段,鼓励人们在神学三德性的指导下,完成从尘世幸福向天国幸福的转变。

    阿奎那充满信心地说:“一个人因德性而完善了动作,由是他走上幸福之路了。”

    ①他相信人类在具备德性之后,就能完善自己的行为,就能获得幸福。由于德性有尘世德性与神学德性两种,因而,由德性而获得的幸福也就有尘世幸福与天国幸福之分。天国幸福是无限的、永恒的,它比起有限

    ①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381页。

…… 152

    63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的、短暂的尘世幸福更值得人们去追求。这就是阿奎那对德性与幸福关系的基本理解。

    分析阿奎那的上述观点,我们认为,阿奎那对德性的定义基本上沿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而且强调理性的作用。

    这是神学家向理性主义哲学家的倾斜。同时,阿奎那试图用德性来理解幸福,这样的尝试也是有意义的。但是,阿奎那在探讨了实践德性与获得尘世幸福的关系之后,又假定一个神学德性和天国幸福,并把后者置于前者之上,这就不免使人想到,阿奎那实际上是把德性当作实现从人性向神性转化的中介条件,其重点不在于德性完善与获得现实幸福,而在于为分享神性、达到天国幸福这种神学目的服务。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A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所以,个人的幸福总是要与公共的幸福发生联系,这是伦理学家们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了许多伦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那么,推崇信仰上帝的阿奎那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阿奎那沿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天然是个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这个命题,并以此作为他论述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的出发点。他认为,人是作为整体的社会中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因而,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与其他动物相比,人注定要比它们过更多的合群生活。况且,单是一个人不能供给自己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他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供给。

    大家都想生存,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一心一意顾及自己的利益,“那么,除非其中有一个人愿意尊重公共幸福,这种社会就非

…… 153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731

    解体不可。“

    ①所以,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私人利益各有不同,但把社会团结在一起的是公共幸福。

    在一个社会中,除每一个个人所特有的利益动机以外,还必须要有某种能够产生多数人幸福的要素,因此,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就必须首先关心公共幸福。

    “如果一个自由人的社会是在为公众谋幸福的统治者的治理之下,这种政治就是正义的,是适合于自由人的。相反地,如果那个社会的一切设施服从于统治者的私人利益而不是服从于公共福利,这就是政治上的倒行逆施,也就不再是正义的了。”

    ②阿奎那把那些只顾个人私利而无视公共幸福的统治者称为暴君,说他们将会受到上帝的警告。他告诫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公共的幸福,不要去追逐个人的私利。因为“社会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并且更为神圣。”

    ②

    阿奎那从社会与个人的生存联系及统治者应当考虑公共幸福这两个方面对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的关系作了基本的论述后,又具体分析了这二者关系中所包含的内容。

    阿奎那认为,幸福是德行的酬报,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人们只有适应公共福利才能具备真正良好的德行,因而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