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元和奇案-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座之人闻言,无不动容。

陶武惊叹:“世上竟有如此奇人?当真神乎其技!”

陶文脸色淡然,却有些泛白。

王胤作为江州地方官府的代表,一直协同刑部来人办案,此时也插口道:“我天朝大国,能人异士极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为朝廷效力。”

是的,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名门大派,或是江湖豪杰、草莽英雄,任何一个势力,都无法与朝廷相抗衡。如果朝廷以天下为公,则是百姓之幸,如果被野心家把持以谋私利,则是百姓之殇。然而,历古以来,只要家天下的制度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无论多么强盛繁荣的时代,终究不过是昙花一现,难以持久。

“可惜世上的医道再高妙,也不能使人死而复生。”祝钧突然站起身来,概叹了一句后道:“我去给诗礼打个下手,诸位请继续。”

王胤讶然道:“有叶家高手在,何必劳您亲自动手?”

李玉道:“王大人莫非不知,祝捕神当年,正是仵作出身?有他在,也许可以看出更多东西。”说完,大有深意的一笑。

(二)

验尸房阴森、恐怖,尸体已轻度腐烂,气味极为难闻。

除了叶诗礼和祝钧外,所有的衙役都躲得远远的,不知道是因为怕闻臭味,还是因为某些古老而神秘的传说。

叶诗礼点燃三支香,对着尸体拜了三拜,然后闭目祷告。

祝钧负手站在一旁,有些奇怪的看着。等到叶诗礼睁开眼睛,从箱子里取出一双手套戴上,终于忍不住问:“你每次都要这么做吗?”

叶诗礼道:“是的,我们一向认为人生前死后都是有灵的,都应得到尊重。”

祝钧想到叶家的神秘、强大,点点头道:“这香的气味……”

“里面掺杂了我叶家特制的药粉,不但可以消毒,还可以令人静气、凝神,注意力更加集中。”

叶诗礼脱下寿衣,检查全身。他的神态专注细致,祝钧总觉得这个年轻人看的不是一具腐烂发臭的尸体,而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除了心口那一剑外,身体上并没有其他新伤。”叶诗礼得出结论,但还是征询道:“祝老可有什么发现?”

祝钧表示同意:“不错,全身上下共有大小七十三处旧伤,可见外界传说陶景禹出身黑道,曾经亡命江湖,大概不假。”

“下面卑职想要对尸体进行解剖,以确定死前是否受过暗伤、内伤,是否曾经中毒,祝老是否要亲自操刀?”叶诗礼恭谨咨询。

祝钧摆手道:“我已经老眼昏花,你来吧。”

叶诗礼从箱子里面拿出一个狭长的皮囊,打开。上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道具,有柳叶刀、锯子、钩子、锉子、镊子、银针、细线等。每一种工具都有不止一种型号。

他在尸体上几处地方划了几刀,使用各种合适的工具,取出了一些器官或者组织,又从箱子里拿出许多瓶瓶罐罐,配合泼洒各种药剂、药粉,做着各种调和、试验的工作。他的每一个步骤都井然有序,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每一种手法都精巧专业。

祝钧在旁看着,并没有打扰他,但心中却无比赞叹。

整整工作了三个时辰,叶诗礼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哪怕是个年轻人,他还是感到十分疲倦,身上已经汗湿重衣。

“死前并没有中毒,但血流似乎不畅。”叶诗礼道。

祝钧道:“哦?能看出是什么原因导致吗?”

叶诗礼摇摇头:“还要请教祝老。”

祝钧沉吟片刻,道:“你再看看那致命一剑的伤口,也许能发现什么。”

叶诗礼点点头,又细致严谨的工作起来。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他才抬起头来,轻嘘了口气,道:“刺客身长六尺三寸,体重一百六十二斤。年龄三十五、六。”

说完,他看了祝钧一眼。

祝钧点了点头,他才继续道:“右手持剑,用的是一枝普通的青钢剑,剑长三尺三分,宽一寸三分,厚一分三厘。从伤口的角度、深浅看,此人尽管是右手持剑,实际上是个左撇子。擅长的武功也不是剑术,而是刀法。”

说完,又停下来。

祝钧又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右手持剑,也许是为了掩人耳目。刺客不仅是左手刀,而且左腿必然受过伤,有轻微的残疾。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却终究还是有所不同。也许这就是他为什么不习剑法,又是左撇子的原因。”

叶诗礼微微动容,但他并没有请教如何看出来的,因为这不仅是不传之秘,也是数十年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不经过岁月的积淀,达不到这种高度。他又道:“武功走的是刚猛一路。从伤口上的痕迹来看,有可能是三种功法中的一种。即辰州的僵尸拳,南少林的百步神拳,或者龙虎山朝天观独创的挫金拳。但无论是哪种功法,都出自南方武林无疑。”

祝钧忽然说道:“你给我一副手套。”

叶诗礼从皮囊里取出一副手套,递给祝钧。祝钧戴上,轻轻掰开尸体的心脏,仔细查看,半晌后道:“基本无误。不过,辰州僵尸拳刚劲中糅有阴毒,而若是朝天观的挫金拳,心脏就不可能只裂成三瓣。所以,他的功法是百步神拳无疑,从心脏被震裂的程度看,其功力已经达到第七重。”

叶诗礼一字不漏的听完,随后对着祝钧一躬到底:“晚辈受教。”他这一礼,诚心诚意,已经不是下属对于长官的礼仪,而是晚辈对师长的礼敬。

祝钧哈哈一笑:“这一行中,你是我看过最出色的年轻人,假以时日,当成大器。”

(三)

天下武功出少林,精通少林功夫的高手何止千万,但真正得到少林七十二绝技真传的,却寥寥无几。能够将百步神拳练到第七重的,必然是南少林的嫡传弟子,这样的人,在南少林绝不会碌碌无名。

不过,南少林离此两千多里路,想要追查嫌犯的身份,无论是快马来去,还是飞鸽传书,都要三五日。时间拖得久了,对办案不利。可是李玉还是不着急,因为他带来的第三个手下,叫孙毅。

孙毅既不是出身世家大族,也不是来自名门大派。他刚出道时,只是一名小小的县衙捕快。一个没有背景和后台的人能够被抽调至刑部,担任要职,必然有真才实学。

他的特长是寻踪觅迹,搜捕犯人。凡是被他盯上的人,几乎逃脱不了他的追捕。据说他驯养有一只异种云鹰,可在万米高空锁定一只夜间出没的田鼠。还能在日间飞越千里传信,然后在第二日凌晨带着信札返回。

协助办案的江州官员见过孙毅,却没有见过他的云鹰,但看李玉一副老神在在、万事笃定的样子,想必传言的可信度较高。

“至迟到明日下午,我们便可以得到南少林的消息。”李玉并没有故作神秘,有所保留,他在江州府衙当众讲出这句话。

除了王胤,所有人震惊于刑部来人的办案效率。也许是因为所任职务的缘故,王胤对刑部的情况了解较多,便给大家答疑解惑:李大人麾下四大得力干将,分别是公输晴、叶诗礼、孙毅、华云飞,人称“诗情画意”。这四人各有所长,配合默契,已经合作破解了许多疑案、悬案,立下许多功勋。

当然,还有些传言,他并没有当众讲出来。据说李玉在短短数年间崛起于六扇门,便是依靠这四个手下。甚至有人说,若是没有这四人,李玉就是没有眼睛的鹰,没有爪子的豹,没有牙齿的虎,就会失去大部分锋芒和力量。

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因为大家已经亲眼看见了公输晴和叶诗礼的手段,在别人看来一筹莫展、难如登天的难题,一到他们手上,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迎刃而解。在短短一天之内,他们已经破解了凶案嫌犯的作案手法,锁定了嫌犯的可能身份,大大缩减了搜索范围。在这个过程中,李玉的确没有起什么作用,似乎任何人坐在他这个位置上,都可以凭着外力轻松破案。

现在,“诗情画意”中,只有一个华云飞,大家还没有见过他的真面目。事实上,李玉进入江州后,华云飞始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必然就在江州。因为李玉亲口说过“我带来的四位同仁”这样的话。

华云飞是个绝顶高手,在加入六扇门之前,就在江湖上威名远播。绿林中的朋友称其为“云上漫步,雨中惊飞”,其成名绝技轻功“飞云纵”和自创的“斩雨剑法”,在《天下英雄录》上列名。很多人猜测他隐在暗中,专职保护李玉。因为传闻中,李玉虽然身居要职,却手无缚鸡之力。

第五章 峰回路转

(一)

三月十四,午后。陶府客厅。

座上是陶武、李玉、祝钧、王胤,四个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因为南少林的消息已经传回来,方丈度性大师亲笔答复:百步神拳练到七重以上的高手俱为出家之人,都在寺内静修,没人离开过一步。也没人知晓这么一个左腿残疾的人研习百步神拳并出类拔萃的俗家或出家弟子。

“南少林会不会替凶手隐瞒事实?”陶武心有不甘,问道。→文·冇·人·冇·书·冇·屋←

“少林乃天下武林之首,岂会为了包庇一个杀人凶手而不顾清誉,欺瞒朝廷。定是凶手另有机缘,习得少林秘技。”李玉摇头。

“那么线索岂不是断了?”陶武的失望溢于言表。

陶府大公子、二公子对于父亲被刺案,表现迥异,耐人寻味。

当李玉提出验尸时,陶文阻挠,陶武支持;当验尸结果出来时,陶武面露激动之色,陶文却脸色煞白。现在查案再度陷入困境,陶文人影不见,陶武却破案心切,邀请相关人员商讨对策。

“令尊遇刺,陶府很可能有内应,二公子是否还有线索可以提供?”李玉问道。

陶武沉吟片刻,无奈道:“能想到的都说了,若是再想起来,定会向几位大人言明。”

李玉点点头,尚未说什么,却见祝钧站起身来,走到客厅东侧,仰面观看墙上某物,神情专注。

李玉微笑问道:“祝老,何物让您如此关注?”

祝钧悠悠道:“一幅卷轴,青山巍峨,一叶扁舟徜徉于绿水之上,有一老者盘膝垂钓。”

李玉走过去凝神观看,片刻后道:“此画笔韵灵动,意境悠远,实乃佳作,莫非暗藏什么玄机?”

“玄机不在画中,而在题诗上。”

“山中无日月,水上有天地。”李玉念了出来,皱眉道:“这题字普普通通,甚至略显平庸,配不上画作的高妙,奇怪奇怪。”

“这面墙上挂了多幅字画,只有这一幅的画和字并不匹配,也正因为此,才引起了老夫的注意。”祝钧双手负于后,不紧不慢道:“秘密不在字义,而在字形。”

李玉略一思量,眼睛一亮:“难道字里暗含武功套路?”

“笔意中不但蕴含玄门正宗内功,还显示写字之人是个身有残疾之人。”

李玉动容:“莫非左腿有轻微的残疾?”

“一点也不错。”祝钧眯起眼睛,嘿嘿笑了起来:“这正应了一句俗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能挂在陶府客厅里的字画,一定是有来历的。作画题诗之人,自然也是有身份的人。这样一个人,一定不难找到。

客厅中所有坐着的人都站起身来,王胤感慨道:“想不到一幅小小的字画,居然成为破解奇案的钥匙。从书法里面,竟然可以看出这么多东西来,祝老真乃神人也!”

陶武则激动不已:“我知道这幅画出自何人之手,是慧明法师。”但随即一皱眉头道:“但他已经年逾七旬,乃是得道高僧,怎么可能是凶犯?”

祝钧微笑捋须道:“我什么时候说过画和字出自一人之手?”

(二)

慈恩寺。

一条曲径通幽,两边修竹成林,阵阵清风吹过,座座禅房并列。

方丈室。

一位和尚,一张禅床,一副卷轴,一个佛字。和尚坐在禅床上,佛字藏于卷轴里。〖Zei8。Com电子书下载:。 〗

“阿弥陀佛!”老和尚高宣佛号,垂眉道:“昔日之因,今日之果。因果报应,何时能了?”

“大师意有所指,请为我等解惑。”李玉肃然道。

慧明法师凝视画作上题字,深深叹息,半晌后才道:“题字之人,乃是陶居士的妻弟,也是大公子的嫡亲舅舅!”

所有人勃然变色,陶武更是震惊道:“为何我从未听说过?”

“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慧明法师继续叹息,随后,便讲出一个惊人的隐秘。

陶景禹作为一个江洋大盗起家,死在他手上的仇家不在少数,其中就有冀东大盗徐海。徐海死时,女儿徐茵只有十六岁,而幼子徐天尚在娘胎里,也因为徐海之死,导致徐母动了胎气,使徐天未出生时便左腿有了残疾。徐茵为报父仇,将母亲幼弟托亲戚照顾,多次找上陶景禹,却不是仇人对手。而陶景禹心怀宽广,并没有对徐茵赶尽杀绝,每次都不下杀手,放她离去。

世上多有因爱生恨之事,却也偶有因恨生爱之事。虽然听起来荒诞不经,然而多次纠缠打斗的陶徐二人,却真的萌发了情意,产生一段孽缘。二人虽然没有结为夫妻,但在一次缠绵云雨之后,徐茵珠胎暗结,生下大公子陶文,却把徐茵的生母活活气死。徐茵心头大恸,不久便抑郁而死。徐天懂事后,得知真相,认为自己的父母、姐姐全都因陶景禹而死,对陶景禹仇恨更深,并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仇”字,矢志杀死陶景禹。

可是,徐天仇从小就没了父母长辈的照顾,孤苦无依,连生计都成问题。陶景禹明知自己的小舅子一心想要杀死自己,但因为亏欠徐家太多,不但没有对付徐天仇,反而资助他读书、练武,将他培养成人。

徐天仇在江州开了一家字画店,以卖字为生。但他一心习武报仇,在书法上造诣并不深,所卖字画,几乎无人问津。陶景禹便请慧明法师以寺庙慈善义卖的名义,收购徐天仇的字画,然后转卖给陶府。挂在陶府客厅里的卷轴,便是这样的由来。

众人听完,不禁唏嘘。李玉道:“这件隐秘,还有几人知晓?”

慧明道:“陶府中,只有大管家何正、大公子陶文了解内情。”

何正跟随陶景禹时间最长,也是陶景禹最信任的心腹,几乎知道陶府所有隐秘。而陶文知道徐天仇是自己的舅舅,两人年岁相差也不大,从小就认识并交往。

陶武和陶倩,是陶景禹续弦后所生,却没有被告知这段隐秘。

“看来,凶犯是徐天仇无疑。”王胤道:“不过,他定有同谋。”

陶武咬牙道:“不错,凭他一个卖字画的,哪能请得动阿七这样的高手挖地道?又哪能支付得起动用破天弓的费用?”

李玉脸上又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问道:“二公子以为,徐天仇的共犯会是谁?”

“不管他是谁,都要把他找出来,绳之以法,以告慰亡父在天之灵。”陶武双眼泛红,恨恨地说。

李玉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先去找徐天仇。”

只要找到徐天仇,就能够顺藤摸瓜,挖出共犯。

“我只希望,我们还来得及。”王胤叹道:“说不定他早就已经潜逃。”

陶武颓然道:“不错,这么多天过去了,他绝不会等着我们来抓他的。”

李玉沉吟道:“刺杀案几乎天衣无缝,他未必会逃,说不定正躲在城中,暗中看我们的进展。他一定想不到我们这么快就发现了线索,找到他头上。只要我们封锁消息,立刻去找他,说不定能将他逮个正着。”

(三)

徐天仇的身份虽然极少人知道,但他的书画店却不难找。他平时的起居,也在店里。可是,尽管捕役的行动很快,但还是扑了个空。

附近的街坊证实,书画店上午还开着门,也见到徐天仇在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