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铸清华-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看,我也把把关,差不多日子,就定下来!”

两个人谢恩而出,瓜尔佳氏回府之后,和恭亲王一说,恭亲王也颇为满意,这时候,太后已经隐隐放权,除了一些紧要的政事亲自处理之外,别的事儿,都已经放手让皇帝处理,皇帝毕竟稚嫩,凡事都要垂问于自己,就连李鸿藻也抛到了第二等的位置,少了宫内的掣肘,颇有大权在握,清风满天下的得意之感,听到自家女儿的亲事也合了自己的意,这日子实在是太顺畅了。

未来的皇后,已经早早叫人看着,一选再选,到了三月初,只剩下了十几个人,这几个人家室相貌都是无可挑剔的,八旗上下的人都当做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八卦在纷纷议论,前一次皇帝大婚立元后还是康熙爷,这百余年之后,复又见皇帝大婚,似乎乃是否极泰来,荣耀再现之吉兆,各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大部分的人认为崇绮的长女气度高华,才德皆备,足以母仪天下。皇帝自己也颇为烦恼,这一日,和两个姐姐一同玩耍的时候,皇帝有些忸怩,却也不得不开口问荣寿公主,荣安公主性子软和,没什么主意,而荣寿公主能得到慈禧皇太后的宠爱,很大程度上就是认为荣寿公主的性子像自己,果断机敏识大体,于是皇帝嘲笑了一番两个姐姐的终身大事之后,却又担心起自己的终身大事儿来,想了想,对着通红脸色的荣寿公主说道:“大姐,我正想问你,这事儿,我也不能问底下的奴才,皇额娘说,皇后让我自己个挑,你说,我该选谁才好?”

荣寿公主捏着帕子笑道,“哎哟,万岁爷,这事儿我如何知道,这是一等一的大事儿,总是皇上自己个拿主意,谁也不敢胡说。”荣寿公主识得大体,像立后这样的大事儿,绝不是自己能够发表意见的,不要小看一个皇后的位置,皇后的位置也如同皇帝的位置一般,拥立皇帝,和拥立皇后,这在某程度上来说,都是一样的,自己意见是固伦公主了,尊贵无比,如何能再升一步?这样提自己的意见怕没什么福事,祸事转眼就来了,荣寿公主才不肯多说呢。

倒是荣安公主从自己母亲丽贵妃那里听来了许多消息,嗑着瓜子,喜滋滋兴致勃勃的说什么崇绮的长女和幼妹都入选了,若是到时候一同入宫,想必又是有和太宗皇帝内宫一样的佳话,论诗书,怕是朱氏最佳,不过听说崇绮的长女也颇通诗词,有一个刑部江西司员外富察氏长的最好看,还有一个知府的女儿赫舍里氏也颇为漂亮。

如此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皇帝听得头上满脸黑线,讪讪的对着荣安公主说道,“二姐你知道的真多,你说,我该选那个?”

荣安公主摇摇头,“我瞧着那个都是好的,这么多关一步步的选出来,那里能有不好的呢。”

同治皇帝又转过头看着荣寿公主,“我也没别的人可问,皇额娘那里倒是可以问,但是我却还不敢去问,这会也没别人,大姐你告诉我,我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

同治皇帝颇为钦佩这个大姐,倒是比同胞的荣安公主更亲近些,“俗话说。”荣寿公主逐字逐句慢慢说道,“娶妻娶德,娶妾娶色。立后总是要以贤德要紧。”荣寿公主见皇帝似乎开口又要问,连忙摆手,“万岁爷你也别问我,我不知道,知道了,也不能和你说。”荣寿公主知道最近皇帝和慈禧太后闹得有些不愉快,于是若无其事的说了一句:“这未来的皇后要孝顺太后,所以,要顺着太后的意思才好呢。”

于是这事儿又成了皇帝最近心里的一块心事,在养心殿不免有些长吁短叹,陈胜文伺候皇帝久了,自然知道皇帝最近在担忧什么,于是悄悄的出主意:“万岁爷怎么不问问李师傅?”

次日问李鸿藻,李鸿藻放下了手里的《大学》,正色回道:“此非人臣所能进言也。”一口就回绝了皇帝的垂询意见,皇帝不免有些跳脚,到了钟萃宫犹自愤愤,慈安太后问清楚,不由得笑道:“这事儿还不简单?如今八旗中人都说阿鲁特氏最好,可居国母之位,大家说好的,那里还有不好?”

皇帝若有所思,点点头,慈安太后又说,“只是这阿鲁特氏比皇帝大两岁。”

“大两岁,没什么干系。”同治皇帝说道,他知道将来自己亲政之后,政务繁忙,慈禧太后撤帘之后而身居宫中不问政事,这六宫之中,必然要有稳重大方的人主持,若是选一个比自己年纪还小的皇后,怕只会比自己更贪玩,如何能震住六宫?何况皇帝也十分觉得荣寿公主这样的人物很好,想着若是未来的皇后有荣寿公主的一二气势就已经很够,“圣祖皇帝的皇后,也是比圣祖爷大两岁呢。”

“你自己有主意就好。”慈安太后笑眯眯的点点头,“我也替你去姐姐那里分说一二,若是皇帝你面皮薄的话。”

“皇额娘说让自己个拿主意。”同治皇帝十分感激慈禧,“说父母是半辈子的事儿,夫妻是一辈子的事儿,自己看上是最要紧,若不是自己喜欢的,将来成了怨侣,成了世祖皇帝和静妃那样,岂不是要一辈子埋怨?”顺治皇帝的第一任皇后是孝庄太后选的自己娘家蒙古贵戚博尔济吉特氏,因为顺治皇帝十分不喜欢,虽然迫于孝庄太后的压力而立后,可没几年就废了博尔济吉特氏的后位,降为静妃,安置在冷宫。

慈安太后微微一笑,“那就是最好了。”见左右没人,于是又和皇帝悄悄地说道,“梅馨出去找了找,发现人在恭亲王的一处宅子里,倒是还没处置,我已经悄悄派人看住了,什么时候大不了就把人劫出来,到时候再带进宫来,如今已经八旗选秀,若是要再安排一个人进去,一则不合规矩,二则这桂莲身份到底低了些,自然,皇帝不看中这身份。”同治皇帝正想说什么,慈安太后连忙安抚,“可也要防着有人议论不成?所以我想着到时候再让她进宫来,横竖她宫女的牌子还在呢,到时候你亲政了,看上了宫女,选作嫔妃,谁也不会有意见。”

“额娘说的极是。”同治皇帝眉开眼笑,连连点头。“多谢额娘为儿臣筹谋。”

“我的阿玛在外头帮衬着皇帝,我没什么出息,不能和姐姐一样听政,这些小事还是能管一管的,总不能叫你委屈了才是。”慈安太后笑道。

“是,儿臣明白。”

“对了。”慈安太后转着手里的金丝楠木镶嵌碧玺佛珠,漫不经心的开口,“你和你皇额娘说起过这桂莲的事儿吗?”

“我没敢说。”同治皇帝摇摇头,“怕她不高兴。”同治皇帝长长的吁了一口气,“皇阿玛宾天的早,小时候他也不太见到我,只是躲在自己的寝殿里,我现在都已经记不起皇阿玛的样子了。”同治皇帝有些怔怔,“如今想想,皇额娘倒是更像皇阿玛,过问不多,政事上是会一一教导的,如何识人理政,和朝臣交涉,这些皇额娘都教了不少。论照顾细心,事无巨细,自然是要算额娘,所以儿臣这个额娘是真心情愿的叫的。”

同治皇帝对着慈安太后说道,慈安太后微微诧异,感动得点了点头,“儿臣知道自己的分量,若是政事上来看,是万万不及皇额娘的,所以心里其实难受的很,额娘,儿臣实在不想,已经都快成年了,还是躲在皇额娘的羽翼之下,不仅朝政要皇额娘烦心,还要这些琐事也让她担心,所以也只敢和额娘你说,我实在是怕了,怕皇额娘太失望,失望我不能成家立业,不能把这千斤的担子接过去,还在为这儿女情长而忧心,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让皇额娘看不起,所以我一句话都没和皇额娘说起过,因为我不想让皇额娘失望,儿臣希望自己是皇额娘的骄傲,更希望自己是一代明君能够支撑起这国朝江山,所以,儿臣希望在皇额娘面前一直都是孝顺懂事的皇帝,所以。”同治皇帝脸上严肃起来,“朕要亲政,来向皇额娘证明,朕是有出息的!”

同治皇帝已经离开钟萃宫好一会的,慈安太后怔怔的坐在宝座上,不发一言,案上的茶水早就凉了,宫女进来添了好几次茶水,见到慈安太后不说话也不喝茶,有些担忧,刚好梅馨从内务府回来,宫女和梅馨一说,梅馨进了殿内,见到慈安太后正在发呆,脸色也不好,“主子,您这是怎么了?身子不痛快吗?要不要传太医?”

“心里不舒坦。”慈安太后说了刚才皇帝说的话,“没想到皇帝对着西边的这样的敬重,哎,咱们是不是?”做错了?

“敬重自然是有的,可只是这里头多了敬畏,敬畏多了,亲近就少了。”梅馨劝着慈安太后说道,“万岁爷也说了说西边的像是先帝爷,可娘娘不是啊,娘娘最是温和近人了,不拿大规矩压人,也不垂帘听政,对着外头的事儿指手画脚,所以皇帝喜欢在娘娘跟前尽孝呢,西边的那样垂帘听政,除了身份是后宫之外,谁说不是如今的太上皇帝呢?”

“不许浑说。”

“是。”梅馨应道,把冷掉的茶盏撤下,又继续说道,“只要西边的撤了帘子,咱们东边才能真的和西边平分秋色,平起平坐,不然她管着外朝,这事儿都她说了算,咱们管着内务府,还要事事报备,咱们又不是听差的,这样受人使唤。”梅馨揉着慈安太后的肩膀,抱怨了一句,“底下的奴才谁不知道捧红顶白?安德海那个死太监,眼珠子更是飞到了天上去了,就见了我都没什么好脸色呢,等到西边的撤了帘子,都在六宫之中,到时候万岁爷喜欢那个额娘,那个额娘才是真正的万岁爷最孝顺的,当没当过皇后,又有什么干系呢?”

“你说的在理,过几日就安排桂莲进来吧,到时候就安心在钟萃宫养着,等到皇帝大婚,就让皇帝收了她。”慈安太后点点头,“姐姐说是不管立后的事儿,可谁知道她不会管?立后的事儿,皇帝自然会定下来。”慈安太后微笑,“不过不能太如意了,不然未免太多无聊,我只要再加一点柴火就成。”

第402章 同治立后(一)

定下来了三月初三的好日子相看八旗秀女,皇帝心里有了主意,于是也就不急了,这在宫人们里头看来,倒少了选谁当皇后的纠结,只是觉得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慈安太后御下颇为宽松,慈禧太后忙着前朝的政事,六宫之中颇为祥和,宫女太监们纷纷议论,六宫之中除了当年慈禧皇太后正位中宫之外,已经许久没有这么大的喜事的,没人不喜滋滋的讨论这事儿,皇帝的贴身太监总管陈胜文颇为威严,大家不敢去问,倒是载澄虽然是郡王,可没什么架子,宫女太监都乐意在载澄面前伺候,这一日有个小太监伺候载澄高兴,于是就闻起来,“王爷,您说,这万岁爷要选谁当皇后娘娘呀?”

载澄打了个巨大的哈欠,整个人歪在养心殿后头的偏殿里头,昨夜在八大胡同玩乐了一个通宵,这会子正是累的时候,载澄白了那个小太监一眼,在珐琅铜胎点翡翠的鼻烟壶里头倒了一点点鼻烟出来放在鼻子里提神,“急什么,你们这些死太监,真是应了那句话,皇帝不急,急死你们这些太监,不用打听,三月三转眼就到,等着看就好了,不是一会子的功夫吗?”

那个小太监也是在养心殿伺候,陪着笑道,“是这么个意思,可大家伙不是好奇嘛,本来听说这状元家里的女儿是最好的,可怎么听说和母后皇太后的生肖冲着呢!”

载澄眯着眼,心里一个激灵,“怎么冲了?”

“母后皇太后属羊的,崇琦的女儿是属虎的,这羊入虎口,可不太好啊。”

载澄刷的坐了起来,他虽然极为讨厌政事,可也知道无风不起浪的缘故,“这话你是哪里听到的?”

那个小太监不及载澄阴了脸下来,被吓得双腿直哆嗦,“宫里头都这么说呢,说母后皇太后不喜欢阿鲁特氏,喜欢富察家的女儿。”小太监的脸上变得惨白,“王爷,您可别告诉万岁爷是奴才说的,奴才就是有一万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啊。”

载澄摇摇手,歪在炕上心里想着什么,“好了,你的胆子也忒小了些,怕成这样子,议论主子时候兴致勃勃的胆子呢?去哪里了,哈哈哈。”载澄和太监说着玩笑话,不妨有个小太监拍着手进来,“太后和万岁爷下朝了。”

载澄唰的一下站了起来,连忙把手里的鼻烟壶收在怀里,疾步走了出去,站在檐下候着,皇帝跟在皇太后的身后,两个人都穿着石青色的朝服,太后上了轿子,对着皇帝笑道:“最近春寒陡峭,叫伺候皇帝你的人给你衣服上注意点。”

“是,儿子知道了。”同治皇帝点头应下,笑道,“儿子还要去弘德殿读书,就不陪皇额娘回宫了。”

“不用陪,你自己去就是,法兰西神父在青岛传教闹起纠纷的事儿,皇帝你自己办吧,什么主意,叫军机处的人处置。”

“是。”皇帝就低头站在原地,等到太后的轿子远处,这才带着载澄和一路向东去弘德殿。

载澄想了想,还是准备把听来的这件事儿告诉皇帝,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两个人一起这么多年的情谊,这些话陈胜文必然是听得到的,但是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在皇帝跟前嚼这种舌根子。载澄见到左右没有外人,就附在皇帝耳边悄悄的把刚才从小太监听到的闲话一五一十的和皇帝说了,皇帝摇摇晃晃坐在轿辇上,听到载澄的话一下子就把脸色板了起来,对着扶着轿辇的陈胜文低声喝道:“是不是有这会子事儿!”

陈胜文小碎步跟在皇帝身边,苦着脸点了头,皇帝举起头拍了一下陈胜文的帽子,“你这个死奴才,我叫你当这个首领太监做什么用?不指望你去故意打听什么,这满宫都知道的事儿你也不告诉朕?真真可恼!”

陈胜文不敢顶嘴,只是轻轻打了几下自己的嘴巴,依旧还扶着皇帝的轿辇往前,载澄连忙劝道,跟在皇帝身后,等到了弘德殿,“万岁爷是知道的,陈胜文是胆子最小的,那里敢说这些,万一以后皇太后知道了,岂不是要打死他?奴才也是跟着万岁爷这么多年,我才敢提这么一两句,再说了。这事儿,到底是不是母后皇太后的意思,还不知道呢。要知道,这流言不可当真!”

皇帝到了弘德殿,先到偏殿换衣服,太监们伺候茶水糕点,皇帝对着桂祥说道,“舅舅你说,这事儿有没有几分可信?”

桂祥笑道,“奴才怎么知道这样的事儿,母后皇太后肯定是要听万岁爷的,只是若是,母后皇太后不喜欢这个秀女,万岁爷不选也就是了。”

“哎。”同治皇帝摇摇头,“朕都已经请示过皇额娘了,可皇额娘就说让朕自己选去就是了,如何知道皇额娘的意思呢?朕又不好意思直接问皇额娘。”

“皇太后喜欢不喜欢阿鲁特氏和富察氏我不知道,可其中有一个秀女,想必皇太后必然是颇为喜欢的。”桂祥笑道。

载澄原本百无聊赖得在摆弄自己的扳指,见到桂祥说话,不由的开口警告,“你可别胡沁沁,免得万岁爷会错了皇太后的意思。”

皇帝拦住载澄,让桂祥说,“我那里敢乱说呢,王爷。”桂祥笑道,“这里头有一位汉人的诰命爵位在身,又是奇特拉氏勇烈公的养女,位置在满洲镶黄旗,叫朱元秀的,万岁爷可知道?”

“朱元秀?听说她饱读诗文,学识甚是不错。”同治皇帝歪着脑袋,想了想,眼中突然冒出了莫名的神采,“朕在英烈祠见过她!”同治皇帝来了兴趣,对着桂祥说道,“是不是什么官儿的遗孤呢?”

“是,她的父亲朱均那时候在江苏按察使的任上,在苏州殉国,勇烈公吉尔杭阿那时候也是江苏巡抚,在丹徒殉国,吉尔杭阿的夫人魏佳氏派人去江苏招魂,居然遇到了此女,于是带进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