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铸清华-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枢密院的意思,就让中国人侵占这个地方?”武官不可思议地说道,“这不可能吧。”

“没什么不可能的。”朱格列夫闭上了眼睛,十分疲惫,“最多只是会让西伯利亚总督自己组织本地的士兵进行攻击,而帝国核心绝不会出兵的。伊万,我现在所奔走的原因就是为了保住西伯利亚的领土,我希望通过外交的手段来对付中国人,中亚那边,如果中国人得寸进尺,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是在北边,我们需要更多的头脑和智慧来解决这次的危机,就算是默认让中国人拿走北鱼儿湖的领土和湖水,而不是通过签订条约的方式进行割让,我也认为这是骄傲的俄罗斯不可承受的屈辱。”

第486章 戮力同心(二)

“难以想象中国这二十年来对于北方领土,对于俄罗斯人的态度,有这么大的变化,这种强硬的态度不仅仅表现在对于俄罗斯人上,更表现在对于新疆和外蒙古的控制上,他们对于这些地方形成了以往所不能的影响力程度,这种影响程度俄罗斯原本不在意,如今看来这是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朱格列夫说道,“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意味着他们可以形成多种有效的力量来对付我们了——这完全是针对俄罗斯帝国的!”

“中国人也算准了时机。”武官无奈地说道,“我们正在和奥斯曼土耳其发动战争,无力东顾。”

“他们还拉上了我们在中欧南欧的敌人,好吧。”朱格列夫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助,“现在只能是希望两个总督府对他们形成有效的打击,只要能取得一次比较大的胜利,中国人才有可能找到我们坐下来谈。”

侍从来禀告,“日本国大使来了,说要求见大人。”

“日本国?”朱格列夫微微皱眉,“他来做什么?”

“日本国似乎很讨厌中国。”武官说道,“难道想帮忙?”

“日本国自不量力,海军没怎么发展,就敢和中国人作对,这已经成为各国的笑话了。”

“但是他们也很刻苦,大人,去年一年就花了几百万的银子来购买军舰。”

“好吧,既然他来了,我们不能没有礼貌,说不定还有惊喜。”朱格列夫站了起来,“请大使先生进来。”

身材矮小的日本国大使进了房间,朱格列夫站了起来,握手之后请日本大使坐下,仆役捧了茶和咖啡上来,“大使先生,要喝什么,茶吗?东方人都喜欢茶。”

“不,谢谢您,我需要咖啡。”日本国大使神色严肃不苟言笑,“日本整个国家都积极向西方学习,摒除一切东方人的陋习和规矩。”所以我要咖啡。

“非常棒的举措。”朱格列夫言不由衷的夸奖了一句,给自己的咖啡加了糖,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的时候,日本大使就主动的开口了:“对于贵国在北边遭受清国的无礼无道义入侵,我们大日本国表示十分的同情,我接到了国内的指示,愿意和俄罗斯人共进退,在远东一起抵御清国的霸权扩张。”

朱格列夫表示感谢,但是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并不是我没有礼貌,大使先生,我明白你的共进退不仅仅是口头抗议,但是,恕我直言,贵国在亚洲大陆上并没有兵力投射,贵国是准备和俄罗斯一起抵御清国呢?我虽然是外交人员,但是我也是很在乎国家的实际利益的,我相信贵国也是这样,不会像某些古老腐朽的国家一样,只会做表面的功夫。我们需要实际的举动。”

日本大使站了起来,身子往前倾,在朱格列夫耳边悄悄说了什么,朱格列夫的眼睛瞪大了,握住咖啡杯的手不禁颤抖了起来。

同治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浩罕国主带领着各部团练,翻过墨克岭,到了浩罕国土境内,饱受俄罗斯人欺压的各部首领纷纷景从,浩罕国主身边带着一位理藩院和总督衙门的文书——毫无品级,但是各部尊敬似若天神,因为只要通过他的审核,就可以领取到中国人的册封文书和威力惊人的武器装备,当然这些也不是白送的,起码要一起出面去攻打俄罗斯,以表示一条路走到底之心,有人颇为怀疑,日后中国人若是放弃了浩罕,那该如何?

文书不屑一顾,“总督大人就在国边境上,若是不信,就去问他老人家罢了。我们不仅带了兵来,更是带了钱来,要做生意的。”

这样一说,大家再无疑虑,纷纷从之,就算日后中国人走了,如今这俄罗斯压榨的气,好歹也要出一出,寻求什么民族自立的人如今清楚的明白,还不如以前浩罕国存在呢,这样几番合力,又有诸部强大的武力震慑,几日之间,轻轻松松就围住了浩罕西部重镇——安集延,此地之前发生过暴动被俄罗斯骑兵血腥镇压,但是人心苦恨俄罗斯人,当天夜里就偷偷打开城门,引浩罕国主入城,他下令将所有俄罗斯士兵一律处死,以表示和俄罗斯的决绝之心,浩罕国主的金字招牌想当有效,再几日,连续收复那木干,马尔嘎朗两座河水边的重镇,和安集延形成掎角之势,逼近浩罕都城,这时候击退了土尔扈特部回来的思科别列夫才刚刚到浩罕都城,修整几日之后,大军出马准备和浩罕国主等联军决一死战,却没想到大军龟缩安集延等三城不出,而骑兵远遁,四处煽风点火,又打通了去布哈拉汗国之道路,相互呼应,这时候土尔扈特部又出现在夷播海之北,土耳其斯坦总督派了好几次骑兵出击,都未曾正面遇到过土尔扈特部之人,后来才知有白莲教作为向导熟悉本地水土,土尔扈特部又战斗力颇为惊人,他们每到一处,都让人防不胜防,而地方土著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土尔扈特部大开方便之门,他们带了最好的货物和武器,而俄罗斯自顾不暇,当然要先照拂同为长生天的子孙们了。

大喇嘛北上虽然未有什么实际性的战斗,但是所到之处,诸部的胆子都大了许多,尽数驱逐俄罗斯派驻的官员,人人只听承化寺喇嘛的佛旨。这里差不多就形成了权利的真空,日后可想而见,中国人的官员派驻过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浩罕国的行事和俄罗斯国内的预测十分接近,所谓的练军在遭受了几次失败之后,就龟缩在安集延三城,不再往西寻求领土需求,只是和其余两个汗国联合了起来,布哈拉汗国等对着俄罗斯人阳奉阴违,只是还不敢公开反抗而已,这个结果让朱格列夫十分郁闷,但是,另外的好消息,让他喜出望外了。

“前线奏报,诸部联盟顺着色楞格河北上,肃清北海南岸之诸多集市,只是久围北海第一重镇乌兰乌德不下,此地是俄罗斯人用冻土和岩石花费十数年修建而成的,轻易攻克不了。”

“攻克不下?”同治皇帝淡然说道,“诸部出蒙古不过一月有余,就已经有如此的成效,实属不易,别的不能过多苛求。”

恭亲王不以为然,“皇上,若是只有这蒙古诸部出马,咱们也不计较什么,只需打乱俄罗斯人的部署就已经足够,可杨岳斌率领科布多、乌梁海各地总兵都已经陆续到了北疆,十天之前,十二镇开拔北上的人,也已经和大部队会合,伯彦讷谟祜在库伦压阵,官道上连绵不断的物资运到北边,这样的大阵势,虽然明面上似乎还不如新疆那里左宗棠亲自出马,但内里实在是差不多倾其所有了。”恭亲王说道,“如今进展稍微慢了些,若是再拖延下去,倒是叫俄罗斯人见了笑话,以为中国无强兵。”

“这笑话倒也罢了,最紧要的是已经是五月份了,北疆入秋早,大约在八月底就已经入秋,且秋日就已风寒地冻,更别说冬日之地,蒙古诸部都要南下越冬,更不用说不擅寒冷的诸总兵将士了,迟早在八月底,必须要将北海以南之土尽数攻占,并将俄罗斯之军事设施一概摧毁,如此才能避免俄罗斯人明年卷土重来。”

皇帝点点头,“战绩来说,西北新疆的局势,倒是比北边的好,这是为何,难不成俄罗斯人的精锐都在此处?”

塞尚阿有些犹豫,又有些恼火的样子,“理藩院派出的人回报说,因为和俄罗斯交易频繁,很多部族的人和俄罗斯人亲密,对朝廷的命令不以为然,甚至有人阳奉阴违。”皇帝的眉毛树了起来,塞尚阿连忙说道,“理藩院已经下了命令,革了这些心怀他想的爵位,或者是减少草场分与其他部落,作为惩戒。”

“多年未有战事,北边的确是已经和俄罗斯人联系的颇为紧密。”恭亲王说道,“此外西伯利亚十分偏僻,不及土耳其斯坦总督府要三面为战,他可把大军尽数开拔北海,和中国征战,不虞无后路之忧,所以可以守住乌兰乌德。”

“那接下去准备如何?”

“还是以扫荡各地,肃清军事设施为主。”恭亲王说道,“乌梁海总兵从自己的辖区北上,目的地是厄尔口城,此城和乌兰乌德隔着北海相望,也是十分紧要,到时候围点打援,胡,或者是两面开花,都可顺势而变,诸部让其自由出击,所得草场经过登记之后,尽数各部自己所有。”

“俄罗斯人是什么态度?”皇帝问道,他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也和我们一般,朝廷不说话,下头的人自己动手吗?”

说起来,同治十三年这次中俄发生的军事纠纷,十分的吊诡,不仅是大清没有宣战,而且俄罗斯也是如此,似乎俄土战争占据了英武的沙皇大部分的时间,而国内此起彼伏变成农民的农奴暴动,让他无暇东顾,只有俄罗斯的外交部和总理衙门不停的打嘴仗,两国的交往还是在继续,就连两国的大使也依旧在中俄大使馆里当差,没有被驱逐出境,这不得不让恭亲王觉得十分幸运,从来没有见俄罗斯人如此忍气吞声过。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幸运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必须抓紧时间。

“微臣以为,应速速下旨,命各镇总兵立刻出击,不求要占领多少城池,而是要消灭俄罗斯人在此地的兵力,为日后蒙古诸部渐渐蚕食北海之地打好基础,故此不宜久拖,咱们是去到他国,百余年来未有之例子,且经验不够,如今军势稍强,若是有了挫折,怕是这士气下去的也快。”

“好,用电报发出去,现在是五月份了,再辛苦几个月,等到秋凉就回京,不过这之前,朕要见到北海四周见不到一个俄罗斯人。”同治皇帝笑道,“除了北海之外,草场土地尽数赐给一同出兵出力的各部,也算是他们的酬劳。”

“是。”

“还有承化寺大喇嘛和白莲教的功劳,也要厚赏。”皇帝下旨,“兵部说要各镇总兵提督派遣各省镇精英前往漠北观察,一并准了,并可携带不多于五百人的士兵前往。”

“嗻。”

……

“是的,我是要北海!”慈禧太后听到了桂祥的询问,不由笑的打跌,桂祥尴尬的垂着手站在地上,慈禧太后笑了好一会,这才止住了笑,“天子富有四海,我又是天子之母,要一个北海,算不得什么。”

桂祥笑道,“皇太后说笑啦,和臣弟开开玩笑没事儿,外头的人听起来,还以为是皇太后要兴兵呢。”

“这话是你自己个来问我呢?还是别的人呀?”太后喝了一口茶,看了桂祥一眼。

“皇太后睿智。”桂祥笑道,“倒也不是别的人,只是几个八旗之中武艺还算可以的,在讲武堂学了不少,静极思动,想着若是中枢有了主见,是要和俄罗斯人干上,那就申请着去北边赚些军功。若是这只是地方的毛毛雨那也就不动了。”

“这事儿自然是中枢的定夺。”太后凝思,“为何有人说毛毛雨?”

“这不是没宣战吗?”桂祥笑道,“昔日和英法对战,是下了宣召诏书的,这才举国皆知。”

太后把玩着乾隆粉彩碧色的画绛红色万寿无疆字的盖碗,若有所思,“这么说来,倒也对。师出无名啊,不过说起来,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能传起来的,说我要北海的狮子油……你若是为了什么北海的大虾肥鱼倒也值当。”

“那也是皇上的孝心么,为了皇太后而举兵北上,求北海狮子油,这也是一段佳话了。”桂祥笑道,“虽然是谣言无忌,不过报纸上头,说的明明白白,这北海左近之地的重要性,想必大家是都知道这里头的深意的,些许谣言,无伤大雅,倒也不必萦怀于心了。”

第487章 戮力同心(三)

“你说的对,其实有些话,也不必在意,就算是有心人的谣言么,也可以当做笑话听听过去罢了。”太后笑道,长春仙馆里头最多的就是香花,太后甚少涂脂抹粉,就算用了,也多是用没香味的脂粉,但是素喜鲜花,且又不甚喜欢花房折了来供瓶的花朵儿,所以都是每几日就换新鲜盆栽的花草竹木来供奉,今日是上好的栀子花,叫做“白龙吐珠”,白色的栀子花瓣之中有红色的花蕊,故得此名,花香浓而不腻,散漫了整个暖阁,太后坐在炕上,对着坐在凳子上的桂祥笑道,“若是外头有议论,我就把这事儿担了过去,太后贪图享乐,总比皇帝耽于玩乐这消息要好听些。”

“桂祥,你觉得北海,有什么用?”

“四周牧草肥美,放牧者视为天堂,若是给蒙古诸部争些草场,再者就是练兵,把这几年新军的样子都拉出去历练历练,别的嘛到是罢了。”桂祥笑道,“至于想要什么狮子油,臣弟也是不信的。”

“你说不信?我倒是反而要叫他们信了。”太后笑道,叫了一声安德海,安德海走了进来,后头跟着几个太监,每个太监手里都托了一个红漆楠木托盘,太后扬了扬脸,“你给桂祥看看这些,嘿嘿,新出产的东西。”

“是。”安德海笑眯眯地说道,指了指第一个托盘,上面有一张白色的毛皮,“这是玉熊皮,穿在身上,有安神定魂的功效,保暖轻便,比貂裘什么的更好,色彩也好。”安德海拿起了那个什么玉熊皮抖了抖,“您瞧瞧,可是一点别的毛色都没有的!”

桂祥有些尴尬,看了看在吃水蜜桃吃的开心无比的太后,安德海放下了那个玉熊皮,让桂祥看第二个托盘,“这是北海鱼,鱼大无鳞多脂味美;这是北海水。”

安德海拿起了一个木罐样子的器具,“北海之水,远胜中原之水,轻浮无比,比玉泉山的水好上百倍,内务府日后供给太后和各位主子的用于烹茶的水,就用这个了。”

最后他又拿起了一个玉匣子,“这便是外头传的神乎其神的狮子油,最好的自然是供给大内,次等的,和北海水、北海鱼、北海玉熊皮一同发售。至于北海珍珠、珊瑚还有北海出产的羊羔什么的,都会在内务府的大市场里发售。”

桂祥尴尬的朝着太后笑笑,扯了扯嘴角,“这北海还没打下来呢,太后这些东西……怕不是真的吧?”

“谁说不是真的呢?”太后笑道,“我说这是真的,那就是真的,只要从北海运回来的,那就是真的。不过这些是样品而已,真正的东西,是要把北海拿下来,起码要把北海一半的水岸要占下来,这些东西卖得出去了,才算是发挥上用场。”

桂祥知道这些东西的“用场”在那里,太后问安德海,“不过说起来,日后都要用这北海的水?”

“回主子的话,是的呢,这还是主子教导奴才的,以前万岁爷用的那个新马车,外头的王公贵族和有钱的商人,都要用这个同款的,上行下效,若是太后都用这些,想必这风气一下子就能学起来了。”

“好吧,好吧。”太后有些无奈,“还好只用北海水烹茶,若是用在日常所有,比如洗澡洗衣服什么的,这么兴师动众,千里取水,怕是要被言官的口水淹死。”

“此外,赏赐的也可以从这几样里头选。”安德海笑眯眯地说道,“还不能大肆封赏,只能是选择最优一等的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