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铸清华-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无言的坐在宝座之上,中午的阳光照进了养心殿,太后的面容模糊一片,武云迪躬身行礼,“太后,为防止有人生变,请太后下旨,命丰台大营兵马入京驻守。”

“无需担心。”慈禧太后摇摇头,“能惹是生非的人都困在宫里头了,有着你在养心殿闹了这么一出,有心人也不敢有什么胆子再闹事,大军骤然入京,怕人心浮动,反而更乱,我现在就怕有乱子!”

荣禄跪下请命,“武大人在宫中主持,必然是万无一失的,臣自请命,任九门提督!”

慈禧太后点点头,“如此甚好,也不必经过吏部,我下一道密旨给你,你节制九门提督军务,九门提督若是不傻,必然知道我的用意,冯三保也是自己人,他执掌警察署,手里有人,你吩咐他,务必要维持京师秩序,不许出乱子,凡事以稳为上!”

“是!”武云迪已经下去巡视宫禁,皇太后从“中正仁和”牌匾下的宝座走了出来,神色复杂的看着荣禄,“如此就辛苦你了。”

“谢谢你。”

荣禄身子一震,“皇太后不要太伤心了,凡事有奴才在。”

荣禄也走了,养心殿的正殿上只留下了皇太后一个人,她站着发了一会呆,突然腹部一阵绞痛,有种慑人的嗜觉翻涌上来,皇太后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整整一天不吃不喝了。

她慢慢得走出了养心殿,唐五福已经焦急的候在外头了,见到皇太后来不及行礼,“皇后娘娘在寿康宫动了胎气!”

慈禧太后一惊,“怎么样了?”

“太医已经瞧过,不碍事。”唐五福苦着脸,“可是一直不吃不喝,以泪洗面,这样难过下去,肚子里头的皇子怎么受得了?奴才不敢不来禀告主子娘娘!”

寿康宫里也换上了白色的布幔,一副哀伤的气氛,太后走进了寿康门,看到了两边的铜狮子上也绑着白色的绢花,太后叹了一声,“既然皇后在这里住着,就不用居丧了,免得皇后看了刺心,更是无心养胎了。”

慈禧太后进了正殿,看到东边满地的坑,皇后只是萎顿在炕上,默默低头垂泪,慈安太后坐在一边低声劝慰着,见到慈禧太后进来,连忙起身,皇后也起身请安,“不要多礼了。”慈禧太后拉住了皇后的手,“手怎么这么凉?不要冻到了。”

“娘娘,她已经许久没吃东西了,她伤心,我实在是劝不住。”慈安太后哀道。

慈禧太后摇摇头,就这样拉着皇后的手,一起穿过隔间,到了东配殿,这里是太后平时用膳的地方,只见热气腾腾的膳桌上已经摆满了膳食,太后放下皇后的手,把她按在座位上,“多少也要吃些东西。”

慈禧太后自顾自的坐了下来,太监们一样样的奉上膳食,她用筷子夹起了一个玫瑰芝麻豆沙卷,吃了一口,放下不食,又拿着勺子喝了一碗豆浆,不知不觉就默默的垂下了泪。伺候的太监连忙跪下,“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皇后见到了太后流泪,她也越发痛哭了起来,皇太后让太监起来,依旧上菜,她慢慢的夹着筷子,慢慢哭着,嘴里丝毫不停下进食,把泪水和佳肴一同咀嚼,一同吞进了肚子里,像她的感情和全部的希望,都咽下了腹中。

太监们默默无言上菜,慈安太后默然呆坐不发一言,皇后见到慈禧太后这样,反而担心了起来,止住了泪水,“皇额娘请不要太伤心了,若是这样伤心,大行皇帝走的。”皇后哀声说道,“走的怕也不安心。”

“我知道你伤心。”慈禧太后努力得吃着东西,嘴巴塞的满满的,眼角却还是不住的流下泪,“我也伤心,我的伤心只有比你更多的,十几年的培养教导,我一心就是想让他成为千古一帝,光耀史册,强宗胜祖,没想到,他才二十出头,我才四十岁,就要这样白发人送黑发人,我的一生梦想和追求,就这样绝望了,皇后。”慈禧太后泪眼滂沱望着阿鲁特氏,“你明白这种感受吗?就好像农民辛苦了一整年,快到秋收的时候,天灾人祸把你的收成全部夺走了,我们除了哭,还能做什么呢?”

“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太后喝了半碗鸽子汤,“十三年前,我把文宗皇帝送走了,今天,我又把大行皇帝送走了,青年丧夫,中年丧子,是一个女人最悲哀的事情,我当然要哭,我要狠狠的哭,或许只有哭泣才能让我们缓解这些不能用言语表达,除却大喊大叫之外无法宣泄的情绪。”

皇后慢慢的起身,跪在了地上,慈禧太后拉起了皇后,“我的心里和你一样的难过,你没有了依靠,我何尝也不是没了依靠,只是你还有依靠,就是你的肚子。”慈禧太后凄然看着皇后,“我刚才在养心殿和诸王群臣力争,这才把帝位空悬,直到你诞生为止,若是平安产下皇子,你就是皇太后!”

“你的后半生就有了依靠,你只要想到这一点,就绝不会不吃东西,饿坏了你自己的身子,让大行皇帝和你的子嗣受委屈。”

皇后扑在了慈禧太后的怀里,两个人抱成一团,痛哭出声。

第529章 临朝称制(三)

皇后终于能够强忍着悲痛用膳了,慈禧太后让慈安照顾皇后,独自出了东配殿,走在了正殿前的空地上,雪光照耀,这才发觉自己的眼睛痛的厉害,安茜扶着太后进了东暖阁,上了坑,把热毛巾敷在脸上,这才稍微舒服了一些,“小安子呢?”皇太后隔着毛巾说话,话音闷闷的。

“在内务府那边忙着。”

“叫他过来。”慈禧太后放下了毛巾,“我有事要交代他。”

太后只觉得似乎少了一个人,她用手支撑着发沉的脑袋,想了想,终于想了起来,“瑛妃呢?我怎么没瞧见她?”

“回娘娘,她在后殿歇息。”安茜说道,她有些奇怪,“似乎她不是很伤心,用膳起居都一如往日。”

“那就是她的长处了,虽然心系皇帝,但是知道轻重,不会一味只是伤心难过,这点来说,皇后就是不如瑛妃了。”太后叹了一口气,“我也是一样,有时候,太过重感情,总是自己受委屈。”

“娘娘。”安茜一脸忧伤,却不知道如何劝慰,“还是要保重自己身子才好。”

太后深深吸了一口气,“你叫人安排好皇后和瑛妃,不许闲杂人等惊扰了两人,德龄虽然已经身死,但是我不知道宫里头有没有他的余孽,宫里头太大了,目前只能是安排在寿康宫里,安茜,她们两个绝对不能再出事情了,再出事情我就不知道这天下会闹出什么乱子,我要你盯住他们,一刻也不离身,直到我肃清了宫闱,明白吗?我也不知道谁还能相信,只能交代给你了。”

安茜听命离去,安德海进了东暖阁,打千跪在地上,“宣礼处的人,都控制了吗?”

“宣礼处有职位的太监都已经看管起来了,他们倒是识趣,知道德龄出了差池,不敢擅自行动,早就拘了一帮子人在东五所,准备太后娘娘发落。”

“他们就不怕我迁怒?”慈禧太后仰着脸,闭目养神,殿内的檀香点的有些多,她脑子阵阵发晕,“要知道德龄的罪孽,我就算杀了宣礼处所有的太监都不为过。”

“皇太后仁慈,想必不会这样的。”安德海跪在地上回话,“他们也把德龄的几个亲信,还有做这事的人都揪了出来,等候皇太后发落。”

“是啊。”慈禧太后闭着眼继续说道,“亲信者让他们出宫去给大行皇帝建陵,行事者杖毙。”

“行事者据交代也不知内情如何,若是处死,是不是太过严苛了?”

“我刚死了儿子,就算我要迁怒于人,怎么?也不行吗?”太后睁开了眼睛,怒道,安德海俯下身子不敢再说话了,“罢了,罢了,宣礼处我还是要用的,只是如今问题太大,我不敢用了,再用他们,嘿嘿,我怕夜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割了脑袋去,那就先放到西苑去洒扫,叫人看着,不许他们出去,也不许他们再生事!”

唐五福进来禀告,“皇后娘娘已经用了膳,回偏殿歇息了,军机处打发人来说,请太后去养心殿议事,有事情要禀告。”

“知道了。”慈禧太后吩咐唐五福和安德海,“你们这些日子把内宫给我盯住了。”

“嗻!”

太后御养心殿,原本临朝称制还是需要一个仪式,但是如今事急从权,只能是先料理急事,仪式放在一边,等到以后再说,先说的是皇后和后宫嫔妃的封号,皇帝驾崩,继位者未知,但是这封号却不能不先赐予,礼部给皇后起的封号是“嘉顺皇后”。慈禧太后点点头,又展开看了其余嫔妃的封号,不免微微皱眉,“其余嫔妃怎么没有进位?亦无封号?这可不行。”

“太后娘娘,如今乃是国丧,若是大封六宫,未免不合时宜。”沈桂芬说道,“所以未有封号,也没有进位。”

“罢了,你说的有道理,只是瑛妃与他人不同。”慈禧太后放下册子,“怀有龙胎,可进贵妃。”

“是。”这是小事情,不用说什么不同意的话,军机大臣应了下来,徐桐又上前禀告,“大行皇帝的谥号和庙号都已经定下来了。”

唐朝之后,谥号变得又臭又长,正常人几乎不能一口气读完,而且上面全是十分赞扬的美字,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完全不能体现出一个皇帝盖棺论定的目的,所以庙号变成了对一个皇帝评价的作用,太后关心的就是这个,咸丰皇帝庙号文宗,“文”字听起来不错,但是在谥法里面不是好字眼,宣宗号称小治,文宗就是大乱,咸丰朝时候,哪里是小乱,根本就是天下大乱。

所以这个文字算是掩饰褒奖溢美了,皇太后就问,“庙号是什么?”

“内阁拟了几个,第一个是武字。”

“武宗?”慈禧太后喃喃复述,原本还是迷茫之色,随即有些不悦,“明武宗皇帝无子绝嗣,你们这些人,是在诅咒大行皇帝无后吗?我瞧着你们这些人是昏了脑子了!大胆放肆!”慈禧太后发怒了,眉毛倒竖,刷的站了起来。

明武宗就是以风流古怪不着边际著称的正德皇帝,年少去世也就罢了,这和同治皇帝一样,武字是好字,但是最紧要的一点这些人不知道是忘记了,还是疏忽了,正德皇帝是绝嗣的!继位者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藩王嘉靖皇帝!

众臣又是跪下,徐桐这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拍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连忙又是请罪,“大行皇帝外抗强敌,内平匪乱,筹办水师,大兴新军,臣等以为可用武字,未曾考虑前朝之事,请太后恕罪。”

“罢了。”时间一久,慈禧太后也变得越来越迷信起来,“武字不好,不要用了,还有什么字?”

原本想好的那个字似乎也不能用了,徐彤心里反复斟酌,一共想了三个字,剩下一个字,似乎也不太好,但是这时候无法继续斟酌,只能是硬着头皮说道,“是中,庙号中宗,意为中兴之主。”

第530章 天下无主(一)

“大行皇帝在位十三年,文成武功均是赫赫,一扫道咸以来武备不修,国力疲软之颓势,先平洪杨之乱,再平阿古柏白彦虎西疆之乱,凡此种种,可谓是中兴之主。”翁同龢说道,“民间也有同治中兴的说法在,故此内阁亦是觉得中字甚好。”

“中宗?”慈禧太后想了一会,“中兴之主,原也是当得,但。”慈禧太后欲言又止,但是唐中宗受制于武则天,之后又被自己的皇后毒死,虽然复兴唐室,但是未免实在太憋屈了,如果有心人隐隐借此议论宫中,似乎又是不好,“还有没有别的?”

“还有英宗,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着曰英;明识大略曰英。”

“英宗?可,皇帝自然是称得上明识大略,出类拔萃的。”

于是定下庙号,又谈及谥号,前面一大堆都是废话,“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这是前面的字,后面是某皇帝,历史上同治是毅皇帝,现在也有所变化,改成了“端皇帝”这个字不错,太后决定了,就此下发懿旨,以后大行皇帝就称“大清英宗端皇帝”了。

定下了这个大事,众人的心思也就定了下来,各人依次汇报公务,慈禧太后不急不慢,有些驳回去,有些批准,有些改进之后再行实施,不到两个时辰,就利落痛快的解决了一大堆子事儿,军机大臣们走出养心殿的时候,脸上纷纷露出了轻松的神色,在其位谋其政,太后坐在了养心殿的正殿里,只是后宫而已,论才干,文宗英宗父子远远不及皇太后。

庄亲王下了朝,这时候他还没分派事务,一切事务要等到大行皇帝出殡之后,再行定夺,恭亲王不耐烦看到他,但是也没法子,所幸皇太后,也不欲庄亲王这么着急上火滥权,命他前往乾清宫料理一切事宜,为了方便他使唤内务府,还加了内务府大臣的职位。

他走到了乾清宫,轮班哭丧亲贵大臣诸王公爵刚刚走了出来,睿亲王德长见到庄亲王连忙上前问养心殿的事儿,听说大行皇帝的庙号和谥号,他问了一句,“这,英字我听着怎么这么耳熟?豫王。”他拉住边上的豫亲王本格,“这个英字以前也有人用过?”

“前明就有英宗,就是那个被蒙古人俘虏的正统皇帝。”豫亲王说道,“这可真有意思。”

“对,对!想起来了!”睿亲王拍了拍脑袋,恍然大悟,冷哼一声,“是有意思,明英宗经历了两场政变,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咱们的英宗端皇帝也是差不离,没有祺祥之变,这位大行皇帝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寿岁不久,这和宋英宗也是一般。”豫亲王低低地说道。

庄亲王连忙摆手,“别说这些废话了,快想想接下去的法子吧!我可还没老糊涂,今个在养心殿,怎么样,你们还没瞧见?这个军机大臣我是做得是胆战心惊,你们在养心殿闹成那样,就算如今没事,将来肯定要算账的,我可是担心这个,不担心什么庙号谥号,这些玩意和我没关系!”

睿亲王正了正身上的丧服,满不在乎,“三叔,你担心个屁啊,就靠着那些包衣奴才家的废物们,还想对我们这些宗室亲王怎么样不成?要知道,咱们可是铁帽子王,与国同休的!”

“谁管那些底下的奴才?”庄亲王想到了之前看到慈禧太后的眼神,就不禁真真后怕,“我说的是宫里头,寿康宫那位!”

“你怕她作什么。”睿亲王卷起了马蹄袖子,漫不经心,一脸不屑,“前朝她算是妻凭夫贵,本朝么算是母以子贵,大家听着她发号施令也就罢了,接下来那里还轮得到她说话?将来就算是皇后产下嗣皇帝,难道还是寿康宫垂帘?做她的清秋大梦!”睿亲王啐了一口,“自然是皇太后垂帘听政,太皇太后老人家安心念佛养老就是了!到时候一个身居后宫的老太太,你还怕她干什么。”

豫亲王袖着手淡然听着,也不插话,三个人走到了乾清宫的角落里,“她之前罢黜了怡亲王和郑亲王,怎么着,如今还想把咱们也撸到底?我倒是不信了,我可是一心为国,在养心殿说的话,半句都没错。”

“她不会撸了咱们的。”豫亲王对着庄亲王安慰道,“之前是怡亲王和郑亲王两个人自寻死路罢了,这都多少年过去了,咱们可都是安分守己的。”睿亲王看了豫亲王一眼,点点头,“就是这个理儿!”

“就算一时冲撞她,也不打紧,怎么着咱们都不能说话了?太后她老人家自己就说过,在养心殿,畅所欲言,所说任何之语都不禁止,她总不能自己打自己嘴巴吧?再者,今日也不同往日。”豫亲王微微一笑,继而说道,“两个铁帽子王这么十三年一直空闲,宗室们早就有所怨言,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