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铸清华-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绝对是真本,而且是藏在文渊阁流失出去的几本,上头还有前明府库的印签,错不了。”奕劻笑道。

“那还等什么。”李慈铭刷的站了起来,“贝勒爷还不带我去瞧瞧?”李慈铭一爱看戏,二爱藏书,凡是俸禄礼仪之类的收入到手,尽数都送到了琉璃厂的古籍书店,如今又听闻有《永乐大典》,见猎心喜,那里还按捺得住?只怕要即刻见到才好。

桂祥收起了扇子,“莼客兄,您这性子可真够急的,那《永乐大典》就在贝勒爷的家里头,又不会长翅膀飞走?何须着急?接下去这出《雁门关》,可是最好看的,梅巧玲的萧太后,您不想看?先看戏。”他对着李慈铭笑道,“看了戏咱们再去拿书就是了。”

“何须劳动莼客兄,我叫人打发着送到贵府上就完了。”奕劻笑道,见到李慈铭脸上有些不悦之色,连忙又说道,“一定叫人安排好,绝不能将这几本《永乐大典》有半点损失。”

李慈铭站了起来朝着奕劻作揖道谢,又是一番礼尚往来互相行礼,桂祥笑道,“你们两个主宾再这么行下去,我瞧着都费劲,等会可就是戏都瞧不成了!”

锣鼓敲响,接下来的戏又出来了,梅巧玲饰演的萧太后威严无比,踩着鼓点慢慢的走了出来,李慈铭早就聚精会神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戏台上,桂祥喝了一口茶,偏过脸状若无意的对着奕劻说道,“刚才我恍惚瞧见了浙江来的胡雪岩,怎么的,贝勒爷也和这样的财神爷有来往呢?”

奕劻微笑,“今个才是第一次到我府上来,管家不说,我还不知道是他来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今天唱堂会,我没下帖子给他,倒是他自己来了,这会子胡雪岩长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到底还是承恩公人头熟,认得出胡雪岩这一号人物。”

桂祥眼神微微一凝,摇头笑道,“我也只是在浙江会馆瞧到过一次,知道什么样子罢了,那里是人头熟,贝勒爷说笑了。”

“他这个人出手倒是阔绰。”奕劻毫不忌讳,直截了当地说道,“送了一笔大礼来,我倒不好意思让他出去了。”

“贝勒爷交友广阔。”桂祥看着戏台上的铁镜公主眼神发散,可见注意力并不在戏台上,“三教九流都有交往,今日张提督不也来过略坐了坐吗?只是贝勒爷您架子大,无暇回府罢了。”

张提督就是安徽人张树声,之前任贵州提督,去年入京,如今是直隶提督,正是京畿地面上最有武力的几个人之一,他能来奕劻府上略坐坐,已经是奕劻极大的面子了,奕劻笑道,“可不敢瞧不起这些做生意的,哪一个不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他们每一日的吃食开销,只怕是比咱们一年的俸禄还要多,商人虽然是四民之末,可如今的商人,哪一个不是捐了大银子谋个出身?这个胡雪岩捐了江西候补道,又赏了黄马褂,还有二品的顶戴,若是论起咱们的差事,不论爵位,咱们还要和他平辈相交呢。”

“一介商人而已。”桂祥不屑的摇头,“凭他怎么样……”后头的话却没有说出来,奕劻不动声色的微笑,“他们自然是比不上咱们,可说到底咱们也是要过日子的不是,不靠着他们的孝敬,我这场面。”奕劻用下巴点了点这场内繁华喧闹,纸醉金迷,“怎么办的下去?”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只怕贝勒爷您要准备好应对了。”

“嗨,怕什么。”奕劻笑眯眯地说道,“他们也只是为了钱而已。”奕劻想到了极为重要的事儿,朝着桂祥问道,“贝勒爷,说到前,我倒是要多嘴问一句了,这八旗的事儿,西圣她老人家是怎么想的?”

“贝勒爷您自己个在总理衙门当差,差不多是每天要见西圣的,怎么反倒问起我这个局外人来了?”桂祥用手捏了捏热毛巾,潇洒地笑道,“兄弟我虽然当着侍卫大臣,可这朝政上的事儿,是一概不知的。”

见到桂祥如此推得一干二净,奕劻倒是有些失望,“不过。”桂祥慢悠悠地说道,“单单瞧着那几位,一个载凌,犄角旮旯里跳出来的宗室,一个崇绮,什么身家性命都不要的承恩公,贝勒爷你还不知道,接下去是要动真格的了?”

“这方案如何,动不动真格,倒也无妨,若是就看怎么执行了。”奕劻说道,“世宗皇帝那样的厉害,要官绅一体纳粮,还要严查历年亏空,闹得人心惶惶,可这高宗皇帝刚刚登基,就把这些都免了,所以这方案如何,并不重要,就看能不能实行下去。”

“西圣想要做的事儿,有没有一件事儿没做成?”桂祥捧着盖碗,碗盖轻轻撇了撇茶水,吱溜喝了一口,摇头晃脑品了品滋味,“好茶。”他睁开眼对着奕劻说道,“既然是安排了这些人,那必然是要做一番事情出来的,不然岂不是白费了这么多的功夫?”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听说崇绮几个巴不得把事儿闹得大了去,公爷难道您不担心自己身上的这个爵位?”

“我担心什么?”桂祥笑道,“我已经是递减袭爵了,又不指望世袭罔替,俗话说,天塌了自然有高个子顶着,他们不担心,我怎么会担心?再说了,我们家原本是小门小户,也不怕贝勒爷笑话,有了西圣在这里,什么吃的穿的都见识过了,日后若是没了爵位也和往日一般就是,倒是贝勒爷,如今是正儿八经的超品爵位,又有了郡王衔,日后当差得力,搏一个世袭罔替的王爵也不是没可能,眼下他们这么一搞,将来这铁帽子可就是难说咯。”

“还指望那呢?我若是痴心妄想,那可真真是不识时务了。”奕劻笑道,“兄弟心中,只是想着一件事,咱们亲贵自然不比那些旗下的泥腿子要指望着丁银过日子,大头还是在这爵位上来,宗室的爵位再减也是减不到底的,我这里有差事自然是不怕,只是怕子孙后代若是不肖,没有爵位的这份出息,只怕要饿死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贝勒爷担心个这些作甚。”桂祥笑道,“这都是往后的事儿,且顾及眼下就好,如今西圣啊,身边缺的就是能当差的人。”桂祥看了一眼李慈铭,聚精会神盯着戏台上的李慈铭耳廓动了动,“没瞧见高王二人?不过是几年工夫,生发成什么样子了?就到了如今的位置,别的人也是如此,我倒也不是夸自家的太后,她对人如何,大家都是看的见的。”桂祥丢了几颗榛果到了嘴里,拍拍手,“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八旗的事儿,别人还不知道如何,支持的人怕是没有,但是,若是能够冲锋陷阵当一马前卒,这大功想必不会忘记的。”

奕劻若有所思,边上的李慈铭不耐烦地说道,“你们若是要谈事儿,请往别的地方去,我还要静静听戏,不耐烦听你们絮叨这些废话。”

桂祥哈哈一笑,起身拂了拂袖子,“莼客兄,贝勒爷,你们两位安坐,我且家去了。”

李慈铭也不起身,只是看着戏台子上的萧太后挪不开眼,奕劻站起来把桂祥送到了雕刻着西番莲花纹的拱门,就转身回来,心里还在想着什么也不主意别人,眼前就出来了一个和和气气的中年男子,朝着奕劻打千请安问好,“给贝勒爷请安。”

奕劻点点头,请那个人起来,他打量了一番,见到那个五十多岁中年男子器宇轩昂,气度不凡,保养得宜,衣着华贵,听到他的口音有南方的腔调,自己又未谋面,就知道是胡某人到了,“是胡老板吧?”

“不敢当贝勒爷老板的称呼。”胡雪岩弯腰微笑,虽然不卑不亢,但又让人如沐春风十分妥帖,“贝勒爷直接称呼小的贱名光墉即可。”

胡光墉,字雪岩,安徽徽州绩溪人,是现在南边浙闽两江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这个红顶指的就是他的身份,从二品的布政使衔,这个倒不是捐官,只是一个政治待遇而已。这个待遇可以让胡雪岩在浙闽,除了见到少数的几个人之外,都可以仅仅拱手行礼。

当然到了京中,这个布政使的头衔就行不通了,超品的国公贝子贝勒一大把,还有公侯伯子男这些爵位一抓也是一大把,单单靠着这个布政使头衔还没用,谨小慎微之余,今日也有求于奕劻,自然言语行动上分外都要客气。

“太过客气了。”奕劻笑道,“今日你初次来到我府上,就送了如此大礼,我受之有愧啊。”

奕劻知道胡雪岩半路拦着自己,必然有话要说,于是请胡雪岩到了一处抱厦里头坐下,丫鬟们上了茶,两个人寒暄几句,奕劻管着总理衙门对外商贸的事儿,原本对于经济之道颇为在行,胡雪岩是做对外的茶叶和蚕丝生意的,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必然是有求于自己,“雪岩你若是有事儿,不妨直说,我的性子你大约还不明白,最是古道热肠了,若是能够帮忙的事儿,我必然是不会不帮的。”当然了,就是帮忙需要支付代价而已。

对于胡雪岩来说,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找对人来办事就行,看来那一盒子的珍珠起了作用,胡雪岩恭声说道,“是,原本小民是万万不敢来贝勒爷的府上叨扰的,凡事有事应该是下帖子请贝勒爷出去才是,我来京中次数不多,却也知道贝勒爷最是热心肠的,所以厚着脸皮不请自来到了贝勒爷府上蹭吃蹭喝,实在是该死。”

奕劻微笑听着胡雪岩说话,也不搭腔,胡雪岩继续说道,“贝勒爷是知道小民做蚕丝和茶叶生意的,说到底,主要的生意还是蚕丝,洋人们没有规模以上的蚕丝制造,所以他们都要从中国购买蚕丝到自己国内或者是殖民地处进行织造丝绸,这个生意原本也是做得,世界上十之八九的蚕丝都在中国出产,不怕洋人们不来买,他们若是不来买,那么贵族们穿的丝绸又要问咱们买了,丝绸可比蚕丝贵的多多了。所以小民在上海投了两千万两银子来建造蚕丝厂,想着赚洋人们的钱,只是,哎,如今这蚕丝的价格一日比一日跌的厉害,我那么多的银子投在上海,只怕是都要打水漂了。”

“哦这是何故?”奕劻管着对外商贸,虽然不直接经手银钱,但是若是对外的贸易金额较之往年低了,自己可是要吃一顿排揎的,所以他也来了兴致,倒不复之前淡淡的表情了,“难道是蚕丝大丰收?”

“却也不是。”胡雪岩摇摇头,“还是因为中国蚕丝商人各自为战,互相杀价,去年夏天到现在,蚕丝的价格已经降了三成,到了今年夏天,蚕丝若是丰收,只怕是价格更要跌,中国的蚕丝商这样杀价抛售,自己赚不到银子,反而白白便宜了外国人。此外,这关税那么可就降了。”

“这倒是件事儿啊。”奕劻沉思,他想了许久也想不出什么法子,也就干脆不想,“也难为你了,还帮着朝廷着想,雪岩你若是有什么好法子,直接说就是,这里可没有外人。”

奕劻其人才干不佳,人情世故却是十分谙达,胡雪岩号称蚕神,富甲江南,自然是商场里面一等一的人物,值得自己拉拢,胡雪岩不需要拿什么阿堵物来谢奕劻,只要有时候能让他稍微帮一帮,就是受用不尽了,所以奕劻摆出了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过来,胡雪岩也不说废话,站了起来朝着奕劻拱手作揖行礼,“雪岩不才,斗胆想成立蚕丝出口售卖协会,请贝勒爷出面支持雪岩!”

第614章 顾此失彼(二)

胡雪岩说的十分正式,语气也响亮,似乎这个成立什么蚕丝出口售卖协会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儿,可奕劻也只是微微点头,十分镇定,胡雪岩惊讶之余十分钦佩,到底是中枢干臣,洋务大将,一点子的蚕丝生意果然是不放在眼里。

“雪岩你之前在浙江做的好大的生意。”奕劻左手虚按,请胡雪岩再坐下,“我虽然不知道内里,却也是明白,你和左相的关系,说到底,我不过是总理衙门当差的,这中枢的事儿,我做不了主。”

胡雪岩的第一个恩主自然就是王有龄,旧年胡雪岩看中了王有龄的能力,义助王有龄五百两入京打点关系,之后吏部分选,到了湖州任知府,之后太平军肆虐,浙江危急,世人都觉东南各地视为宦途黄泉路,各个畏惧生死不敢前来担任,王有龄也是干才,湖州攻防战之中出了大力,得了左宗棠的青眼,几年之间就从湖州知府、杭州知府、浙江布政使、浙江巡抚,最后在左宗棠转任新疆总督的时候,更是兼任过浙闽总督,王有龄发达之后十分感念胡雪岩的义助之恩,多方帮助,使得胡雪岩的事业有了第一次质的飞跃。浙闽平叛所缴获的物资一概交付给胡雪岩的商号发卖,之后更是将胡雪岩介绍给左宗棠,三日之内,就筹集了十万石的粮食供给左军平叛,在左宗棠面前一展才能,并借此让左宗棠倚之为干将,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碱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这样,财源滚滚来也就不在话下了。自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将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胡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己超过千万。左宗棠西出玉门关平阿古柏之乱,苦于粮食周转难以为继,胡雪岩亲赴兰州,坐镇西北,砸下重金收集丝绸之路上各部落的粮食,使得西去平叛一路之中后勤粮草不用丝毫担心,户部也是投桃报李,不仅将后勤的粮草折成现银都交付胡雪岩料理,更将兰州至哈密的官道给予胡雪岩建造,这一条官道路途遥远,人烟稀少,世人都觉这是赔钱的买卖,谁知道胡雪岩另辟蹊径,边建造,边发卖各地西域各地货物,因着兰州对西北货物的便利,建成了兰州毛呢厂,买了英国的机器,做羊绒的生意。还没等到官道建成,商贸之中获得的利润,就已经把官道上的投入尽数赚回了。之后商议平叛功劳,胡雪岩位列后勤之功第四,仅在户部几个堂官之后,太后御笔钦定,给了黄马褂和二品的布政使头衔。

更别说浙闽新建南洋水师,他也参与了一脚。同治五年,朝廷批准了左宗棠的奏折,命其在福建马尾主持兴办船厂,监造轮船。胡雪岩找来法国的技师,协助左宗棠筹建船厂。但就在船厂刚刚动工不久,朝廷突然下令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左宗棠赴任之前,一面向朝廷推荐江西巡抚沈葆桢任船政大臣,一面又竭力推荐胡雪岩协助料理船政的一切具体事务。

同治八年秋船厂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成功。这艘轮船从马尾试航一直行驶到达天津港,当人们首次看到中国自己制造的轮船时,万众欢腾,盛况空前,连洋人也深感惊奇。同治十年初,“镇海”号兵轮又下水成功。远在边陲的左宗棠得知这些消息,特别写信给胡雪岩:“闽局各事日见精进,轮船无须外国匠师,此是好消息……阁下创议之功伟矣。见在学徒匠日见精进,美不胜收,驾驶之人亦易选择,去海之害,收海之利,此吾中国一大转机,由贫弱而富强,实基于此。”可见信任如斯。

奕劻笑道,“这样的事儿,不是我不来帮忙,只若是雪岩你去请左相出面,哪里还能办不成的?”

胡雪岩微笑着解释道,“不是有句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贝勒爷管着这事儿,我那里有不来拜真佛的?来求您这尊大佛是最应该的了,再者,我也不瞒您,如今这朝局我也是知道一二的,小人是从浙江出来的,议政王那里……可就不好说了。”

这话的意思奕劻当然知道,恭亲王已经要千方百计要左宗棠的好看,若胡雪岩径直去找左宗棠,不用多想,被恭亲王把持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