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铸清华-第5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语直指胡雪岩内心,“蚕丝的事儿,现在还是你说了算,只是我这个银子不能白给,总是要收利息的。”

“请太后放心,太后援手,小人绝不是不知道知恩图报。”

“如此就是最好,我给你一年的时间。”慈禧太后点点头说道,“安排好阜康银号所有的事务,然后入京当差吧。”

“这?”胡雪岩有些疑惑,“小人不明白。”

“你胡雪岩号称是红顶商人,想不想把这个商人去掉。”慈禧太后又喝了一口茶,“当一个名正言顺的红顶子堂官啊?”

“虽说是红顶商人,有了那么个红顶带,可归根结底到底只是商人,当然,我自己个是没有任何鄙视商人的存在的,只是这世道如何?现实你总是看的清楚的,商人的政治地位很低,这是现实,你瞧得清楚,所谓现实,那么就是短时间内大家都认可并且难以改变的事实,你自己遭遇了这么一趟,难道还不明白,只是商人,加上一个顶戴,也是不济事啊。所以我要来问问你,想不想把这个商人的名号去掉,当一个真真正正的红顶子堂官啊?”

所谓堂官,就只是指各部尚书侍郎,再加上各寺院司的主管,指的是能够坐在各部大堂里面当差办事的官员,起码都要从二品以上的本官才有资格,慈禧太后这样胡萝卜给的够大,险些要噎死了胡雪岩,胡雪岩喘着粗气,“这小人,如何担当的起。”

“你可以的,当然担当的起,我看中你的人,而不是看中你的银号,你啊是势单力薄,另外呢,也容易得罪人,所以在现在这个时候没人帮你,才落了这样的一个境地,我昔日曾经听说过一句话,不妨现在这个时候学给你听一听。”

“小人听西圣的圣训。”

“你的房子是石头建的吧?”

“是按照西洋的建筑法子修建的,还用了水泥等物。”

“你这银号是石头修建的,按理说可以抵御几百年的风浪冲击,可你这几日的风波足以要你的老命,那么这个银号无论多少坚固也就不属于你了。”

“紫禁城虽然都是木头修建的,最见不得火光,最怕的就是祝融火神,永乐皇帝营造紫禁城到现在快四百年的时间,大火、雷击,几次毁损,但是都安然无恙,或者是修复,或者是重建,依然是富丽堂皇,为天下第一威严之地。金钱就算是你的银号,看上去似乎十分气派,却是经不起大风大浪的摧残,而权力。”慈禧太后的嘴边说出了最蛊惑人心的话语,朱唇轻吐,似乎说出了一个让胡雪岩无法抗拒引诱之物,“就像是紫禁城,偶尔毁损,却永不过时,永远是这世间的唯一主宰。”

“再者,你说,我一个太后,富贵荣极,为什么还要这么不辞辛劳,多嘴多手的管前朝的事儿呢?呆在后宫里头,听听戏,赏赏花,天气热的时候去园子避暑,多悠闲自在,何必要每日看折子,见大臣,下圣旨,定国策?”慈禧太后摊摊手,“难道是吃饱了撑着?”

“世人都以为这垂帘听政,实在是无限风光之事,但是在我看来,却是世间第一繁琐沉重累的事情,你应该也可以时常耳闻,我喜好华服,爱美食,自然么,住也要住最好的地方,可这些都是要花时间去消遣才能得其中滋味的,但是呢,现如今我最会呆的地方就是养心殿了。”慈禧太后说着往日不会说的话,“日复一日的看折子,你却知道我为何如此?”

“小人愚钝,不敢揣摩西圣心意。”

“你只是不愿意说。”慈禧太后微笑说道,“今个我心情好,说一些话给你听也无妨,我一直都是如此认为,人生在世,不过是短短数十年,如何能够让这一辈子过的精彩?就靠着那极品的雨前龙井,是没多少出息的,只能留在文人墨客的闲谈笔记里面,天降我于此世间。”慈禧太后声音不响,却透着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自信,“总要让我留一点故事让后人看!而你胡雪岩,想不想做一番大事业?在你这样的人物眼里,钱应该不是任何目标了,你想要的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慈禧太后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我可以给你。”

胡雪岩沉默不语,只是跪下了磕了一个头,显然是已经应诺了,慈禧太后满意的点点头,“我给你一年的时间,把票号的事儿料理好,给儿孙多留一些家底,自然,日后你入京当差,在我同意的范围内,优惠一些给你胡家的生意,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我要做这件大事,要杀人要打板子,更要捧几个财神出来,不然岂不是白做?”

“是。”胡雪岩十分感激,这话的意思表明了慈禧太后会将胡雪岩的银号纳入到朝廷的体系之中,在中国做生意最紧要的就是要抓住政策的时间,如果单独靠自己的力量,想要出动北洋水师击沉日本出口蚕丝的货船,间接的给自己的蚕丝生意添一份助力,国家层面上的措施政策,是他所无法干涉到的。“西圣垂怜小人,特拨下一千万两银元来救阜康银号于水火之中,鄙号上下无以为报,只能是蚕丝出售之后,所得利润尽数上交户部。”他看了一眼边上伺候的安德海,“还有内务府,捐做国用,襄赞前线,为国效力。”

“哎,这话怎么说的,我之前为何没有下旨,要全民捐款的,我是不赞成这一套的,为国效力不是把自己的银子都捐出来,落了好名声,自己却过不下日子,这我是很不赞成的,你之前捐了六十万两给左宗棠,这是你的心意,往后就不能再捐了,如果外头人以为,我到哪一处,哪一处就要破产捐款,这名声未免也太难听了。”慈禧太后见收罗了胡雪岩,心里痛快,说话风趣了起来,“你之前给左宗棠的一百万两,这部分也算是借的,日后自然要还。我虽然说你胡雪岩花钱如流水,可也要赞扬你一掷千金为国为民的豪迈之气,南洋水师的新建也有你的功劳,这都是你的立身之基,不能轻易丢掉,至于这蚕丝的生意嘛。”慈禧太后看了安德海一眼,“你既然是商人,自然是不能做不赚钱的生意的,我怎么能好意思来吧你的赚的钱都拿走呢?实在不可。”

胡雪岩执意不肯,和内务府挂上就是和慈禧太后挂上,之前他是只觉身份不高,不能够和太后接触,如今有了这样好的机会,不把自己牢牢依附住慈禧太后身边,这样的脑子就配不上这位晚清第一商人的头衔了,安德海看到了慈禧太后的眼神,了然于胸,“胡大人。”他这会子就先叫上大人了,“这里头,我倒是要说句公道话了,西圣爷帮了忙,若是拿些银子自然是应该的,这底下当差辛苦的,内务府、户部拿出来的银子,不多收点银子回去,自然是不好交代,可如果都把银子收罗了上去,可不是就叫外头人说西圣爷贪心无厌吗?按照奴才的主意,还是二一添作五,大家伙五五分成,这样最是公平了。”

之后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了,慈禧太后十分满意,交代了一番胡雪岩以后要办的差事,如今就可以先行预备起来,随即参观了一番库房和运营程序,太后强调阜康银号是上海很重要的经济力量,我们要对他抱有信心,并且提供帮助。临行之前,胡雪岩的请太后赐下墨宝,“你这四个银字十分好,我倒是不用再写什么了。”慈禧太后笑道,“听说你在杭州办的胡庆余堂十分好,历年来,名药层出不穷,而且货真价实,我在宫里头就听说昔日西北,如今西南用兵,军营之中多用你的行军散,救死扶伤,是件有功德的事儿,你既然求字,我也不好不给,那就提给胡庆余堂吧。”随即赐下墨宝:“真不二价”加盖了慈禧太后的御赏小印,胡雪岩自然十分感激,靠此墨宝只怕可以横行江南,三代衣食无忧了。慈禧太后此间事了,随即在众人欢送之下,离开了外滩。

第736章 上海风潮(二)

上了马车,慈禧太后脸上的笑意才逐渐弥漫了出来,她自然是十分得意的,日本国已经不敢再出口蚕丝,这个时候除了从中国海域经过运出蚕丝之外,没有别的途径可以顺利出口,当然,你可以说越过白令海峡从北冰洋通过,也可以从南美洲这边经过,如果这么做,自然和中国的蚕丝生意不甚有关系,更不可能对中国的蚕丝出口构成什么威胁,这样绕了大半个地球来,也缺乏战略性的实效,意大利出口的蚕丝,慈禧太后根本就不相信他们的量足够应付全世界蚕丝的用量,就算他们够了,慈禧太后手里还有大杀器,根本就不担心他们的影响,不过现在银子紧张,没办法,只能是先紧着南边的战事再说,别的事情先放一放。

法国商人的溃败和臣服已经近在眼前了,蚕丝的价格必然会接受蚕丝协会的规定而定,加上朝廷和内务府显然要在蚕丝的价格上面赚到不少银子,慈禧太后自然是十分舒心痛快的,她赞许的看着安德海,点点头,“小安子,这件事办得好,我这个太后的身份,倒是不适合和别人讨价还价,说这些阿堵物的事儿,有你这么一说话,事儿就成了。”

安德海多年未见太后,心里原本惴惴不安,没想到慈禧太后一如既往的说这些,眼眶微微一红,连忙就在马车内跪了下来,“奴才,奴才委实不知道说什么,只有磕头的份儿。”

“快起来。”慈禧太后微微一笑,“昔日之事,从今往后一概不提,既然回来了,那就好好当差,内务府这些年的厂子收益降下去了,我思来想去,大约是因为没有你这个管事的人在,所以不见得好,原本是没关系,只是京中有大动作,没有内务府出力,办不下来,你就在上海呆几日,和胡雪岩这里把具体的事儿敲定就即刻北上,坐镇京中,不过我有句话倒是要说在前头,这是一件得罪人的事儿,你可不能心慈手软。”

“奴才得了天恩又能伺候在西圣爷的身边,万万是不敢奢求什么了,想想以前的事儿,除了罪该万死之外,最不妥当的一条就是太与人为善了,故此一退再退,做了不好的事儿出来,从今以后只有一门心思伺候西圣爷,外头的什么人我都不理会,不怕得罪人,就请西圣您放心吧。”

“那就最好了。”慈禧太后点点头,“你那个妻室能陪你在合浦风吹雨打十多年,也算是忠贞不屈的了,你先把她带回京师,等我北上回京,你再带进宫里头让我瞧一瞧。”

这是明显表示接纳安德海那位妻子了,慈禧太后认定,那么之前的事儿,也没人敢提起了。安德海双眼一红,心神一松,最终还是忍不住落了泪下来。

“旧游如梦,空尝寸断。”慈禧太后喟然叹道,“这些年走了好多人,你在我身边伺候也好多年了,恍惚就好似昨天,我才在淑芳斋外面第一次遇到你的模样。”她唏嘘不已,显然想起的绝不止安德海一个人,“从前的事儿,就让他过去吧。”

慈禧太后在上海的居所是在豫园,旧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将此处焚毁泰半,李鸿章主政上海,又苦心经营,将此地修缮一新,复现江南园林紧凑幽静繁复之美,慈禧太后久居北方,江南秀丽园林甚是少见,一经入住就十分满意,不由得连连赞赏,可这样的好心情没过多久,到了午后慈禧太后睡醒,太监来请诸部尚书并军机大臣,说慈禧太后召见,同时提醒,“脸色不太好。”

午膳之后送了折子进去,一般来说慈禧太后都是午睡醒看折子的,如果是说脸色不好,只能是说明送进来的折子上,出现问题了。

董元醇、庆海、孙毓汶特意留了心神,和郭嵩焘、荣禄、阎敬铭一起进了豫园,在得月楼前等候,两面临水,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而名。得月楼为二层楼房,建筑精致。绮藻堂位于得月楼下,以“水波如绮,藻彩纷披”而名,堂檐下有一百个不同字体的木雕“寿”字,称为“百寿图”,富有民族特色。堂前一天井,内有匾额:“人境壶天”,左侧围墙上有清代“广寒宫”砖刻。

边上有一处水榭,跨于溪流之上,傍山临水,溪上筑一垛隔水花墙,墙上有漏窗,墙下处有半洞门,水从洞门流去。游人至此,有不知何处是尽头之意,甚是奇妙。

不多会,慈禧太后就叫起了,几个人进了得月楼,见到慈禧太后坐在一处插天玲珑书架前,脸上淡淡的,见到众人鞠躬行礼,也只是点头,伸手拿了一本折子出来,对着几个大臣说道,“今个原本是好时候,没想到又被人坏了心情,董元醇,我要你管着都察院詹事科道,你就这么给我管的嘛?不要动不动就要跪,你们几个一起看看,读一读这位田学名的折子。”

田学名是兵科给事中,这又是上什么折子惹的慈禧太后不高兴了?几个军机看完,各自的脸上都有不同的颜色,“荣禄你是兵部尚书,也瞧一瞧吧。”

荣禄看了折子默不作声,慈禧太后见到军机大臣都不说话,不由得更是来气,“怎么都不说话,哑巴了?田学名上折子要求让北洋水师南下越南作战,以肃中华天威,怎么,他是瞧不起南洋水师呢,还是瞧不起左宗棠啊?”

在到达上海的当日,兵科给事中田学名折子到了御前,请北洋水师南下会同南洋水师一起来对法作战,不料,慈禧太后震怒,在御前呵斥道:“北洋水师乃国之重器,历年来花费甚多,岂能为一越南而陷北洋水师之危险中?再者我南巡上海,航道自然需要安全无虞才是,岂能南下,陷君上于危险之地!田学名其心可诛!”随即处置田学名,罢官去职,董元醇管理不善,也命解除左都御史的职位。

按理来说,董元醇受到如此大的申饬,只怕是颜面扫地,说不定即刻就要请辞军机大臣的位置,可他倒是安之若素,不急不慢的继续理事,庆海和董元醇算是铁党,虽然是一个在旗一个在民,旧年及早就依附慈禧太后,来往颇深,几个人都出了得月楼,只留下了荣禄一个人独对,庆海奇怪的看着董元醇平静的表情,“董翁,您如今的养气功夫见涨啊,宠辱不惊,我倒是要好好学一学。”

两个人关系甚好,也不虞说这样似乎会得罪人的话,董元醇摇摇手,示意庆海别说话,在前头宽敞的花厅分拣了折子,几个人分头处理政事,阎敬铭是最没空的,到了南边,一应的后勤粮草,军火设备都要他来运送沟通,御前出来就去了漕运衙门,郭嵩焘去巴黎银行联系法国人,孙毓汶管理吏部,有些人事任免的事情,也要速速发下去,说起来,倒是庆海和董元醇最空,庆海还没有到越南,不需要管理越南藩属的事情,毕竟也没什么可说的,两方在北圻都要打仗打出狗脑子了,顺化那里平安的很,一丝动静都没有,对法国在越南的侵略行为,理藩院也只是通过郭嵩焘抗议抗议再抗议,甚至不用自己出面,所以这会子闲的很,董元醇拿了折子回来,到了厢房,这才洒脱一笑,“都察院这个位置,慈圣已经定下来要给别人了,我何必不识趣,现在借着这个田学名的事情脱身,也是好事儿。”

“我记得田学名是你的门生……”庆海想了想说了这么一句。

“什么学生不学生的,也就是那样,他自己个的事儿我管不了。”这时候伺候的苏拉走了进啦,董元醇的声调顿时高了起来,“哼,还害的连累了我,真真是糊涂之极!”

总理衙门已经传出来要和法国人商谈有关越南的问题,于是也没必要在暗地里进行了,只是上海的法国领事馆在现在中法断交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了一个非法的机构,虽然法国领事厚着脸皮继续赖在上海,上海方面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做看不见,但是郭嵩焘前往这样的非法机构是不合适的,这样岂不是承认了领事还具有外交的职能?在外交惯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