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铸清华-第5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普通的军队,但也不能走了格,叫藩属国们看笑话,所以这个主官还是顶重要的。”慈禧太后说道,“现在的这个不好,不管如何,起码不能让日本人在朝鲜越来越嚣张,换一个更好的!”

额勒和布应下,于是这个朝鲜驻军的主官因为失误而免职已经成为了定局,孙毓文又上奏,“朝鲜的事务是北洋大臣代管的,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还一直空缺,如今朝鲜的事儿不顺利,大约和少一个主官管着有干系,臣以为,还是请皇太后早些定夺才好。”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代管朝鲜事务,这是多年行之有年的惯例,所以孙毓文说赶紧确定下来直隶总督的人选,这样才能把朝鲜的事儿办好,这是有道理的。

“是要早些定夺。”慈禧太后点点头,一口答应了下来,“朝廷上的空位置不在少数,我原本想着让皇帝亲政了,让他来自己定,可是人少了,事儿就办不好,那倒不如赶紧着先定下来,几个总督、侍郎、巡抚,这些都要一一定好,吏部拟一个名单出来,然后军机处议一议,再来御前说吧。”

孙毓文的原意是赶紧把李鸿章给拱上去,没想到慈禧太后要通盘的考虑人事,也不好多说什么,“是。”

别的事儿,都没关系,反正横竖礼亲王等人说一说,太后想一想,能当场办的就点头,若还是觉得疑难不能决断的,就搁着等着过段时间再定,太后垂帘多年,处置政事已经十分娴熟,无需更多的参谋,昔日有王高二人参赞政事,那是因为军机处是恭亲王的人马,慈禧太后不能够完全听任外面的建议或者是政见,加上政事不太熟悉,拜托,不要以为在后世读了一个大学出来,穿越了一百多年,就可以指点江山,处理整个国家的事务,作为后世人大约就只有一个金手指,就是知道后世的历史进程,除此之外,比如这么多的指点江山的当代书生,靠着那些纸上谈兵的知识和自以为可笑的办法,穿越唯一的下场就是愚蠢的死亡,所以慈禧太后以前代为批折子,和现在自己拿主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做法,那么政事不熟练,当然就要仰仗参谋,来和外朝,不能说对抗但是起码不会被糊弄过去。

现在政事熟稔,所以自然也无需参谋了,王恺运去毓庆宫讲课,高心夔外放,这是参谋们的去处,而军机处,也全部都是慈禧太后自己的人,一个恭党都没有,这样的称心如意,大权独揽,自然是无需参谋了,慈禧太后也很是熟练,一连办妥了好几件事,她是最讲究快速和效率的,这样差不多的事儿就已经都处理完了,时候差不多,也该马上请跪安了,不然时辰就晚了,皇太后正准备让大臣们跪安,结果不曾想,一个小太监又捧着一个扁平的木盒子拿了上来,显然是要紧的急事,现在这种要紧的急事,都是用电报来发送了,李莲英接过了木盒子,一打开,里面果然是一本折子,慈禧太后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又有什么坏消息来了,她捡了起来,摊开一看,眼神一凝,“恩?”看上去脸色不太好看,“日本人好大的胆子。”她放下了折子,听着这句话应该是很生气的样子,其实语气里却是没有生气的意思,反而是透着一股揶揄的调侃之意,“他们居然也去柏林会议了。”

“什么?”郭嵩焘惊讶地说道,“我记得德国未曾邀请日本参加,这是怎么回事?”

“没有邀请,那么必然是有人带过去了,不是俄罗斯就是法国,或者就是英国,除了这些国家,不会有旁的人了。”慈禧太后点头说道,她把折子递给了李莲英,又让礼亲王拿下去,“不过这算不得什么大事儿,难不成日本人还要和咱们抢非洲的地盘?那可真有意思了,我不小气,非洲不是咱们的,他若是抢的来,我乐观其成,可什么国家也没有咱们大度啊,难不成以为参加会议就肯定有的殖民地分?那可真是上台拿衣服了。郭嵩焘你拿下去看一看,到底是怎么个回事,查清楚了再禀告,柏林那边的事儿,随时报告就是。”

“嗻。”

皇太后下了朝,也不出门,就在养心殿歇息,时间其实还早,只是天气不好,所以天色昏暗,宫女端了红枣汤上来,这是用下午点心的时候,李莲英禀告道,“启禀西圣爷,承恩公夫人,递牌子求见。”

“承恩公?”慈禧太后说道,“哪一个?”

承恩公在咸丰到同治朝,一共有不少个,所以慈禧太后问是哪一个,李莲英禀告道,“是咱们叶赫家的承恩公夫人。”

“哦。”慈禧太后淡淡地说道,“怎么这会子来了,既然来了,就请进来吧。”

钮祜禄氏按品大妆踩着小碎步走了进来,端端正正的行了大礼,不管别人如何,慈禧太后对于这个弟媳妇是十分的满意的,她点点头,让钮祜禄氏站起来,“这样的冷天,又是风又是雨的,怎么跑来了?快坐吧,外面冷的很,上茶来。”

宫女搬了凳子,又上了茶来,钮祜禄氏谢恩不提,慈禧太后虽然年纪大了,可眼神还挺好,看到了钮祜禄氏的朝服的风毛都出来了,“你的朝服颜色不鲜了,我记得前几年穿的就是这件,怎么,都没准备新衣裳吗?”

钮祜禄氏连忙站了起来,“臣妾疏忽不敬,实在是该死的很。”

旗人最好的就是面子,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还大,就算是至交的亲戚朋友,也绝不说什么家中银钱短缺,求接济一二的话出来,所以钮祜禄氏也绝不说自己是家中没钱准备新的朝服,只是说自己疏忽,慈禧太后难道还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不成?就算是不知道,这么一推测,也知道的八九不离十了,“说这个做什么,快坐下吧。”

“今个天气如此不好,你还进宫来,有什么急事?”慈禧太后干脆了当地说道,“我知道你的性子,没什么急事,是不会来我这里凑热闹的。”

“圣明无过太后。”钮祜禄氏咬着牙,犹豫了一会,“臣妾有事儿和太后禀告,桂祥,桂祥他,想求见太后。”

慈禧太后的脸上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了十分复杂的神色出来,她的脸上十分白净,这个时候也忍不住似乎血气翻涌,带出来了一抹胭红,“怎么,想了这么多年,终于想通了?”

“是,桂祥他十分的懊悔想着向太后请罪。”

“他还懊悔?”慈禧太后微微冷笑,“那怎么还这么不成器的样子摆出来!原本是他犯下大罪,我实在是看在是我亲弟弟的份上,昔日额娘去世的时候,拉住我的手,让我发誓要照顾好他,我才是容忍他留到现在的,那什么事儿,这么多年,想必你也清楚的。”慈禧太后耳边的红宝石耳坠子闪闪发亮,“还害的我受了那么大的委屈。结果他是如此的不中用,我原本让他在家里头闭门思过一段日子,等到风声过了再让他出来,没曾想,他这么不争气,居然还沾染了大烟。”

第848章 香腮艳雪(三)

慈禧太后是最讨厌鸦片的,这个和当时的流行风尚完全不同,大部分的人只是觉得鸦片的进口戕害人的身体,危险是有的,但是只有一点点,算不上什么大事,户部的官员认为,鸦片的进口造成了白银的外流,也是十分的讨厌,但是慈禧太后知道后世之事,毒品对于一个人的危害是最大的,桂祥沾染上了毒品,家中败落不足为奇,而吸毒的这个人,不仅是祸害了家庭,他自己本人也永远的没有了出息。

慈禧太后十分的不悦,不用发怒,厌恶的语气就已经透露满满了,钮祜禄氏连忙站起来,“是,太后教训的是,只是桂祥他旧年伤心婆婆过世,伤心过度,这才不知道从那里学到了抽大烟,这自然是不成的,臣妾也劝过许多次,只是桂祥不愿意,臣妾也是没法子的事情。”钮祜禄氏泫然欲泣,慈禧太后听到这里不免嗤笑,随即忍住,“罢了,别抹眼泪了,这有什么好哭的,八旗的老爷们,有差事的不多,多少人也和桂祥这样整日吃喝的,也没什么大毛病,你且说。”慈禧太后审视的目光看着钮祜禄氏,“为什么突然桂祥转了性子?”

“臣妾也不知道。”钮祜禄氏显然是得了桂祥的吩咐,推说不知道,“大约是在家里头想通了,这才想着赶紧来和太后娘娘请罪,他的身子一向都不太好,今年冬天更是吃了无数的药,现如今还是不见好。”

“哼,吃着大烟,什么补药都吃不好。”慈禧太后冷哼一声,她吩咐李莲英,“叫太医去瞧一瞧,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转过脸对着钮祜禄氏说道,“既然他愿意谢罪,自然可以,等过些日子,让他身子好些了,递牌子进宫吧。”慈禧太后这么一说,就是意味着桂祥软禁的日子马上结束,钮祜禄氏大喜过望,连忙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多谢太后娘娘!”

“谢我作甚,起来吧。”慈禧太后淡然说道,“这好不好的,也只有自己人知道,桂祥不谢罪,我是不会原谅他的,不仅仅是他犯下了无法弥补的大错,更是因为他是我的亲弟弟!只要是他做的一切事情,都会归在我的头上,所以他可以犯错,但是不能故意犯罪,那会被人认为是我的意思,明白吗?这话你不明白没关系,桂祥一定要明白。”慈禧太后说道,“他是我的亲弟弟,虽然杀了人,坏了事儿,没关系,我担着就是,但是他不能不受惩罚,任何人做错事,都要承担,不仅仅是他,我也不例外。”

“是,臣妾谨遵太后教诲,一定也将这个话儿告诉桂祥。”

慈禧太后点点头,把手托在了炕桌上,“知道就好,你出宫之前,带一些克食出去,家里头的孩子多,你算是有福气的。”太后有些怅然,“有福气的人,我羡慕啊,把克食带出去,让家里的人都尝尝鲜。”

“是,多谢太后恩典。”

“你们家的二女儿。”慈禧太后想到了什么,“今年几岁了。”

“已经十八了。”钮祜禄氏不妨太后突然提起静芬,心里扑扑乱跳。

“叫什么名儿啊?”慈禧太后喝了一口红枣汤,想了想,“是不是叫静芬?似乎不怎么进宫。”

“是,她怕进宫在太后这失了礼貌,故此不怎么进宫。”其实凡事母女两个人进宫,基本上不会来慈禧太后这里凑,都是去瑛皇贵妃的住所,因为瑛皇贵妃主管内外命妇的事情,慈禧太后只管理政事,每天见大臣都忙得要死,若是诰命福晋们也时不时的来拜见,这日子就没发过了,只要每天见人就不得了的忙,“家中也不能缺人管家事,所以都是她留在家中照看。”

“平时读书吗?”慈禧太后若无其事的问道,“女孩子家,总不能只学针线,当个睁眼瞎吧?”

“以前的时候上过女学,文理倒也粗通。”

“什么时候得空了。”慈禧太后挑了挑银汤匙子,“带进来给我瞧一瞧,接下去马上就要撤帘,每家每户的女孩子,不知道的居多,若是没有这些花朵一样的女孩子陪着,只怕将来要无聊死。”

“是。”

她显然是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对着边上垂手伺候的李莲英说道,“上次说李鸿章的女儿,要进宫朝见,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回佛爷,您是十九说的这事儿,大约过几日,李大人的女儿就会入宫了,要不要奴才催一催?”

“这有什么好催的。”太后笑道,“李鸿章的差事没定,只怕他也没有这个心思让女儿进宫应付我,我稳坐钓鱼台,一点儿也不急!”

小朱子进来打千禀告,“王大人来了。”

“叫进来。”慈禧太后点点头,她对着钮祜禄氏说道,“今个不得空,也没时间和你唠嗑,过几日,等桂祥进宫之后,你再带着静芬进宫,咱们好好说说话,先跪安吧。”

钮祜禄氏感激的离开,小朱子也一同下去,预备着去小厨房带新鲜的克食,王大人走了进来,鞠躬行礼,“太后。”

“你在毓庆宫当差,怎么跑我这里来了。”这时候宫女端了一碗核桃过来,慈禧太后自己用着银夹子,夹碎核桃,慢慢的吃着,“皇帝是仁心的人,可你也不能这样,肆无忌惮的跑来跑去。”

“是。”王恺运对于慈禧太后的态度差,毫不在意,微微一笑,脸上十分的从容,“今日来是有件事儿向西圣禀告,前些日子,有个人寻到了微臣的家中,向微臣求一个机会。”

“什么人值当你亲自来说这个?”慈禧太后拿起了一块核桃,“想必是什么重要的人物?恩?”慈禧太后猜到了一个人,“难不成,总不会是李鸿章吧?”

“李总督怎么会来找微臣呢。”王恺运说道,“李大人是太后娘娘的心腹,和我,没什么干系。”

“那是谁。”

“袁世凯。”

第849章 非洲有土(一)

“袁世凯?”慈禧太后果然犹如王恺运所猜测的那样,放下了手里的银夹子,转过头来,“他找你做什么了?”

“他来找微臣,要微臣帮他找一条出路。”王恺运说道,“所以我来禀告西圣。”

“出路?”慈禧太后一挑眉毛,“袁世凯他要什么出路?”

慈禧太后没问袁世凯是谁,显然他是知道这个人是谁的,那么为什么万万人之上的太后,会关心一个无名小卒呢?而袁世凯如此的大胆,径直就想着来投奔天下最有权势的两个人之一,这种巧合,实在是太有趣了,王恺运嘴角勾起了微笑,“是,他赋闲在家中这么久了,想着要起复,我虽然不知道,可大约猜得到,他在别的地方没有找到出路。”

皇太后以目视李莲英,李莲英弯腰说道,“他之前去了李鸿章的府邸,没有见到李鸿章。”

“这么说,他是走投无路了?”慈禧太后摸了摸下巴,“想着来你这里撞大运。”

“是。”王恺运笑道,“所以微臣斗胆问了问,问他要去烧哪一位的高香,太后还是皇上。”

慈禧太后一挑眉毛,“你的胆子很大。”

“微臣不敢。”

“那袁世凯选了我吗?”太后问道。

“是,前几次,袁世凯再来寻我,定下决心,说是要愿意效忠太后。”

慈禧太后微微一嗤,“天下人想效忠我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他袁世凯一个人,我只要招招手,无数个像袁世凯一样沉沦不得志的年轻人,都会匍匐在地上,等着我的重用和青睐,那么,壬秋,你说。”慈禧太后盘腿坐在炕上,意态安适闲暇,“我为什么要提携一个无名小卒袁世凯。”

“自然,天下的官员不计其数,但是杀伐决断的人不多,当然,太后您说,上位者自然会杀伐决断,那是位置使然,而不是本性如此,微臣我观袁世凯,在朝鲜这样小小的位置上就可以如此大开大合,这是很难得的性格,西圣的大业还未完成,将来需要更多的是冲锋陷阵的大将,而不是运筹帷幄的军师。”王恺运说道,“袁世凯倒是可以一用,他的才干,也是出众的,自然,若是现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到了雨露天恩,他自然为感恩戴德为西圣效死,俗话说,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容易让人感激涕零。”

“我马上要撤帘了,只怕这个袁世凯看不清楚形式啊。”太后用胳膊撑在靠垫上,“还来寻我?就不怕日后寸步难进吗?”

“本朝以孝治天下,断不会如此的,人不在其位,政也不会息。”王恺运说道。

太后微微一笑,“壬秋在毓庆宫说书,如今是越发的口才便给了。”

“微臣不敢,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微臣的心思,西圣是最清楚的,只是为了西圣揽才,绝没有别的心思。”

“既然这个袁世凯这么值得你珍而重之的提出来——我记得你这么多年,除了第一次要肃顺复位之外,其余的人可是没有这么专门举荐过的。”慈禧太后说道,“英雄惜英雄,想必这个袁世凯也是人才一个,既然你说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