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大人在前院大厅。”那名家丁点了点头。

“快,给我更衣。”陈伯昭对李云天和韩安玉此番前来的目的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不敢怠慢,连忙让冯婉芸给他换一身会客时的正服。

陈伯昭急匆匆赶到前院客厅的时候,李云天和韩安玉正在那里谈笑,这使得他的双目闪过惊讶的神色。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上一次韩安玉对李云天的态度可十分冷漠。

“陈公,本官此次前来是当个媒人,李大人与陈小姐郎才女貌,是天作之合,希望陈公能成全他们。”韩安玉见陈伯昭来了,起身笑着说道。

陈伯昭没想到韩安玉对他如此客气竟然称他“陈公”,正迷糊着,猛然听见了后面的话,顿时诧异地望向了一旁的李云天:如果韩安玉前来保媒的话,那岂不是说李云天已经从白水镇一事中脱身了?

“陈公放心,本官绝对不会负了小姐。”李云天站起身向陈伯昭一拱手,宏声说道。

“两位大人,你看这事儿巧了,小女这些天为了李大人茶饭不思,寝食难安,小人正准备厚着脸皮去县衙向李大人提亲,不成想两位大人就来了。”陈伯昭这下反应了过来,笑着向李云天和韩安玉说道,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兴奋。

此时此刻他已经可以确定,李云天逃过了一劫,而且从韩安玉对李云天的态度上,隐隐约约感到肯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与李云天和韩安玉寒暄了几句后,陈伯昭领着李云天去了后院内宅看望陈凝凝,韩安玉不方便过去,因此留在大厅喝着茶。

陈凝凝居住的二层小楼门口守着两名五大三粗的家丁,防止她逃跑。

等李云天进入小楼,陈伯昭向那两名家丁挥了一下手,两名家丁于是抬步离开了,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必要再留在这里。

在二楼一个环境雅致的房间里,李云天见到了陈凝凝,陈凝凝披散着头发,面色苍白地躺在**上,双目紧闭,嘴唇干裂,一脸的憔悴。

这使得他的心中不由得微微一疼,没想到陈凝凝为了他绝食把自己折磨成这这个样子。

“凝儿,李大人来看你了。”陈伯昭走到**边,在陈凝凝耳旁说道。

陈凝凝闻言缓缓睁开了眼睛,先是看了一眼陈伯昭,然后视线落在了微笑着站在一旁的李云天身上,双目闪过一道惊喜的光芒。

“小女子尚未梳洗,请大人在楼下稍候片刻。”随后她想到了什么,连忙扭过头去,伸手用额前的长发挡住了脸颊,不想让李云天看见她现在这副憔悴的模样。

李云天见状笑了笑,和陈伯昭来到了楼下,两人坐在那里随意地聊着天。

陈伯昭现在非常想知道李云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大好事,他不好开口追问,只能把这份好奇压在了心底。

“小女子拜见大人。”好一会儿,梳洗打扮好的陈凝凝才在两名丫环的搀扶下从楼上缓缓下来,来到李云天面前后她让那两名丫环松开,向李云天福了一身。

“小姐身子不适,毋须多礼。”李云天见她身子虚弱,连忙起身扶住了她,扶着她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县尊大人,小人去看看厨房的粥好了没有。”陈伯昭知道两人肯定有话要说,因此知趣地领着那两个丫环走了,同时也是去打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十一章苦尽甘来

“大人,事情解决了?”陈伯昭离开后,陈凝凝关切地望着李云天,从李云天和陈伯昭轻快的谈笑中她意识到李云天已经逃过一劫。

“这是吏部的公文。”李云天笑着点了点头,从身上掏出吏部的公文递给了她。

陈凝凝神情紧张地打开公文,发现吏部对李云天只是罚薪半年、考核成绩记为差等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下来,这种惩处对于李云天来说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这是内阁杨大人给本官的信。”她刚松了一口气,李云天又给了她一个惊喜。

“内阁?”杨凝凝双目满是惊讶的神色,虽然她不知道杨大人是何许人,但是听说过内阁,知道里面都是朝之重臣。

“杨大人是今科会试的主考,本官的恩师。”李云天微微一笑,点明了他与杨士奇的关系。

杨凝凝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怪不得李云天这次能逢凶化吉,原来是那个杨大人出手帮了他。

“让你给本官当妾室,着实委屈了你。”李云天握住她一双滑嫩的玉手,含情脉脉地说道。

“只要大人心里有凝儿,凝儿就知足了。”杨凝凝脸颊一红,一脸的娇羞,一副小女儿忸怩的神态。

李云天心中一暖,伸手把她揽在了怀里,他这次也算是因祸得福,抱得美人归。

晚上,陈伯昭在家设宴款待李云天和韩安玉,此时他已经知道李云天是杨士奇的人,心中万分惊喜,这可是一条通天的路子呀,以后李云天的仕途无可限量。

对于李云天纳杨凝凝为妾一事,他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心中求之不得,暗自庆幸杨凝凝那天的疯狂举动,如此一来的话李云天肯定会对杨凝凝**爱有加。

为了洗刷这些天来的耻辱,陈伯昭让人把李云天逢凶化吉的事情在白水镇是大肆宣扬,憋了这么多天他总算能扬眉吐气。

自古以来莫不以成败论英雄,如果李云天被贬官降职或者罢官入狱,那么杨凝凝无疑就成为了一个水性杨花、不知廉耻的女人。

可现在不一样,李云天不仅稳如泰山,而且还有内阁阁老当后台,杨凝凝和李云天之间的事情自然就变成了一段金玉良缘,成为一段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佳话。

得知了这个惊人的消息后,张有财等乡绅商贾是大吃了一惊,到这个时候他们才清楚李云天原来有着如此深厚的后台,白水镇如此大的事情竟然就这么波澜不惊地揭了过去,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王三等水匪的身上。

赵华松了一口气,李云天上任以来白水镇兵马司的境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自然希望李云天能留下来。

不知不觉间,在外人的眼里李云天已经从一个无根无基的愣头青成为了一个背景深厚的官场新贵,行情无形中就水涨船高。

谁也不会想到所有的一切都是李云天拼命博来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不仅顺利地逃过一劫,而且还引起了杨士奇的注意,进而一举扭转了他在海口县的不利局面。

从白水镇回来后,李云天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发布了王三的通缉令,王三以前在湖口县的悬赏是一百两银子,他这次把赏银提高到了五百两。

不仅如此,他还在通缉告示中明确表示,如果有人能提供捉拿王三的消息,那么一旦抓到王三,不仅县衙的五百两悬赏,江西布政司对王三的五百两悬赏和九江府对王三的两百两悬赏也包在他的身上,一定会让报信者全额拿到赏银,并且会向外界保密报信者的身份。

这样一来,王三的悬赏总额史无前例地达到了一千两百两,这对普通的百姓来说绝对是一笔一辈子都挣不来的巨款。

悬赏通告一出立刻吸引了众多百姓围观,聚在那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不少年轻人脸上流露出跃跃欲试的神色。

别看王三在鄱阳湖恶名远播,平日里人人畏惧其三分,俗话说的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一千两百两银子壮胆不要说通风报信了,就是与他拼命也大有人在。

对于李云天的这个举动,湖口县上至乡绅官吏下至贩夫走卒都能理解,毕竟李云天在白水镇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自然不会放过王三了。

在一场纷纷扬扬的冬雪中,湖口县迎来了新的一年,李云天在湖口县度过了自己的第一个除夕。

大年初一,李云天早早地就起了**,给依旧酣睡的绿萼盖好被子后出了门。

天空中下着小雪,地面、房屋和树枝上覆盖着厚厚的雪层,使得天地间成为了一个洁白的世界。

“该有一个新的开始了。”李云天伸手到屋檐外,望着飘落在手掌上的雪花,缓缓攥紧了拳头,低声自语了一句。

当他再打开拳头的时候,手掌里的雪花已经化为了一滩水渍。

时至今日,他已经对湖口县的形势了如指掌,县里斗得最厉害的自然就是张有德的张家和陈伯昭的陈家,张家因为在县衙的势力压了陈家一头,这也是陈伯昭千方百计想要巴结他的原因。

虽然张家在湖口县势大,不过陈家也不是好惹的,在九江府有着不少朋友,一时间双方谁也没办法致对方于死敌。

至于县衙内部,主要就是罗鸣与冯虎两人之间的争斗,两人的积怨很深,既有他们自身的恩怨,也有属下之间的纠葛。

罗鸣是县衙内除了张有德外的第二大势力,不过他的力量仅限于衙门的站班,总体来说县衙还是处在张有德的掌控中,县衙的胥吏纷纷依附于他,皆听命于他行事,这也是为什么李云天刚来就吃了一个下马威。

由于亲疏有别,县衙内部自然有着利益间的纠葛,并非铁板一块,好处拿得多的无疑是张有德手下像冯虎这样的嫡系,其他人不过是分些残羹冷炙而已,难免会有不满,只不过谁也不敢表现出来,以免受到张有德打压。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李云天发现罗鸣的身上虽然有着不少毛病和缺点,时常打着县衙的旗号在外面捞油水,不过本质上并不坏,倒是可以一用。

毕竟衙役的薪俸微薄,根本不足以养家糊口,因此只要他们的行为不是太过分,那么他对一些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真的让那些衙役做到奉公守法,恐怕只有提高他们的待遇,否则的话没人愿意干这个差事。

张有德虽然很强势,牢牢地把控着县衙的局势,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一旦他被拿下后,其他的人将不足为虑,树倒猢狲散。

至于何时向张有德下手,李云天在等一个机会,他漂漂亮亮地将张有德拿下,把张家的势力从湖口县连根拔起,作为献给杨士奇的一份礼物。

大年初六,李云天去了九江城,带着张有德给他准备的礼物前去拜访九江府知府杨德民、同知韩安玉和通判冯魁,同时也要跟府衙的户房、刑房等部门主事的人走动一下。

他不奢求这些人对他有什么帮助,只希望以后不要扯他的后腿就行。

九江府知府杨德民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身材粗壮矮胖,长着一双小眼睛,笑眯眯地笑纳了李云天送来的一份厚礼,他本以为李云天这个不通世故的愣头青会空手而来,没想到他还挺识时务的。

中午,李云天和另外两个前来拜见杨德民的知县被杨德民留下共进午餐,三人在酒桌上恭恭敬敬地聆听了杨德民的教诲,他们考评掌握在杨德民的手里,岂敢怠慢。

在九江城待了两天后,李云天回了湖口县,刚进县城他就听说了一件事情:县衙站班和捕班的人昨天晚上在一家****里因为争女人打了起来,数人受伤,双方于是各自呼朋唤友,在****引发了一场上百人的对峙。

县衙巡城壮班的那些士卒哪里敢管站班和捕班的事情,后来还是李满山带着他手下的人到场,这才平息了事态。

为了这件事情,罗鸣和冯虎已经闹到了王宇那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请王宇给他们作主。

王宇可不会牵涉进这种争风吃醋的无聊事情中去,更不想搅进罗鸣和冯虎的恩怨里,于是打起了太极,推给了李云天。

得知这件事情后,李云天心中不由得一乐,由于县衙里捕班的人势力最大,故而站班的人会让着他们,谁让冯虎是张有德的亲信呢。

不过这次他们敢与捕班的人大打出手,明显是有了依仗,这个依仗自然就是李云天对罗鸣的器重,使得他们不甘心再被捕班的人压制。

说到底,在三班衙役中,站班的人是跟李云天走得最近的,不仅李云天升堂的时候他们要站堂,而且出行的时候要开路和保护,他们其实才是湖口县的“御林军”,捕班的人充其量不过是跑腿的而已。

第二十二章自投罗网

对于站班和捕班的这次冲突,李云天心里虽然很期待,但却不能表露出来,为了息事宁人,他把双方各打五十大板,轻描淡写地把事态平息了下去。

由于以前发生纠纷的时候都是捕班的人占便宜,因此相对而言这一次是站班的一个胜利,这使得站班的人倍受鼓舞。

张有德对此也很是无奈,李云天一碗水端平的做法并无不妥之处,虽然冯虎是他的人,可在李云天眼里冯虎和罗鸣都是班头,自然不会厚此薄彼,况且因为职务上的关系,罗鸣与李云天走得比冯虎近多了。

毕竟现在不同以往,李云天已经不是去年那个初来乍到任、由他搓圆捏扁的愣头青县太爷,现在他再想给李云天制造麻烦,已经没有那么容易了。

故而,张有德让冯虎管住手下的那些人,让他们收敛一些,与站班的人井水不犯河水,尽量不要招惹麻烦,如果两人窝里斗的话只会便宜了外人。

李云天纳陈凝凝为妾的日子已经定了下来,在正月二十这一天,虽说陈凝凝是妾室,不过陈伯昭希望能办得风风光光,因此就把举行喜宴的地方定在了白水镇陈家。

对于陈家的这个要求李云天完全理解,自然没有异议,他也想给陈凝凝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婚礼。

故而,从九江城回来后李云天把心思放在了与陈凝凝的婚事上。

对于张有德,他一直“信任有加”,不仅把县衙的日常事务交给他让他代为处理,而且遇到一些大事也先找他商量,然后再征求王宇的意见。

自从杨士奇写来那封信,张有德在他面前是越来越恭敬,对他的指示是一丝不苟地执行,表现得非常老实,这令他心里暗爽不已。

正月十五的晚上,县城的街道上挂满了花灯,按照元宵节的传统家家户户的人都出来观灯,猜灯谜。

这使得街头挤满了拖家带口的百姓,熙熙攘攘,喧闹嘈杂,热闹非凡。

为了维持现场的秩序,李云天让三班衙役带械上街巡逻,遇到那些偷鸡摸狗、寻衅滋事的人一律拿下锁进大牢。

“大人,有人发现王三的踪迹!”临近午夜,李云天正准备****歇息,冷不防李满山求见,低声向他汇报。

“什么!”李云天微微一怔,随后沉声问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兴奋,“他在哪里?”

“现在还不清楚,刚才有人跑去我那里,说是知道王三的下落,不过他只肯跟大人说。”李满山摇了摇头,解释道。

李云天略一沉思,神情严肃地在李满山耳旁小声说了什么,李满山不时地点着头。

等他交待完,李满山向他一拱手,急匆匆地离开了。

李云天皱着眉头在屋里来回踱了一会儿步子,吹熄了油灯,****睡觉。

临晨时分,卧房的门咯吱一声轻轻打开了,一个裹着头套的人从里面出来,趁着夜色快步向后门走去。

“什么人?”到了后门,那个人刚准备拉开门栓,一声低喝从附近的阴影处传来,两名拎着刀的大汉从阴影里走出,虎视眈眈地瞪着他,“老实点,否则大爷一刀砍了你。”

“县尊大人!”等那个人影取下了头套,两个大汉不由得大吃了一惊,连忙收起了手里的刀。

“老爷要出去办点儿事,此事不能告诉任何人。”李云天冲着两人微微一笑,沉声嘱咐。

“小的明白。”两人虽然心中狐疑但不敢多问,连忙打开了门栓。

县衙后门巷子的阴暗处候着几个大汉,等李云天出来立刻迎了上去,簇拥着他消失在了远处的巷口。

那两个看守县衙后门的大汉是李满山手下的士卒,自从新的巡城壮班成立后,县衙后宅的守护就由李满山的人负责,可谓是李云天在湖口县的嫡系,逐渐成为了湖口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