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官要你帮本官消灭你手下的那些水匪,这件事情要是达成了,也算是减轻了你的罪孽。”李云天见王三眼神闪烁,知道他不相信自己的话,也懒得与他计较,沉声说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小的愿意给官军带路,保准让他们无一漏网。”王三此时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昔日的手下,点头哈腰地说道,双目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他的水性非常好,如果能离开这个暗无天日的鬼地方,那么只要到了鄱阳湖上他就有逃命的机会。

至于他的那些妻儿李云天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反正只要他逃了,以后再找女人生养便是。

“你们所住之岛在彭泽县辖内,你认为本官会劳师远征?”李云天敏锐地注意到了王三眼中的那道反常的神色,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冷笑着说道,“你给魏坤写一封信,让他带人来白水镇,就说陈家进了一批金器和玉器,价值不菲,要他带人来抢。”

彭泽县和湖口县虽然都由九江府所辖,但是李云天身为湖口县县令并没有带兵去彭泽县剿匪的权力,那样做不仅会激怒彭泽县县令,也会使得他在官场上落下一个不顾同僚之谊的坏名声。

如果想要发兵远征王三的老巢,李云天面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上报九江府,由九江府出面围剿,二是与彭泽县县令合作,合力围剿。

对于李云天来说,这两条路都不是什么好选择,一旦通知了九江府或者彭泽县,那么消息就可能泄露出去,天知道那些水匪在衙门里有没有内线。

况且,李云天去年在白水镇水匪一事中受到羞辱,他唯有在白水镇把那些水匪消灭,那么才能彻彻底底地洗刷掉身上的屈辱,也给了白水镇那些受灾和遇难的百姓一个交待。

同时他也想用一场漂漂亮亮的剿灭战来向永乐帝复旨,这也是对杨士奇给他写信的一种回报,以此来展现他的才华,来吸引杨士奇更多的注意力。

在李云天看来,他不仅仅要消灭王三这一伙穷凶极恶的水匪,更重要是借助这件事情来给自己造势,给永乐帝和杨士奇留下一个印象,保不准哪天他们就会想到自己。

只要魏坤领着那些水匪来白水镇,那么就给了李云天前去他们老巢的借口,所谓事急从权,李云天为了防备那些水匪逃走让人前去捉拿也就合情合理了。

至于彭泽县知县,可以在发兵的同时派人去通知他,事后把在岛上俘获的水匪和战利品分一半给他,把此事当成双方共同剿匪上报,这样双方就皆大欢喜,他也不会有什么怨言了。

一直以来,李云天都认为吃独食是大忌,雨露均沾才是王道。

“大人,小的不识字。”王三见李云天竟然要把魏坤等人诱骗到白水镇,心中不由得一惊,那样一来他岂不是没有了逃跑的机会,于是一脸无奈地说道。

“王三,本官好心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却不知珍惜,真的以为本官不知道你和魏坤之间的勾当?看来本官只有依法办事了!”李云天闻言冷笑了一声,转身就向房门走去。

他清楚王三是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大老粗,不过二狗告诉他,虽然王三不会写字,但与魏坤却以书信进行联系。

以王三的身份和地位,已经很少在出面干那些打家劫舍的事情,除非是像上一次教训李云天这个湖口县知县那样重要的事情他才出马,平常也不住在老巢里,而是在外面享乐,有事情的时候通过书信来指挥魏坤。

这样的话,两人的书信里就一定有什么玄妙之处,只不过二狗从来没有见过信的内容不知道罢了。

“大人,小的虽然不识字,但是与魏坤有约定的暗号,小的先前担心他起疑,坏了大人的事,这才想亲自去一趟。”王三见状脸顿时绿了,万万没想到李云天连这种机密的事情都知道,慌忙冲着他喊道,生怕他走了。

第二十八章点拨

“本官的耐性不是很好,如果你再耍什么花样的话,本官可没心思陪你玩下去!”李云天闻言停下了脚步,冷冷地警告着王三。

“小的不敢,小的不敢。”王三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躬着身子连声说道,他感觉眼前的这位年轻县尊大人好像能看穿他的一切,身上散发出来的凌人气势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只要能把王三摆平,那么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在他的计划里王三的信至关重要。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白水镇一处僻静的河岸,几个人影站在岸边的一艘小船旁。

“二狗,以后的路怎么走全在你一念之间,本官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抉择。”李云天从身上掏出一封信递给了面前的二狗,神情严肃地说道。

这封信是王三写给魏坤的,让魏坤这两天召集人手,后天晚上带人来白水镇抢劫陈家在镇外的一个仓库,里面有金银器和玉器等贵重货物。

信是李云天代写的,王三在落款处歪歪扭扭地写下了他的名字,然后在名字旁边画了一只模样怪异的动物,后来李云天才知道他画的是一只牛。

按照王三的解释,他和魏坤约定过,如果写信的话,每个月按照十二生肖的顺序在落款处画上相对应的动物。

由于现在是二月份,所以要画上一只牛,只不过王三的笔力有限,画的有些丑陋,不过这正好成为了他的特色。

不仅如此,牛尾巴的方向很重要,如果牛尾巴歪向左边,那么表明平安无事,如果牛尾巴歪向右边,那么就表示出事了。

得知了这里面的门道后,李云天不得不佩服王三这么大老粗竟然会有这一手,有谁会想到不起眼的牛尾巴上还有文章。

“大人放心,小的一定戴罪立功。”经过这些天的调养,二狗的气色已经恢复了正常,他接过密封的信封塞进怀里,一本正经地向李云天说道。

李云天闻言挥了一下手,二狗和另外一名渔夫打扮的壮汉就上了岸边的小船,壮汉划着浆,很快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等小船走远,李云天神情严肃地领着现场的几个大汉走了。

二狗是他的这个诱敌计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只要二狗规规矩矩地把信送到,那么魏坤肯定会上当。

扮作渔夫的那个壮汉是李云天从李满山手下挑选的一个水性极佳的人,身手也不错,既把二狗送到王三的老巢,同时也是防止二狗逃跑。

二狗向魏坤报完信后,将乘坐这名壮汉的小船回来,李云天明确告诉他,如果他把王三被抓的消息向魏坤泄露,那么他就将成为那个揭发王三行踪的告密者。

到时候不仅魏坤,鄱阳湖上的所有水匪都不会放过二狗,因为水匪们最痛恨的就是这种卖主求荣,向官府告密的人,而失去了水匪们的保护他将寸步难行。

不仅如此,李云天还给他一个承诺,这件事情成功的话他就将其流放到边疆相对繁华的地方,并且给他一笔银子,让他可以在那里安心生活。

这个条件已经相当优厚,王三如果不识好歹的话那么只能说他自己找死了。

目前,知道王三事情的人只有李云天、李满山和陈伯昭,再加上那几名在地下室看押的大汉,包括罗鸣在内的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保密措施十分严格。

第二天下午,李云天去了白水镇巡检司,巡检司的军士正热火朝天地在操场上训练,喊杀声不绝于耳,俨然已经有了正规军的气势。

“这些弩用起来可否顺手?”一些军士正在靶场上练习弩弓射击,李云天看了一会儿后不动声色地问立在身旁的赵华。

“大人,府衙送来的弩弓非常好用,杀伤力极强,有了它足以对付人数多一倍的水匪。”见李云天提起这件事情,赵华不由得眉飞色舞起来,他现在对巡检司军士的战力极有信心。

元宵节后,府衙的人给白水镇巡检司送来了五十把崭新的弩弓,是李云天托了九江府同知韩安玉的关系从九江卫的军营中以训练为由借来的,很是花了一笔银子打点。

自从抓了王三,李云天就意识到和王三一伙水匪的战斗不可避免,白水镇巡检司自然是与其作战的主力,故而他从九江卫弄来了五十把弩弓来加强巡检司的实力。

由于弩弓成本高,并且操作复杂不宜维护,再加上只适合近战,故而白水镇巡检司没有配弩弓,只有二十几把弓箭。

李云天这次一口气借来五十把弩弓,就是为了与王三那伙水匪短兵相接打近战,届时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是白水镇巡检司的第一战,必须要大胜,取得一个开门红,这样才能提振士气,也能使得鄱阳湖的其他水匪对湖口县产生畏惧。

由于江南不比边疆,生活富庶安逸,所以江南卫所的训练自然也就变得松散,一些武器也就长时间在库房里躺着。

对于九江卫的人来说,把这批弩弓借给湖口县,不仅能从中捞一笔好处,而且还能落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见赵华回答得如此自信,李云天点了点头,双目流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就在来巡检司之前,他已经得知了二狗从王三的老巢回来的消息,看来二狗还是挺识时务,这意味着明天晚上的那场战斗将如期而至。

虽然赵华显得信心十足,不过李云天的心里还是有些不安,王三一伙水匪有三四百人之众,明晚估计至少要来两百人以上,从人数上来看白水镇巡检司并不占优。

而且,消灭了这伙水匪后还要进剿王三的老巢,如此一来赵华手下的兵力就捉襟见拙了。

对于李云天来说,明晚这一战实在是太重要了,因此不止白水镇巡检司,李满山手下的巡城壮班士卒也要参与进来。

只不过李满山的人一直在守县城,他们要是贸然行动的话会引起张有德的警觉,以后有些事情也就不好做了。

为此李云天很是动了一番脑筋,终于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李满山的巡城壮班参战,对这一战他是势在必得。

“老爷,你这两天怎么显得有些心神不宁。”一天后,晚上,李云天正心不在焉地在书房里看书,陈凝凝走了进来,跟在后面的丫环手上的托盘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

“还不是被冯家的那个案子给搅合的。”李云天没想到陈凝凝看出自己有心事,于是放下手里的书随口说道。

“老爷,妾身打探了一下,冯老三和冯田为人忠厚,几乎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不可能与那些水匪有勾结。”听到李云天说到冯家的案子,陈凝凝立刻来了精神,把鸡汤端到李云天的面前后兴冲冲地说道,“因此妾身可以肯定,这件案子里别有内情。”

“这或许说明他们两个伪装得巧妙。”李云天微微一笑,美美地喝了一口鸡汤后说道。

陈凝凝闻言柳眉微蹙,李云天说的非常有道理,要是冯老三和冯田故意伪装的话,那么她可就被这些表象给骗了。

“老爷在京城的时候听刑部的一位大人说过,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罪案,无论对方如何小心谨慎,那么始终会留下来一些蛛丝马迹,有些看似不相关的线索往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云天见陈凝凝陷入了沉思,一边悠闲地喝着鸡汤,一边不动声色地提醒她,“老爷想不明白,冯田如果是被冤枉的话,他能去哪里?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他。”

“老爷,如果没有找到他,那么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他已经远走高飞,另外一个是他……他已经死了!”陈凝凝闻言眼前顿时就是一亮,她光盯着冯田的犯罪动机了,进而使得思路混乱,毫无头绪,从没想过反向来推理。

“死了?”李云天闻言故作惊讶地望着陈凝凝,“难道被同党杀了灭口?还是被人给谋杀了?”

“即使冯田通匪,以他的地位不可能知道很多秘密,不太可能被杀了灭口,况且要想杀他的话在大牢里就能杀了,何必要把他救出去?”

经过李云天这看似无意的一点拨,陈凝凝脑海中的思路顿时清晰了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踱了一会儿步子,一脸肯定地向李云天说道,“如此看来,他要是死了的话很有可能是被谋杀的!”

“谋杀?他一个平头百姓,为什么要大费周折地谋杀他?”李云天此时已经喝完了鸡汤,用毛巾擦了一下嘴角,故意神情惊讶地问道。

“是呀,为什么杀他呢?”陈凝凝的柳眉微微蹙了起来,这使得她百思不得其解。

“唉,如果他真的被谋杀了,那么这个案子可就成了一个无头案,到时候往地里一埋,谁知道他是冯田还是冯地。”见陈凝凝陷入了沉思,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故意叹了一口气。

“冯田还是冯地?”陈凝凝闻言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句,随即兴奋地抬头看向了李云天,“老爷,妾身想到了,冯田很可能是代人受死,如果找到那个代死的人,那么案情就大白了。”

第二十九章故布迷局

“天下之大,人海茫茫,要想查找一个人谈何容易。”李云天见陈凝凝能从他的话里受到启发,心中很是欣慰,想了想后摇了摇头。

“老爷,其实不需要大费周折,要是妾身没有记错的话,冯田越狱的时候是在秋决前,只要查查当时九江府有哪些人被砍头,那么就能找到线索。”经过李云天先前的点拨后,陈凝凝脑海中的思路逐渐清晰了起来,娇声说道。

“现在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即使冯田当了替死鬼,那么早已经化为一堆枯骨,如何认他?难道他的枯骨上还有什么记号不成?”李云天起身把陈凝凝按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笑着说道,“老爷知道你想帮冯家,可是有些事情是强求不来的。”

“老爷,不瞒你说,冯田的枯骨上还真的有记号。”陈凝凝狡黠地笑了笑,拉着李云天的手说道,“老爷,如果妾身能找到冯田代人受死的证据,那么你可要给冯家作主。”

“好,老爷答应你,只要你能找到证据,老爷就给冯家翻案。”李云天闻言故作无奈地伸手捏了捏陈凝凝的脸颊,看得边上的两名丫环忍俊不禁,想不到堂堂的知县大老爷竟然会对陈凝凝言听计从。

“你们可听好了,在陈家的案子没有查清楚前,谁把本小姐和老爷刚才的话泄露出去,那么别怪本小姐不讲以前的情面,把你们嫁给那些军户。”陈凝凝见李云天答应了下来,脸上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随后想到了什么,绷着脸颊娇声嘱咐那两名丫环。

“奴婢不敢。”两名丫环是陈凝凝的贴身丫环,自幼跟着陈凝凝长大,自然不会背叛她,忍着笑说道。

望着郑重其事的陈凝凝李云天笑着摇了摇头,陈凝凝心地善良,见不惯那种仗势欺人的事情,恐怕以后会给他惹出不少麻烦。

大明的军队实行卫所制,军户都是世袭制的,生活特别清苦,一旦嫁给军户那就代表着一生都要受苦,对这两名在陈家过惯了安逸日子的丫环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惩罚。

不过,后来也正是通过这两名丫环添油加醋的宣传,人们把冯田一案的功劳全部算在了陈凝凝的头上,成功转移了张有德的注意力,使得他认为这个案子是陈凝凝在幕后撺掇李云天做的。

故而,张有德并没有对李云天起疑心,反而派人去苏杭一带寻找美女,准备献给李云天,进而与陈家对抗,使得李云天接下来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贤婿,我刚才收到消息,今天晚上王三那伙水匪准备偷袭白水镇。”不久后,正当李云天和陈凝凝在书房里谈笑,陈伯昭快步走了进来焦急地向他说道。

“什么?”李云天闻言故作吃惊的模样,沉声追问,“岳父大人,消息是否可靠?”

“绝对不会错,为了这个消息我花了两百两银子。”陈伯昭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

“快,召集张巡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