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妹子,你看看,这么宝贝的东西嫂子可是第一次见到。”在锦袍公子哥边上的是一个有些肥胖的女子,身上珠光宝气,笑盈盈将手里托着的一个锦盒展示给怜香看,锦盒里是一颗鸡蛋大小的白色珠子,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幽光。

陈公子不动声色地看着怜香,嘴角流露出一丝自满的笑意,他可是千辛万苦才搞到了这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不相信怜香能抵挡住它的诱惑,只要是女人都会为它动心。

“陈公子,这份礼物太贵重了,怜香不能收。”怜香淡淡地瞥了一下那颗夜明珠,随后就开口婉拒了他的这份厚礼,丝毫也不为之所动。

陈公子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怔,怜香的表现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使得他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回答。

“妹子,这是陈公子的一份心意,你就收了它吧。”有些肥胖的女子见状,连忙开口劝着怜香,这种价值连城的宝贝可是能当传家宝的。

“二嫂,陈公子的心意小妹心领了,可这颗夜明珠太过名贵,小妹实在是无福消受。”怜香的柳眉微微一蹙,不动声色地望着那名有些肥胖的女子,语气虽缓但却不容置疑。

“陈公子,这个太贵重,你还是收回去吧。”有些肥胖的女子见怜香心意已决,依依不舍地将锦盒递向了陈公子,心中不由得埋怨怜香傻,这么好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陈公子并没有去接那个锦盒,神色尴尬地立在那里,他财大气粗根本就不在乎这颗夜明珠,只不过想用其换取与怜香的一夜风流而已,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吃一个闭门羹,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

“我家公子送出去的东西,何时收回来过?”这时,立在陈公子身后的一名留着小胡子的男人见怜香如此不识抬举,不由得冷笑了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

在他看来怜香虽然名满京城,但归根结底不过是青楼里出来的一个头牌而已,肯定有过无数入幕之宾,竟然还在陈公子面前摆谱,还真的以为自己是贞节烈妇了?

“下个月是太后的寿诞,这颗夜明珠着实罕见,既然这位陈公子执意要送给你,那么你不如收下,届时进宫献艺时送给太后。”李云天见小胡子男人有些咄咄逼人,眉头微微一皱,随后笑着向怜香说道。

“李大哥所言甚好,小妹正烦恼给太后准备何物当寿礼。”怜香闻言微微一笑,于是向陈公子一福身,娇声道谢,“陈公子,怜香在这里谢过公子了,以后如果有需要怜香帮忙的地方,怜香一定尽力而为。”

“哎呀,可不是嘛,我家妹子下个月就要进宫给太后唱戏,这颗夜明珠正好送给太后当寿礼。”经李云天这么一提醒,怜香的二嫂顿时又将手中的锦盒缩了回来,不无炫耀地向陈公子说道。

陈公子闻言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不由得恼怒地望向了李云天,李云天轻飘飘的一句话不仅使得怜香从容地收下了夜明珠,也搅乱了他企图一亲芳泽的好事,令他绞尽脑汁的筹划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家公子和怜香小姐在说话,可有你插嘴的份儿?”那名小胡子男人见陈公子一脸恼怒地望着李云天,于是伸手一指李云天,颐指气使地喝斥道。

小胡子男人的话音刚落,跟在李云天身后的一名挂着少校军衔的武官就快步走上前,伸手一把抓住了他指着李云天的手,面无表情地一用力。

只听得咔吧一声,一声脆响从小胡子男人的手腕处传来,接着小胡子男人惨叫着倒退了一步,捂着无力耷拉着的手腕哀嚎了起来。

“好大的胆子,朗朗乾坤,天子脚下,你竟敢公然纵容手下行凶,眼里还有没有王法?”突如其来的一幕使得现场的人们都惊呆了,谁也没有想到那名少校武官会忽然动手,陈公子率先回过神来,怒气冲冲地瞪着李云天喝道。

“你可知道,对上官不敬该当何罪?”李云天并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望着陈公子,那名少校武官冷笑了一声,一脸倨傲地问道。

“上官?”陈公子双目顿时流露出一丝愕然的神色,忍不住上下打量起了李云天,暗中猜测着李云天的身份。

京城官场等级森严,敢称上官的人绝非等闲之辈,不是各部院堂官就是京城的勋贵,其他的官员根本就没有胆子敢以上官自居。

在陈公子看来,李云天年纪轻轻自然不可能是各部院堂官,那么十有八九就是京城里的勋贵子弟了,怪不得如此嚣张霸道。!^!

第383章欺软怕硬

“两位公子,大家都是怜香妹子的朋友,以和为贵,千万不要伤了彼此间的和气。”见现场的局势变得紧张了起来,怜香的二嫂连忙开口打起了圆场。

她此时也看出来了,李云天也是一个大有来历的主儿,与陈公子一样都不好招惹,万一两人爆发了冲突,对怜香来说可就得不偿失。

“阁下可敢告知名号,也好本公子日后登门拜访!”陈公子闻言冷哼了一声,一脸阴沉地瞪着李云天,言语中充满了威胁。

“我家大人是镇武伯,随时恭候你的大驾。”李云天对陈公子挑衅不以为意,向一旁的少校武官微微颔首,少校武官于是沉声报出了李云天的名号。

“镇……镇武伯!”陈公子闻言不由得脸色大变,神情惊愕地望着李云天,好像万万没有料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李云天。

“镇武伯?”怜香的二哥和二嫂也吓了一跳,纷纷诧异地打量着李云天,两人自然听说过在京城声名鹊起的李云天,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与怜香相识,而且看起来两人的关系还挺好。

“不知阁下是何人,俗话说礼尚往来,我家大人以后也好前去回礼!”见陈公子面露惊恐的神色,那名少校武官不动声色地瞪着他说道,尤其在“回礼”二字上加重了读音。

“李大人,在下有眼不识泰山,无意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恕罪。”陈公子的脸色刹那间就变得苍白,连忙冲着李云天恭敬地一躬身,一改先前的倨傲。

如果李云天单单只是镇武伯的话,陈公子倒还没这么畏惧,毕竟文武有别,勋贵还管不到文官的头上。

可李云天不一样,不仅是镇武伯还是都察院的御史,更是宣德帝面前的红人,而且现在正在审理汉王叛乱一案,要是招惹了李云天不要说他,恐怕就连他老爹也要受到牵连。

因为汉王叛乱一事,北京和南京的官员被牵涉者甚众,再怎么说汉王以前也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自然有很多官员与其来往,如今可都成为了他们的罪证。

李云天是新晋的勋贵,大明堂堂的镇武伯,自然属于“上官”的阶层,小胡子男人胆敢当面冒犯他,受到点教训只是轻的,即使是被关进大牢里修理也是罪有应得。

“我在屋里等你。”见陈公子已经服软,李云天并不想与其计较,向怜香微微一颔首,抬步走向了客厅。

“怜香姑娘,在下还有事,先告辞了。”陈公子见状顿时如释重负,连忙向怜香一拱手,领着那名小胡子男人和随从逃也似地离开了。

怜香望了一眼落荒而逃的陈公子,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闪过一丝嘲讽,这种仗势欺人的权贵子弟就知道欺软怕硬,在平民百姓面前耀武扬威,而一遇到比他们厉害的人就成了缩头乌龟。

“妹子,你何时认识的镇武伯?”怜香转身刚准备前去客厅,冷不防手臂被一旁的二嫂抓住,二嫂双目放光地望着她,脸上有着难以掩饰的惊喜。

如今要论京城风头最盛的人,那么无疑是李云天这个新晋的镇武伯,不仅跻身大明勋贵之列,而且还成为了翰林院的翰林侍读,真正的文武双全。

“三年前。”怜香知道二嫂对此事感到惊讶,不过现在并不是解释的时候,微微一笑后说道,“二嫂,你让厨房准备一些小米粥,再端来一些糕点。”

说完,怜香就走向了客厅,只留下她的二哥和二嫂立在那里面面相觑,三年前的话,那岂不是就是怜香刚在京城醉月阁出道的时候?想不到两人竟然认识了这么久。

“那个陈公子是什么人?”等怜香进了客厅,李云天有些好奇地问道,他感觉对方好像不是京城的权贵子弟,否则岂敢来招惹怜香。

怜香能在京城立足,背后不仅有张克敌的关照,而且京城够级别的权贵子弟都清楚李云天和怜香之间关系莫逆,否则怜香也不会在四方馆戏院唱戏,因此谁也不会吃饱了撑得去自寻烦恼。

“他是南京户部陈侍郎的公子。”怜香笑了笑,给李云天倒了一杯热水端了过去,她清楚李云天的习惯,自然不会给他上茶。

“怪不得如此财大气粗!”李云天闻言不由得微微颔首,户部可是大明油水最足的衙门,不仅掌管着大明的国库物资,而且还执掌赋税大权。

虽然现在京师户部已经一分为二,从中划出了农部来专司农事,但现在的户部依旧是一个庞然大物,执掌资金和物资的收入支取大权,令其他部院望尘莫及。

由于南京并没有内阁和军阁,再加上南京户部职权有限,故而南京户部并没有拆分,执掌南直隶的财赋运作。

其中,南京户部最为重要的职责自然是盐引的发放,那些聚集在扬州的盐商无不富甲天下,相应得南京户部捞的油水自然也就越多。

由于那些盐商非常识时务,永乐帝北征蒙古的时候他们多次捐出巨额财物充当军费,对北征有功,再加上盐务上的关系错综复杂,牵连甚广,故而永乐帝一直没有动南京户部和扬州的盐商。

李云天很清楚,宣德帝要想振兴大明必须要拿盐务开刀,盐务是大明最重要的税收,可盐道衙门的人与盐商沆瀣一气,互相勾结,使得每年大量的盐税流失,盐道衙门的腐败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势必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

这也怪不得陈公子想要一亲怜香的芳泽,其久居江南并不清楚京城的局势,再加上平日里仗着陈侍郎的权势飞扬跋扈惯了,自然也就没有将怜香放在眼里。

李云天有个预感,他以后肯定还会再与陈公子打交道,而那颗夜明珠将给陈公子带来巨大的麻烦。

“李大哥,这是小妹写得戏文,你看看如何。”怜香不想让陈公子的出现搅了李云天的兴致,因此让侍女拿来了一个册子,微笑着递给了李云天。

李云天放下手里的水杯,接过册子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边看边点着头,脸上满是赞许的神色。

册子上是怜香自己写的一出新戏,根据南方一则民间爱情故事改编,字迹工整秀丽,情节跌宕起伏,辞藻优美,使得李云天吃了一惊。

他这时才想起怜香当年不仅是醉月阁的头牌,同时也是一名才华横溢的才女,否则岂能成为醉月阁力推的头牌?

“小民拜见爵爷!”就在李云天饶有兴致地看着册子的时候,一对四五十岁的中年夫妇在怜香二哥和二嫂引领下快步走了进来,冲着他就跪了下去。

“快起来,这是家里,毋须行此大礼!”李云天见状立刻意识到那对中年夫妇是怜香的父母,连忙起身扶起了两人。

怜香的父母本已经睡下,怜香的二哥和二嫂见来了贵客,于是就把两人喊了起来,前来见李云天。

在怜香的二哥和二嫂看来,李云天比陈公子无疑重要千百倍,陈公子不过是权贵子弟而已,而李云天可是不折不扣的权贵,是与陈公子老爹一个级别的人物,两人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年纪轻轻就已经得以封爵,仕途无可限量,远比陈公子的老爹得圣宠。

更何况,李云天身后还有杨士奇和周征两大后盾,即使是陈公子的老爹陈侍郎也不敢招惹李云天,更别说陈公子了。

其实,怜香的二哥和二嫂对陈公子之所以另眼相待,私下里有着极其重要的原因,两人想通过陈公子获得盐引,进而使得怜香在扬州的大哥从中牟利。

怜香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大哥在扬州做生意,二哥在京城照顾父母,姐姐嫁给了苏州府的一个大户人家当妾室,弟弟在明新会馆里边学习边做事。

虽然怜香是在京城的醉月阁出道,但她却是苏州人,自由在扬州城的一家青楼里接受培训,后来被醉月阁老板挑中,故而来到了京城。

怜香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当年家里实在是太过贫寒,不得已卖了她。

等怜香在醉月阁站稳了脚跟,就陆陆续续给家里寄去了不少钱财,他大哥本是一个商号跑腿的伙计,后来拿着她给的钱财跟着别人做起了生意,二哥、弟弟和父母则在怜香在京城买了宅子后一起搬了过来。

作为在商号里混了近二十年的一名老伙计,怜香的大哥自然知道大明最赚钱的生意就是贩盐,可是盐商有盐商的规矩,像他这种无根无基的人根本就无法涉足其中。

怜香的二哥听其说过盐务上的事情,故而铭记在心,因此当陈公子出现后他对陈公子异常热情,想要搭上陈公子的这条线来踏足盐商的圈子。

可惜的是,陈公子时运不济,竟然遇上了来头和背景都要比他深厚的李云天,唯有铩羽而归。

不过怜香的二哥却并不感到懊恼,因为在他看来李云天比陈公子可管用多了,如今陈公子无意中冲撞了李云天,而怜香与李云天关系密切,要是能善加利用这一点的话,那么届时陈公子将乖乖地帮他做事。!^!

第384章交趾战报

由于怜香一家人都来陪李云天,因此当李云天吃完宵夜的时候已经是午夜。

怜香立在门口处,痴痴地望着骑着马消失在夜色中的李云天,眼神中充满了黯然,她二嫂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幕,脸上不由得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六月初,李云天好不容易去了一趟都察院,参加都察院的一次议事,商议都察院到京城各大部院的刷卷事宜,查阅各大衙门的案卷卷宗。

虽说李云天也是都察院的御史,不过自从讲武堂成立后他来都察院的次数就屈指可数。

说起来,在李云天考入翰林院成为翰林侍读前,都察院御史一直是他的文官正职,而且还是唯一的一个文官职务。

至于说庶吉士,则只是一个荣誉头衔而已,并没有品阶,不是大明官场的正式职务。

自从成为了翰林侍读,李云天曾经想辞去他御史的职务,毕竟翰林侍读和监察御史是大明官场上最重要的两个官职,只不过宣德帝没有恩准。

虽说都察院的御史和翰林院的翰林都是言官,但御史主掌督察百官,翰林则是皇上身边的近侍,双方的职责不同。

宣德帝既希望李云天能作为近侍给他出谋划策,同时也希望用李云天来督察文武百官,故而让他身兼了两个职务。

这次都察院在京师各大部院衙门刷卷,李云天由于讲武堂的公务繁忙,像去年一样依旧没有参加。

不过与去年不同的是,讲武堂这次也要被列入都察院刷卷的对象,毕竟讲武堂和讲武堂的京郊大营都耗费了不少资金和物资,需要都察院来进行监察。

李云天对此并不介意,这是都察院的职责而已,他完全能够理解。

况且,讲武堂和讲武堂京郊大营的账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也不怕都察院的人来查。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刘观非常给李云天面子,让与李云天同科的谢恒和另外一名新晋御史前去讲武堂刷卷,摆明了就是不想招惹李云天。

对此李云天感到颇为无奈,他根本就不怕御史们来查,刘观如此一来的话反倒显得讲武堂成为了都察院的禁区似的。

李云天并不想承刘观的这个情,免得被御史们误解,因此就主动以与谢恒是同科为由进行避嫌。

见李云天心意已决,刘观与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和左右副都御使商议后,派遣了都察院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