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有三拨明军从开原城或者银州城赶来沈阳城增援,还带来了两批军事物质。

因此,五月初沈阳城的兵力已经达到五万,其中三五万千人是李云天从开原城和银州城调来的援兵,这样一来不仅有充足的兵力可以守住沈阳城,而且还有着主动出击的能力。

与此同时,阿岱汗也在调兵遣将,辽东地面上的蒙古军队源源不断地赶赴了虎皮营驿城。

洪武十八年大明辽南驿路建立,定辽前卫的驿城有三座,其中虎皮营驿城就是其中的一座。

虎皮营驿城位于辽阳城和沈阳城的中间,南北距离两城各有六十余里,是连接沈阳与辽阳的重要驿站。

据《盛京通志》卷十五《城池》条记载,“十里河城,城南六十里,周围一里零一百三十步,南一门,即明之虎皮驿。”《

而沈阳县志·古迹》里也有记载,“虎皮驿古城,在城南六十里,周围一里一百三十步,南一门。明熊廷弼经略辽东设防于此,以扼辽沈,清天命六年征辽阳,进师虎皮驿,抚降之。后改修南北二门,今十里河城。”

虎皮驿城内设有递运所、虎皮驿营台、兵营等设施,明代的辽东经略熊廷弼曾驻兵于此,以此地的险要扼守辽沈。

原本,虎皮营驿城只有百余蒙古兵,自从李云天攻下了银州城后,蒙古军队在阿岱汗的军令下接连不断地赶到。

截止五月中旬,虎皮营驿城的兵力达到了七万,其中蒙古兵五万,仆从军两万,这是阿岱汗手里的全部机动兵力,他准备一举拿下沈阳城将李云天彻底打垮。

随着阿岱汗抽调兵力前往虎皮营驿城,围困辽阳城、凤凰城和金州城的蒙古军队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作为阿岱汗汗帐所在的海州城更是只剩下五千蒙古兵。

阿岱汗很清楚他必须要将李云天所率领的明军挡在虎皮营驿城以北,一旦李云天与辽阳城明军会合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届时明军就能缓过劲来,要想再将其击败可就麻烦了。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率领的明军战斗力与蒙古军队不相上下,而且还有着令蒙古骑兵吃尽了苦头的火枪营,这使得阿岱汗和蒙古的高级将领大为不安。

按照穆都的说法,明军火枪营在蒙古骑兵面前简直就是一道天堑,那些奋不顾身冲锋的蒙古勇士连人带马倒在了火绳枪射出的密集子弹中,完全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蒙古军队最引以为傲的自然就是骑兵,一旦蒙古骑兵被大明成功限制的话,那么蒙古军队的威力也就减小了一半。

况且,既然连骑兵都无法撕裂明军火枪营的防线,那么蒙古步卒要是对上火枪营完全就成为了一个个活靶子。

不过幸运的是,明军火枪营的兵力好像不算太多,而且容易受到地形和天气的影响,这对蒙古军队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只要不正面硬撼火枪营那么蒙古骑兵还是有着统治战场的能力。

的确,火枪营虽然威力大,但是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

纵观明军在银州城和清风谷的两场胜仗,李云天都采用了“堵门”的方式将火枪营呈扇形摆在了银州城城门和清风谷谷口前面的空旷地带,这样一来就最大地发挥了火枪营的威力。

因此,火枪营对地形的要求至关重要,山区、丘陵和丛林等地形都不利于火枪营作战,它需要一个空旷地带来展开攻击,而且火枪营没有在夜间和雨雪天气作战的能力,一旦火枪兵视线被挡以及火药被打湿,那么他们将彻底失去战斗能力。

这也是李云天为何只带了三千支火绳枪来辽东的原因,由于火绳枪的使用有着诸多限制,因此火枪营只能作为奇兵来使用,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还是骑兵和步兵。

五月下旬,就在阿岱汗和众蒙古高级将领商讨着攻打沈阳城的时候,一件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大牛率领五万从朝鲜国招募的士兵悄悄从朝鲜国平安道渡过了鸭绿江,夜袭了驻扎在凤凰城外一个小镇上用来威慑凤凰城守军的五千蒙古兵。

经过一番混战后,两千多名蒙古兵趁乱冲出了李大牛的包围圈,逃回海州城向阿岱汗汇报。

对于这个结果李大牛心中无比遗憾,他用十倍于蒙古军队的兵力围困五千蒙古兵,原本是全歼的局面可结果还是使得对方冲出去了大半,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在他看来与失败无疑,并没有达到此战消灭那五千蒙古兵的目的。

虽然朝鲜士兵经过了大半年的训练后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依旧无法与骁武军和女真诸部的士兵相提并论,甚至比开原城的辽东明军都要低一个档次,第一场仗能打成这样已经无可厚非了。

凤凰城坐落在凤凰山脚下一个呈葫芦状的巨大峡谷中,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山城,可屯兵十余万,东距鸭绿江百余里。

凤凰山属长白山余脉,主峰攒云峰海拔近千米,有着“万里长城第一山”的美誉。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巡,游览凤凰山时听说了“凤凰拜祖”的传说,遂赐名“凤凰山”。

民间传说,“平辽王”薛仁贵为了威慑辽东诸部,使其不背叛大唐,在距凤凰山四十里处的发箭岭开震天弓,搭穿云箭,对准凤凰山方向震臂一射,神箭穿凤凰山而过落入鸭绿江中,自此便有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神弓射箭眼,一箭定辽东”。

由于凤凰城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故而大明将定辽右卫设在了这里,并且屯兵两万威慑朝鲜王国。

李大牛的到来使得凤凰城守备、辽东都指挥佥事罗黑虎欣喜若狂,凤凰城的粮食已经吃不了几个月了,他还以为自己等不到援军的到来,没想到李大牛神兵天降,一下子就给凤凰城解了围。

而且令罗黑虎感到开心的是,李大牛这次并不是空着手来的,从朝鲜运来了大批的军事物资,这一下他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李大牛之所以忽然间出现在了凤凰城,是因为他在奔赴开原城的途中接到了李云天的紧急命令,停在朝鲜王国咸镜道待命。

四月底,李大牛接到了李云天的最新命令,于是率领五万朝鲜兵南下,并从朝鲜国西京平壤城运来了大批的军事物资,经过一番准备后从平安道秘密渡过鸭绿江,突袭了凤凰城外的蒙古军队。

战场上风云变幻,李云天先前并没有想到会如此顺利地消灭察合的援军以及银州城的蒙古军队,因此在攻克银州城后敏锐地意识到他拥有足够的兵力守住沈阳城,因此就让李大牛在咸镜道待命,静观阿岱汗的对策。

如李云天所料想的一样,阿岱汗将兵力调集在了虎皮营驿城,准备与李云天决一死战,这就给了李云天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就让李大牛偷袭了围困袭凤凰城的蒙古军队,如此一来就对兵力空虚的海州城造成巨大的威胁。

阿岱汗得知大量明军忽然出现在凤凰城后大吃了一惊,他万万想不到辽东除了李云天所统帅的明军外出现了第二支明军的队伍。

凤凰城位于海州城的东南处,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的话与位于海州城东北部的沈阳城互成犄角,对海州城形成了夹攻之势。

自从阿岱汗将辽东的蒙古军队调到虎皮营驿城后,他手头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用,如今面对着凤凰城明军的威胁只能将围困金州城的三千蒙古兵调来海州城协防,既是增强海州城的兵力,同时也是避免金州的蒙古军队被凤凰城的明军吃掉。

凤凰城和金州城两处的蒙古军队抵达海州城后,海州城的兵力达到了一万,其中骑兵有七千人。

如果搁在李云天攻克银州城前,阿岱汗并不怕凤凰城的明军,凭借海州城的这一万蒙古军队足以应对,只要凤凰城的明军胆敢前来攻打海州城那么七千骑兵就一定杀得他们落荒而逃。

可是李云天所率领的明军与辽东不同,蒙古兵在他们面前已经没有优势可言,因此阿岱汗不敢怠慢,连忙从大宁城调了两万兀良哈部的人马驰援海州城。

自从辽东的战事爆发后,兀良哈部的蒙古兵负责大宁都司境内的事务,将山海关牢牢堵住,使得山海关内的明军无法前行一步。

与鞑靼和瓦剌相比,兀良哈部的势力无疑是最小的,人口不过五六十万而已,故而与明军交战的重任自然落在了鞑靼部和瓦剌部的身上。

其实,阿岱汗高估了凤凰城明军的战斗力,无论是凤凰城的辽东明军还是李大牛带来的朝鲜兵都无法与海州城的蒙古兵相抗衡,否则凤凰城的那两千蒙古兵就不会冲破朝鲜兵的包围逃回海州城。

再者说了,李大牛所率领的五万朝鲜兵都是步卒,在战场上与蒙古骑兵对阵无疑是自寻死路,李云天之所以要让李大牛进驻凤凰城是为了威慑阿岱汗,使得阿岱汗弄不清虚实进而不敢轻举妄动,他好趁机腾出手对付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同时也减轻了山海关明军的压力。

李云天很清楚,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是北元在辽东的主力,只要能将他们歼灭的话辽东的这场战事就会完结,因此他必须要想方设法拿下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一战定辽东。

第691章秘密武器

随着沈阳城明军和虎皮营驿城北元军队的集结,整个辽东上空不由得弥漫起了战争的气息,双方厉兵秣马,积极备战,都想在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击败对方,进而奠定辽东的掌控地位。

由于虎皮营驿城有三万蒙古骑兵,而沈阳城明军的骑兵即使加上女真骑兵也不过一万人,不仅数量上有劣势,而且在战场上能与对方相抗衡的也只有女真骑兵。

因此,李云天自然要避免与蒙古的军队进行野外作战,否则届时蒙古骑兵在战场上一个冲锋明军的阵势就会被冲散,接下来无疑要遭受一场屠杀。

对李云天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坚守沈阳城,等着蒙古军队来攻城,依靠沈阳城的城防来杀伤对方,然后趁着对方不备在夜晚进行偷袭,最大程度地限制对方的骑兵。

不过,银州城被李云天攻克后令蒙古军队高层大为震惊,故而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绝对不会小觑沈阳城的明军,不到万不得已的话肯定不会强行攻城,毕竟蒙古将领也很清楚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希望在野外与明军决战。

正是因为蒙古将领的态度变得谨慎小心起来,使得沈阳城的明军和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并没有爆发战火,而是隔空对峙起来。

虽然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令李云天感到有些失望,但这也给了李云天整编那些被俘蒙古兵的时间。

六月初,哈尔巴拉率领着一万两千余名整编后的蒙古兵抵达了沈阳城,其中骑兵五千,步卒七千。

哈尔巴拉率领的这支蒙古兵队伍以原达颜部的士兵为基础,吸纳了蒙古俘虏中各中小部族的士兵,李云天答应这些被整编的蒙古兵,等战争结束后让他们的家人迁居到水草丰盛的河套地区驻牧。

而且,李云天还给与了这些蒙古兵与女真兵一样的优厚待遇,每个月都能领一两银子的饷银,饮食起居等生活必需品皆由骁武军提供,使得蒙古兵们没有了后勤上的负担,能安心打仗。

不仅如此,他还组织这些被整编的蒙古兵观摩了火枪兵军阵的操演,使得这些蒙古兵与女真兵一样大为震撼,心中对火枪营有了敬畏之心。

为了消除那些蒙古兵的戒备心理,他特意将拥有黄金家族血脉的哈尔巴拉推到了台前,让年轻的哈尔巴拉统领整编后的蒙古兵队伍。

在李云天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下,他很快就掌控住了这支蒙古兵队伍的军权,参照骁武军的军制顺利整编了那一万两千名蒙古兵。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打破了这些蒙古兵原来的等级体系,从士兵中提升了诸多的军官,并且公布了晋升体系,进而消弱了各部族将领对所属士兵的影响,这些新晋升的军官将成为李云天掌控军队的基础力量。

哈尔巴拉的到来不仅仅增强了沈阳城明军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使得李云天手中有了与虎皮营驿城蒙古军队争锋的资本。

自从五月初以来,沈阳城的明军和虎皮营的蒙古军队爆发了多场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双方各有胜负,谁都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其中规模最大同时战况也最惨烈的一场冲突的主教是猛哥帖木儿的二弟於沙哈,当时於沙哈率领着百余名女真骑兵在双方控制区的交界线巡逻,突遇一支两百多人的蒙古骑兵。

或许是见自己人多势众,蒙古骑兵随即向於沙哈发动了进行,想要趁机吃掉於沙哈。

於沙哈见避无可避,于是指挥着手下的女真骑兵与蒙古骑兵进行了一场血战,最终获得了惨胜,杀死蒙古骑兵一百多人,但自己也付出了六十多人战死的代价,进而逼得蒙古骑兵的指挥官不得不撤退。

事后,李云天给於沙哈等参与了交战的女真兵记功,骁武军也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善后事宜,给战死的女真兵下拨了抚恤金。

为了避免那些战死女真兵的抚恤金被各自部族的首领私吞,使得女真兵能安心上战场,李云天在下发战死者抚恤金的同时还会给予其所属部落首领一份与抚恤金数额相等的奖励,并且明令禁止私吞,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李云天的这个举动无疑受到了女真兵的拥护,他们在战场上最牵挂的无疑是家中的亲人,如果家人的生活能受到保障的话,他们肯定愿意在战场行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在女真诸部的首领看来,李云天不仅财大气粗而且还颇为讲义气,使得他在众首领心目中的地位无形中就提升了一个档次。

六月底,就在沈阳城明军和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紧张对峙着的时候,明军的防区内忽然出现了许多用汉字书写的传单。

传单上的内容很简单,阿鲁台已经在六月中旬攻克了山西行都司的治所大同城,全歼大同城的大明守军,这使得大明在内长城以北只剩下万全都司治所宣府城一个军事重镇。

李云天得知此事后嘴角流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阿鲁台大军压境,大同城的守军能坚持到六月中旬已经实属不易,不知道宣府城能在蒙古大军的猛攻之下能坚持多长时间。

而一旦蒙古军队攻克了宣府城,那么对辽东战局将产生重大影响,阿鲁台绝对会抽调兵力来解决辽东明军,届时李云天将面临巨大的麻烦。

很显然,虎皮营的蒙古军队不会贸然出兵攻打沈阳城,只要等到阿鲁台的援兵一至,那么沈阳城就将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

李云天当然不会眼巴巴地等着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主动攻打沈阳城,他早就有了应对的办法,耐心地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七月初,一支由开原城而来的辎重部队缓缓驶进了沈阳城。

从表面上来看这支辎重部队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它的物资并没有完全运往库房,其中一部分进了骁武军的大营。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领着赵勇等明军的高级将领去了骁武军大营,进了一处戒备森严的院落,院落里静静地停着一门安装在两个车轮上、有着近两米长炮管的铜炮。

与大明用铸铁制造的笨重火炮相比,这门铜炮无疑显得小巧轻便,周身有一种明亮的金属光泽。

这门铜炮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佛朗机炮,佛朗机炮是一种早期的后填装滑膛加农炮,由母铳和子铳构成,前有准星,后有照门,可从照门孔内进行瞄准,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转动。

佛朗机炮的腹部膨大,留有长口,炮身外面用木包住,并加以防炸裂的铁箍,另有子铳5个,在子铳内装填弹药,轮流安入腹部的长口内发射。

子铳又称提心炮,相当于火炮的药室部分,它是一种比母铳身管稍细的又一炮管,与母铳身管一起构成双重炮管。

因为采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