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交趾的空白税金印信无声无息地被盗走就是最好的印证。

另外,还有李云天先前在太和殿忽然之间被浙江道监察御史吴欣弹劾,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偶然发生的,是被人精心设计的结果。

换句话来说,赵慕宇怀疑李云天这次被诬陷是朝廷里某一方势力所为,通常这种情形下受害一方会进行犀利的反击,而李云天却放弃这样做,着实令他感到意外。

李云天注意到了赵慕宇双目中一闪而过的惊愕,心中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并不是不想揪出幕后主使者,不过现在宣德帝重病在床他实在不愿意让宣德帝为此事而感到烦心,故而只能将这件事情压下去。

由于罪证确凿,刘张氏和董友才很快就被顺天府的差役押去了大牢,两人享受了单人牢房的待遇,被狱卒严加看管。

“镇国公、镇国公、镇国公……”

当李云天被赵慕宇等官吏簇拥着离开大堂准备返回讲武堂时,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院子里的百姓们纷纷举起右拳齐声高呼起来,一个个眼神炙热,脸上满是激动的神色。

京城的百姓以前只是听闻李云天断案很厉害,如今在顺天府里的这些人亲眼目睹了李云天扭转乾坤的神奇一幕,无不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其心理无形中也受到了剧烈的冲击,故而对李云天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李云天见状向众人微微颔首,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毫无疑问经历此事后他的人气上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顺天府府门外聚集的人群还不知道堂审的结果,猛然听见院子里呼声震天,于是纷纷好奇地望向了顺天府紧闭的大门,交头接耳地猜测着发生了什么事情。

很快,顺天府的那两扇厚重的大门缓缓地打开了,李云天被赵慕宇等官吏送上了停在门前的四轮马车,在护卫的簇拥下快速离去,毕竟现场人数太多,龙蛇混杂,因此还是尽快离开的话为好,以免发生什么意外。

“本官已经审清此案,刘仁之死实乃为了诬陷镇国公,镇国公为交趾呕心沥血,实在我大明百官之楷模!”

等李云天乘坐的四轮马车消失在街头,赵慕宇环视了一眼四周黑压压的人群,沉吟了一下后准备给一直等在这里的百姓一个交代,于是立在顺天府门前的台阶上向下压了压双手示意现场的人们安静,随后高声宣布道。

轰的一声,现场的百姓立刻沸腾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聚在一起议论着,无不对这个结果感到意外,同时又有着一股莫名的兴奋,为李云天是一个好官而感到欣慰。

小酒馆。

“你再说一遍!”方良噌地从座位上站起,一脸惊愕地望着前来报信的手下,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

“禀大人,小的接到消息,镇国公当堂拆穿了刘张氏和董友才的谎言,并且找出了那些税金印信的来历,刘张氏和董友才现在已经被打入顺天府的大牢。”那名手下向放来那个一躬身,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怎……怎么会这样?”方良闻言后先是怔了怔,然后神情茫然地看向了对面的眉头紧锁的阿仇,他正等着李云天深陷刘仁一案泥潭而无法自拔,岂料顷刻间风云突变,原本处于劣势的李云天竟然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一举扭转了颓势,大获全胜。

“李云天如果连这点儿小事都应付不了的话,那么他也就不配成为大明的镇国公了!”阿仇沉吟了一下,面色阴沉地说道,原本在他看来万无一失的计划结果被李云天轻而易举地就找出了诸多破绽,这使得他心中感到颇为失落。

“可恶,镇国公竟然在交趾搞出了这么多古怪的事情!”方良一拳砸在了桌面上,一脸的不甘心,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在交趾进行了一系列稀奇古怪的变革,进而使令他和阿仇举止失措,给了李云天可乘之机。

“李云天即便是凤雏转世,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但皇上终究不是刘备,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太子成为蜀后主!”阿仇闻言双目闪过一道阴冷的光芒,冷笑了一声说道。

说到底,李云天现在要面对的并不是阿仇和方良,而是大明的天子宣德帝,宣德帝被两人成功离间,心中已然对李云天起了杀意,故而李云天无法逃过这一劫,只不过由此一来事情会闹得满城风雨,令宣德帝在史书上留下屠戮功勋的恶名。

而这正是宣德帝所不愿意看见的,因此方良这才想出用刘仁一案来败坏李云天的名声,进而顺理成章地杀掉李云天,届时人们就会把李云天看成是胡惟庸、蓝玉一样的叛逆。

方良闻言感到一阵无奈,摇了摇头后坐回了座位,脸上显得颇为失落,他知道李云天无法逃过宣德帝的手掌,可如此一来他也就失去了击败李云天的机会和荣誉。

“怪事,镇国公为何说刘仁等人是你们北元派去的?”随后,方良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狐疑地问向了阿仇,他认为李云天并不是如此武断的人。

“皇上已经重病缠身,如果此时朝堂上发生内斗无疑将加剧皇上的病情。”阿仇闻言冷笑了一声,面无表情地回答。

“可笑镇国公还被蒙在鼓里,不知道想要置他于死地的正是他一心维护的皇上。”方良这下明白了过来,原来李云天此举是为了宣德帝的健康,随后嘴角流露出嘲讽的神色。

“不,李云天可能已经猜到此事与皇上有关。”阿仇闻言皱了皱眉头,脸上的神色变得凝重。

“那他为何要这样做?”方良不由得感到惊讶,狐疑地望着阿仇,如果换做他的话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趁机将事情闹大以自保。

阿仇并没有回答方良,而是面无表情地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李云天素来有情有义而且与宣德帝又有着十年的君臣之情,此时定然不会为了自保而对重病的宣德帝落井下石,进而搅得朝堂上满朝风雨令宣德帝为之伤神,这份胸襟和魄力令他是自愧不如。

第782章避无可避

紫禁城,乾清宫,东暖阁。

“皇上,臣办砸了圣命,请皇上责罚。”方良以头触地,诚惶诚恐地跪在宣德帝面前请罪。

“起来吧。”

宣德帝已经知道顺天府大堂上发生的事情,一边咳嗽着一边冲着方良虚空向上托了一下手,面无表情地说道,“镇国公的谋略居于百官之首,你败在他的手里并不丢人。”

方良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双目闪过了一丝阴毒的神色,他向来自视甚高并不觉得比李云天差,如今被因为刘仁一案被宣德帝给看扁,心中对李云天是无比的怨恨。

“善后的事情进行得如何?”咳嗽了一阵后,宣德帝喝了一口汤药,倚在床榻上淡淡地问道。

“皇上放心,臣已经安排好了,刘张氏和董友才活不过今晚。”方良连忙一躬身,沉声向宣德帝禀告。

虽然刘张氏和董友才只是方良手里的棋子,并不知道指使他们行事的人是谁,但只要两人活着就可能被朝堂上的各方势力所觊觎,进而引发不可预测的事端来,所以两人必死无疑,这样就能把此事一股脑地推到北元的身上。

“接下来的事情筹备得如何?”宣德帝闻言缓缓闭上了眼睛,一边闭目养神一边问道。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方良的嘴角闪过一丝笑意,意气风发地沉声答道,只要宣德帝点头那么他就会启动这个使得李云天万劫不复的计划。

“这次不要让朕再失望!”宣德帝的眉角皱了皱,沉默了一会儿后开口说道。

“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皇上圣恩。”方良闻言顿时大喜,向宣德帝一躬身后退了出去,前去执行他早已经准备妥当的计划。

“你是不是觉得臣这样做特别无情?”等方良走后,闭目养神的宣德帝开口问向了侍立在一旁的金英。

“皇上以社稷为重,无可厚非。”金英闻言一躬身,不动声色地回答。

“是呀,朕不得不为江山社稷着想,想当年太祖皇帝也正是因为此才除掉了蓝玉!”宣德帝的嘴角流露出一丝无奈的神色,他现在有些体验到洪武帝当初兴蓝玉大案时的复杂心情。

如果太子朱标不死的话,恐怕洪武帝也不会除去能征善战的蓝玉,很显然年纪轻轻的建文帝无法驾驭蓝玉这样的骄兵悍将,故而洪武帝必须要替建文帝把朝堂中的这些潜在的威胁一一剔除。

所谓一饮一啄皆是定数,洪武帝虽然除去了蓝玉等勇武善战的骁将,可同时也给了身为燕王的永乐帝机会,使得永乐帝成功率军靖难。

倘若蓝玉等将领不死的话,以当时燕军与南军的实力,永乐帝绝非是蓝玉的对手,也就不会使得建文帝白白地丢了江山。

而此时,宣德帝要做的正是与洪武帝一样的抉择,与建文帝相比太子年龄更小,也就更容易受到来自朝堂上的威胁,李云天身兼文武重职又谋略无双,届时难免会成为三国时的诸葛孔明,他不得不防。

因此,虽然李云天现在对宣德帝忠心耿耿,对朝廷也有着莫大的功劳,并没有犯下丝毫的过错,可宣德帝却不得不痛下杀心,毕竟没有什么比大明的江山社稷更为重要。

宣德帝发完了那句感慨后伏在床榻边猛烈地咳嗽了起来,由于咳嗽得太过猛鲜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快,传太医!”金英正关切地拍着宣德帝的后背,见状大吃了一惊,连忙冲着门前侍立在门口的内侍喊道。

“一点小事何必大惊小怪。”那名内侍刚要走,宣德帝开口阻止了他,一边咳嗽一边向金英说道,“给朕倒杯热水。”

金英闻言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黯然的神色,招呼屋里伺候的宫女给宣德帝倒水,他知道宣德帝为何不让喊太医前来,因为太医对宣德帝的病情束手无策,只会开上一堆无济于事的补药。

这也是宣德帝下定决心让方良启动针李云天那个计划的重要原因,他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恐怕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必须在死前给太子扫清执政道路上的障碍。

其实,宣德帝也曾经想过找个由头把李云天丢官罢职,已尽他与李云天的君臣之谊,不过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虽然看起来这样处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却后患无穷。

原因很简单,以李云天在朝堂上的人缘和威望,即便是宣德帝将其罢官那么一旦太子登基十有八九还是会被启用,因此他不能冒这个险。

晚上,镇国公府,卧房。

“相公,皇上这些天已经陆续把我爹和张叔手下的京军将领调去山海关和居庸关,京军的大权已经落在了仁国公的手里。”周雨婷一边给李云天宽衣,一边忧心忡忡地说道,她可以肯定宣德帝此举是冲着李云天来的。

骁武军京郊大营的火枪营和炮营已经被调走,现在连周征和张昊手下的京军将领都被调换,再加上李云天参与顺天府的堂审,因此任由谁都能猜到宣德帝这是在对付李云天。

京城的官场已经从中嗅到了异样的味道,故而现在风平浪静,简直沉寂得可怕,就连平常斗得不可开交的那些死敌们也都难得地安静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李云天和宣德帝之间接下来会发生何事。

很显然,与李云天和宣德帝之间有可能爆发的冲突相比,朝堂上任何派系的争斗都已经显得无关紧要,让不少人想起了当年的胡惟庸和蓝玉大案。

正因为这个原因,当李云天从顺天府顺利脱身后镇国公府是门可罗雀,前来登门道喜的官员寥寥无几,其他人都忙着避嫌,生怕被人看成是李云天一党进而受到牵连。

“车到山前必有路,相公一定能化险为夷的。”李云天笑着在周雨婷的额头上吻了一下,神情轻松地笑道,

周雨婷见李云天一副若无其事的墨阳,神色不由得一黯,她知道李云天是在安慰自己,恐怕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来保全镇国公府的家人,因为一旦李云天与宣德帝爆发冲突的话她与镇国公府的家眷绝难逃出京畿。

“还记得皇上当年送给相公的那幅画吗?”见周雨婷眼眶有些微红,李云天知道她猜中了自己的心思,沉吟了一下后微笑着问道。

正如周雨婷所想的那样,李云天现在之所以按兵不动正是为了保护家人,虽然他有把握逃离京畿,可却无法带着家人一起脱险,那样的话目标太大,而一旦家人留在京畿十有八九会被宣德帝下令斩杀,那样的话可就得不偿失。

因此,面对宣德帝的威压李云天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君为臣纲,这意味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宣德帝想要杀他的话只要随便找一个由头就可以了,根本就不会给他反抗的机会。

所以李云天只能以静制动,暗中寻找着化解眼前危机的机会,以确保全家能安然度过此劫。

实在不行的话,李云天也唯有用自己的命来换取家人的命,反正宣德帝忌惮的是他,只要他一死家人自然也就安全了。

“画?”周雨婷闻言微微怔了一下,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随后眼前一亮,娇声问道,“相公,你说的是那幅牡丹图?”

洪熙元年,李云天将七大洲、四大洋以及海外诸国画在了一幅图上,取名《天下疆域图》进献给了洪熙帝。

这在这明初可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事情,毕竟当时人们的思想还处在天圆地方的时期,认为大明是天下的中心,而李云天的这幅图却完全颠覆了这个观点。

洪熙帝对这幅《天下疆域图》是赞赏有加,爱不释手,很惊讶李云天能作出如此奇妙的一副图出来。

虽然由于时间仓促图纸上的很多地方都未完善,但这依然不妨碍洪熙帝的喜爱,权衡了一番后让李云天将图给太子送去,并令李云天重新制图。

因此,李云天带着图纸到慈庆宫觐见当时身为太子的宣德帝。

宣德帝正在太子嫔孙氏的伺候下作一幅牡丹图,几株牡丹在画上争奇斗艳,其精工富丽,色艳而不俗,层次饱满,惟妙惟肖,令李云天感到很是惊讶。

李云天并不是惊讶于宣德帝有着如此的绘画技艺,而是宣德帝的性格与永乐帝非常相似,应该不喜欢花花草草的东西,凶禽猛兽和江河湖泊更符合他的胸怀。

不过很快李云天就明白了过来,朱瞻基这是形神内敛以免惹来不必要的猜忌,毕竟他现在只是太子还不是天子,锋芒太露的话只会使得洪熙帝厌烦。

宣德帝对那幅《天下疆域图》也非常满意,同时也把他所作的代表大富大贵的牡丹图送给了李云天,进而奠定了两人的君臣之谊。

周雨婷一直妥善保管着宣德帝所送的牡丹图,只不过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已经过了十年时光,因此猛然间还难以记起。

“如果相公有何不测的话,带着这幅图去觐见太后。”李云天向周雨婷微微颔首,肯定了周雨婷的猜测,然后郑重其事地叮嘱道,“记住,不到万不得时不能拿出来,而且一定要送到太后的手上。”

“妾身明白。”周雨婷的双眸不由得闪过一丝惊愕的神色,她意识到李云天这是在交代应对目前危机之策,因此使劲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周雨婷也隐隐约约地预感到李云天处境不妙,否则的话李云天绝对不会如此早就嘱咐她这件事情。

李云天闻言微微笑了笑,伸手把周雨婷揽在了怀里,他此次在顺天府府衙大获全胜,肯定会招致第二轮的攻击,而这次他已经避无可避,甚至连罪名都已经猜到――谋反,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罪名能杀得了他,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给他定罪。

第783章导火索

宣德九年,腊月十一日凌晨。

皎洁的月色下,京城万籁俱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纷纷沉浸在甜美的梦乡,街道在月光下泛着有一层幽冷的白光,令人感到一丝寒意。

“快,快,后面的人跟上!”

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