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6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由于帖木儿的死,东察合台汗国的王室子弟这才得以在帖木儿帝国大军撤走后重新恢复了领地,否则现在的东察合台汗国早已经不复存在。

因此,对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来说,除了杨士奇和张辅等接触过此事的朝廷重臣外,其他的人都不知道大明在永乐帝登基后竟然差一点就与进犯的帖木儿帝国大军打了起来,故而对此事事倍感震惊。

大殿里的文武官员们一直以为大明是天朝上国,是世间最为强大的国家,谁也不会想到当年帖木儿竟然会东征大明。

震惊之余,现场的官员们也终于意识到了帖木儿帝国并非像他们先前所想的那样是一个西域小国而已,而是一个足以发动百万大军向大明发动战争的超级大国,这令众臣心中不由得对帖木儿帝国这次向东察合台汗国发动进攻一事充满了警惕。

第1000章犀利辩辞

当巴忽从粗壮随从那里得知了李云天的话后,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从现场大明文武大员的反应上来看,李云天旧事重提很显然已经使得那些文臣武将对帖木儿帝国抱有了警惕心理。

“王爷,当年我们帖木儿大汗东征,是为了统一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由权臣把控,立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察合台后裔为汗王,我们帖木儿大汗身为成吉思汗后裔又是西察合台汗国大汗的女婿,自然有义务将察合台汗国统一起来。”

巴忽此时终于意识到,大明的忠武王果然非同凡响,寥寥数语就已经将他逼到了一个绝境,伸手擦了一下额头渗出的冷汗后向那名粗壮随从低语了几句,那名粗壮随从就躬身向李云天说道:

“当年帖木儿大汗东征一事,事后已经派使者前来大明想永乐皇帝陛下进行过澄清,仅仅是为了统一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大汗当年当下别失八里城后就一直待在那里,绝对不敢冒犯大明天威!”

“帖木儿当时是病了,无法再承受旅途的颠簸,故而不得不在别失八里城休养!”李云天见巴忽还在狡辩,不由得冷笑了一声,双目如炬地盯着巴忽问道,“本王问你,帖木儿临死前有何遗言?”

“这……在下官小位微,不知道帖木儿大汗的临终遗言。”巴忽闻言怔了一下,有些惊愕地望向了李云天,难道李云天知道帖木儿临死前说了什么?随后连忙向李云天一躬身,神色慌乱地低头回答。

“根据本王掌握的情报,帖木儿临死前你们西察合台军队的前锋已经逼近我们大明哈密卫,他仍旧不忘进攻大明一事。”

李云天见巴忽不敢正视自己,知道巴忽肯定知道帖木儿当年的遗言,很显然这个巴忽是帖木儿帝国的权贵,否则也不可能被派来大明执行如此重要的外交事务,于是冷冷地望着巴忽说道,“‘不要向敌人示弱,拿紧你们的……剑!’,你是否记起了这句话!”

“这岂不是向我大明进攻的意思!”

“看来那个帖木儿是真的想要攻打我大明!”

“以前我去陕西都司的时候听那里的军户说起过,太宗皇帝登基不久西宁侯就下令整个陕西都司整军备战,准备前去嘉峪关设防,只是后来不知怎么又撤消了前去嘉峪关的命令,现在看来当时防备的就是西察合台的军队。”

“竟然有这种事,咱们大明不可不防呀!”

“实在是骇人听闻,这个西察合台可是一直对我大明称臣的,谁知道背地里竟然来这么阴毒的一手。”

……

轰的一声,大殿上的群臣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震惊,顿时就炸开了锅,纷纷小声议论起了李云天所说的事情来。

等巴忽从粗壮随从那里得知了李云天先前的那番话后,脸色刹那间就变得苍白,汗珠顺着脸颊就流了下来,他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连如此**的事情也知道。

张氏太皇太后面无表情地坐在高台上望着大殿内那些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群臣,看得出来现场的文武大臣们先前根本就没把帖木儿帝国放在心上,如果不是李云天事先让人打探了大量帖木儿帝国的情报,恐怕现在文臣和勋贵们正为了是否出兵西域争吵不休。

值得一提的是,张氏太皇太后很清楚,勋贵们之所以简直出兵并不是因为帖木儿帝国有多强大,又或者是对东察合台汗国的关系有多好,而是为了重振卫所军的私利,全然不顾这样做会劳民伤财。

而文臣集团除了因为民生问题阻止出兵外,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自然不希望勋贵集团借着这次西域出兵起势,否则以后在朝堂上不好与之相抗衡。

这也意味着,文臣集团根本就不清楚帖木儿帝国的可怕,他们看似利民的行为其实给大明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看来,真正为皇家、为大明着想的还是忠武王,张氏太皇太后不由得望向了立在殿前瞪着巴忽的李云天,她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宣德帝会在驾崩前会打破太祖皇帝的祖命,留下了进封李云天为王爵的遗诏,李云天确实不愧为大明的肱骨之臣,更是大明的中流砥柱,有其辅佐正统帝的话正统帝的皇位必将稳如泰山,大明也将蒸蒸日上。

巴忽对李云天所言倍感震惊,同时也意识到了他遇上了一个十分厉害的对手,见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在那里神色错愕的交谈,心中顿时颇为焦急,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后向粗壮随从低语了几句。

“王爷,使臣大人说他不知道帖木儿大汗的临终遗命,这次回国后定会打探一番。”

粗壮随从的额头上也渗出了汗珠,脸色白得可怕,他能听懂大殿上那些朝臣的议论,自然清楚现在局势对巴忽极为不利,随后连忙向李云天解释道,“据他所知帖木儿大汗一向对大明敬重有加,绝对不会做出对大明不利的事情来,想必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

周围正议论着的文武大员们闻言顿时安静了下来,齐刷刷地望向了李云天,想要知道李云天接下来会如何应对。

“洪武二十年,帖木儿大汗派遣使者前来大明京师朝见大明太祖皇帝,在国书中向太祖皇帝称臣,并朝贡骏马十五匹,骆驼二匹,以及其他贡物,太祖皇帝龙心大悦,特意设宴款待了使臣。”

不过,粗壮随从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是顺着话头有条不紊地向李云天说道,“王爷,虽然我们西察合台汗国距离大明路途遥远、颠簸,但自此每年岁贡马驼,洪武二十五年更是兼贡绒六匹,青梭幅九匹,红绿撒哈剌各二匹及镔铁刀剑、甲胄诸物。”

“王爷,相信大明礼部还存有帖木儿大汗给大明太祖皇帝的国书,如果小人没有记错的话,国书上曰‘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统一四海,仁德洪布,恩养庶类,万国欣仰。咸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皇帝出膺运数,为亿兆之主……臣国中部落,闻兹德音,欢舞感戴。臣无以报恩,惟仰天祝颂圣寿福禄,如天地永永无极。’”

说着,粗壮随从抬头望向了李云天,将当年帖木儿写给洪武皇帝的国书背诵了一遍,然后向李云天躬身说道,“王爷,帖木儿大汗对大明恭敬有加,绝对不会冒犯大明天威!”

李云天闻言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忍不住打量了粗壮随从一眼,虽说此人其貌不扬但是口才却极佳,竟然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帖木儿给洪武皇帝的国书,看样子并非等闲之辈。

而且,每当巴忽陷入困境的时候都会小声向粗壮随从低语几句,随后粗壮随从就从中进行化解,李云天虽然站的如此之近也没能听见巴忽说话的声音,这令他感到有些奇怪,难道那些话是秘密不成。

如今当粗壮随从一口气背出了那封帖木儿写给洪武帝的国书后,李云天知道这个随从的身份不简单,或许并不单单只是一个随从而已。

“礼部,帖木儿是否给洪武皇帝写过类似的国书。”这时,端坐在高台座椅上的张氏太皇太后发话了,不动声色地问向了礼部的堂官。

“禀太皇太后,据臣所知确有这样一份国书,存于礼部的库房中,其内容与先前那名西察合台汗国使团官员所诉一般无二。”礼部尚书胡滢闻言走出了队列,来到殿前向张氏太皇太后沉声禀告。

“忠武王,你如何看待此事?”张氏太皇太后闻言微微颔首,随后看向了李云天。

“禀太皇太后,臣认为这是帖木儿的缓兵之计。”

李云天向张氏太皇太后一躬身,有条不紊地高声说道,“当时帖木儿正忙着攻占周边国家无力应对来自大明的压力,故而其主动向大明称臣,不仅可以趁机派遣使团到大明打探情报,而且还能从与大明的朝贡贸易中获利匪浅,同时也解除了来自东方的威胁可以使其全力向西扩张。”

“臣查阅了一下礼部的记录,洪武二十八年,已经打下大片疆域并且拥有了足够实力的帖木儿开始曝露出其真实意图,不仅扣留了西方大国奥斯曼帝国的使臣,连洪武皇帝派往西察合台汗国出使的给事中傅安也予以扣押,并在随后进攻了奥斯曼帝国,俘获了其皇帝。”

“如果说帖木儿仅仅一次对大明使臣无礼的话还情有可原,可洪武三十年其第二次扣押并虐待了大明使臣,这就是刻意而为了。”

李云天已经为今天的朝议准备了良久,不仅收集了大量帖木儿帝国的情报,也查阅了帖木儿帝国和大明的官方往来记录,面对张氏太皇太后侃侃而谈,“帖木儿死后,西察合台汗国陷入内乱,直到其四子沙鲁哈十年后平定了国内战乱,才在永乐十一年与我大明恢复通使。”

“鉴于帖木儿的往事,臣不得不担心此次西察合台汗国进攻东察合台汗国的真实意图,一旦东察合台汗国被其拿下那么大明哈密卫将直面其兵锋,以关西七卫的实力绝难抵挡。”

说到最后,李云天向张氏太皇太后一躬身,宏声奏禀道,“太皇太后,臣觉得西察合台此次出兵或许醉翁之意不在酒,为了西域的安宁臣恳请朝廷援助东察合台,与西察合台相比,东察合台一直以来都与我大明友善,数十年来双方一直相安无事。”

“太皇太后娘娘,我国大汗这次只是想出兵恢复察合台汗国昔日的荣光而已,绝不敢冒犯大明,请太皇太后娘娘明察。”粗壮随从闻言顿时就急了,顾不上许多连忙就跪在地上,高声向张氏太皇太后说道。

第1001章使臣替身

“哼!”见粗壮随从情急之下竟然撇开了巴忽,李云天的嘴角顿时闪过一丝冷笑,由此看来这个粗壮随从的身份果真不简单,随后他冷冷地盯着粗壮随从问道,“本王问你,帖木儿的后裔如何能继承察合台汗国的大汗之位?”

“帖木儿大汗的母亲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后来又娶了西察合台汗国大汗的公主为妻,其子嗣具有察合台汗国王族血统,故而可以继承察合台汗国之位。”

粗壮随从此时已经意识到自己先前行为的不妥,神色显得有些尴尬,不过事已至此他已经避无可避,因此抬起头向李云天恭声说道。

“据本王所知,帖木儿之所以能登上西察合台的汗位,是因为他弑杀了与他情同手足的西察合台大汗忽辛,这才得以登上西察合台的汗位,而忽辛是正统的察合台后裔。”

李云天面无表情地望着粗壮随从,冷冷地问道,“你告诉本王,自从忽辛死后西察合台汗国是否还存在?”

“这……”粗壮随从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怔,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连数十年前的往事都知道,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当年,帖木儿正是杀死了与其有姻亲关系,并且情同兄弟的西察合台大汗忽辛,这才登上了西察合台汗国大汗的宝座,不过这个时候西察合台汗国已然变成了帖木儿帝国。

这意味着帖木儿帝国这次打着重新恢复察合台汗国荣光的幌子已经被李云天给戳穿,帖木儿帝国对东察合台汗国的军事进攻实际上是一个国家队另外一个国家的入侵。

“巴忽,你告诉本王,东察合台汗国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被你们赶到了天山以南,其国力远不如你们,为何你们这次不仅动用了二十万兵力攻打东察合台汗国,而且还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在撒马尔罕待命,只要一攻下东察合台汗国就挥军东进!”

见粗壮随从无言以对,李云天冷笑了一声,意味深长地望着粗壮随从说道,“虽然本王不知道你为何要隐藏身份,不过你此举是对我大明天子大不敬!”

“巴忽?”听闻此言,包括多鲁尔在内的现场众人顿时大吃了一惊,神色错愕地望向了那名粗壮随从。

“他果然是巴忽!”娜尔莎显得则比较平静,从先前的一连串表现来看她也怀疑那名粗壮随从才是帖木儿帝国的使臣巴忽,而出现在大庭广众的那个巴忽只不过是个替身而已,如今既然李云天也这样怀疑,那么想必十有**此人就是巴忽了。

至于巴忽为何这样做,很显然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了,毕竟帖木儿帝国现在正在与东察合台汗国交战,整个西域也变得不怎么安稳,故而巴忽采取这样的形式既能避开敌人的耳目同时也便于其私下里行事。

张氏太皇太后的脸上流露出惊讶的神色,万万没有想到帖木儿帝国的使团还会来这么一手,不过正统帝则显得有些兴奋,他觉得李云天实在是太厉害,竟然一眼就看出了粗壮随从的真实身份。

“小国使者巴忽,叩见大明皇帝陛下、太皇太后娘娘!”粗壮随从一脸震惊地望着李云天,双目中满是震撼的神色,随后连忙向正统帝和张氏太皇太后行叩首礼,以头触地,声音不无慌乱地说道,“在下做出此举实属万不得已,王皇帝陛下和太皇太后娘娘恕罪。”

“他是巴忽?”

“这个人竟然是西察合台汗国的使者?”

“既然忠武王说他是巴忽,那么想必他就是巴忽了。”

“真没想到,这个巴忽竟然如此狡猾。”

“竟然用一个假使者来觐见皇上和太皇太后,这可是对皇上和太皇太后的大不敬呀!”

轰的一下,大殿上再度骚动了起来,文武百官望着跪在那里的粗壮随从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

这时,那名假巴忽意识到形势不妙,吓得连忙跪在了地上,浑身瑟瑟发抖,这在大明可是欺君之罪,是要掉脑袋的。

“巴忽,你们汗国举兵五十万,究竟意欲何为?”李云天见粗壮随从承认了身份,不由得冷笑了一声,沉声喝问道。

此言一出,有些喧哗的大殿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看向了巴忽,双目中无不充满了震惊的神色,倘若帖木儿帝国真的举兵五十万,那么很显然不会单单为了攻下东察合台汗国而已。

多鲁尔此时已经从娜尔莎那里知道了先前的巴忽竟然是假冒的,而且被李云天当堂戳穿,那名其貌不扬的粗壮随从才是真正的巴忽,这令他倍感诧异,同时也对李云天刮目相看,一路行来他竟然没有看出那个假巴忽的丝毫破绽。

不仅如此,多鲁尔的脸上也显露出了紧张的神色,因为李云天指出帖木儿帝国这次出动的兵力高达五十万,一旦后继的那三十万兵力进入东察合台汗国,那么东察合台汗国在明军没有赶赴前就已经完了。

“王爷,在下不知王爷从何处得来的消息,据在下所知,本国这次进军东察合台只出兵十万而已。”巴忽闻言脸色变了几变,他自然不可能承认李云天所言之事,否则的话势必使得大明出兵西域,于是向李云天摇了摇头后说道。

“本王的情报来源绝对可靠,如果你想听的话,本王就把你们汗国这次统兵将领的名字一一报之于你!”

李云天早就料到巴忽会抵赖,因此不动声色地说道,“不过想必你也不会承认,本王也就不费这个口舌了。”

“皇上、太皇太后,西察合台汗国早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