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6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婷儿,太后赐婚的事……”李云天并不吝啬给李子曦这样的年轻武官机会,至于他们能否抓住就要看他们的运气和造化了,随后他的脸色变得有些尴尬,想要向周雨婷解释娜尔莎的事情。

“相公,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妾身都已经听林馨说过了,娜尔莎的面纱是自己滑落下来的,并不是你取下的。”

不能李云天说完,周雨婷立刻娇笑着打断了他,“既然太皇太后想要以此联姻东察合台,那么这可是咱们忠武王府的一件大喜事,妾身已经让二妹在后宅给娜尔莎收拾了一间院子出来。”

“有妻若此,夫复何求!”李云天闻言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笑着伸手把周雨婷拉进了怀里,屋子里的侍女们见状顿时笑着离开了,走的时候轻轻关上了房门。

李云天以前承诺过纳妾必须要经过周雨婷同意,可太皇太后赐婚属于不可抗力的因素,他怕周雨婷心中不痛快,不过现在看来周雨婷比他想象的要大度的多。

第二天上午,张氏太皇太后将朝廷的文武重臣召集到了乾清宫,正统帝已经在廷议的奏折上加盖了玺印,表示其同意廷议的结果。

不过,对于西征军将领提出的要调用骁武军火器营的请求,张氏太皇太后并没有完全同意,正如李云天所料想的那样,只决定西征军调用骁武军一半的火器营,另外一半要用来镇守京师,像火器营这种大杀器张氏太皇太后不会失去对其的掌控权。

按照廷议的结果,此次西征军由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辽东军区、河南都司、山西都司、四川都司、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组成。

其中,京畿都督府派遣十五万兵力,山北军区八万兵力,辽东军区七万兵力,河南都司、山西都司和四川都司十万兵力,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十万兵力。

当然了,西征军的主力是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三十万兵力,其次是陕西都司和山西行都司的十万兵力,最后是河南都司、山西都司和四川都司的十万兵力。

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卫所军可谓是大明卫所军中战斗力最高的部队,经过几年的整编早已经脱胎换骨,部署在京城周边拱卫京师。

京畿都督府共有卫所军二十万,陕北军区十万,辽东军区十万,此次西征朝廷一共抽掉了这三大军区七成以上的兵力,由此可见大明对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一战的重视程度。

与大明先前的大军征伐有些不一样的是,此次西征军的后勤供应完全由讲武堂负责,而且提供粮草的也是讲武堂,原本应该承担重要角色的户部这次出人意料地退居二线,仅仅拿出了一百万两银子。

不仅朝廷里的勋贵,就连文官们也觉得户部这次做的有些过分,这几年交趾、广西、山北、蒙古和辽东等贫穷荒芜之地的耗资都是由讲武堂提供,再加上李云天大力推动税务革新,使得户部获益匪浅,国库逐渐充盈。

因此,户部此次只拿出一百万两银子,令大家都感到其行为太过过分,毕竟此次西征可是大明的头等大事,同时也对顾全大局的李云天深为钦佩。

否则的话,如果换做别人肯定会与户部争论起来,说到底户部掌管天下银钱,才是承担大军出征的主角。

不过,户部也有户部的难处,每年的钱粮支出早有定额,如果搁在以前户部肯定想方设法地也要给西征军筹集粮草。

可现在不同了,李云天的讲武堂赚钱如流水,户部自然打上了讲武堂的主意,可惜户部的人并不清楚讲武堂的开销也是巨大的,李云天每年只在手头留一定量的储备资金,其余的钱统统投出去用以发展。

另外,李云天这些年也给宫里的内库赚了不少钱,现在张氏太皇太后手上起码有两三千万两的资金可以调用。

故而户部尚书刘仲敷于是在廷议上向李云天当众哭穷,以他对李云天的了解李云天绝对不会在这种大事上跟他计较,这样一来户部的钱也就省了下来。

再者说了,张氏太皇太后肯定也不会坐视讲武堂独力承担西征军的费用,肯定会从宫里的内库中拿出一部分来。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正统帝批复廷议的奏折上,明确不表示皇家内库将拿出五百万两银子当做西征军的军费,划归讲武堂管辖。

这使得户部不少官员暗地里对此感到羡慕和嫉妒,那可是五百万两银子,只要稍微从中捞一点儿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可惜就这么眼睁睁地便宜了讲武堂。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西征军的粮草由户部负责的话,张氏太皇太后肯定不会拿出这么多银子,最多也就两百万两银子而已。

相对于户部,张氏太皇太后对讲武堂的人更为放心,讲武堂不仅有着严格的财务制度和流程,还有系统的监察制度,再加上讲武堂的官吏都经过讲武堂所属学院的培训拥有非常高的素质,因此她把钱交给讲武堂非常放心,李云天肯定会把这笔钱用在刀刃上。

张氏太皇太后的这笔巨额拨款使得李云天松了一口气,不用再急着从讲武堂的下属产业中调集资金,可以从容地安排西征军的粮草事宜。

其实,在张氏太皇太后的心目中,此次西征统兵的最佳人选既不是张辅,也不是周征,更不是张昊,而是年纪轻轻的李云天。

虽说李云天年轻但其已经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华,况且又是大明勋贵中对西域最为重视的一个,以至于不辞辛苦在关西设立了骁武军关西大营。

张氏太皇太后先前没有想到西域的局势会如此危急,在她看来头脑灵活、精力充沛的李云天更适应指挥西征军作战。

不过,有些事情即便是张氏太皇太后也无法左右,就像这次西征她必须要照顾到朝中勋贵的情绪和面子,同时也是卫所军的尊严。

因此张氏太皇太后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在心中暗自祈祷,祈祷西征军这次能大胜而归,一举扫除大明西域的边患。

如果此次西征军战败的话,那么大明将陷入到一个万分危急的困境中,她将无法想象在损失了五十万大明卫所军主力部队后该如何善后。

第1007章娜尔莎的心事

迎宾馆。

“娜尔莎姑娘,外面等着见你的人已经挤满了院子,你就出去见见他们吧,否则他们是不会离开的。”

迎宾馆的司馆姓赵,是一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此时正在东察合台汗国一行人所住小院的客厅里,满脸堆笑地向坐在那里品着茶的娜尔莎说道。

自从张氏太皇太后在朝堂上宣布给娜尔莎和李云天赐婚后,忽然之间就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一堆的人来拎着礼物前来迎宾馆拜会娜尔莎,使得迎宾馆一时间门庭若市。

赵司馆只是一名小小的司馆,而前来拜会娜尔莎的人中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他哪里敢得罪,故而统统放进了迎宾馆的前院,至于他们能不能去东察合台使团所住的小院去见娜尔莎就要看他们运气了。

由于前来拜会娜尔莎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为了保护娜尔莎的安全五成兵马司特意派了士卒前来维持秩序,没有娜尔莎的同意不放任何人去东察合台使团所在的院子。

娜尔莎心情复杂地品着手里端着的香茗,虽然她对茶道知道得并不多,但所喝香茗沁人心脾,一看就知道是一等一的上好茶叶。

自从上次的大朝结束后,娜尔莎再一次体验到了李云天在大明地位的尊贵,顷刻之间她周围的事情猛然就发生了变化。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朝会后当她和多鲁尔返回迎宾馆时,平时难得一见的赵司馆竟然笑容满面地在门口恭迎,嘘寒问暖十分热情,那些平常趾高气扬的迎宾馆官吏更是点头哈腰,变得唯唯诺诺。

晚饭的时候,娜尔莎和多鲁尔等人惊讶地望着一些拎着食盒的酒楼伙计走马灯似地进了客厅,有条不紊地在饭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每摆一个就报上一道菜名,例如什么西施舌、贵妃鸡和貂蝉豆腐等等,简直闻所未闻,不过看上去挺好吃的样子。

赵司馆在一旁伺候着,笑眯眯地告诉娜尔莎,这是迎宾馆特意给东察合台使团准备的京城特色菜肴希望他们能喜欢。

娜尔莎还是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菜肴,满满一桌子的菜被东察合台使团的人一扫而光,不过她才不相信是这桌看上去价格不菲的菜肴回事迎宾馆准备的,于是派人私下里打探了才知道是京城的一名大商人请的,单单一桌菜的价格就在百两银子以上。

自此,娜尔莎就没有让赵司馆再准备饭菜,而是由东察合台使团的人买来食材自己做,她知道天下间没有白吃的午餐,故而不想给自己招惹麻烦,那桌菜的价钱也通过赵司馆还给了那名商人。

对于那些拎着厚礼登门求见的人,娜尔莎并不打算理会,她很清楚那些人是冲着李云天而来的,而既然这些人想要通过她来走通忠武王府的门路,那么想必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与忠武王府说上话,她并不想一来就坏了忠武王府对外事务的规矩。

“刘司馆,如果忠武王府知道你牵线让本姑娘见外面的那些人,不知会作何感想!”面对刘司馆三番两次地前来骚扰,娜尔莎已经感到有些厌烦,知道其肯定是收了外面那些人的好处,故而放下手里的茶杯后不动声色地望着他问道。

“娜尔莎姑娘说笑了,本官位小言微,岂敢涉及忠武王府的事,姑娘要是不想见他们的话在下就把他们给打发了。”

刘司馆闻言脸上顿时闪过尴尬的神色,陪着笑脸向娜尔莎一躬身后转身快步离开了,他能担任迎宾馆的司馆也是一个八面玲珑之人,岂会听不出娜尔莎言语中的不满。

“娜尔莎,那些人送来的礼物好像十分贵重,你以后要在大明生活可少不了花钱的地方,何不收下那些礼物?”这时,多鲁尔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礼单,放在娜尔莎面前的桌上后说道。

李云天是大明现在唯一的一个异姓王,地位无比尊贵,故而那些人送给娜尔莎的礼物也非常贵重。

“这些礼物是冲着忠武王府送的,我要是收了的话他们以后就可以打着忠武王府的招牌在外面为非作歹,横行无忌。”娜尔莎看也没看那份礼单,郑重其事地向多鲁尔摇了摇头后说道。

“真没想到,忠武王在大明竟然如此有权势,你看现在迎宾馆里的那些人哪个不是对咱们礼敬有加,这两天单单拜帖和请柬我就收了一百多份。”多鲁尔在一旁的座位上坐下,不无感慨地说道,他们从先前的无人问津一下子到现在的炙手可热,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不仅迎宾馆的官吏,礼部也派人来嘘寒问暖,态度热情得让多鲁尔一时间难以适应,要知道就在前一天他去礼部办事的时候还受了不少白眼,不由得感慨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我现在担心咱们的军队能否坚持到明军抵达。”娜尔莎现在考虑得则是另外一件事情,忧心忡忡地向多鲁尔说道。

说实话,单单帖木儿帝国的二十万大军就已经使得东察合台汗国陷入了困境,如今再加上北元的二十万人马,东察合台汗国将面临腹背受敌的糟糕局面,或许在明军抵达前已经亡国了。

“等你的婚礼一结束我就立刻带人赶回别失八里城,保护大汗和太妃。”多鲁尔闻言面色顿时就是一整,沉声说道,他自然清楚现在的战局对东察合台汗国尤为不利。

“唉!”娜尔莎的面色随之一黯,不由得自言自语了一句,“如果是他率军多好!”

娜尔莎口中的“他”自然指的是李云天了,随着廷议的结束,大明要出兵西域的事情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这样一来也是在给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施加压力,让他们知道大明现在已经有所准备,让他们知难而退。

对于这次西征,人们最为关心的自然是统兵的将领了,出乎百姓们的意料,这次出兵西域的明军统帅并不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忠武王李云天,而是武国公、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宋海。

虽说宋海是一名资历深厚的勋贵,也曾经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可是在百姓们看来李云天才是统兵的最佳将领。

在民间,百姓们习惯按照以往战绩给朝中的勋贵们排座次,在百姓心目中排在第一位的自然就是李云天了。

李云天虽然年轻,可这十多年来不仅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多次力挽狂澜于危难之时,而且还是大明唯一的一名异姓王,故而将他排在第一位毫无异议。

第二天自然就是太师张辅,第三名是忠国公周征,第四名是义国公张昊,至于宋海,最多排在第五位。

如今,排在前四位的勋贵都没有挂帅,这使得百姓们私下里不由得议论纷纷,将宋海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娜尔莎自然希望由李云天亲自率军出征了,从以往的战绩看来李云天的的军事造诣深厚,大明的勋贵无有出其右者。

另外,娜尔莎去过骁武军关西大营,关西大营的驻地在她看来就是一座令人感到惊叹的由岩石搭建起来的宏伟城池,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

据娜尔莎所知,骁武军关西大营城池的建设并没有像以往的做法那样强拉壮丁,而是开出了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关西地区大量的百姓前去应征做工,甚至东察合台汗国的一些百姓也加入了建造大军,最后无不满载而归赚了不少工钱。

这使得骁武军在西域的名声迅速散播开来,各族百姓都认为骁武军讲诚信,重信义。

在娜尔莎看来,骁武军关西大营城池的修建不单单是一座驻地,而是向西域的百姓传达了重信守义的好名声,这样一来就能取得西域百姓的信任,可谓意义深远。

这意味着李云天与大明其他勋贵不同,对西域的形势十分关注,要不然也不会往西域砸大笔大笔的银子了。

因此,倘若论对西域的了解,大明的那些勋贵恐怕谁也比不上李云天,而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单单这一点李云天就已经远远地将大明的那些勋贵抛在了后面。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刚走没多久的赵司馆又急匆匆地走了回来。

娜尔莎见状柳眉顿时就是微微一蹙,她刚才已经说得够清楚了,如今赵司馆还来烦她,简直就是要她不给其面子。

“娜尔莎姑娘,忠武王府的诺敏侧妃和刘庶妃来了。”不成想,赵司馆一开口就使得娜尔莎微微一怔。

她知道诺敏也是黄金家族的后裔,而且比她要更加正统,至于刘庶妃自然指的就是绿萼了,绿萼娘家姓刘,故而外界尊称其为刘庶妃。

“快请!”随后,娜尔莎反应了过来,连忙向赵司馆说了一句,然后快步出门前去迎接。

多鲁尔开始不明所以,等屋子里的娜尔莎身边的侍女向其做了翻译后他这才惊讶地得知原来忠武王府来了两名妃子,其中诺敏侧妃还与察合台汗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赶忙跟在娜尔莎身后前去迎接。

如果论血缘的话,诺敏和娜尔莎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诺敏属于成吉思汗四子托雷一系,而娜尔莎属于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一系。

值得一提的是,托雷和察合台是一个母亲,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虽然后来察合台汗国与北元闹得有些不愉快,但血缘关系却无法改变。

娜尔莎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她知道忠武王府的妃子们都不简单,每个人都与李云天有着一段堪称传奇的经历,在民间的百姓中广为流传。

虽然娜尔莎从没有见过李云天的那些妻妾,不过她知道忠武王府的那些女主人们都不是等闲之辈,否则岂会成为李云天的女人?

娜尔莎现在不清楚诺敏和绿萼此次前来的目的,暗自猜测两人是要给她一个下马威还是来伸橄榄枝。

第1008章王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