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7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海的回来犹如一粒石子落在波澜不惊的湖面,荡起了层层涟漪,由于骁武军关西大营的人正在核实宋海所言,故而宋海的事情暂时得以平息,京城的官场静静等待着关西大营的消息。

李云天没有多少精力放在宋海的身上,因为他整天忙得团团转连家都很少回,每天往返于讲武堂、皇宫、军阁、内阁和都察院,晚上时常睡在讲武堂。

如今,摆在李云天面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推动在西北诸司和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辽东军区实施的新军军制改革,届时实行已久的卫所制将会被晋升制所取代。

在这次的新军军制改革中,军队的数量纷纷得以缩减,李云天的理念是“兵贵精而不贵多”,只要军队英勇善战完全不需要那么多人在军队里混日子。

另外,各地卫所普遍存在“吃空饷”的情况,军队有着不同程度的缺额,正好趁着这次机会把事情理清。

其实这次军制改革最重要的问题是军费的由来,按照新军军制,军队的军费将由朝廷拨付,户部的国库肯定没有这么多钱,故而唯有落到讲武堂和皇家的内库上,单单凭借着海外贸易讲武堂和皇家内库就赚得盆满钵满

值得一提的是,商局和税局成立后,大明所收的商税一年比一年多,不过大部分的商税都进了皇家的内库,户部只能从中获得一小部分。

这使得户部颇有微词,原本户部应该是大明最富有的衙门,不过现在无论是讲武堂还是皇家的内库都比他有钱,这使得户部的人感到不平。

为此户部曾经上书朝廷要把对外海外贸易和商税收归户部,由户部统一调配,不过先后被宣德帝和张氏太皇太后拒绝,一旦把这些钱交给户部肯定会被户部的人迅速花出去,天知道那些钱去了哪里。

尤为重要的是,户部对税局的设立是持抵制的态度,税局成立后将分走户部的商税税权,虽然大明的商税少得可怜,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况且,税局成立后在江南率先实行新的税制,商税比大明一直沿用的三十税一要高上许多,故而每年都能收不少税金,使得户部的人眼红。

税局提升商税初期,曾经有人指责税局这是“与民争利”,有悖明太祖设立“三十税一”的初衷。

面对这种指责,税局的人进行了反驳,指出明太祖定“三十税一”的时候大明百废俱兴,故而对商业是一种鼓励。

经过了数十年的资本积累后,大明的商贾在低税率下赚取了大量的产业,如今大明商业已然繁华,故而提升税率之事也就顺理成章。

至于说与民争利,商业的繁荣使得商贾们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当地的百姓很少从中受益,故而商税提升后只是让商贾们赚得比以前少了而已,岂能说是与民争利?

况且,即便是实行新的商税,大明的税率也比唐宋时期低上很多,商贾们完全可以接受。

本来朝廷还以为商贾们会因此闹事,可出乎意料的是,即便是被文武官员们认为会遇到强势阻力的江南也风平浪静,根本就没人站出来闹事,更别说抵制了。

江南的那些大商贾几乎都参与到了大明的海外贸易,谁吃饱了撑的得罪税局,税局的背后可是李云天,一句话就能将其踢出大明的海外贸易,故而大家自然不会闹事。

再者说了,大明的商税确实也不高,比唐宋时期都低,商贾们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那些大商贾们接受了新的商税,其余的商贾自然也就不会闹事,李云天正是威服了那些大商贾,进而使得新商税得以顺利推行。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手里还有商局这个杀手锏,商局掌管着商业执照的颁发和审核,一旦被商局吊销了商业执照那么就别想在大明做生意了。

如果李云天对商业事务不那么精通的话,那么那些大商贾们绝对会群起反抗,罢工罢市来逼迫朝廷,认为此举违背了洪武帝的祖制。

可惜的是,李云天不仅精通商事,而且还有九州商会作为后盾,这就使得那些想要滋事的大商贾不得不知难而退,倘若他们罢工罢市的话肯定会被九州商会的商人趁机吞并了市场。

虽然那些大商贾都与京城势力过往密切,但在宣德帝和张氏太皇太后的支持下,谁肯因为此事去与李云天交锋?

说实话,李云天只不过提高了一些商税而已,对京城那些势力的收益并没有多大影响,只不过那些大商贾们少赚一点儿而已,为此谁又会为此事大动干戈?只要那些商贾能保证他们的利益即可。

随着商局和税局的事务逐渐步入了正轨,以及大明商业越来越繁荣,商税正在迅速崛起,已经隐约有赶超农税的架势。

这使得户部对此是懊恼不已,眼睁睁地看着商税白花花的税银从眼前流走进入税局的税房,而户部只能从中分上一小杯羹。

由于此次新军军制改革涉及到了大明近半的兵力,而且还是赖以为主的主力部队,因此李云天不得不慎重对待西北诸司、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改制事宜,与军阁的阁员和各都督府都督进行密切商议,平衡各方的利益。

放眼大明,除了李云天外无人能主掌此次的改制,否则势必会起诸多的波澜,李云天不仅位高权重还处事公平,这就使得涉事的勋贵们能安下心来,静观其变。

除了平衡各方里以外,对于李云天来说最难的是当地军户的安置,将涉及到数以百万计的军户,这使得李云天要花费不少精力去解决这件事情。

至于说大明文武百官都有的休沐,李云天是彻底与之无缘,即便是在朝廷规定的假期他也要像往常一样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唯一一件令李云天感到欣慰的事情就是,张氏太皇太后知道他近来太忙了,故而特意免去了他的大朝,使得他不用浪费近一天的时间在太和殿里待着,大明能享此殊荣的人李云天还是第一个。

对于张氏太皇太后的这个恩典,京城的文武百官们其实并不嫉妒,因为谁都知道李云天日理万机,每天忙到深夜才能入睡,正在大家看来是李云天赢得的照顾,毕竟与李云天手里的事务想比,大朝上谈论的那些事情反而显得无足轻重了。

终于,在李云天启程前往南直隶前,新军军制改革的方略终于在朝廷里通过,剩下的事情就不归李云天了,下面的人会依照这个方略去完成新军军制改革细节上的一系列事务,这个就不是他所要操心的了。

第1152章微服出行

四月底,京杭大运河上,一艘满载着旅客的客船顺流直下,平稳地在荡起微波的水面上行进。

这艘客船是从通州出发的,目的地是南直隶的扬州,船上的客人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投亲访友,一类是游山玩水,最后就是做生意的了。

一名一袭白衫的儒雅男子立在船头惬意地吹着清凉的河风,几名游客模样的壮汉在附近溜达着,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形。

“少爷,已经快到淮安了。”片刻之后,一名模样俊俏的白衣男子快步走到那个白衫儒雅男子的身旁,低声问道,“要不要下船?”

“不用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船上待着吧。”白衫儒雅男子闻言沉吟了一下,随后摇了摇头说道,双目闪过一丝遗憾的神色。

随后,白衫儒雅男子转身走回了船舱,谁也不会想到这名温文尔雅的男子就是大明的鼎鼎大名的忠王。

为了节省在路上的时间,李云天这次去南直隶可谓轻车简从,只带了林馨和一些护卫,这样就不会惊动沿途的官府,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保密性,没人会想到堂堂的忠王会跟百姓们一起乘坐客船。

那名模样俊俏的白衣男子自然就是林馨了,淮安是雷婷的老家,雷婷的儿子现在就在淮安城里,由雷婷的父母抚养照料。

李云天肯定想去见见儿子,父子俩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不过他并不能留下来陪儿子,故而还是不见为好,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这次明军水师的出航可谓史无前例,历朝历代还没有哪个君王向海外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因此就连李云天也无法预测到这次出海人员的命运,虽然危险重重但他必须要派人出去打前站。

“王爷!”进入船舱后,李云天没有回自己的房间,而是去了隔壁的房间,只见几名商人打扮的西域男子正聚在一起谈论着什么,见到他后纷纷起身躬身行礼,用西域话说道。

“温都将军,再有两三天的路程就能到扬州了,届时大家就可以上岸。”李云天微微一笑,向其中一名西域男子说道,用的也是西域的话,此人就是帖木儿帝国的战神温都。

温都三月底与也先一同来了京城,向李云天复命,李云天于是就带着温都南下,想要让温都见识一下大明的繁华富庶,以及天下无双的水师。

在李云天看来,要想使得帖木儿帝国与大明之间长治久安,必须要使得帖木儿帝国对大明敬畏,故而他这才在温都面前秀秀肌肉,告诉温都大明并不是帖木儿帝国所能招惹起的。

“王爷,我等没事儿,王爷勿需挂念。”温都的脸色有些发白,神情也显得憔悴,向李云天一躬身后回道,虽然他在马上纵横捭阖但却晕船,一路上已经吐了无数次。

“温都将军,本王知道你很想知道本王为何要波斯湾和那些港口,等到了地方你自然就会清楚。”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他知道温都在路上受了不少罪,故而心中感到有些惬意,很乐意看见温都吃瘪,这样温都的大明之行才会印象深刻。

温都的眼前顿时亮了一下,自从李云天向霍尔都汗提出要沿海港口和波斯湾后,他就对大明水师的实力非常感兴趣,听李云天的口气他终于能见识一下大明的水师了。

由于李云天此次南下是朝廷的机密,故而温都并不清楚李云天去江南的用意,不过他早就想看看大明的江南是否真的如传言中的那般繁华。

根据温都一路上的见闻,客船越往南走沿途两岸的地界就越繁闹,使得他既感到惊讶又失落,如果帖木儿帝国能在关西击败李云天的话,这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帖木儿帝国的。

李云天注意到了温都双目一闪而逝的亮光,嘴角浮现出淡淡的笑意,如果能使得温都亲近大明的话,那么大明就可以勿需再担心帖木儿帝国了。

三天后的上午,客船在扬州的码头停靠,此时正是扬州忙碌的时节,码头上人头攒动,声音鼎沸,热闹非凡。

由于李云天没有通知地方官府也没有通知讲武堂,故而没人前来接他,一行人上岸后径直去了扬州城的一家客栈,李云天准备在这里歇上一晚再去宁波。

宁波的军港已经修建完成,此时正汇聚了大量的远航的船只,李云天将主持此次的远航誓师大会。

温都是第一次来江南,对扬州的繁华是大吃了一惊,万万想不到天下竟然还有如此富庶的地方,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涌动的人潮和鳞次栉比的店铺,撒马尔罕城与其一比简直黯然失色。

李云天注意到了温都脸上震惊的神色,于是在安顿好住处后领着他在市面上逛了起来,向他介绍着扬州的风土民情,听得温都连连点着头。

临近中午,李云天去了城里一家有名的酒楼,准备请温都品尝一下江南的美食,为了能订到一个雅间林馨一下船就派人来订房间,否则等到了吃饭的时候雅间早就满了。

到了酒楼门口,与温都谈笑着的李云天在店小二殷勤的领路下正准备进门,一个瘦小的身影就从门里冲了出来,砰的一下撞在了他的身上。

确切的说,对方是撞在了他的腿上,然后扑通一下坐在了地上。

李云天定睛往下,只见一名唇红齿白的小男孩正呲牙咧嘴地坐在地上捂着屁股,模样约莫六七岁,虎头虎脑地什么可爱。

“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走路那么不小心呀。”李云天见状笑着伸手把那个小男孩拉了起来。

“爹,我终于找到你了。”小男孩打量了李云天一眼,眼珠一转后猛然一把抱住李云天的腿,放开喉咙干嚎起来。

见此情形,李云天不由得一怔,万万没想到小男孩会来这一手。

“小家伙,你是不是认错人了,我家少爷近些年一直在外奔波,怎会是你爹?”这时,跟在李云天身后的林馨快步走上前,俯身向小男孩说道。

“他就是我爹,我娘也有一块一样纹饰的玉佩,是我爹给我娘的定情信物,只有我爹才有。现在我娘死了,我只有来找我爹了。”小男孩闻言伸手握住了李云天挂在身前的玉佩,扯着嗓子高声喊道,“爹呀,你可别不要我呀。”

“这……”林馨闻言不由得微微怔了一下,随后抬头望向了李云天,没想到小男孩竟然有证据,因此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从小男孩的年龄来判断的话,小男孩出生的时候林馨好像还没见到李云天,故而不清楚李云天以前的事情。

李云天则饶有兴致地望着在那里光打雷不下雨,使劲干嚎这的小男孩,他的这块玉佩可是去西域前周雨婷送的,那个时候小男孩恐怕都会撒尿和泥玩儿了,看来这小家伙还挺机灵的。

虽然小男孩是在刻意找麻烦,但李云天并不担心,因为很显然这只是一起偶然事件而已,他现在有些好奇小男孩这样做的动机。

“小王八蛋,竟然装傻子来骗老子,看老子这下怎么修理你。”就在这时,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传了过来,只见几名男子气势汹汹的从酒楼二楼冲了下来,领头的一个粗壮男子奔过来伸手就去拽抱着李云天的小男孩。

“你这样好像太没礼貌了吧!”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随后一伸手打开了粗壮男子的手,不动声色地说道。

听闻此言,跟着李云天的护卫立刻拥上前,面无表情地围住了粗壮男子等人。

“这位公子,他是在下的儿子,生性顽皮,刚才趁着在下吃饭溜出来玩儿,多谢公子拦住了他,要不然不知道这小子要捅多大的篓子。”粗壮男子见那些护卫一个个精壮干练,知道遇上了硬茬,连忙语峰一转,陪着笑脸说道。

“胡说,小爷哪儿点与你长得像了,就凭你也想当小爷的爹!”粗壮男子的话音刚落,小男孩就冲着粗壮男子吐了吐舌头,然后向李云天说道,“爹,你可千万别听他的,他是个恶人,把我抓了想要敲诈我爹娘钱财。”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小男孩这么一说,林馨猛然间发现小男孩倒与李云天长得非常像,比家里的那些小王爷们还像。

大厅里的食客们被门口的这一幕吸引了,相互间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着,暗自猜测着小男孩有没有在说谎。

“这位公子,犬子实在是太过胡闹,让您见笑了。”粗壮男子没想到小男孩竟然牙尖嘴利,脸色变了变后先向李云天干笑了几声,然后伸手去拉小男孩,“快跟爹回去,别再闹了。”

“爹,他是坏人,千万别让他把我带走。”小男孩见状哧溜一下就躲到了李云天的身后,避开了那名粗壮男子,扯着李云天的衣角可怜兮兮地说道。

李云天闻言嘴角顿时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喜欢小男孩的这股子机灵劲,同时也看出了那个粗壮男子并不是小男孩的父亲,十有**小男孩是被绑票了。

“将他们拿下,送官府处置!”因此,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后伸手一指粗壮男子向护卫们宏声说道,既然遇上了这种事情自然要将粗壮男子等人绳之以法。

见李云天下了命令,护卫们立刻向粗壮男子等人奔了过去,准备将其控制住后送去官府。

“你可知道老子是谁,敢动老子的话你休想走出扬州城!”望着神情冷峻冲过来的护卫,粗壮男子心中大吃了一惊,没想到李云天二话不说就要抓他去见官,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