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8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上殿下,朝鲜乃太祖南征北战打下的江山,主上殿下岂可轻易放弃祖宗的基业?我等以后也无言面对先王。”就在李璆感到失望的时候,金宗瑞迟疑了一下向他一躬身,面无表情地说道,“请主上殿下三思!”

听闻此言,李稷和黄喜、柳尚民、崔闰德相互对视了一眼,谁也没有接金宗瑞的话茬,这个时候表示反对意见很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金大人,本王心意已决,大人勿需再劝,为了朝鲜的未来和百姓的生计,并入大明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本王愿意日后向祖上请罪,然舍本王一身救天下百姓,本王觉得值了!”

见金宗瑞出言反对,李璆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丝暖流,看来官场上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背弃了他,至少还有金宗瑞肯站出来替他说句公道话,可惜此事木已成舟无法再改变,故而他向金宗瑞微微一笑后说道,无形中感到了一丝安慰。

“金大人,此事朝鲜王已然跟忠王爷商定,金大人如有疑问可以找忠王爷,他会给你释疑!”这时,云娜忽然开口,冷冷地向金宗瑞说道,言语中似乎有着颇多不满。

金宗瑞闻言不由得一咬牙,暗自攥紧了双拳,云娜的这番言语中充满了警告和威胁,不过他并不是被吓大的,既然云娜让他去找李云天,那么他就一定会找李云天问个究竟。

李稷和黄喜等人见状不由得摇了摇头,认为金宗瑞太过冲动,很显然现在不是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这下金宗瑞又要惹出大麻烦了。

第1359章不识时务

李璆召见了李稷和黄喜等人的当天中午,义禁府的差役们在街头贴上了告示,公布了中宫殿巫蛊一事的结果,其罪魁祸首乃景福宫一名争风吃醋的妃子,收买了中宫殿的至密尚宫想要以巫蛊之事诬陷王妃。

随着这侧告示的贴出,在汉城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宫殿巫蛊事件终于缓缓落下了帷幕,百姓们对于这个结果显得非常满意,毕竟谁也不希望朝鲜王和王妃出事,一个恶毒妃子的出现正符合了大家这样的心态。

至于那个恶毒妃子的下场自然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告示最后表示由于此案涉及到了李云天,故而那名行事恶毒的妃子要押往大明受刑,大明皇帝希望能以儆效尤。

实际上,李云天通过这种方式把那名倒霉的妃子远远地送走,他并不像让一个无辜的人为此丢了性命。

百姓们对于这个结果其实早就有心理准备,如果朝鲜王和王妃有罪的话岂能在几天前回到景福宫?

就在百姓们饶有兴致地谈论中宫殿巫蛊事件的时候,第二天,大街上再度出现的官府告示在汉城掀起了轩然大波,李璆正式向外公布,经过左右权衡后,为了朝鲜国的未来他决定向大明皇帝上书,请求朝鲜国并入大明,共享大明的繁华盛世。

这一下,汉城朝野上下都炸了锅,上至王族权贵,下到贩夫走卒都在谈论着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与李云天意料的结果一样,汉城的官场和民间表现出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官场中的人对此事忧心忡忡,担心丢了官职。

而百姓们则充满了惊喜和期待,毕竟大明的繁华富庶令天下为之向往,他们并不介意换一个统治者,毕竟大明是朝鲜国的宗主国,在法理上并没有什么障碍。

因此,这则告示一出来,三司一院堂官的家中就被汉城惊慌的官员们踏破了门槛,想要从那些堂官那里打听更多的消息,尤其是朝鲜并入大明后如何处置朝鲜的官员,此事已经使得朝鲜官场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其实,除了三司一院的主官外,其余的堂官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故而也是一头的雾水,纷纷前去找李稷、黄喜和柳尚民、崔闰德、金宗瑞打探。

李稷和黄喜等人由于得到了李云天的承诺,故而表现得非常镇定,告诉那些加惊慌的官员不要乱了阵脚,朝鲜并入大明后官场上的人员将维持不变。

这使得汉城官场逐渐稳定了下来,只要利益不受到损害那些官员其实并不反对并入大明,至少……至少他们的俸禄会提高,这可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

虽然大明官员的俸禄并不太高,但比起朝鲜国来还是属于高福利,所以朝鲜并入大明后那些官员首先在俸禄上就首先受益。

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朝鲜并入大明,几名思想迂腐的官员看见告示后不由得放声痛哭,认为李璆此举葬送了朝鲜国,以后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不过,这样的官员不仅只是极少数,而且位卑言轻,根本就翻不起什么大浪来,李云天也懒得跟他们计较。

紧接着第二天,朝鲜并入大明后百姓将免交三年的赋税的流言不胫而走,在汉城传播开来,再度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如果此事当真的话那么对朝鲜国的百姓尤其是那些种田为生的乡民将大有裨益,自从李瑈发动兵变弑杀了朝鲜王以来,李瑈和李珦为了消灭对方接连在各自的地盘内征税,使得百姓们苦不堪言。

后来,李云天来了后这种高税负的情形才得到改观,在李云天的地方事务改革中砍去了大量的税赋,这无形中就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实际上,鉴于朝鲜国贫穷贫瘠,李云天根本就没有想过吞并朝鲜国后立刻对其收取税赋,那样的话只会激起百姓的反抗,因此不如先行发展朝鲜国的经济,待其经济步入正规后再适当收取税赋。

这也正是李稷和黄喜等人感到不解的地方,吞并朝鲜国后对大明只能是一种负担,并不能带来什么好处。

不过,李稷和黄喜等人哪里有李云天的眼光,朝鲜国并入大明后大明东部沿海在未来将少了一个巨大的威胁,而多出一道天然的屏障。

尤为重要的是,朝鲜国不久后将成为大明征讨倭国前方的堡垒,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百姓们对于免税赋三年充满了期待,私下里纷纷打探着此事的虚实,使得这件事情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李璆得知朝野上下对朝鲜国并入大明的反应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李云天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轻而易举地就收拢了朝野上下的民心,他实在是自愧不如,根本就不是李云天的对手。

这天上午,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大门外的集市上异常热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放开我,我要见忠王爷,我要见忠王爷!”忽然,大门里传来了一个愤怒的声音,顿时吸引了门前的行人扭头望去。

只见身穿官袍的金宗瑞被一左一右两名大汉从里面架了出来,一使劲扔在了地上。

“忠王爷公务繁忙,哪里有时间见你!”一名武官跟在后面的武官立在门前冲着金宗瑞沉声喝道,“若不是王爷宽宏大量,像你等这样强闯王爷寓所的行为定当当场打死!”

“本官已经在这里等了五天,可忠王爷避而不见,本官唯有用此下策。”守在门外的金宗瑞随从连忙走上前扶起了他,金宗瑞怒气冲冲地向那名武官说道,“本官就想知道,为何主上殿下无缘无故地就要把朝鲜并入大明?”

“哼!”那名武官闻言顿时就是一声冷笑,“朝鲜王的心思也是你所能妄加揣测的?难道意图谋反?”

“金大人,本官想要问问你,朝鲜王为了百姓之福将朝鲜并入大明,其心胸何其宽广,令人无比敬佩,为何到了你这里就成为无缘无故?”

说着,那名武官面色一沉,盯着金宗瑞说道,“难道你见不得朝鲜百姓过得好?因此想要进行阻挠?”

听闻此言,四周的行人纷纷围了上来,指着金宗瑞交头接耳地议论着,眼神变得有些冷淡,很显然朝鲜并入大明后他们的生活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实际上,自从李云天进驻汉城后,汉城百姓的生活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李云天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使得社会秩序得以正常运作。

汉城的百姓们亲身经历了这些事情的发生,故而对朝鲜并入大明当然持有赞同的态度,对金宗瑞的态度自然也就变得冷淡,他们可不希望这次的并入化为泡影,否则等李云天一离开他们就要重新过上原来的困苦生活,没人愿意这样。

“本官不是这个意思,本官就是想问问主上殿下为何忽然之间做出这个决定。”

金宗瑞立刻感觉到形势不妙,环视了一眼四周的行人后连忙辩解道,他可不想让那些人误会,不知不觉间他也承认了朝鲜并入大明后对百姓们最为有利,只不过他忠于王室受到先王重恩,故而无法坐视李璆莫名其妙地把朝鲜国并入大明。

“这是朝鲜王的事情,轮得到你来操心?”那名武官冷笑着瞪了金宗瑞一眼,然后指着围聚上来的百姓说道,“你不妨问一下,看看百姓们是否拥戴朝鲜王的这个决定,朝鲜王在他们心中是否是一个好国王!”

“主上殿下英明,并入大明乃明智之举。”那名武官的话音刚落,围观的人群中就传来了一个声音。

“主上殿下为民请命,是我们百姓之福。”接近着,人群中又传来了一个声音。

“我等拥护主上殿下的这个决定。”

“我们吃不饱饭的时候你在哪里,如今刚开始过上好日子你就想来破坏!”

“赶紧滚吧,这里不欢迎你!”

……

这一下,围观百姓的热情被点燃,纷纷开口表达了对朝鲜并入大明一事的支持,其中也不乏对金宗瑞的谩骂,这使得现场沸反盈天,而金宗瑞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尴尬的神色。

“金大人,本官劝你还是快快离开的好,免得等下走不了了。”眼见围观的百姓情绪越来越激动,那名无关冷冷地向金宗瑞说道。

“走!”金宗瑞环视了一眼四周冲着他怒目而视的百姓,心中顿时感到一阵悲凉,他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已经俘获了百姓的民心,上了马车后灰溜溜地离开了,身后传来了百姓们胜利的欢呼声。

“民心所向!”李云天得知此事后微微笑了笑,口中吐出了四个字,他这些天故意晾着金宗瑞,就是想要逼着金宗瑞犯错误,这样的话他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而金宗瑞在苦等了五天后终于按捺不住想要强行闯进李云天的寓所见他,这就给了李云天出手修理他的机会。

“可恶!”金宗瑞怒气冲冲地回了他在朝鲜都司衙门的公房,进门后一脚就踹到了屋子里的一张椅子。

他知道李云天是故意避而不见,这无疑证明了这次朝鲜国并入大明存在问题,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是李璆在万不得已的情形下所签订的“城下之盟”,并不是李璆真实意思的体现。

其实,金宗瑞也并不想把事情搞得如此糟糕,他苦苦等了五天李云天都没有见他,于是就想着到李云天的住处外高声求见,结果没想到院门外的护卫反应如此之大,竟然将其当成擅自闯入者给拿下。

如果不是云娜出来让护卫们把金宗瑞给放了,那么他肯定要被那些护卫一顿暴揍,要知道擅闯李云天住处可是死罪,堂堂大明亲王的寓所岂是人说来就来的?

即便如此,金宗瑞暗中也吃了几记黑拳,打得他心中不由得火起,因此才有了先前讲武堂汉城司务处门前的那一幕。

“金兄,你今天强闯了忠王爷的寓所?”没过多久,正当金宗瑞坐在案桌后面生闷气的时候,崔闰德忽然快步走了进来,一脸惊讶地问道,很显然他得知了讲武堂汉城司务处门前发生的事情,由于事关李云天所以这样的消息顷刻间就能传遍汉城的大街小巷。

“小弟只不过前去找忠王爷询问一些事情,结果被轰了出来。”金宗瑞的嘴角流露出一丝苦笑,伸手示意崔闰德落座,他知道这件事情很快就会传遍汉城的官场,谁都知道他在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吃了闭门羹。

“金兄,你这又是何必呢,并入大明一事已经板上钉钉,非你我所能左右,稍有不慎可就会招来大祸。”崔闰德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后劝道,虽然他与金宗瑞是对头,但唇亡齿寒,他并不希望金宗瑞出事。

“先王对小弟不薄,小弟要对得起先王的嘱托,守好李家的江山社稷。”金宗瑞知道崔闰德这次前来是出于好意,并不是来看他的笑话,更不是落井下石,于是沉吟了一下后神色严肃地回答。

“金兄,先王固然待咱们不薄,可咱们也要顺应实事,如今忠王爷已经掌控了咱们朝鲜的大局,咱们是有心而无力,不如做好自己的本分。”崔闰德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尴尬的神色,随后开口劝道。

朝鲜国的先王对金宗瑞和崔闰德异常信任,因此两人才得以执掌朝鲜国最精锐的东北六镇和西北四郡的兵力,不过与金宗瑞相比崔闰德出事更加圆滑一些,这使得他能够出人意料地击败金宗瑞成为朝鲜都司的首任都指挥使。

因此,当金宗瑞说到“守好李家的江山社稷”时,崔闰德感到颇为尴尬,在朝鲜并入大明一事中他并没有表示出丝毫的异议,故而金宗瑞的这番话使得他颇为有些无地自容,他总不能为了一件注定要成为事实的事情得罪了李云天吧,这在他看来并非明智之举。

第1360章世态炎凉

崔闰德的话使得金宗瑞陷入了沉默,他知道崔闰德是在劝他不要太执着于先王的恩情,毕竟现在李云天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如果硬要跟李云天作对的话肯定没有什么好下场。

可金宗瑞的心里就是无法迈过这道门槛,无法坐视李璆被逼迫定下“城下之盟”,他之所以会认为李璆把朝鲜并入大明是因为中宫殿巫蛊事件的突然逆转,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使得他与李稷等人一头雾水。

原本,按照中宫殿巫蛊一案的审理结果李璆和王妃应该获罪,可谁成想到头来却忽然间蹦出来一个后宫的妃子扛下了所有的罪名,着实让李稷和金宗瑞这些知情者大跌眼镜,但又无法开口询问。

因此,金宗瑞觉得李璆之所以要把朝鲜并入大明,肯定是受到了李云天的胁迫,他实在无法坐视身为朝鲜王的李璆被如此欺辱,故而想要找李云天问个明白。

至于金宗瑞为何敢这样做,其实从他先前拒绝李云天的传召从东北六镇返回汉城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是一个认死理的人,而且有时候爱钻牛角尖。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李云天才动了爱才的念头想要把金宗瑞收归以用,有金宗瑞这样“固执”的人坐镇朝鲜他非常放心,故而不惜花费心力打磨他。

“金兄,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次朝鲜并入大明是主上殿下提出来的,你这样一闹的话主上殿下颜面何存?”沉默了半响后,崔闰德抬头神色凝重地望向了金宗瑞。

他自然也对中宫殿巫蛊事件的逆转以及李璆忽然之间要把朝鲜并入大明的事情感到疑惑,但这种事情并非他们这种臣下所能妄加揣测的,除了当事者外谁也不知道真相是什么,故而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最好。

金宗瑞闻言顿时怔住了,一脸愕然地望着崔闰德,说实话他还真的没往这方面想过,一直以来都认为李璆是弱者,故而怀疑李云天逼迫李璆欠下了城下之盟。

可崔闰德的话提醒了他也并非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大明吞并朝鲜国的话等于多了一个累赘,如果换做是他的话肯定会扶持一个傀儡国王,这样能避免不少麻烦,而不是吞并了朝鲜。

“金兄,这件事情根本就没办法弄明白,也没有必要弄明白,如今主上殿下安好,咱们朝鲜也能得到大明的援助,也算是一个差强人意的结局!”

见金宗瑞怔在了那里,崔闰德摇了摇头后苦笑着说道,其实有时候糊涂比清醒了好,不至于有那么多的烦心事。

金宗瑞的嘴角蠕动了几下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未能说出口,这个时候他意识到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