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慎苦笑着摇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我看还是赶快致仕算了!”

“其实也不错,可以好好陪陪姨娘,给咱们家传宗接代……”

“小兔崽子,你讨打是吧!”唐慎故意沉着脸,抓起砚台就砸唐毅,唐毅连忙躲过,笑嘻嘻说道:“何必动怒,儿子是提醒您,堂堂成国公的妹婿,用得着抱大腿吗?”

“成国公?就是好听而已,与朝廷大政,一定影响力都没有,指望不上啊!”唐慎仰着头叹道。

“呵呵,成国公不行,不是还有我吗!”唐毅一屁股坐在书桌上,凑到老爹身边,嬉笑着说道。

“你?”唐慎凶巴巴地说道:“小三元是不错,可是哪怕你成了六首,也要十来年才能成长起来,遮风挡雨,要是现在就露出骄傲的小尾巴,没准就被别人算计了,你小子可不许膨胀!”

唐毅也不反驳,淡淡笑道:“三元不行,六首也不行,可是交通行的掌舵的行!爹,您知道经过粮食一役,孩儿手上握着多少银子,东南有多少人要看我的脸色?”

“啊!”唐慎还真没有想到,不由得目瞪口呆。

“呵呵,如今交通行已经将总部迁到了苏州,股本超过千万,苏松闽浙等到的士绅大户,直接参与交通行的就有两百多家,上下游控制的作坊商铺,多如牛毛,上百万人指着交通行的产业养家糊口。”

唐慎听得目瞪口呆,他是真正想不到,当初为了建造运河弄出来的票号,竟然能发展到如此地步!

“爹,所以说,咱们父子已经有了自成一系的本钱,王崇古凭什么牛气,不就是有晋商撑腰吗?交通行比他们不差,您又握着乡勇,还有圣眷加身,凭着这么多本钱,何必给人家当小妾,做急先锋,您只管按照规矩办事,谁也不管如何的!”

吸!

唐慎真的想不到,万万想不到,不声不响,儿子竟然弄出了这么大的势力,相比之下,真是相形见绌。

“毅儿,爹,爹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唐毅笑道:“爹,什么都不用说,咱们是父子,是一家人!”

“对!靠着儿子不丢人!”

唐慎的大手和儿子略显稚嫩的手紧紧抓在一起。

……

“嗯,老夫看过了请功的单子,很好。乡勇要大用,老夫准备建议陛下,正式编练十营乡勇,按照东南的募兵对待。”

一句话,从临时工转正了,唐慎慌忙拜谢。

张经随口问道:“听说令郎这次大战也做了不少事情,前不久还和赵文华一起被绑架了,可有此事?”

张经笑眯眯的,好像打听八卦消息的邻家老爷爷,可是唐慎的心却提了起来,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家给了好处,就要逼着站队啊!

唐慎眉峰微蹙,说道:“部堂,这些日子都在忙碌,无暇顾及犬子,细节下官也不清楚,不如把犬子叫过来,让他仔细说说。”

“那好,就叫令郎过来吧!”张经放下了手里的单子,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第289章谜一样的少年

唐毅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来到客厅,先给张经见礼,而后退到老爹的身后,垂手直立,恭顺的很。谁也想不到,这个年轻的小家伙竟然是诸多风暴的始作俑者。张经一双老眼,在唐毅身上来回逡巡。

似乎想把他看得彻彻底底,很可惜从头到脚,张经看不出一丝和普通学子不一样的地方,要说不凡,最多就是干净一些,潇洒帅气一些。偏偏就是这个小子,当初在杭州兴风作浪,逼得自己不得不收手。

过去了许久,张经的恨意已经淡去,甚至他有些感谢唐毅,要是继续查下去,恐怕张半洲早就命丧九泉。

恍惚之间,他甚至响起了三四十年前,也有一个丰神如玉,潇洒自如的男子,平定宁王叛乱,只手平定西南,一生立德立言立功,门生弟子遍及天下的当代圣人王阳明!

一个小小的毛孩子,竟然和阳明公相提并论,实在是荒谬,张经想甩掉荒唐的念头,却仿佛生了根,怎么也除不去。

张经只好颓然长叹,笑道:“行之,老夫听令尊说起,你被绑架遇了不少艰难,能顺利逃脱,甚是传奇,不知道能不能给老夫详细说说,我可洗耳恭听啊!”

老头摆出一副听故事的好奇模样,唐毅心头暗笑,张老爷爷,你这招留着对付三岁孩子吧,我才不会上当呢!

“回禀部堂大人,晚生被绑架以来,全靠着赵部堂运筹帷幄,面对倭寇虽刀斧加身,凛然不惧,义正辞严,堪称文人只表率。赵部堂气场之强,威势之盛,倭寇头目之一,郭天彪尚存一丝天良,不忍忠臣被害,故此在船舶临近白茅镇的时候,放了赵部堂,晚生也随着逃出。一路上又是赵部堂大展神威,筹算无双,智计百出,杀得倭寇狼狈不堪。家父能大胜倭寇,也多有赵部堂的功劳。”

唐毅一番话说完,别说张经,就连唐慎都闷哼了一声。

什么叫撒谎不带眨眼的,你小子可真敢说,赵文华昏聩无能,贪得无厌,人所共知,到了你这里,竟然成了文天祥和诸葛亮的合体,亏不亏心啊?

张经更是老脸阴沉,拳头紧握,又缓缓松开。

“行之,你是心学士子,荆川的学生啊!”

老头没往下说,可是唐家爷俩都知道老头省略的一句话:这么撒谎,对得起师门吗!

唐毅沉默一会儿,猛地伸出右手,举过头顶。

“晚生敢对天发誓,所说之词,有一点不实,甘愿天打雷劈,劈碎了算!”唐毅义正辞严地说道,心里却在不停念叨:“弟子可没说要劈我啊,千万别搞错了啊!”

张经没有他这么多花花肠子,虽然对赵文华扭转乾坤,多有不信,可是唐毅一口咬定,他也不好多说什么,以免造成以大欺小。

“呵呵,行之过了,老夫不是怀疑你的话,而是老夫听说绑架赵文华的人,似乎和他有些关系,你可曾知道一二?”

狐狸尾巴漏出来了!

果然是奔着赵文华的去的,你想弄赵文华,我没意见,甚至举双手双脚赞成,关键是不能拿我当枪使,这是唐毅的底限。

他长长出口气,说道:“部堂大人,晚生被抓之后,惶恐交加,昏昏沉沉,全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是何人绑架了赵部堂。若是老大人有所怀疑,不如去问问赵部堂!”

噗嗤!

张经喷了口老血,他要弄赵文华,还去问赵文华,这不是寿星老喝砒霜,找死吗!

越是把功劳推给赵文华,张经就越是怀疑。唐毅这小子肯定在说谎,他为什么要说谎,要保着赵文华?

多半就是畏惧赵文华的势力,或者赵文华给了他好处,才堵上了他的嘴,赵文华能给老夫也一样!

张经的老眼不停闪烁,唐毅倒是光棍,任由老头子怎么盯着,都大萝卜脸,不红不白,一丝破绽没有。

“哼,子诚,你以为老夫是何人?”

儿子不成,干脆找老爹,这就是所谓的柿子捡软的捏吗?

唐慎打起了精神,惶恐说道:“老大人殚精竭虑,忠勇无双,下官敬佩至极。”

“不要说这些废话,老夫想问你,老夫可是为了一己之私,相互倾轧,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

“老大人说的哪里话,无论操守品格,都是下官的几辈子学不来的,您何必如此说,莫非,莫非下官做错了什么?惹恼了老大人?”

唐慎诚惶诚恐地说着,唐毅暗暗给老爹竖起了大拇指,心说行啊,又从偶像派变成演技派的潜力,再过几年就能领小金人了!

张经渐渐脸色铁青,冷哼了一声,“老夫索性直说了,你们或许以为老夫想要攻讦赵文华,不愿意插手,老夫认下了。可是老夫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抗倭大局!不说别的,赵文华在东南这些日子,吃拿卡要,敲诈勒索,多少官员都被他逼宫过?要不是老夫撑着,东南的大局早就被他弄得大乱了?子诚,你觉得老夫说得可对?”

唐慎不敢昧着良心,急忙点头:“浙江官员都很感激老大人主持公道。”

“嗯,还算老实!”张经冷笑道:“赵文华这个贼子懦弱无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和他的干爹一个德行。有他在东南,就没法上下一心,就没法拧成一股绳。”

张经站起身,走到了唐慎的面前,俯下身体,语重心长道:“子诚,老夫压了你的乡勇,是老夫觉着凭着现有的兵力,足以给予倭寇致命一击。不过此战过后,老夫看出了乡勇的实力,你们是一支比狼士兵更有潜力,也更加忠勇的人马。老夫下一步的战略就需要子诚帮忙!”

终于得到了肯定,唐慎眼圈发红,就像表决心,张经按住了他的肩头。

“子诚,老夫索性把下面的部署告诉你,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真正的倭寇头子是王直,真正第一干将是徐海,麻叶和陈东比起徐海都是小菜一碟。老夫一直约束部下严防死守,而不主动出击,就是示敌以弱,同时我又给这些人送信,说要招安他们。”

张经轻蔑一笑,“老夫岂会和这些畜生同朝为官,我不过是在软化他们的斗志而已,等着吧,多则五六个月,少则三四个月,徐海按捺不住,大举进犯,老夫就给他一个天罗地网,彻底把徐海干掉!废了徐海,王直就孤掌难鸣,而且此人首鼠两端,狡猾有余,但是决心不足,是个商人的性子。老夫想要对付他,易如反掌……”

老头子往下的高论爷俩都没心思听了,互相看了一眼,都心领神会,唐毅判断的没错,那封信的确是张经的计谋,只是老头未免把事情想简单了。

“子诚,老夫和你说这些,是希望你明白,不是老夫不想害怕倭寇,更不是赵文华之流恶意中伤的那样。只要能把赵文华赶走,不让他捣乱,有一年半载,东南的大局就能扭转,到时候老夫就保荐子诚接掌浙江巡抚,日后抗倭大业就由我们完成,这是名垂青史,万古流芳的事情,子诚,你还有犹豫吗?”

坦白讲,张经一番话披肝沥胆,听得唐慎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纳头便拜,共图大事。

不过偷眼看了看唐毅冰霜一般的面容,唐慎凉快了。

“老大人深谋远虑,运筹帷幄,下官愿意为老大人之先锋,剿灭倭寇,万死不辞!”

张经沉默了一会儿,轻笑道:“只是剿灭倭寇吗?”

“这个……下官不好凭空捏造!”

“嗯!”张经气得闷哼两声,冷笑道:“好啊,好啊,缺了唐屠户,老夫也不会吃带毛猪,你们最好想清楚,和佞党奸贼走在一起的下场!”

老头子甩袖子就走,唐毅突然站了出来。

“老大人您等一等。”

“道不同不相与谋!”

“慢!”唐毅一步跨到张经的面前,“老大人,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您也该小心明枪暗箭,善保自身才是。”

说着唐毅将那封密信塞到了张经的手里,老头子立刻愣住了。

第290章观念碰撞

张经身为东南总督,日理万机,到了苏州一趟,核实战果之后,立刻上奏朝廷,然后就匆匆离开,停留不过一天半,很多人都以为张部堂和乡勇不对付,所以没留几天就走了。

这些人都小看了张经,作为宦海浮沉四五十年的老家伙,什么看不明白。

他排斥乡勇,就是担心地方势力做大,乡勇不同狼士兵,狼士兵打完了打发回老家就是了,可乡勇不同,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地头蛇,一旦在东南生根发芽,就有尾大不掉的风险。

为了大明的祖宗江山,不得不为,如今乡勇眼看压不住了,老头提出编为正式人马,实则是想弱化乡勇和地方的链接,要说起来,张经用心之深,就连唐毅父子都未必看得透。

只是这样一位公忠体国的老臣,却是勇于任事,拙于谋身……

唐毅把从麻叶身上搜到的密信送到了张经手里,提醒他要小心有人借题发挥,暗算他。对于唐毅的好心提醒,张经十分感动。

他甚至有些迷茫,按理说唐毅倒向赵文华,就该以此为借口,把他扳倒。唐毅没有这么做,相反还提醒他注意,就代表唐毅没有和赵文华搅在一起,那为何又不愿意帮着自己干掉赵文华?

他到底怎么打算的?简直就像是谜一般。

张经是百思不解,他想来想去,只能说唐毅和唐慎良心未泯,不愿与党附严嵩,可是他们有忌惮严嵩的势力,不敢得罪,才选择两面讨好,两不得罪。

“疆场勇士,官场懦夫!”张经怒骂道:“没有你们,老夫一样能扳倒赵文华,除掉这个祸害!”

老头说着,又看了看书信,只是唰唰撕碎,根本没有在乎。

区区一封招安的书信又能如何,战场上阴谋诡计多了,况且又不是真正招安,只是诓骗人的东西而已,就算闹起来,他上书解释,再加上李默帮忙说话,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当务之急是赶快做好战前的准备,争取一举消灭徐海,唐慎能打胜仗,老夫也不差什么!

君子和小人争斗,吃亏的往往是君子,小人往往看重现实,而君子往往在乎理想,自以为真理在手,天下我有,所以永远不能犯自以为是的错误。

“爹,我怕是没本事保护张部堂了。”唐毅颓唐地说道。

唐慎经过几天,也没有那么激动,只是淡淡说道:“凡事无愧于心就行了,只要咱们不跟着陷害张部堂,也就是了。”

唐慎的话刚刚落下,就有人跑进来。

“启禀老爷,少爷,赵部堂来了。”

送走了一个,又来了一个!

唐毅和老爹相视苦笑,父子俩一前一后,到了外面,把赵文华接了进来。

其实赵文华距离比张经近得多,无奈这位太惜命了,唐毅带着人来劫倭寇的后路,他倒好,请了十几位杏林高手,检查身体,开补药,又是针灸,又是刮痧。而后还请来一帮老道,给他做法驱邪,赶走霉运。

等他恢复过来,才听说又打赢了,而且还砍了麻叶的脑袋,赵文华匆匆前来,接收胜利果实。

“哈哈哈,子诚兄,你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一见面,赵文华就和唐慎勾肩搭背,亲密无间,胜过多年的好友。

进了驻地之后,赵文华先问道:“子诚,这次杀死了不少倭寇吧?”

“启禀大人,共计毙杀和俘虏的倭寇有六千多人,其中包括首领麻叶。”

“好,太好了!”

赵文华乐得眼睛成了一道缝,猛地一拍扶手,狂笑道:“乡勇真是东南之柱,国之干城。比起某人捧在手里,当成狗头金的狼士兵厉害多了!若非老朽昏聩,压抑乡勇,倭寇之乱早就平定了,张半洲误国误民啊!”

唐慎脸皮再厚,也不敢把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

“大人,乡勇操练不错,加之保护家园,人人效力,麻叶又屡受挫折,军心动摇,才落败身亡。倘若倭寇准备充分,乡勇未必能讨到便宜。”

赵文华本想借着夸大乡勇功劳,打击张经,谁知唐慎不上道,弄得他不尴不尬。

“哈哈哈,子诚真是个实诚人。”赵文华干笑了几声,说道:“无论如何,子诚的功劳是人所共知,我已经给朝廷上书,不光赞扬了子诚,还提到了行之。老夫能够脱险,还多亏行之帮忙,要是不给行之讨一点好处,老夫心有不安啊!”

提到了自己,唐毅忙说道:“不敢不敢,梅村公,晚生可是说功劳都是您的,说漏了嘴可不好啊!”

赵文华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行之,听说张经来了,是老匹夫询问吗?”

这种事情没有必要隐瞒,唐毅苦笑着点头,“梅村公明鉴。”

“张经还说了什么,是不是要对本官不利?”

唐毅迟疑一会儿,笑道:“梅村公,晚生以为还是相忍为国,才是东南大幸。”

虽然没有直接回答,基本上也承认了。赵文华不以为然,冷笑道:“人无杀虎意,虎有害人心。不过老匹夫嚣张不了多久了,早晚有恶贯满盈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