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毅微微摆手,“哈哈哈,陈大成,你没问过本官来干什么,怎么就断定本官为虎作伥?这恐怕也是欲加之罪吧?”

“你!”陈大成一阵语塞,嘟囔道:“你还能干什么好事不成?”

“这句话问得好,来人请御笔!”

唐毅一声令下,沈林带着两个人,把御笔送到了桌案前面,挂了起来,唐毅带头,向御笔行了大礼,陈大成也傻了,茫然地跟随。

磕过了头,唐毅站起身,淡淡说道:“陈大成,你可认识字吗?”

陈大成头上冒汗,哆嗦着说道:“认得,写的是:书生可堪重任,文武该当如何。”

“好,说得好,圣上赐给本官这两句话,让本官巡视东南的各军。为的是什么,就是质问他们,朝廷信任他们,陛下倚重他们,给粮饷,给军械,给他们信任,可是他们怎么报国的?昏聩无能,外不能灭倭寇于海上,内不能保百姓之安宁!官府无能,文武渎职,不能保护百姓,使得你们这些豪杰英雄不得不奋起自保,一腔热血,男儿性情,本官虽然年幼,但是钦佩得很,请陈先生受我一拜!”

唐毅说着就躬身施礼,可把陈大成吓坏,比刚刚受到的惊吓还大!

一见面唐毅就要杀他,陈大成一腔愤怒,琢磨着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再说了,你也未必敢杀我,义乌的百姓也不是吃素的。

可是当他看到御笔,听到唐毅亲口说出他是英雄豪杰,陈大成激动了,扪心自问,这些年自己虽然为了大家伙出力不少,可也做了不少违抗王法的事儿,哪里担得起这四个字,更承受不起钦差大人的礼。

他慌忙侧过身体,砰砰磕头,脑门都红了一大片。

“求大人不要折煞小人,小人罪该万死!”陈大人用力磕头,唐毅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从戚继光那里知道陈大成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对官员极度不信任,没有一丝的好感的。不过他并没有就此官逼民反,直接带枪投靠,下海当倭寇,说明他对朝廷还存在一丝幻想。

大明朝毕竟存在了一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就算再不好,善良的百姓也不想随意抛弃,就是这点民心,才是维系天下的根本所在。

陈大成这种人有点类似松江,他们反对朝廷,却又迫切希望得到朝廷的认可,在他们心中皇帝总是英明的,只是被佞党奸贼给蒙蔽了。

这不,陛下派了钦差大人,来责骂东南的文武,就是最好的证明!

陛下还是英明的,还是惦记天下苍生黎民的,只是他一个人,没法照顾过来这么多百姓,但是陛下毕竟还是想到了大家伙,这就是好皇帝……哪怕晚了一些,让大家伙多受了委屈,也没有什么可愤怒的。

几十年来的坚冰,比想象中融化的还要快,陈大成从一个离经叛道的坏分子,直接变成了拥护大明的好公民,一念之间就是这样奇妙。

如果让嘉靖知道他的御笔被唐毅用来收拾人心,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唐毅把眼睛哭得通红的陈大成拉了起来,让他坐在对面,陈大成坚持不坐,垂手侍立,就像是犯错的小学生。

“大人贵足踏贱地,可是有什么吩咐?小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呵呵,要说起来,我也有所耳闻,义乌这些年人多地少,不时发生争执械斗,好好的大小伙子就死在了私斗之中,不值,一点都不值啊!”唐毅痛心疾首说道:“陈大成,我听说是从二三十年前开始,官员越发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固然有官员不肖,其实也有倭寇作乱也是一大原因,你想想,前线消耗那么大,就要加征税赋,最后还不是落到了大家的肩头。说到底对付倭寇不光是朝廷的事情,也是你我百姓的职责所在,你觉得可在理!”

唐毅温和的声音,好似有魔性一般,陈大成不停点头,痛心疾首说道:“草民愚昧无知,长了一双耗子眼,要不是大人提点,草民还糊涂着。没别的说,如果大人招兵,小民愿意第一个参军!”

唐毅看了眼一旁侍立的戚继光,微微含笑,戚继光把拳头攥得咯咯响,狠狠一挥!

“成了!”

第298章胡宗宪和红梅阁

拿下了陈大成,事情一下子变得容易了,有了他带头,加上钦差大人的光环,三天之内,就有将近四千名百姓前来报名,要加入乡勇。

唐毅对这支义乌兵充满了期待,他不光要一支精干的力量,更要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种子,撑起乡勇的一片天。唐毅特意去找戚继光,结果一见之下,戚继光订立的标准比唐毅还严格。

比如要身强体健,最大不能超过三十三岁,不能有暗疾,祖上有罪犯的不行,小吏之子不行,商人之子不行,市民之子也不行,富裕人家的不行,读过三年以上私塾的不行……林林总总加起来,二三十项的禁忌,唐毅看起来都头皮发麻。

“我说元敬兄,选媳妇也不用如此吧?”

戚继光嘿嘿一笑,“公子,不如此怎么能选出一支强兵呢?兵要老实听话,不怕吃苦,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只有如此,他们到了战场上,才会不避生死,才会一往无前。我戚继光练兵,岂能只是对付倭寇?倘若有一日大军移师北上,和鞑子血战草原,复我大明天威,那才是英雄大丈夫所为!”

说话之间,戚继光顾盼自雄,强烈的自信涌动,唐毅都不由得被感染了。

“元敬兄果然胸怀大志,但愿老兄能学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

“承蒙公子吉言,戚继光一定不辱使命!”

简短洁说,戚继光在义乌待了七天时间,一共选拔出两千三百多人,这还是他严格限制的结果,不然再增加一倍也没有问题。

除了陈大成之外,还有陈子銮、童子明、朱珏等人,都年轻力壮,是一把好手。

招兵结束之后,戚继光果断下令,全军向省城进发,绝不在义乌都做停留。

这也是戚继光总结的经验,他如果留在义乌练兵,士兵的三亲六故都在,军中关系复杂,他们互相抱团取暖,拉帮结派,想要训练就难了。把他们快速带走,在陌生的环境,他们只能服从长官的命令,操练起来就容易许多。

不过要想让这么多人立刻撇家舍业,难度也不小。好在有唐毅跟着,他写了一张条子,就从交通行支取了十万两银子。

戚继光给每个人发了五两安家费,当雪花白银放到百姓的手里,不少人都激动的热泪盈眶。其他没有选上的更是顿足捶胸,恨不得立刻成为其中一员。

五两银子不算太多,可是对于穷惯了的百姓来说,却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消息在义乌传开,很多年轻人都跃跃欲试,把当兵看成了出路,日后的义乌也成为最重要的兵源地和将军乡。

唐毅盘算了一下时间,老爹多半已经回到了浙江替自己消毒,这时候过去,也不会惹来什么争议。而且唐毅也知道嘉靖的差事拖不得,要赶快交差,不能在未来老板那里留下坏印象。

钦差的队伍,随着戚继光的大队人马,一路疾驰,半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赶到了杭州。此时的江南暮春时节,草长莺飞,花木繁华,鸟雀齐鸣,声音悦耳,沉睡的青蛙从土里爬出来,发出嘹亮的名叫。

松鼠、野兔、山鸡、麋鹿,不时在路边跑过,看得人手心痒痒的。

戚继光带着弓箭,冲到了山林里头,没多大会儿,猎了一头梅花鹿回来。徐渭技痒,也找了片树林,差不多半个时辰,他只提着一只野兔回来,那个郁闷就别提了。

比起这二位,唐毅则是悠闲多了,他亲自动手,把鹿处理了,架上柴火,就开始烤鹿,一边烤着还不时涂上些秘制的香料,浓郁的气味分子遍布营地,弄得所有人都大吞口水。不少士兵自知没有份儿,全都躲得远远的,省得馋虫作乱。

戚继光和徐渭一人弄了一条鹿腿,啃得满嘴流油,剩下两条,沈林巴巴的看着,心说正好自己和少爷一人一条。还没等他下手,周朔迈步走过来,二话不说,拿出匕首,砍下了一条金黄的鹿腿,浓郁的香气简直让人都醉了。

他犹豫一下,又把另一只给砍了。

“七太保,你太不厚道了。”唐毅怒吼道。

周朔懒得理唐毅,只是指了指不远处的太监周纯,留下一句:“一条鹿腿顶一件事。”等到周朔迈着大步走了,唐毅才反应过来!

乖乖,还以为周太监是油盐不进呢,无论如何也不肯改变呢,原来一条鹿腿就把他撂倒了,早知如此,还怕他写什么啊,直接给点美味佳肴不就完了。

还是孔老夫子看得明白,食色性也!以前唐毅还怀疑过,为什么把食放在前面,现在才弄明白,原来孔夫子早把太监这路人给考虑进去了。

唐毅不无恶意地推测着,历代的起居注没准就因为一个个吃货而变了味道,如此说来,吃货才是历史的改写者……

带着烤肉的香气,唐毅大摇大摆进了杭州,戚继光去安顿人马,准备校场,唐毅则是去拜见张经,哪怕他一万个不愿意,圣旨如此,少不得要给诸位将领一点颜色看看。

哪知道出乎意料,张经竟然没在总督府,不只张经,卢镗,汤克宽,刘焘,熟悉的文武一个没有。

“不会是知道我要来,怕挨骂都跑了吧!”

正在唐毅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蓝袍的官员一眼看到唐毅,疾步走过来。

“哈哈哈,行之你可算来了,要是再晚一天,我也走了,没说的,咱们喝两杯去!”来的人正是胡宗宪,和一年多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反而是唐毅,年轻人长得快,个头不比胡宗宪矮多少。

“既然是东翁相邀,晚生怎敢不去!”一句话,勾起了两个人的记忆,当初老爹成婚,唐毅一肚子别扭,自己跑到南方,还被胡宗宪招揽成为师爷。

时光飞逝,胡宗宪从当初踌躇满志的浙江巡按,原地踏步城郁郁不得志的巡按。倒是唐毅,连中小三元不说,还成为了钦差大人。

胡宗宪不由得感叹道:“行之啊,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老哥年逾不惑,一事无成,这辈子怕是完了。”

感叹着,胡宗宪把唐毅请到了红梅阁。

坐在二楼雅座,举目窗外,正是碧绿的西湖,水面之上,游船点点,苏堤上行人如织,不时有书生驻足吟诵,惹来应和之声。

“良辰美景在前,行之就不想赋诗作词吗?”胡宗宪一面给他倒茶一面笑道。

唐毅喝了口上好的明前龙井,苦笑了一声:“胡大人,你要是摊上我这么个差事,还能有心情赋诗吗?”

胡宗宪一愣,随即哈哈笑道:“我看没什么不好的,我大明立国一百多年,哪个生员能有幸成为钦差大臣,你唐行之是第一个,单凭这一点,就值得喝一杯。”

唐毅没有客气,和胡宗宪碰杯,一饮而尽,酒水进肚,淡淡的梅香萦绕舌尖,回味甘甜,他喝过的酒不少,如此韵味独特的还是第一次。

“胡大人,这酒……”

“别叫胡大人!”胡宗宪一摆手,断然道:“叫胡大哥,要不叫梅林兄也成。”

唐毅放下了酒杯,苦笑道:“那可不好吧,我爹比起胡大人还要年轻,我要是叫了你大哥,岂不是乱了辈分。”

胡宗宪不以为然,“哪有别那么多的说道,咱们各论各的,唐大人总不能抓着我的脖子,让我叫老叔吧?”

他说的豪爽,唐毅也笑着点头,“如此小弟就得罪了。”

“嗯,早该如此。”

胡宗宪又敬了唐毅两杯,然后才说道:“行之老弟,你问我这酒,这酒可有些故事……”胡宗宪微微一笑:“咱们先说说这红梅阁吧,老弟可是听说过李慧娘?”

“不光听过,我还写过唱词呢!”唐毅呵呵笑道。

胡宗宪一阵错愕,这才以手击额,恍然大悟,自己这不是班门弄斧么,人家的老师还有一位当代曲圣呢!唐毅写的唱词也是传颂江南,无人不知,和他比起来,胡宗宪可是差着不少。

“老哥献丑。”胡宗宪笑道:“行之,当年歌妓李慧娘随着奸相贾似道,游逛西湖,只因说了一句美哉少年郎,就引来了杀身之祸,而裴舜卿也因为针砭时弊,惹恼了奸相,一生所学不得展放,落了一个颠沛流离的凄凉下场,让人痛心疾首。”

话锋一转,叹道:“老哥为官十几年,见过有人一时不慎,只因一句话一个字就招来了大祸,也见过有人刚强不屈,落得廷杖加身,客死异乡。就如同那李慧娘和裴舜卿一般,老哥以为他们其情可怜,可也不足取,贤弟以为如何?”

胡宗宪貌似在说着戏曲,可是唐毅多精明啊,他哪能嗅不到异样的味道,红梅阁里有个奸相贾似道,本朝也有个奸相叫严嵩。

胡宗宪说裴舜卿和李慧娘的做法不足取,反过来就是说对待严嵩要小心谨慎,还不能随便冒犯。

话里话外的意思,怎么透着要倒向严嵩啊?

唐毅心中吃惊,胡宗宪是个争议性非常大的人物,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趋奉严党,和严嵩纠缠在一起,才落了个身败名裂的凄凉下场。

“梅林老兄。”唐毅脸色凝重,淡淡说道:“李慧娘和裴舜卿的做法兄看不上,可是贾似道一般的奸贼,也没不能长久掌权,不也被充军发配,身首异处,兄可不要胡思乱想啊!”

第299章丧心病狂

酒一杯接着一杯喝,饶是胡宗宪的量儿不差,也喝得脸色通红,他把酒杯一扔,对着唐毅笑道:“老,老弟,想不想听听老哥的肺腑之言。”

唐毅急忙放下酒杯,道“梅林兄,小弟以为还是等着清醒的时候再说吧。”

“不,我此刻就是最清醒的。”胡宗宪伸出钩子一般的大手,抓住唐毅的袖子,说道:“老弟你不懂啊,久在官场,这一双眼睛被功名利禄给迷了,看不清了,唯有喝醉的时候,你的心就跑到了九天云外,再看看自己,也就没啥不明白的。”

唐毅很讨厌喝醉,他认为喝醉的人就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不管干什么,没了强大的自制力,都做不成。

只是他发觉胡宗宪不是自制力差的人,他是想借着酒盖脸,说一些真正要命的东西!联想到东南的微妙的局面,唐毅的心骤然紧缩,怕是最不想看到的东西已经发生了。

唐毅屏息凝神,郑重说道:“梅林兄,请讲。”

“嗯!”胡宗宪点了点头,又是一阵可怕的沉默,突然胡宗宪放声大笑,笑得唐毅毛骨悚然。

“行之老弟,我胡宗宪只是巡按御史,可是我的祖上却是做过户部尚书,老哥也算得上世家子弟,不是那些泥腿子可比!”胡宗宪一句话说出,就觉得有些不妥,忙补充道:“老弟,我不是说你的出身不好……”

“我明白!”唐毅笑道:“恩师上泉公说过,出身不同,做人做事做官就不同,比如他老人家一生求稳求安,建树不多,却能平安无忧。盖因为他老人家的先人是寻常人物,能考上进士已经算是天大的幸运,不敢有太过的奢求,老兄身为世家子弟,有你的骄傲,有你的担当,有你的抱负,小弟清清楚楚。”

胡宗宪露出欣慰的笑容,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唐毅短短几句话,就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十分第二卷。。从读书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发誓要超越先祖,要光大胡家的门楣。强烈的功名心,深深刻在了他的心头。

嘉靖十七年考中进士,嘉靖十九年出任县令,在任上胡宗宪做别人不敢做的,为别人不能为的,大刀阔斧,有手段,有魄力,和混吃等死的官吏大不相同。

“行之,我做了十几年的官,两任巡按,两任县令,都是七品。我扪心自问,政绩绝不在任何人之下,为何没人提拔我,为何没有我一展才华的位置?”

胡宗宪语带凄凉,坦白讲,明朝的进士还是稀缺资源,十几年的时间,最差也能熬知府一级,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