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方又陷入了诡异的僵持当中,只是焦躁不安的换成了王好贤等人……

“哈哈哈,闻香教和漕口他们是鱼帮水水帮鱼,如今把水撤了,就剩下一堆鱼!”陆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行之,我看干脆就把他们一锅端了,把脑袋都砍下来,也算是一桩功劳!”

唐毅笑道:“陆太保好气魄,只是杀了这些人容易,可是别忘了,闻香教还有几十万的信众,如果他们都跟着造反,北边诸省可都要乱了,您说陛下会如何?”

提到嘉靖,陆炳一下子蔫了,他颓丧地说道:“唐大人,难不成就这么耗着,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不要着急,我估摸着,马上就会有好消息了!”

陆炳吃惊,想要追问,可是躺一起却避而不答,弄得陆炳抓心挠肝得难受,足足又过了一天。

陆俊变颜变色跑进了府邸,“叔父大人,可不好了,有一队骑兵来了。”

“骑兵?哪的人马?”

“看样子像是蓟镇的。”

提到蓟镇,陆炳一愣,随即看向了唐毅,因为他知道蓟辽总督王忬既是唐毅的舅舅,又是他未来的岳父。

唐毅果然面带笑容,“不坏不坏,来的真快。陆太保,咱们出去迎迎吧!”

话说来的人不是外人,正是那位曾经和唐毅父子并肩作战的马芳马将军,自从三年前一战成名,马芳平步青云,已经做到了副总兵,是王忬手下的第一干将。

唐毅打听了闻香教的情况,知道他们的总部放在了蓟镇,唐毅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即刻派人给马芳送去了一封密信。

接到了唐毅的信件,马芳二话不说,点齐人马,立刻行动。

他们像是旋风一般,杀到了滦州,有滦州当地的人充当向导,趁着夜色,马芳杀进了石佛口,冲到了闻香教的总坛。

要说起来,马芳的手下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卒,对上鞑子都不吃亏。

而且别忘了蓟辽总督王忬也是干吏一枚,闻香教在他的治下,王忬早就安插了一些内应,监视闻香教的动向。这回好了,内应都成了给唐毅准备的,他们帮着马芳指引方向,战斗完全是一边倒。经过一番厮杀,就把闻香教的头子王森和他的媳妇从厕所里给揪了出来,成为阶下囚。

拿下王森之后,马芳马不停蹄,带着人马又急匆匆来到了天津卫,一见唐毅,两个人先来了一个熊抱。

“哈哈哈,果然是年轻人长得快,三年前刚到肩头,现在都快赶上我哩!”马芳咧着嘴笑道:“怎么不见小毛驴,别是你把它炖了吧?”

唐毅一脸黑线,苦笑道:“我哪敢啊,这不是进京赶考匆忙,没带过来。”

“赶考?”马芳愣愣问道:“考得咋样?”

没等唐毅说话,陆炳就笑道:“六首魁元,天下间第一份啊!”

“哎呦!”

马芳一拍脑门,“瞧我这个记性,末将见过唐状元!”

唐毅顿时沉下了脸,一把搀住马芳,“我说马大哥,你要是这么见外,我可不认你这个朋友。”

马芳见唐毅还是以前一样,没有官升脾气涨,也心花怒放,觉得朋友没白交。

“对了,闻香教的总坛让我给灭了,顺手还把王森给抓来了。”马芳不服气道:“干嘛不一刀砍了,拿着脑袋过来多省事啊!”

唐毅呵呵大笑:“马大哥,打仗你是好手,但是玩心计你就差着了。王森不算什么,他这号人物,大明的地面上,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杀了他和杀一只鸡差不多。但是要留着他,作用可就大了。”

陆炳也不解地问道:“他能有什么用?”

“狭天子以令诸侯呗!”唐毅笑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咱们捏住了王森,就能轻松玩死闻香教。”

唐毅一贯是说到做到,他先把王森找了过来,煞有介事告诉他朝廷已经调集大军,准备请教闻香教,那些指使他们在天津闹事的人也都要放弃他们。

刚刚经过突袭,马芳的凶悍已经吓垮了王森,他一听唐毅这么说,整个人都不好了。

唐毅又和他说,上天有好生之德,闻香教并不是要造反的,他心里清楚,不想眼见得人头滚滚,愿意给他一条活路。

王森完全没了主见,就听着唐毅摆布。

首先唐毅让他以教主的名义,给各地闻香教徒下令,就说他逃过了朝廷的突袭,安然无恙,让大家不要轻举妄动。

随后,唐毅又让人拿着王森的亲笔信,费了好大劲把王好贤给叫了过来,父子相见,是抱头痛哭,王好贤怎么也想不到,老爹竟然落到了人家的手里,顿时像是霜打的茄子。

他这才明白过来,敢情这些天唐毅都在演一出戏,真是可笑,还以为谈判的时候,已经把这位年轻的状元郎给看透了,哪知道完全中了人家的骄兵之计。傻乎乎地等着老爹被人家抓了,这个跟头栽得真狠!

王好贤鼻青脸肿,只能老老实实解散了聚集在大沽口的闻香教徒。

眼看着各方都摆平了,唐毅长出口气,“该干正事了!”

第375章牛刀小试

“一个商业中心,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水陆交通,这两条天津卫都不缺,东面大海,南连运河,位于人口稠密的山东和物产丰饶的辽东之间,背靠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上百万的消费市场,几千名官吏,成千上万的富商,帝国最后权势,也最具消费能力的一群人……”

唐毅侃侃而谈,总结着天津的优势,下面的人都侧着耳朵倾听,一条条分析下来,他们都热泪盈眶,老天爷啊,他们天津三卫也太好了,简直就是天赐的宝地,要是不富裕繁荣,简直天理不容!

唐毅继续总结道:“大家想必都听说过仲永的故事,一个人挥霍浪费自己的才华,会泯然众人矣。一个城市也是如此,机会老天爷已经给了,下面就看我们大家怎么把握。”

“闻香教跑到天津闹事,轻松聚拢起几万人,本官不想追究谁的罪责,但是本官必须要告诉大家伙,那些想跟着闻香教屁股后面,捡一点汤汤水水,捞一些便宜的人,完全是鼠目寸光,是糊涂透顶!他们把开海当成了一块肥肉,都想争着抢着,去咬一块下来,不管多少,先吃到肚子里。可是你们想过没有,谁都想吃一块,结果就是天津的商业环境恶化,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运河,被各种稀奇古怪的势力盘踞,不断被吸血,被盘剥,你们可能为了今天一两银子的便宜,付出后天一百两银子的代价!”

唐毅声若洪钟,敲击着每个天津士绅的心头,“有人要问,开海之后,对天津能有什么好处?首先第一条,天津海港兴起,搬运工,修造船只的工匠,账房,牙行,酒坊茶肆,客栈青楼,仓库车行,方方面面加起来,至少需要五万工人,如今天津三卫还不到十万人,也就是说,你们的子侄亲人都能找到工作,都能衣食无忧。天津的年轻人哪怕考不成科举,只要认识几个字,会算账,就能找到不错的活路,过轻轻松松的日子。”

“如果你们觉得还不够,开海之后,天津城一定会成倍扩张,成千上万的商人涌入,地价会几倍的升高,到时候你们的身价都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你们有野心,有志向,大可以投资作坊,建立商行,经营南北货物,大赚其利。如果没有那个雄心,光是守着手上的土地,吃瓦片饭,也能小康殷实。要不了多久天津就是黄金遍地,机会遍地的所在。”

唐毅说的口干舌燥,抓起茶杯喝了两口,趁着喝茶的功夫,扫了一眼下面的那些士绅,一个个神情激动,拳头攥得咯咯作响,脸红心热,恨不得立刻甩膀子就大干一场!

一瞬间唐毅都觉得自己有些传消的天赋,又转念一想,毕竟大明的百姓还是太天真,远没有后世信息轰炸炸出来的人精明,自己的本事也就骗骗老实人吧!

唐毅话锋一转,说道:“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是崎岖的,我方才说过,开海不能看成是一块肥肉,而应该当做一颗种子,等到长成了大树,你们就能伸手采摘甜美的果子。肉会吃光的,但是果实却每年都有,源源不断。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做的就是给天津订立出一套最合适的规范,给种子营造出最好的生存土壤,天津开海不是朝廷的事情,而是每一个天津百姓的事情……”

唐毅连续花了十天时间,到处约请士绅百姓演讲,这位唐大状元没有讲一丝一毫的孔孟大道,说的都是他的生意经,告诉所有人,你们能在开海中获得利益。

从最初只有士绅前来听讲,到了最后几天,街头的小贩,普通的市民百姓,甚至连周围村镇的农民都跑了过来,人山人海,场场爆满,大家伙都听得如醉如痴。

等到演讲结束,哪怕乞丐都知道只要开海了,手脚健全的就能找到工作,哪怕干不了活儿,那么多人达官显贵过来,施舍的钱都会多起来。

唐毅的一番作为,把陆炳看得都快哭了!

他老人家到了天津,一刻不歇,闷头干活,结果没落下好,反而闹出了闻香教之乱,好悬没阴沟里翻船。

可是人家唐毅呢,光动动嘴皮子,就把人忽悠得如痴如醉,看那个痴迷的程度,简直比闻香教的王森还要厉害。

陆炳甚至都怀疑,如果唐毅登高一呼,这帮人就能跟着他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毫不犹豫地干起改天换日的大业。

当然这只是陆炳的错觉,唐毅之所以能引起轰动,主要是他的身份太特殊了。

身为大明有史以来科举成绩最辉煌者,普通的老百姓都把他当成了文魁星,说出来的话都是神仙的意思,你说他们敢反驳吗?

再有就不得不说交通行多年的积累,天津也有很多商户和他们有生意往来,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们也要捧着唐毅。

但是不管怎么说,唐毅是把声势造了起来。

接下来唐毅做的事情又让陆炳迷糊了,这位没急着修港口,也没急着弄钱庄仓库,反而号召所有百姓,展开一场“大扫除运动”。

从各级衙门开始,所有官差包括锦衣卫在内,都上街清扫卫生,还特别派人去各家各户,凡是没有厕所的,全都帮着修建厕所,在街上见到大小便的一律重罚……

其实和同时期的西方相比,中国的城市卫生条件还算不错,就拿西方来说,更是粪水遍地,别提多脏了,女士穿着高跟鞋就是减小和地面的接触,省得踩到地雷。至于头上的大沿帽,则是防备从天而降的粪汤。

不过说实话,天津的卫生条件距离唐毅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解决厕所的问题,唐毅又在各处设立浴池,要求每个人至少半个月要洗一次澡,外出要衣着整洁,沿街的房屋都要整修,主要街道两边要种植花卉树木,生活垃圾要放到指定地点,然后由专人运走。还有城外的乱葬岗子也要清理,不准随意丢弃尸体,屠宰家畜要到指定的场所……

林林总总,规定不下上百条之多。

别说普通百姓,就连陆炳看得都头皮发麻,“我说行之,整个大明朝,除了紫禁城,也就天津规矩大了,你不是说要干正事吗,弄这些有的没的干什么?”

唐毅几乎每天都要到处巡视,嗓子都喊哑了,不过精神头十足。

“陆太保,我干的就是正事。”

陆炳一头雾水,表示不解。

唐毅沙哑道:“城市就是一个吸引人员和财富的大水池,你把城市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自然能吸引富商前来,有了他们进驻,人气上来了,聪明的人就会嗅出不一样的味道,到了那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往前冲,比起咱们拿着鞭子赶要容易多了,不信你就看着吧!”

陆炳对唐毅的这套光做道场不念经的行为十分不解,可是他也拗不过唐毅,只能看着,就在唐毅到了天津三个多月,南北的商人陆陆续续来到了天津。

有山东的,有晋商,有徽商,有闽浙商人,更有苏松等地的商人,更令人吃惊的连辽东的参商、珠宝商、木材商、皮草商都赶来了,如果不是仅限于国内,估计朝鲜等地,还有西洋的商人都会跑来。

不过光是这些人,就已经让天津热闹非凡,到处都人声鼎沸,茶馆饭馆充满了高谈阔论的人群。

大家伙到天津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从城里到城外,都出都整洁无比,就算这样,还不时有人洒扫。

再有就是天津的官老爷和气,进城也没有乱七八糟的税赋,一些官差衙役甚至主动帮着商人指引道路,介绍住处,弄得商人们受宠若惊,心说这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随着渐渐适应了天津的情况,大家惊喜地发现天津充满了魅力。

比如城中新建了各地的会馆,在会馆之中,不光是落脚的地方,巡按大人还会每天派人送来最新的商业消息,包括各地的物价,一些牙行商号的广告,招工信息,衙门的办事流程,以及天津港口的建设进度,开海的规划……足不出户,什么消息都一清二楚。

对普通人来说,或许就是一个谈资而已,可是对于敏感的商人,这就是商机,就是银子!

每一个到天津的商人都有深深的感触,遍观整个大明,就没有比天津更合适经商的地方!

有个这个判断,这些商人们就果断下手,购买房屋,租用店铺,趁着地价还便宜,果断卡位,先到先得,后来可就没有了。

你买我也买,七八月的天津街头,到处都是浑身大汗,手里挥舞着大把银票的商人,他们就像是蝗虫过境,凡是看到的东西,全都不放过。

短短两三个月时间,房价和地价就飙升了三倍还多,而且还在不停上涨之中。

到了如今,陆炳只剩下一个字,那就是:服!

心服口服,从脑瓜顶服到了脚底板。

不用开海,光是征收房屋地产交易的税赋,陆炳手里就有差不多二十多万两银子,什么打扫卫生啊,修建浴池厕所啊,花费全都够了,还剩下了七八万两。

他自己做主,先给嘉靖解送五万两银子。

牛刀小试,先来了个开门红,而接下来更大的馅饼就要落下来了,在八月十五,第一批从江南起运的漕粮和布匹就要运到天津,每个人都屏息凝神,等着这一关键的时刻!

第376章金山银山滚滚来

八月间,东南季风依旧强劲,硕大的船帆臌胀如同气球,载着万石货物,劈波斩浪,进入天津港口。在肚子巨大身形笨拙的货船外面,还有不少速度极快,身材修长的军舰负责保护。

所有军舰都由俞大猷带队,这位老将军一直存在建立强大水师的愿望,当初王忬和张经执掌东南期间,一来经费不够,二来他们也不支持,弄得俞大猷的梦想迟迟实现不了。不过好在南兵部尚书唐顺之鼎力支持,加上新晋的浙直总督胡宗宪,倾其所有,水师总算是有了眉目。

值得一提,受到唐毅的影响,唐顺之对西洋的学问也来了兴趣,这位本身就是天才,他要是下功夫,就没有什么弄不明白的。

唐顺之发现传统的舢板太小,福船装载运输不错,但速度不够,灵活度也差,只能运货,不能打仗,至于沙船一类的,操控性能也远不及西方的船只。

他找来了几个西洋传教士,仔细研究之后,借鉴西方盖伦船的形状,降低船只高度,将船艉改为方形,又采用了四支桅杆,前面两个是方形,后面两个是三角形。船只造出来,修长坚固,更为关键即便是逆风,也有相当不错的适航能力。

俞大猷见到新的战船之后,愣是高兴的三天没合眼,他不断在船只上走来走去,让水手们开动船只,他从上打下,从里到外,把船只摸了一个透。

越是了解,俞大猷就越是欣喜若狂,新的船只不但适航能力强,而且结构坚固紧凑,能承受火炮的后坐力。

也就是说,海战不再是接舷战,拼刺刀,而是变成了大炮对轰。

俞大猷听说西洋人已经有了类似的战船,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