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真把那些资料公开,受损失最大的还是东南的士绅,而这些人又是心学的最大支持者,徐家也包括其中,无论从哪个方面,徐阶都必须保这些人。

为此徐阁老甚至不惜把第一大将赵贞吉派了出去,希望他不负众望,能压制住严党。徐阶千算万算,却算错了一点。

赵贞吉虽然是他的徒弟,可是却不像座师和弟子一般,需要绝对服从。赵贞吉也在宦海沉浮二十几年,论资历不比徐阶差太多,他有自己做事的原则,不会无条件服从徐阶,事实也是如此,赵贞吉到了东南之后,不是保护自己人,而是拼命进攻,直指胡宗宪。

弄到了最后,冒出了南京被倭寇攻击的消息。

自从得到了消息,徐阶一口老血喷出,几乎昏过去。无论如何,赵贞吉完蛋了,而且严党会趁机发动攻势,自己多半都有危险。饶是渡过了这么多风浪,徐阶那一夜失眠了,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老师夏言的音容笑貌不断在眼前闪过,莫非自己也要步老师的后尘,死在奸党手里?

那几天浑浑噩噩,徐阶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只是他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接下来的发展,胡宗宪没有发动对赵贞吉的攻击,唐慎又主动帮着分担罪责,使得事情有了转机。

而如今呢,唐毅烧了所有罪证,严党失去了最好的武器,东南的士绅都安全了,同样的,也就撼动不了他徐阁老的地位,可以说,唐毅用他一个人,换取了整个心学一脉的安全,徐阶获益匪浅。

官场上最怕欠人情,唐毅这么一干,不管有辜的,无辜的,心学上下都欠了唐毅的人情,无论如何,唐毅都要保。

可是呢,唐毅惹得篓子太大了。

嘉靖这些日子正为了南京被攻击而上火呢,光是打死的小太监就有六七个,嘉靖是认定了有人暗中勾结倭寇。而月港的那些资料又指向了东南的大族。

很显然,严党会把唐毅的行为说成是掩护那些大族,唐毅——大族——倭寇,这三者一旦连结到一起,嘉靖就会发飙,就会疯狂,天子一怒,非同小可!

徐阶痛苦地揉着太阳穴,“义修,此事不好办啊!”

唐顺之翻了翻白银,心说我好歹也是一部尚书,要是好办,我还用找你吗?沉吟一下,唐顺之尽量用和缓的语气说道:“阁老,行之落了今天的处境,是为了他自己吗?还不是为了大局,为了大家伙?别人不明白,咱们可应该清楚啊。也不是我嚼舌头根子,当初就不该派赵贞吉南下,赵大洲嫉恶如仇,百折不挠。他一味往前猛冲,结果弄得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才逼得行之兵行险着……”

唐顺之本想着控制情绪,可越说越气愤,他不由得提高了声调,“徐阁老,赵贞吉是你的弟子,唐毅也是我的弟子,天地君亲师,天覆之,地载之,君上父母师长恩任养育教导之,呵护之!如果行之有了危险,我绝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我就把工部的烂账都掀出来,大不了同归于尽!”

徐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几时唐顺之如此疯癫了!可转念一想,工部的烂账轮起威力,一点不比月港的事情小。毕竟东南闹得再厉害,离着帝国心脏远着呢,要是在京里弄出事情来,他徐阶可就没好果子吃了!

徐阁老连忙摆手,“义修,我是说事情不容易,可没说不管不是,要是连唐行之都不保,老夫哪还有脸面对家乡父老啊!只是该怎么保护,要费一番思量,毕竟陛下再气头上,老夫要是给唐毅求情,只怕陛下会起疑心,当然了,不是老夫怕,而是一点起了疑,我说什么话都不顶用了。”

唐顺之眉头紧皱,的确嘉靖这条怪龙太难捉摸了,一个不好,徒弟的命就没了。他来回走了两圈,突然眼前一亮。

“阁老,我倒是有个主意。”

“快讲。”

“您干脆学严阁老?当初他是怎么把赵文华保下来的,不妨第二卷。重施!”唐顺之低声说道。

寒天一点水,点点在心头。

徐阶瞬间脑洞就打开了,没错,看了严嵩那么多次表演,化不可能为可能,牛叫三遍都知道吃食了,堂堂一个大活人,连这点本事都学不会吗!

严阁老是卑鄙无耻,可是官场只问成败,再说了,这一次保下唐毅,就能收拾东南的人心,巩固在心学当中的地位,怎么算都是一笔合适的买卖。

对于政客来说,利益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徐阶权衡利弊,渐渐有了主意。

……

靠着年初解送的一批市舶银,玉熙宫总算是修完了,嘉靖坐在昔日的云床上面,脸沉得和黑锅底儿一般。狭长的眸子从严嵩和徐阶的身上不断扫过,锐利如刀,两位阁老都感到冷飕飕的。

一直等到严嵩的双腿都跪麻了,嘉靖才淡淡说道:“起来!”

冰冷的两个字,背后却藏着无穷的怒火,仿佛要把玉熙宫给烧了一般。

又过了好一会儿,嘉靖才幽幽地看着徐阶,冷笑道:“朕猜严阁老今天一定会上奏泉州的事情,朕就先替他问问,徐阁老,你怎么看?那个逆臣该如何处置?”

嚯,直接叫逆臣了!

嘉靖的气还真大啊!徐阶慌忙跪倒,“启奏陛下,臣以为阻挠钦案办理,属于十恶不赦之罪,更何况案情又和犯官有所牵连,更有党护之嫌。公然烧毁罪证,不说亘古未闻,也是极为少见,其人之罪,罪不可恕。”

嘉靖只觉得一阵荒唐,什么时候温吞水一样的徐阶这么干脆了,莫非他想牺牲唐毅,保全自己?

要不说嘉靖怎么难伺候呢,这位的思维方式和正常人永远都不一样。

“徐阶,难道光是一个人的罪孽吗?”嘉靖几乎咆哮问道。

“臣以为或许还有人员牵连,不知道严阁老是否也是如此看?”徐阶满怀期待地看着严嵩。

第443章官小权大很难办

听到徐阶提自己,老严嵩寿眉一挑,十分惊讶。按照他的判断,徐阶多半会苦苦替唐毅开脱,然后自己只要轻轻推一把,就把徐阶捎带着干掉。

真没想到,徐阶的境界提升这么快,没有逆着嘉靖不说,还反倒把自己牵扯进来。严嵩对唐毅那也是恨之入骨,赵文华是怎么折损的,不就是唐毅弄了一个热气球,惹恼了嘉靖吗!

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岂能放过那个小子?

严嵩脑筋一转,却又想到了嘉靖的怪脾气,这位皇帝是最拧巴的,从来不知道从善如流,如果两位阁老都喊打喊杀,他会不会改变主意?毕竟唐毅那小子的本事还是不差的。严嵩犹豫了一下,突然发现嘉靖犀利的目光正在盯着他。

严嵩急忙说道:“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唐状元身为天子门生,亘古未有的六元及第,又受了陛下如此恩遇,想来不会视国法为儿戏,或许……或许……”

“或许什么!”

嘉靖眼睛喷火,好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大声咆哮道:“那个逆臣,就是因为朕给他的天恩太过,恃宠而骄,胡作非为,连朕都不放在眼里。敢毁掉钦案的证据,纵容包庇倭寇,哪怕一万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嘉靖发起怒来,还真吓人,双眼之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突然他冷笑着问道:“严嵩,你替唐毅说情,是不是受了他什么好处了?”

严嵩这下子可吓坏了,连忙跪倒,老泪横流,说道:“陛下,老臣,老臣绝没有和唐毅有什么勾结,还请陛下明察?”

“哼,你是没有,可是你身边的人呢?朕问你,那个叫金玉璿的可是你的朋友?他的弟弟金玉珽就毒杀了阮鹗!一前一后,都是一样的毁尸灭迹,和唐毅没有什么区别!”

严嵩这下子可傻眼了,明明是烧向徐阶的火,怎么烧到自己了,老夫是做错了什么?毕竟是年纪大了,严嵩第一次在徐阶的面前露出了疲态。

看在徐阶的眼里,他有种说出来的喜悦,盯着严嵩十几年,直到此刻,徐阶敢拍着胸脯说,有朝一日,他一定能战胜严嵩。

虽然还要很遥远的距离,但是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了。

经过夜以继日的观摩学习,不断的揣测,徐阶总算把嘉靖的脾气摸了个透,同时也把严嵩父子的招数看清楚了。

要想斗倒一个恶人,你就要比恶人想的更多,看得更远。

就拿这一次来说,嘉靖真正的愤怒不是来自于唐毅焚毁证据,如果放在平时,凭着唐毅的地位,想要脱身一点不难。可问题是出现了倭寇攻击南京,事情一下子大条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嘉靖自视甚高,甚至把自己当成中兴之主,要不然李默那一句汉武唐宪,他也不会对号入座了。

既然是中兴之主,就应该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万国来朝,祥瑞不断……虽然除了祥瑞之外,其他三条都是扯淡,但至少还能粉饰太平,可是陪都被倭寇攻击,是可忍孰不可忍!

俺答几乎每年都袭扰京城,可是毕竟明朝和蒙古厮杀了太多年,即便是强如成祖皇帝,也是死在远征蒙古的路上,嘉靖还能自我宽慰,天子守国门吗!

可是南京不同啊,那是帝国的心脏地带,一百多年都没有遭受过战火的摧残。

一两百名倭寇,就敢攻击南京,还杀死了好些明军,奇耻大辱,把嘉靖的自尊撕扯的粉碎,粉饰出来的太平竟是如此不堪!

嘉靖的感觉就好像有人在头顶拉屎,而且还拉稀,要多憋屈有多憋屈。严嵩固然奸猾,可是他没有想到此次事件对嘉靖伤害之深,还是用当初救赵文华的手段,只不过是反过来运用,故意说情,却是明褒实贬,不光要弄死唐毅,最好还要牵扯上徐阶。

可是老家伙千算万算,算漏了嘉靖的怒火不是以往历次可比。

区区一个唐毅,嘉靖根本不在乎,凭着那么一个小东西,还不敢挑战大明朝的尊严,他不过是一个棋子而已,他坚信背后一定有人唆使,而且还势力滔天。

说穿了嘉靖就是需要一个足够大的替罪羊,让人们相信不是我嘉靖太无能,都是敌人太狡猾。

好巧不巧,严嵩替唐毅说情,盛怒之下的嘉靖无暇体会他的阴毒用心,毫不客气把严嵩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话说严阁老这辈子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呢,他一边战战兢兢流汗,一边咬牙切齿,徐阶把祸水引到自己身上,当真不为人子!

好不容易等到嘉靖骂累了,坐在云床上呼呼喘息,严嵩急忙说道:“启奏陛下,老臣一时糊涂,起了怜才之心,听了陛下的一番话,老臣才明白过来,唐毅所犯之罪,十恶不赦,万死不赎。老臣以为应该彻查到底,绝不姑息,要是牵连到老臣,或者犬子严世藩,都应该重办!当然……”严嵩说话之间,扭头看了看徐阶,淡淡说道:“若是牵连到别人,也是如此,不把通倭的贼人都揪出来,决不罢休!”

不愧是多年的首辅,发起威来,还真有几分威风骇人。

可是徐阶心中暗喜,严嵩已经落入了自己的节奏,难得总算是能战胜他一次了。

徐阶面无表情,跪倒在地,大声说道:“陛下,臣以为东南的事情不是孤立的,朝廷开海,伤损到了走私集团的生路,他们奋起反击,先是劫掠市舶司的货船,不成之后,又派人攻击南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期间阮鹗被杀一案,唐毅焚毁证据一案,诚如陛下所说,都是为了掩盖罪行,欲盖弥彰。臣以为必须彻底调查清楚,不把这伙丧心病狂的谋逆之徒揪出来,大明朝就永无宁日!”

见两位大臣都说彻查,嘉靖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说说,都由谁去调查。”

“鄢懋卿!”

严嵩抢先说道:“鄢懋卿是老刑名,又清楚东南的事情,让他查准没错。”

“呸!”嘉靖一口否决,怒骂道:“鄢懋卿那个蠢材,堂堂一个钦差大臣,竟然让唐毅在他眼皮子底下把罪证给烧了,简直酒囊饭袋,无用的废物!等治了唐毅的罪,他也跑不了!”

严嵩讨了一个老大没趣,老家伙也冷静下来,今天的风向怎么不对劲啊,还是少说点话,等回家的时候,和儿子好好商量一番,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嘉靖见严嵩不说话,就把目光放在了徐阶身上。

“徐阁老,你怎么看?”

徐阶说道:“陛下,臣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不过臣以为此案堪称大明有史以来,头等的大案,必须派遣重臣去调查,资历要比赵贞吉和鄢懋卿都高,如此才能压得住场面。而且呢,涉案人员想来数目惊人,必须公平处置,勿枉勿纵。只有办成无可挑剔的铁案,才能让天下人信服。”

“嗯,你说的有理。”嘉靖颔首说道:“要够资历,还要有本事,又不能和唐毅有牵连,你们都好好想想,看看谁合适。”

这个标准一出,就去选人吧,比赵贞吉他们还高的,只有六部尚书和都察院掌院,吏部吴鹏,礼部吴山。刑部欧阳必进、左都御史周延都是严党的人,由于阮鹗的案子,加上刚刚严嵩的失误,弄得嘉靖都不信任他们。

还剩下三位尚书,唐顺之是唐毅的老师,根本不用考虑,户部方钝和兵部许论一来年纪太大,经不起舟车劳顿,再来他们都是世家出身,论起家族根基,比起徐阶还要深很多,让他们去查案子,估计永远都查不出真相。

外廷不行,那就内廷吧!

黄锦和袁亨一起跪倒了,黄锦哭诉道:“皇爷,奴婢曾经和唐毅共事,不敢领命。”

嘉靖一咬牙,又把目光落在了袁亨身上,“你呢,总没有和唐毅共事过吧?”

“启禀皇爷,奴婢是没有和唐毅共事,但是奴婢上次抓过唐毅,外人都知道我们不和,奴婢也,也不适合!”

袁亨当然不喜欢唐毅,可是他为什么不接呢,这就是内廷大珰的精明。

东南闹成了这个样子,没有金刚不坏之身,谁敢走这一趟!

嘉靖强忍着怒火,司礼监是不行了,还有锦衣卫,一想到这里,嘉靖自己就摇头了,唐毅和陆炳一起在天津开海,要说两个人没有关系,傻瓜都不信。

这回倒好,内廷外廷全都歇菜了。

“朕怎么就养了这么一堆废物呢!”嘉靖气得翻白眼,他的脑中快速转动,京城的人不行,南京的那些人更不行,倭寇都打到了城门,他们没准也和倭寇有勾结。嘉靖的疑心病犯了,看谁都像是有问题的。

说起来也是讽刺,偌大的大明朝,六部九卿,竟然没有合适的人去办唐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实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唐毅这些年的经营总算是开花结果了,从内廷到外廷,都和唐毅有了深不可测的厉害瓜葛,谁也不能轻易动他。典型的官小权大,影响非凡!

一个知府做到这种程度,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嘉靖越想越憋屈,这些人都不行,难道让两位阁老南下,可是他们自己也不信任啊!都他娘的一丘之貉!

就在嘉靖几乎暴走的时候,徐阶突然说道:“启奏陛下,臣保荐兵部尚书三边总督杨博,此人一定能担负起陛下的嘱托,将案情查个明白。”

第444章轰轰烈烈找祥瑞

杨博字惟约,号虞坡,嘉靖八年的进士,三甲进士出身,看起来不算稀奇,可是翻开此人的履历,就会让人惊叹,甚至叹为观止。

入仕之初,任过地方知县,旋即被调入兵部武库司任主事。这一步高升,足以让无数人惊掉下巴。

大明朝历来是京官贵而外官贱,外官调入京城,哪怕降了一级,都算是高升。比如七品知县,政绩斐然,为官清廉,经过层层考验,有机会调入京城,充当只有从七品的六科给事中。

从一个百里侯,变成了副科长,看起来天差地别,可是多少人盼都盼不来,遇到这种好事,简直祖坟冒青烟,要烧香磕头拜祖宗,感谢祖上积德。

不是他们烧糊涂了,而是京官权重,六科虽然职位很低,但是一本弹劾对了,就能飞黄腾达,从低级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