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阁还是三位阁老,也就断送了他入阁的机会。

最初杨博还没想明白,只当唐毅一时疏忽,才触怒嘉靖,他还在嘲笑唐毅,小子到底是毛嫩,以为自己要当天官了,就迫不及待摆出重臣的架势,还去劝谏皇帝,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吗,可笑不自量!

你这么折腾不打紧,给了老徐翻盘的机会,这不是害人吗!杨博还想派人去点播唐毅,可是等到三天之后,唐毅正式上书,杨博就明白了过来,老头气得翻白眼。

“好你个唐毅,宁可让徐阶在台上,也不愿意让老夫入阁,我和你有多大的仇啊!”

……

没有私仇,只有国恨!

放任晋党掌权,老子岂不是白穿越一回。

阻止你入阁,只是第一步,还有第二道菜,等着你好好品尝呢!

为了能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舒坦点,朝堂之上,断然不能一家独大,徐阶虽然遭受重创,好歹家底儿还在,只要给他时间,还是能重整旧山河的,再加上嘉靖支持,徐阶比起当初的严嵩,也差不了许多。

唯有挑动晋党和徐党开战,他们两方继续斗下去,才会无暇顾及唐毅。要说唐毅有办法让两个比猴子还精,又刚刚被自己狠狠算计的老狐狸,互相争斗吗?

还别说,真有!

这些日子,唐毅一直盯着天牢,他还想抓一些张居正和严世蕃之间的罪证,把未来的大敌彻底干掉。不过张居正仿佛学好了,他再也没去天牢。

反倒是让唐毅发现了另一件事,有一个负责给严世蕃送饭的狱卒,每次给严世蕃送上一大碗鲜汤。

有个同伴不服气,心说要死的人了,还给吃这么好干什么?这个狱卒就偷喝了两口,果然汤水鲜美无比,还要继续喝,送菜的狱卒解手回来,连忙把碗抢了回来,两个人大打出手。等到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喝汤的狱卒就仿佛酒醉,满口胡话,疯疯癫癫,据说在家里躺了三天,才恢复正常。

这一件事正好被唐毅的眼线发现,他想办法把送菜的狱卒灌醉,偷偷从送菜腰里摸出了一个小瓷瓶,里面有些粉末,他没敢多拿,只是弄了一点,送到了唐毅的府上。

王寅亲自找来精通毒物的高手,仔细检查,确定这些粉末都来自一种毒蘑菇,人误食之后,会产生幻觉,甚至丧命。

难怪严世蕃会发疯呢!

唐毅心中的谜团总算解开了一个,毕竟以严世蕃的心智,他害了那么多人,早就该有所准备,岂会轻易崩溃疯掉,看起来是有人给他下毒。

那又是谁干的呢?

懂得用毒蘑菇害人,就连锦衣卫都没有如此手段。

王寅给出了一个思路,严世蕃疯了,对谁的好处最大,多半就是谁干的。徐阶吗?肯定不是,因为严世蕃疯了,外面盛传徐阶通过张居正,收严家银子,替严世蕃减轻罪名,这件事就说不清了。

相反,董份的死,严世蕃的疯,才促使言官大举弹劾徐阶。

想找死也不是这个找法,徐阶不但没有得利,反而被害,那究竟是谁得利呢?

“杨博!”

唐毅和王寅异口同声,绝对是这个老家伙干的。

回顾大半年的争斗,晋党看似都置身事外,只有替俞大猷鸣冤,还有要扳倒徐阶,他们跳了出来。

身为天下三杰之一,杨博就这么点功力吗?

“大人,您还记得吗,当初有人假造徐阶手谕,命令韩丘,严刑拷打俞大猷,险些要了老总镇的命!”

“怎么,此事也是杨博干的?”

“我不敢说,不过倒是有一件事,韩丘死了,他的妻子和女儿被卖为奴隶,可是我查到他在十年前,进京赶考的时候,曾结实一个江湖女子,还留下了一个儿子。”

“此子在哪里?”

“山西,平遥!”王寅轻轻吐出了四个字,却还是心有余悸。当年韩丘不过是一个应试的举子,山西人竟然下了这么大的本钱,用一个私生子,控制了韩丘,在十年之后,掀起一场滔天大浪,把朝廷上下,都给算计了进去。

相比之下,徐阶简直弱爆了。

当然不是徐阶真的弱,而是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和一个集团对抗。

从这件事也看得出来,宁可留着徐阶继续当首辅,也绝对不能让杨博入阁,否则蛟龙入海,终究要龙飞九天,无可抑制。

唐毅查到了这些内容,他没有声张,临走的时候,让人偷偷塞给了曹大章。由于唐毅始终没有和正面撕破脸皮,故此曹大章还是徐阶的爱徒,也是唐毅的好朋友。他刚刚补了大理寺少卿的职位。

有人偷偷给严世蕃下毒,陷害徐阶,正是他管辖的范围。

只要曹大章把消息透露给徐阶,双方想不开战都不行了!

徐阶阴了自己一把,杨博也没安好心,唐毅当然会毫不客气地报复回去,让你们狗咬狗去吧!

……

十月寒秋,唐毅怀抱着儿子平安,王悦影抱着小平凡,一家四口,马车一驾,从京城出来,随行的只有二十名来自东厂的高手,外加一头毛驴。

笨儿倒是挺高兴的,离开了城市,它就可以撒欢乱跑了,再也没人管它。小毛驴扬起脖子,围着马车没心没肺乱跑。

“真是头笨驴。”平安白了它一眼,低着头闷闷不乐。

“想什么呢?”唐毅笑呵呵问道。

“烤鸭、爆肚儿,豆汁儿,还有驴打滚儿。”小平安掰着手指头,一样一样算着,他喜欢吃的东西还真不少,手指头不够用,还要伸手去算脚趾头儿,可怜巴巴的小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你啊,就别装蒜了,两年前算加减法就不用手指头了。”唐毅毫不客气戳破了儿子的小心思,又宠溺地摸了摸他的脑袋。

“放心吧,爹这回有时间了,保证给你,还有娘亲,弟弟,做最好吃的菜,最棒的点心,把你们都养得白白胖胖的。”

一直躲在娘亲怀里的平凡从睡梦中醒来,嘴角挂着可爱的口水泡泡,喃喃道:“吃,吃……”

王悦影一脸的黑线,吃什么吃,都成了两个吃货!

“我可告诉你,要是教不好儿子,我和你没玩。”王悦影咬牙切齿说着,突然从路边传来一阵悠扬的琵琶声,珠落玉盘,声音悦耳。

“是琉莹姑姑!”小平安从老爹的怀里挣脱,探出脑袋,四处寻找。

车里的唐毅一脸的苦笑,他已经被媳妇滔天的杀气牢牢锁定了,动弹不得。

第735章新家

唐毅一直觉得女人上辈子都是千年狐狸,和她们比起来,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简直单纯的像是婴儿,不论是杨博,还是徐阶,也包括嘉靖,他们的心思都能猜得差不多,至少有章可循。

可是女人就不同了,比如琉莹,自己去宣大,她跟着,等到回了京城,就跑到了琉璃苑,连面都不见,只有平凡过周岁生日的时候,她送来了一个金锁,然后就匆匆离开,仿佛唐家有吃人的老虎似的。

这一次被逐出京城,她又冒了出来,还一路琵琶相送,老大不小的人了,没看到那么一大堆的东厂番子啊,周围还不一定有多少眼线呢,他们动不了唐毅,动不了唐家人,还会在乎你一个歌女?

怎么就不知道保护自己!

琉莹的动作出奇,却比不过媳妇,听到了琵琶声,咬牙切齿,恨不得要把人家给撕碎了。偏偏到了中午十分,又把两个儿子都塞给了唐毅,自己捧着干粮去找人家,回来的时候,两个人手拉着手,笑嘻嘻的,简直比姐妹都亲。

见唐毅目瞪口呆,王悦影轻轻一笑,“怎么,还以为我们要打架啊?”

“没,没有!”唐毅尴尬笑了笑。

王悦影走了过来,用手拉着琉莹的腕子,大声宣布道:“从今天开始,琉莹大家就是咱们家的西席先生了。”

“什么?”唐毅惊呼出来,“我说夫人,琉莹会教什么啊?”

这回轮到琉莹不满了,“师父,你也太小看人了,不说别的,诗词歌赋,音律绘画,哪一样徒弟不成啊?”

说着琉莹冲着平安招了招手,傻小子笑呵呵凑了过去,琉莹用力把他抱在怀里。

“还真够沉的,平安,让姑姑给你当先生好吗?”

“好!”单纯的小家伙脆生生答道。

什么辈分啊!

唐毅从媳妇不怀好意的笑容中,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不可以啊,这是贬谪,是修炼,是吃苦,是成圣!不是郊游,不是泡妞,不是拈花惹草!虽然放在后世,我还算小鲜肉,可眼下却是不折不扣,曾经沧海的老腊肉,我是绝不会把女徒弟留在身边的!

只是他一个人说话不顶用啊,媳妇加上两个娃全都叛变了,自己孤立无援,总不好对女人摆脸子吧。

唐毅眼珠转了转,笑道:“琉莹,你也知道我眼前的状况,看到没有,那些人都是东厂来的,是要盯着我的,抓住一招之错,就要给我治罪。所以啊,我现在要小心谨慎,谨小慎微。总之呢,不能给人家留任何把柄。你滴明白?”

“不明白!”琉莹晃了晃头。

“简单说,就是我要自己种田自己吃,有钱不能花,有好衣服不能穿,有好房子不能住,有马不能骑,有车不能坐。”唐毅一脸凄苦道:“当年我的师父荆川先生,为了治学,躲进深山之中,睡床板,穿布衣,冬天不生火炉,夏天不用蒲扇,一年只做一套衣服,一个月只吃一回肉,隔绝物欲,潜心研究,终于著成六编。身为师父的弟子,我准备效仿恩师,沉心静气,好好钻研苦学,把这些年读书做官的心得体会融会贯通,穷究天人至理,成就一家之言。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是来受苦的,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没有明月夜,短松冈,没有举杯邀明月,没有把酒问青天……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琉莹突然捂着嘴,咯咯发笑,“弟子明白了,不过弟子倒不觉得这是什么苦,反而其乐无穷。”

唐毅被气得吐血,“琉莹,这么说吧,我已经上书吏部,不再领俸禄了,以后一家四口,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要靠我想办法挣钱,挣来干的吃干的,挣来稀的喝稀的。到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我怕你受苦啊!”

“咯咯,师父您忘了弟子是干什么出身的吗?只要有琵琶在手,我就饿不着,万一您老人家挣不来钱,平安和平凡还要指着我这个姑姑呢!对不对啊?”

“对!”平安伸出小手,抱着琉莹的脖子,在她的脸颊上重重亲了一口。咧着嘴傻笑。

唐毅满脸黑线,真是太丢人了,连个小妮子都摆不平,掩面败退,背后女人的笑声更加响亮。

隐约听琉莹说道:“师父劝人的本事比起十年前,没啥进步,我怕他真的养活不了姐姐。”

“没事。”王悦影笑道:“他不成,不还是有咱们吗,你会弹奏,会唱曲,我能织布,能做衣服,大不了咱们养他就是了。”

唐毅越发羞愧,扬天大吼:“老子不是吃软饭的啊!”

……

从京城出来,唐毅一行经过通州,香河,直奔天津三卫。当行到杨村的时候,在驿站休息,下人送菜的时候,悄悄指了指碗底儿。

唐毅会意,从碗底儿抠出了一张纸条,展开一看,只有一行字:张叔大,去雷州!

看到这六个字,唐毅心情好了许多,原来还有比自己更倒霉的。真是想不到,当年发配严世蕃去雷州,他没有去,这回好,轮到张居正了,莫非是造化弄人?

原来严世蕃疯掉了,案子查不下去,但是游七跑到白云庵,去面见严鹄,还拿了二百多万两银子,被人赃俱获。无论如何抵赖,也是赖不掉的。

经过三法司会审,认为虽然游七拒不承认,但是张居正身为文苑清流,管教不严,罪在不赦,罢了翰林学士之职,贬为雷州知府,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在唐毅离京的第二天,判决结果就出来了。

速度如此之快,不得不说,这里面也有替唐毅鸣不平的味道。明明唐毅是受害者,张居正频频暗下毒手,唐毅又因为仗义执言,劝谏皇帝,被贬出了京城。

要是还留着张居正,继续招风惹雨,公道何在,法度何在?

三法司的三位老大人早就恨透了张居正,尤其是赵贞吉,更是牙根痒痒。好好的都察院,两百年的清誉毁于一旦,想要恢复,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给张居正一个重罚,天理不容!

赵贞吉本来是想扒了张居正的官衣,把他赶回老家算了。徐阶此时也迁怒张居正,不会替他出头,可令人意外的是吏部右侍郎高拱居然出面了,他说什么雷州偏远,文教不兴,黎乱不止,需要一干吏,方能平定地方,保境安民,特别推荐了裕王府的讲师张居正。

雷州啊,在大明高层的心目中,基本上就是瘴气之乡,天涯海角之地。

去了那里做官,几乎九死一生,人人视之畏途,几乎和发配没什么差别。赵贞吉觉得也算说得过去,就卖个面子给高拱。

“不愧是张居正啊,真狠得下心!”

唐毅看得明白,张居正这家伙其实和自己选择了一样的路。经此一役,他已经人不人鬼不鬼,师父不疼,同僚不爱。哪怕继续混在京城,也没有丝毫的希望,说不定哪一次京察,就成了牺牲品,黯然收场。

他岂会甘心,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唯有置之死地,才有一线生机。雷州远在天边,越是如此,越能显出自己的本事。

唐毅凭什么根基雄厚,后来居上,不就是开了海,建立了市舶司吗?

为何不能效仿唐毅,在雷州干出一番事业,到时候再卷土重来,杀回京城!

被自己打压到了绝境,还能走出这么一步棋,张居正真的挺了不起的,而且他还抓住了朝堂之上,最后一个巨头——高拱!

唐毅敢说,高胡子绝不会轻易替张居正说话,这俩人背后一定有交易。

其实站在高拱的角度来看问题,唐毅和张居正都是裕王府的讲师,都是他的后辈,偏偏唐毅势力强大,已经把高拱压下去,日后新君登基,究竟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啊?高拱暗中也和唐毅较着劲儿呢!

保下张居正,就等于给唐毅留下了一个打对台戏的,他高拱就能居中调停,拉一个打一个,好不舒坦。

“娘的,都是一帮子狐狸,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唐毅闭目思量了许久,高胡子啊,老子这一次不会再犯幼稚病了,什么惺惺相惜,什么志同道合,决不能给自己留一个麻烦!

转过天,离开驿站,唐毅在自己的房间桌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叉。

很快就会有一支精干的刺杀队伍出动,张居正,怕是要葬身大海了!

离开京城十天,唐毅总算赶到了天津,没有进城,反而把韩太监叫了过来,此人是跟着唐毅的东厂珰头。

“韩公公,城里头喧嚣,本官住不习惯,现在城外找一处住所。您和这些兄弟怕是要受点委屈了。”

“唐大人客气了。”韩太监呵呵一笑,“您是贵人,您能吃得了苦,奴婢们都是下贱的身子,有什么受不了的,您只管选,哪里舒服住哪里。”

“嗯,多谢公公体谅。”

唐毅让马车往南下去,走出大约三十里,前面出现了一片连绵不断的军营,足有两三千号人的规模。一员饱经风霜的老将正等在这里,见到了唐毅的马车,急忙迎了上来。

“末将俞大猷,拜见唐大人!”

唐毅连忙从马车下来,走到了俞大猷近前,拉着他的手。

“老哥,身体怎么样了”

“托大人的福,都好哩。”

唐毅心中苦笑,哪是福气,分明是祸啊!

“老哥,住处可找到了?”

“大人请随末将过来。”

俞大猷在前面带路,又走出了十几里路,面前出现了一大片的荒滩,在后世,这里还有个名字,叫小站!

第736章书生有百用(上)

唐毅站着的地方,是一片退海之地,也就是说,曾经是一片海水,往下挖几米,还能挖出来贝壳,按照县志上面记载,此地叫“下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