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是听到这里,唐毅和俞大猷就整个人都不好了。

三匹选出一匹,一匹马顶得上三个人的开支,想要骑兵保持长途奔袭能力,一个人还要配三匹战马!

一个精骑快顶得上三十名普通步兵了,难怪“壕”到了宋朝那个地步,失去了马场之后,也养不了多少骑兵。

当然了,不是所有时代的战马都是如此严格。

就拿骑射起家辽国和金国来说,兴盛和衰败的时候,战马差距也相当大。俺答也不例外,虽然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比起当年征服世界的蒙古骑兵,差之天地。只是明军堕落的更快而已,有些时候不是“好”胜过了“坏”,显然大明朝也是个比烂的时代。

马栋告诉唐毅,以他爹马芳的估计,蒙古精锐的战马不会超过五万匹,其余的都是充数的。

可就是这五万匹,也像是大石块,压在了心头,让唐毅喘不上气。

以果园养殖马匹,即便是成功了,养出来的马也成不了战马。

要想有好马,就不能吝惜成本,要有强壮的基因,要喂最好的料,还要不时带出来奔跑训练,可以说,战马从各个方面,都把同类远远甩开,完全可以视作两个物种。差别之大,就像后世的普通人,和专业运动员一样,差别不可以道理计。

就拿饲料来说,除了谷草、干草、苜蓿之外,还有大量的精料,包括黄豆、豌豆、大麦、燕麦、高梁、胡萝卜、鸡蛋、面糊等等,二者合理搭配,还要喂定量的食盐和骨粉补充战马体内的盐份和钙质……

总而言之,大多多数时候,战马吃的要比人还好。

唐毅又听说蒙古马耐力好,不挑草料,是不是可以省一些呢?马栋把脑袋摇晃的和拨浪鼓一样,听谁忽悠的,大人,您遇上了骗子了!

蒙古马是不挑草料,耐寒,好养活,可蒙古战马就不同了,战马需要背着骑士,以一定的速度,移动一定的距离,需要消耗多少能量,这是用物理学可以计算的,不会因为是蒙古马,物理学就失效了。

实际上明代的战马多数为蒙古马,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搭配也是苦心摸索出来的。或许蒙古马比起其他的马要省一些,可是只是喂粗饲料,喂青草,想要节约成本,结果就是唐毅这样,只能养出干活的马,养不出打仗的马。

唐毅还不死心,继续追问,“如果以火器制敌,马只是运输给养,驮着士兵行动,是不是可以用差的马?”

“那倒是可以,只是——也不能太差了。”马栋无奈说道:“大人,马比人还娇贵,即便是训练最好的骑兵,一日行军百里也就差不多了,要是超过了百里,马儿很容易受伤,而且受伤之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还有很多根本恢复不过来。以果园的马匹来看,即便给好料,一日行军也不会超过五十里,没,没什么用的!”

马栋的声音越来越小,脑袋越来越低,唐毅愿意插手马政,他举双手欢迎,可是他不能骗唐毅,马的确是非常复杂的东西,要是好解决,两宋那么多天才,花了三百年时间,到了灭国也解决不了……

“大人,不瞒您说,我爹在数年前,也养过好几百匹战马,他用心喂养,严格训练,和当年他在俺答手下一样,可是训出来的战马就是比不上俺答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马栋懊恼说道,莫非真是汉人只会种地,不会养马?

“是地势!”唐毅叹口气道,蒙古草原地势高,马和人一样,东非高原出长跑健将,想要马跑得快,也要高原草场,放在平地养,就是不行!

足足谈了一天的时间,最后俞大猷两眼发红,起身摇晃着就往外面走,跌跌撞撞,到了外面,抬头望着青蓝的天空,眼圈泛红。在面前似乎出现了一片骑兵跃马奔腾,旗号迎风飞舞,硕大的明字熠熠生辉!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祖先的豪言,就在耳边回荡,一千多年以后,竟然无人能发出同样霸气的吼声!被区区十万铁骑压着打,几度进犯京师,要是让大汉的前辈知道,还不要笑掉大牙。

两行浊泪从眼圈中流出,俞大猷摇了摇头,满心的苦水,希望多大,失望就多大,他一点够不怪唐毅,能想到马政,就很了不起了,只是一千多年的难题了,谁也不是神仙,挥一挥袖子,就能解决了。

俞大猷踉跄着刚要走,突然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头。

“大人”

俞大猷抬头看去,只见唐毅满脸笑容,自信十足地站在那里。

“老哥,你莫非要放弃不成?”

俞大猷有心说不,可话到了嘴边,只剩下苦笑,人要认清现实,光靠说大话没用!

“现实就是大明需要马,我们需要马!无论如何,花费多大代价,我也要把战马弄出来!”唐毅突然用力挥拳,对着夜空,大声咆哮道:“两千年前,祖先能做到的,我们一样能做到!投机取巧不行,我就用银子砸!养马花得再多,也比年年修长城,年年挨欺负来得好!大明不是没有好马吗?就去中东,就去西洋买马。不是没钱吗?就让天下有钱人一起掏银子,大江南北,黄河两岸,那么多的地方,还找不到合适的马场?就算没有又能如何,还有海外,还有无穷无尽的蛮荒之地。我唐毅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多大的困难都挡不住!”

第752章马术大赛

俞大猷被说得热泪盈眶,好一个冰心铁胆的唐大人,迎难而上,勇者无畏,真是太感动了,老将军抹了抹眼泪。

“大人,有用到末将的,万死不辞!对了,大人您有什么办法没?”

唐毅张了张嘴,拍着胸膛道:“俞老哥放心,只要想总会有主意的。”

怎么听着有点怂了啊?

俞大猷还想要追问下去,唐毅打了一个呼哨,骑着笨儿,一溜烟儿回家了。

接下来,一连十天,唐毅都没有冒头,倒是马栋,一直待在果园,照看着所有的马儿。

俞大猷老脸铁青,“贤侄,你不是说这些马不顶用吗?还管它们作甚?”

马栋五官都缩到了一起,苦兮兮道:“伯父说得对,好歹有四条腿,就比两条腿的人强,唐大人说过,馒头渣儿也是馒头啊!”

“哼,别提那个唐大人!”俞大猷气呼呼说道:“看他好像足智多谋,无所不能的,看起来这马政也要放在一边了。”

“怎么会?”马栋吓得跳了起来,唐毅算是最关心战马的,要是他都放弃了,还能指望着谁啊!

“我不信唐大人会轻易放弃!”马栋虎着脸说道。

“老夫也不信!”俞大猷叹道:“可是啊,刚刚听说,宫里派来了人,要召唐大人回京,说是陛下的意思、唐大人在天津住了快一年,著书三本,屯田成功,声望大振,何必还留在这里受苦啊?”

是啊,马栋也算是跟了唐毅一段时间,知道这位大人并非什么真正的圣人,跑到宣府,身边还带着红颜知己,指望着他一直安贫乐道下去?

马栋自然不信,只是那样的唐毅充满了人情味儿,相处起来很舒服,可眼下马栋却盼着唐毅能变成一个大公无私的圣贤,唯有如此,马政才有希望。

这一老一少,面面相觑,没有主意的时候,远处传来响亮的叫声,唐毅带着毛驴,驴背上还坐着平安,正大声喊着“驾,驾!”

俞大猷心中一惊,急忙起身,迎了上来,马栋也紧紧根锁。

“大人,何必您过来啊,应该是末将去送大人。”

唐毅眉头一蹙,“送什么送啊?俞老哥要把我送到哪里去?”

“当然是京城了。”马栋脱口而出。

俞大猷满是感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大人经天纬地,才华盖世,您入朝是天下的运气,末将也有了靠山,自然是欢喜。”

唐毅看着这两位,嘴上说着一套,可是脸上明明写着言不由衷。

“俞老哥,你还是另找靠山吧。”

俞大猷一愣,不解地看着唐毅。

“我啊,连个土包儿都算不上,还要指望着你照应呢!”唐毅说着,一屁股坐在了青石上面。

俞大猷脑筋转了转,突然惊呼道:“大人,莫非您不回京城了?”

“呵呵,我说了要养十万匹战马,你当我是说空话啊!”唐毅没好气道。

俞大猷尴尬笑笑,连声说道:“末将不敢,末将不敢。”强压着激动道:“大人,斗胆请教,您可是有了锦囊妙计?”

“哪有什么妙计啊!”唐毅看了看马栋,无奈道:“还是你小子,点醒了我啊,有些事情是没法投机取巧的。”

马栋脸红了,低着头不敢说话。

“唉,这十天啊,我苦思冥想,养马花费太多,想要凭着朝廷的银子,大举投入,没有三五十年都看不到成果,从汉初的白登之围,一直到汉武帝反攻,期间也经历了几十年之久啊。”唐毅感叹道:“我们没有那么长时间等待,故此必须拿出更快的办法!”

什么方法更快呢?

很简单,就是全民养马,利用民间的力量,把养马变成所有人的事情。唐毅可不是胡说八道,他真的下了一番功夫。

汉唐两代,为了维持强大的骑兵,都想尽了办法,比如汉代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地跨五县,纵横三百里,多大的面积?每年皇帝都要在此狩猎,强悍的御林军就是诞生其中。

至于唐代,马球运动兴旺,皇族权贵,边关大将,都争相豢养马球队,平时是运动员,到了战场上,就是最优秀的战士,战争和娱乐巧妙结合。

到了宋朝就惨了,没有战马,只能用脚踢球,弄出了蹴鞠,实在是无奈,无奈透顶啊!唐毅敢说,宋代的皇帝欣赏蹴鞠的时候,一定是一肚子苦水……

明朝能不能效仿汉唐呢?唐毅觉得不成,首先明朝皇帝没有那么大的园林,也别指望着他们去驰骋狩猎。那些皇族宗室呢?一个个都被圈养起来,吃饱睡睡饱了吃,最大的本事就是生孩子,让他们畜养战马,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再说了,就算有人敢养,言官也会弹劾他们,居心不良,一再谋反。

皇家指望不上,就只能指望别人。

养马是花大钱的事情,关键一条,就是财力雄厚,唐毅首先就想到了东南的世家,这些年下来,他们一个个赚的钵满盆满,与其让他们把银子浪费在扬州瘦马身上,倒不如鼓励他们饲养战马,来的有意义。

听着唐毅的讲述,俞大猷将死的心,又活了起来。

“大人的主意果然高明,只是养马十分辛苦,花费巨大,东南的公子哥们怕是不愿意干啊。”

“不愿意可以引导,他们生下来也未必就喜欢青楼啊?”唐毅笑道:“关键是要让他们认为,养马是一件高尚的事情,是一件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事情,是能实现灵魂升华的事情……”

唐毅说得卖力气,可这两位都跟木头公鸡似的,傻乎乎的不明所以。唐毅只好不再拐弯抹角了。

“是这样的,我准备办一场盛大的赛马大会,约请各地的骑士聚集小站,一同赛马比试,胜出者有重奖,借此推动马术,鼓励商贾富豪,养殖战马,平时比赛挣钱挣面子,战时征用,调动前线。而且骑兵马场还能通过出租出售战马,赚一大笔银子,用来繁殖更多的战马,这下子你们明白了吧!”

唐毅把想法和盘托出,俞大猷吸了口气,“大人,果然好计策,只是有钱买马养马的,基本上还是东南的世家大族,偃武修文这么多年,他们喜欢的是诗词歌赋,爱的是吹拉弹唱,轻歌曼舞,骑马比赛,他们一时未必喜欢!”

“错!他们不喜欢又如何?我自有办法逼着他们喜欢。”唐毅信心十足,流行的东西,还不都是包装出来的。

就像芭蕾舞,歌剧,所谓的高雅艺术,有几个能看得懂的?不还是有一大帮附庸风雅的人,甘心掏钱吗,哪怕不懂,也要装得很懂,很陶醉!

只要把赛马变成一种艺术,变成时尚,拥有一匹优秀的战马,就是时尚的象征,地位和财力的展示。赛马场更是上流社会交际的场所,能够结实三教九流,各种身份的人物……

唐毅敢说,只要宣传到位了,全民养马未必做得到,一般世家都弄几匹,绝对有希望。

从养马的技术活,变成了操纵舆论,制造话题。

一下子就进入了唐毅的专长,他浑身的细胞儿毛孔都展开了,思绪飞扬,很快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为了能让赛马变得高端,变得受人尊重,唐毅足足花了十天,制定出完整的运作方略。

唐毅酝酿了许久,给嘉靖送上了一份奏疏。

在奏疏当中,唐毅首先婉拒嘉靖召他回京的提议,随后告诉嘉靖他正在探索养马的方法,已经小有成就,要不了多久,就能让大明马壮兵强,收拾俺答,不在话下。

唐毅还向嘉靖提议,又到了秋冬之时,蒙古人会在这时候南下打草谷,大明应该加强防范,更要示之以力,震慑住俺答的野心,不战而屈人之兵。唐毅提议,要邀请蒙古各部,前往天津,在小站举行一场赛马大会,由明军派出最强大的骑手,同蒙古骑兵较量,展示大明雄风。

草原各部并非都是俺答的亲信,比如辽东的土蛮部,比如亲近大明的朵颜三卫,还有漠西蒙古卫拉特部,如果他们见识了大明强大的力量,知道跟着俺答是没有前途的,自然会心向大明,倒戈一击。

到时候,驱虎吞狼,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收拾草原,就不在话下……

唐毅给嘉靖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图景,弄得嘉靖都忘了派人去天津下旨意的本来目的。倘若真能给几十年的老冤家俺答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打破蒙古人骑射无双的神话,绝对能让嘉靖笑死。

身体一天比一天老迈,嘉靖越发渴望胜利,要不然驾崩之后,见到历代先祖,想要吹嘘都没有本钱。

只是眼下有唯一的问题,凭着大明的骑士,真能战而胜之吗?

万一没斗过俺答,反而被人家欺负一个落花流水,岂不是颜面扫地?嘉靖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一道命令,苑马寺少卿孙铤屁颠屁颠,来到了小站。

“文和兄原路而来,小弟有失远迎,赎罪赎罪!”

孙铤风风火火,没等屁股坐在椅子上,就说道:“行之兄,咱们都是自己兄弟,一句话,有把握没有?”

“暂时没有。”唐毅老实答道。

孙铤稍微一思量,笑道:“打着埋伏啊,这么说过些日子就有把握了?”

“文和兄高见,只要俺答敢来,我就让他颜面扫地。”

“他要是不来呢?”孙铤追问道。

“未战先怯,他还配自称草原的雄鹰吗?”唐毅讥诮道。

第753章英豪云集

孙铤是孙鑨的弟弟,却比哥哥早一科中进士,余姚孙家前后出了两代尚书,如今第三代的传人比起父祖更加优秀,书香门第,世代为官,底蕴雄厚,财力惊人,唐毅怎么会放过机会呢!

“文和兄,算起来你在京城为官也有十多年了,家中什么情况,你可清楚?”

孙铤犹豫了一下,不好意思道:“前些时候我大哥写了一封信给我,他说孙家子弟肯用功读书,勤学苦读的不多,相反架鹰遛狗,斗蛐蛐,斗鸡,听戏,还,还穿什么女装,须眉男儿,红衣绿裙,脸上擦胭脂抹粉,丑态百出,竟如鬼地!”孙铤扬天哀叹,“不瞒行之兄,我孙家世代官宦,只怕到了我们这一代,也就要终结了。”

人有钱了,就越玩花样越多。

江南承平日久,加上开海之后,财富涌入,短短不到十年,千奇百怪,什么东西都冒了出来。

衣着越来越华丽,年轻的士子喜欢穿女装,反过头女子穿男装,敢情女汉子这时候就有了,世人就感叹阴阳颠倒,不祥之兆。

只是人们越玩越疯,挡都挡不住,那些四五十岁的名士宿儒也不能免俗,穿得花团锦簇,还熏香抹粉,大肆打扮。上梁不正下梁歪,哪怕有些保守的人物看不惯,也无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