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岳公,并非我不敢动手,实在是没有必要。”唐毅笑道:“海瑞宁折不弯,不论陛下开出什么条件,威逼利诱也好,严刑拷打也好,海瑞都不会改变主意,一个铁骨铮铮,忠直到了极点的谏臣,比起一个被暗害的忠良,对我们实现目标更有利。毕竟咱们不是要掀翻桌子,来一场天翻地覆的剧变。而是要润物细无声,用最小的代价,成就变革。”

三位谋士一起点头,认同了唐毅的看法。

“大人,那您的意思是……”

“上书。”唐毅果断道:“发动我们的人,全力上书,批驳海瑞,歌功颂德,总而言之,要让陛下相信,他没有那么差,相信大多数臣子还是站在他的一边,没有众叛亲离。唯有找回了自信,陛下才敢和海瑞继续把大戏演下去!”

……

唐毅定了方略,很快就有人传达下去。过去的两年时间,唐毅在小站,沉心服气,而心学唐党,同样在苦练内功,积蓄力量。

原本唐毅的优势在东南,在地方的督抚,经过这两年,京城六部,科道言官,同样充满了唐党的势力,只不过由于同出心学,加上唐毅采取了拥抱徐党的策略,徐阶虽然恨透了唐毅,想要铲除唐党,可是却找不到合适的人下手。

比如徐渭和王世贞,是铁杆唐党没错,可是这两位蜚声文坛,谁也动不了,至于都察院的林润和邹应龙,耿定向等人,一来有功劳,二来都十分尊重徐阶,老徐也没法下手。

还有一群人,比如唐汝楫,陶大临,诸大受,这几位又挂着裕王师父的名头,徐阶也不敢轻易得罪。另外唐顺之还是次辅,加上内廷有黄锦帮忙,外廷赵贞吉,朱衡等人采取中立态度,唐党的势力,非但没有在唐毅离京之后,变得衰弱,反而更加强盛,战斗力也更强大。

伴随着唐毅的命令,首先翰林学士徐渭就上书了,他以“无为而无不为”作为主旨,大肆赞颂嘉靖避居西苑之后,取得的成就,比如东南开海,比如平定倭寇,比如重创俺答,指出嘉靖文治武功,直追朱厚熜最敬重的成祖。

随后王世贞也上书,他侧重讲三纲五常,认为以臣谤君,大逆不道。

有这两位带头,很快就有上百人跟进,每天都有奏疏送到嘉靖面前,国子监司业李清源等人更是拍着胸脯大叫,要去和海瑞辩论,把这个大逆不道的畜生驳斥的哑口无言,然后再把他明正典刑,免得说不教而诛。

群情激愤,一个个义正词严,嘉靖看着面前的小山,恍惚之间,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登基之初,一扫正德弊政,受到万民拥戴,那滋味多好啊!

或许真的应该辩论一番,人心是站在朕的一边的……

第801章昏招

嘉靖耐心翻看着送上来的奏疏,尤其是徐渭的那一篇,更是百看不厌。以徐渭的才华,铆足了劲儿夸奖一个人,保证会让你脸红的。

徐渭是嘉靖三十五年考中进士,入朝十年,所见所闻,十分广博,他重点提到了开海、抗倭、御虏几项,认为功业最大,远胜历代。

以开海为例,之前几度兴废市舶司,成化年间,市舶银最多一年不过二十五万两,而嘉靖四十三年,市舶银逼近六百万两,比成化年间多了二十多倍,甚至超过了田赋,占到了赋税的五成以上。

同时,经由市舶司的货物,每年也超过了八千万两,海贸空前繁荣,丰厚的赋税收入,使得朝廷能够从容抗倭。

徐渭煞有介事提到,东南每年军费过两百万,百姓却能安居乐业,民心安定,为历代所未有。

如今倭寇已经平定,东南的军费逐渐转移北上,下一步朝廷的重点是编练骑兵,反击北虏俺答,或是五年,或是十年,平定北虏有望。

徐渭总结认为,国势虽然不及洪永仁宣四朝,然则陛下励精图治,臣工鞠躬尽瘁,大明以有中兴之势,陛下居功厥伟,一两宵小,如何能诋毁吾皇之明……

看到如此真知灼见的奏疏,嘉靖心里头好受了很多,这么看起来,他的确做了不少的事情,虽然比不了成祖爷,可是相比历代皇帝,总是要强了许多。

高兴的劲儿刚上来,吴太监从殿外灰溜溜进来,进门就往旁边躲,生怕嘉靖看到他。一副做了坏事,不敢见家长的德行。

“滚过来!”嘉靖闷声道。

吴太监连忙跑了几步,跪在了嘉靖面前。

“奴婢拜见皇爷,皇爷龙体安康,奴婢看着十分欢喜,皇爷真是有百灵相护的天子,要不了多久,龙体就能康复了。”

“别说那些没用的!”嘉靖哼了一声,“朕问你,那个畜生是不是不肯答应?”

提高了海瑞,吴太监的嘴角抽搐了几下,脸上的五官扭曲,整个人变了模样。他跟着嘉靖二十几年,什么风浪都见过。

别说小小的户部郎中,就算是尚书侍郎,平时风光无限,到了诏狱里面,就软得和面条似的,怎么摆布怎么听。

就拿不可一世的严世蕃来说,被关在诏狱,也是那么一回事,背地里还偷着哭鼻子,真是让人可发一笑。

唯独这个海瑞,油盐不进,就是一个榆木疙瘩儿。

跟他说软乎话没用,说狠话更没用,道理讲不通,人情更讲不通。

“皇爷,奴婢都去了三次了,是真的没办法了,奴婢告诉他老母年高,妻子怀孕,要是他死了,家人就完了。他却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既然为官,就要为国为民,仗义执言。这也是老母教导的,在膝下承欢是小孝,尊奉母训才是大孝,老母若是知道他为国尽忠,也会赞同的。奴婢又说,既然想做忠臣,为什么要和陛下对着来,辱骂君父。他又说,奏疏所言,全都是事实,没有一字虚假,没有半字捏造,说实话如何是辱骂君父?致君尧舜,解民倒悬,直言进谏,乃是臣子的本分,也是太祖爷的圣训,他不能违背,更不知道错在哪里……”

“不要说了!”

嘉靖气得掀起桌案上的奏折,统统扔到了地上。

“畜生之心,固不可彻!”

好吗,海瑞成了固执的愚公了。

吴太监眼睛一两,“皇爷,奴婢以为和乱臣贼子,没有什么好讲的,奴婢这就去动用大刑,凭着东厂的十八般手段,保证能让他低头认错。”

“呸!”

嘉靖狠狠啐了他一口,“没脑子的蠢材,你忘了几年前的俞大猷吗?还敢吹嘘东厂的本事,朕都替你们丢人?”

吴太监被骂得一缩脖子,“皇爷,那也不能放过,要不干脆杀了算了!”

这回连话都懒得回了,等着他的只有吃人的目光,吴太监也赶快把脑袋埋在了胸膛里,不敢多说一句话。向他这种读书不多,又只学过《葵花宝典》的宦官,除了以猛服人,争强好胜,好勇斗狠之外,实在是没有太多别的招数。

关键时刻,还要靠着嘉靖自己想主意——嘉靖仔细研究过海瑞的档案,这家伙以举人身份入仕,十年之间,做到了五品京官,不得不说,道行不浅。

只是这位一路做官,却一路得罪上司,当教谕的时候,就因为立而不拜,得到了“海笔架”的绰号。

后来唐毅南下开海,挑中了海瑞,充任晋江知县,坦白讲,为了开海,筹建市舶司,海瑞做了不少的事情,是有功劳的,可是令人惊讶的是管着天下最肥的差事,海瑞竟然连肉都吃不起,简直匪夷所思。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和官场格格不入的家伙,没有被同僚干掉,反而继续在官场晃荡,做淮安知府,得罪了当时的钦差大臣鄢懋卿。

跑到了南京做官,因为徐家兼并土地,又和徐阶冲突,还没调到京城,就先跑到小站,和唐毅干了一架……

这么个混不吝的东西,走到哪里,上官都别想舒服。吏部的那帮人怎么瞎了狗眼,把灾星弄到了京城?

嘉靖越想越气,他也算是看透了,海瑞这个人不贪财,不怕死,蒸不熟,煮不烂,威逼利诱全都不管事。

那他就没有在乎的吗?

嘉靖认为一定有,那就是名声!

没错,就像那些讨厌的言官一般,他们故意找皇帝的麻烦,以直言劝谏的名义,上书痛骂皇帝,最好惹得皇帝打他们一顿廷杖。

打得越惨,他们就越高兴。

很快天下间都会传扬他们为民请命,无辜被害的名声,走到了哪里,都会得到英雄一般的待遇,有人送金子,有人送美女,只要忍几年,风平浪静,他们又能摇身一变,东山再起,成为一代名臣。

这种靠着拿皇帝刷名声的沽名钓誉之徒,最是丑陋不过,讪君卖直,成全的是他们自己,坏的却是朕的江山!

毫无疑问,在嘉靖的心里,海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而且还把这条路走到了极端。

以往那些人还要留着分寸,若是没得到廷杖,反而得到了鬼头刀,把脑袋混丢了,名声再大,也无福享受了。

海瑞这个畜生,他为了名声,连命都不要了!简直就是最疯狂的赌徒,他在和朕赌命!

要是动刑,或者杀了他,反而是白白送给他扬名天下的机会,成全了他的恶毒心肠,朕才不会那么傻,帮着你成名呢!

你不是想玩吗,朕陪着呢,要是被你一个小小的五品芝麻官吓到了,朕就是不是大明的至尊!

“传朕的旨意,令翰林院和国子监征召各地鸿儒进京,会同三法司,共同审讯那个畜生,一定要让他心服口服。”

嘉靖算得很精明,这么多的奏疏,哪怕只有一半是真心实意也就够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疯子,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议论君父的罪过。朕是天子,三纲五常,层层约束,毫不客气地说,经过两千多年,历代儒家士人的努力,整个天下,都围绕着高高在上的天子在运行。

辱骂君父,动摇的是儒家道统根基,肯定会引起强烈的反弹,嘉靖还曾经记得一件事情,当年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阅读天下的书籍,却发现孟子的论调很不中听。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什么意思,皇帝对臣子不好,臣子就要反对皇帝?简直岂有此理,朱元璋一怒之下,要把孟子赶出孔庙,结果激起群臣反弹,刑部尚书钱唐赤膊上阵,身中两箭,依旧执意面君,向朱元璋求情,最终保留了孟子的地位。

动一个两千年前的人,尚且会有这么大的反弹,直接攻击活生生的皇帝,把三纲五常踩在脚下,文人们又会如何?

虽然平时他们说长道短,十分讨厌,可是面对大是大非,他们一定会有自己的选择,不会辜负君父厚望。不然大明朝养士二百年,岂不是都成了无用功?

嘉靖越想越觉得胜算很大,可是他忘了,正是他亲自下令,把那位高喊着“国朝养士百五十载,仗义死节,便在今日”的杨慎给痛打贬官,赶到了云南。

自己造孽,自己尝!

“我开始相信,这世上有报应一说了。”

知道了嘉靖下旨之后,唐毅如是感慨道。

他本来就想着借海瑞的事情,撼动皇权,哪知道嘉靖竟然出了昏招,主动召天下鸿儒进京,他可真是打错了算盘。

“如今和国初的情况全然不同,特别是这些年,商贾往来南北,报纸出现之后,更是把消息传播的满世界都是。朱厚熜这些年做的错事,东南的三尺孩童,也能说出几样来,试问天下哪一位德高望重的鸿儒,敢公开昧着良心,替嘉靖说话?”王寅笑嘻嘻道:“大人,这一次可是咱们宣扬唐学理念,倡导责权对等的天赐良机,不能错过啊!”

唐毅踌躇满志,不过出于谨慎的本能,还是说道:“切不可得意忘形,我们只需要种下一颗种子,好生培育,那些激进的主张,还是不要随便乱说,免得惹来大祸。”

第802章白龙鱼服

嘉靖下旨,召鸿儒进京,数量没有定,名单也没有,可操作的空间太大了。唐毅立刻修书,给心学的前辈,还有昔日的故交好友,邀请大家一同北上,共襄盛举。

而且借此机会,唐毅印了上万份《治安疏》,散布到两京一十三省,他本以为数量够多了,实际上还是送少了。

自从年三十,海瑞上书,百官被囚禁,宛如一颗炸雷,消息快速传到各地,由于距离的关系,外面很难得到准确的消息,只是知道有人上书,结果惹恼了嘉靖。

上了什么书?又写了什么东西?怎么会惹出那么大的风波?

多数人都觉得一定是上书之人丧心病狂,不然怎么会惹恼皇帝,发那么大的火。等到《治安疏》传到了各地,士绅官吏,首先看到了全文,通读下来,一个个目瞪口呆,那些老学究还在迟疑,年轻人却惊讶地吼出来,“写的太对了,这样的忠言,陛下怎么不听啊?”

千百年的教育,圣君贤臣,几乎深入所有人的骨髓。

哪怕皇帝做的不好,也会把责任推给奸臣,之前一直替嘉靖背黑锅的是严嵩父子,大家伙一提起来,纷纷咒骂他们,都说他们蒙蔽了皇帝,后来背黑锅的人变成了徐阶。

普通的读书人,从来没有,或许也不敢想,皇帝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

可是海瑞就大大方方写了出来,每一条都说到了大家伙的心里,真是直言进谏,没有一丝一毫的假话,说得太好了。

那为何皇帝不愿意采纳谏言,反而把海瑞抓起来,还迁怒到百官呢?

老学究们,一脸的痛苦,长叹一声,“忠言逆耳啊,陛下还是会改过的。”

至于胆大的年轻人,则是愤愤不平,“我看当今天子,根本就是个昏君!海大人是替天下百姓说话,昏君要是敢杀了他,我们,我们决不答应!”

《治安疏》在东南的传播速度,简直比瘟疫还要厉害,唐毅的三本著作,需要一些基础,才能看得明白,可是《治安疏》不需要,只要识字,就能明白上面的意思。

凡是读书人,不谈论几句《治安疏》,就成了山村里出来的土老帽,人家都要鄙视你。

很快,包括老弱妇孺在内,都知道大明朝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清官直臣,“海瑞”两个字,深深刻在了大家的心里。

他的直言让人们感动,他的命运,让人们担忧。

恰逢朝廷召鸿儒进京,百姓们凑在了一起,聚集在码头,翘首以盼,没有多大的功夫,一辆马车过来,季本从车上走下来,百姓们呼啦都跪倒了。

“彭山先生好,彭山先生早!”

季本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傻了眼,什么时候老夫这么受欢迎了?

老头子兴冲冲到了大家的面前,感动道:“父老乡亲们,老朽何德何能,劳烦大家前来相送,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老大人,不用客气,您老德高望重,解救海青天,保住海老爷,都要靠您老了。”

“海?海瑞啊!”基本闹了一个大红脸,敢情人家是为了海瑞而来,不是送自己。老头子难免失落,可很快就恢复过来。

码头上的人少说也有上万,三教九流,全都跑来了,大家都为了海瑞而来,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啊!

季本抱拳拱手,“乡亲们,老夫进京,一定想办法,替海大人周旋,要是救不了海大人,老夫也不回来了。”

季本转身上船,几个乡绅代表跟着上来,手里捧着三万两银票,无论如何,都要塞给季本。

“彭山先生,要救海大人,少不得花钱,我等不能前去,只有聊表寸心,您老不收,我们立刻跳下去。”

季本还能说什么,只剩下感动了。

他的船只北上,出了长江口,一路赶到天津,刚下船,后面就有人喊他,来的正是钱德洪和王畿。

“彭山兄,来的不慢啊!”

季本嘿嘿一笑,“一把年纪了,还是劳碌的命,不得不来啊。”他凑近了压低声音道:“苏州那边的百姓都拜托我要帮着海瑞,还给了我三万两银子,这一路上我也没想好,该怎么花,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