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这里,隆庆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八个字在脑中闪过:开疆拓土,无上大功!

第835章炙手可热的南洋公司

唐毅在潜邸讲课的时候,天南海北,有意给朱载垕灌输了不少西洋掌故,当时裕王闲着无事,不过是当成山海经一类的奇谈怪论在听。

可是在他的脑中,还是留下了印象,面对着这一封捷报,隆庆茅塞顿开,喜笑颜开,他拉着高拱,到了一份地图的前面,速度很快就找到了吕宋,显然他平时经常看。

“高师傅,这就是吕宋岛,论起面积,不下于浙江省,适于耕种的土地极多,而且还有铜矿,金矿,比整个大明加起来都要丰富,四面环海,水产丰富,岛上还有各种珠宝,好东西数不胜数……”

隆庆手舞足蹈说着,高拱倒是第一次听说,他的脑中还盘桓着上国无所不有的念头,不大相信蛮荒之地的吕宋,能有这么富庶。

隆庆也发了愁,他不知道怎么说服老师,恰巧冯保凑了过来。

“皇爷,唐大人上奏疏的时候,顺带着还送来一盒子宝贝。”

“快拿来,朕要好好看看!”

冯保小跑着下去,没一会儿,抱来了一个一尺见方的盒子,不大,却很重,冯保呼呼气喘,到了桌案前面,展开之后,高拱也探头看去。

结果唬得高拱差点惊叫出来,他揉了揉眼睛,仔细看去,盒子里面都是宝贝,各种宝石不用说了,里面有一块拳头大小的狗头金,还有不少铜矿砂。

在盒子旁边,附着唐毅亲笔写的说明,隆庆拿在了手里,小心翼翼看着。

唐毅没说别的,他只是介绍了吕宋有丰富的铜——金矿脉,具体多少不好说,以云南的滇铜为例,一年能产十五万斤,这已经算是大明非常重要的铜矿了,而吕宋能产多少铜呢?

如果开发得当,唐毅估计,每年能达到二亿斤,足足是一千多倍!

咕嘟!

隆庆和高拱都咽了一口吐沫,他们再三确定,生怕唐毅开玩笑,唐毅在后面还做了仔细的说明,这还只是铜矿,不包括黄金。

两个人顿时都不好了,他们都熟读唐学三书,对于通货紧缩一点不陌生,比如唐毅就认为秦国灭亡,在货币上的原因就是一下子吞并六国,货币供应跟不上,造成了通货紧缩,百姓生活严重影响,才会二世而亡。

至于宋朝,钱荒二字,更是频频见诸史料,所谓交子,根本是没有办法,逼出来的早产儿,谁让中原缺铜呢!对此高拱一清二楚。

大明也是一样,金银铜全都缺,幸亏开海之后,大量金银涌入,才缓解了危机。

可是完全靠着贸易赚钱,终归不稳妥,万一流入的白银减少,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唯有牢牢握住产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高拱虽然心里想和唐毅别苗头,可是遇到了关系国家兴衰的大事,他也顾不得了。撩袍跪在地上,激动地泪流满面。

“恭贺吾皇,不但开疆拓土,还掌握了铜矿产地,万世之功,天赐大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拱激动之下,大声山呼,太监宫女不懂怎么回事,只能跟着,黑压压的一大片,声震宫廷。

隆庆激动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略带苍白的小脸充了血,涨得通红。

登基以来,时间不长,可一件好事没有,隆庆都开始理解嘉靖为什么躲在西苑不肯出来了。

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唐毅一下子送来了这么大的礼包,隆庆简直要飞起来了。

不愧是唐师傅,就是厉害!

“高师傅,都平身吧。”

拉起了高拱,隆庆难掩激动,“去把徐阁老,还要郭阁老,李阁老都请过来,朕要和他们商议一下吕宋的事情。”

“遵命。”

高拱转身下去了,隆庆搓了搓手,又跑到了盒子前面,看着里面的东西,爱不释手。龙眼大小的夜明珠,鹌鹑蛋大的珍珠,还是粉色的,做成了首饰,该多漂亮啊!

唐毅可是说了,吕宋盛产珠宝,这一次光是从西班牙人手里就缴获了十箱珍珠,想到这里,隆庆幸福得天旋地转。

“冯保,你去告诉李娘娘她们,要什么样的首饰,只管和朕说,给她们一个人拿珍珠做件衣服,朕也出得起!”

冯保连忙跑出去,乾清宫里充满了隆庆得意的笑声。

哪管贵为皇帝,没有钱一样挺不直腰杆。

唐毅的这一份大礼,实在是太及时了……

“大人,您看这一回,朝廷会如何处置吕宋,会不会直接吞并?”徐邦阳不无担心道,屋子里还坐着好几个人,他们都是几个家族的代表,大家注资南洋公司,眼看着吕宋拿了下来,要分享果实的时候,要是让朝廷都给端走了,哭都找不着调儿。

唐毅信心十足,“眼下朝廷拿不出钱的,西班牙人打败了,还有吕宋国的残余势力,还有那么多土著,而且吕宋森密集,虫蛇众多,朝廷准备花多少钱,死多少人,才能开发出吕宋来?”

还有一个原因,唐毅没有说,大家心里也清楚,秉国的徐阶作风保守,只想管好大明的一亩三分地,对海外一点兴趣都没有。

而且就算他点头,吞并吕宋的大功还是要落在唐毅的头上,徐阁老才不会替唐毅作嫁衣裳。

“你们放心好了,开发吕宋离不开朝廷点头,咱们把该做的做了,仁至义尽,哪怕朝廷想要反悔,也说不出什么。”

徐邦阳笑着点头,“大人英明,跟着您老人家,就少不得吃肉发财!”

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个人也都开怀大笑,十分满意。

能不满意吗?

唐毅逼着大家伙交出田地,换成了南洋公司的股票,别说是一纸空文,就算是捧着真金白银,他们也不愿意把田产交出去。

可几个月过去了,伴随着吕宋之战的胜利,越来越多的人嗅出了金钱的味道。

南洋公司可不是一个空壳子,而是拥有东番和吕宋两个大岛的超级金鸡母。

林阿凤已经宣布将主力转移到吕宋,东番岛的五百万亩田产,悉数作价出售,价格最高的只要八钱一亩,一两银子能买两亩,由于之前有土人耕种,只要稍加整顿,第二年就能种植甘蔗。

一亩甘蔗,按照生产两千斤糖计算,扣除劳工,运输,销售,一亩地最少能赚五两银子,买二三百亩田,踏踏实实干十年,就能成为腰缠万贯的财主。

当然这只是理论计算,实际上还有气象灾害,还要承担税收,杂项费用,不过再怎么算,也要比在东南当佃户赚得多,而且是多很多。

至于在座的几大家族,他们会派人去开垦土地,种植甘蔗,榨糖赚钱吗?

显然不会,他们只需要掌控商路,将白糖运到大明,再把生活物资,运到东番岛,就能捞到惊人的利润。

至于吕宋岛,逻辑也差不多。

“仅仅白糖一项,一年最少有三百万两利润,我们家占了三成股份,折合下来,就是九十万两,如果算上吕宋那边的铜矿,金矿,一年下来,二三百万两的利润!”徐邦阳大笑道:“这么多钱啊,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花了!”

装蒜,纯粹装大瓣蒜,陆光祖揶揄道:“总不会拿着钱,又去买田吧?那样,你可是活回去了!”

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徐邦阳摇头,“不但不买田,我还想把剩下的产业都甩出去,赞银子,招兵买马,加强南洋公司的武装,抢了一个岛,就赚了这么多,南洋的岛屿何其之多,干嘛不都吞下来。不光是南洋,往西是印度,中东,还有非洲,往东,还有美洲,到处都是肥的流油的宝地儿。在大明,霸占几亩田,十几亩田,就要闹得沸沸扬扬,在海外,一下子圈占苏州府这么大的地方,都没人管你,傻瓜也知道怎么选择。”

这一番话,得到了在场众人的频频赞赏。

看到他们深以为然,唐毅突然十分满足,甚至欣慰无比。他一直想培养出来的,就是一群有进取心,为了目标,能够不择手段,强悍富有战斗力的新兴势力集团。

不再是靠着依附权贵,向皇帝磕头,换取施舍的一点利益。

这是一群狼!

经过了多年的积累,眼下终于结出了果实,那种成功的满足,简直无法形容,或许这就是为政者的幸运,能够体会到别人永远无法体会的快乐。

或许还可以做得更好,更大胆一些。

“第一炮打响了,下面就要移民开发,这可是个苦差事,我看这样吧,准许其他的家族,投资南洋公司,有钱一起赚。”

陆光祖还有些迟疑,其他几个人也是如此,凭什么我们打天下,让那帮人捡便宜,说不过去啊!

倒是徐邦阳脑筋最快,“咱们把土地分割开,他们想要田产,就出钱购买,咱们的当务之急,是弄到更多的钱,造更大的船,时机成熟了,再干一票大的!”

“哈哈哈,少国公就是豪气!”陆光祖抚掌大笑,“就这么办了!”

当听说南洋公司要拍卖东番岛和吕宋岛的土地之时,东南的商人全都疯了,还有什么能比土地更让人兴奋。那些原本观望的世家,商人,全都跑来了,不只是江南,甚至两广,四川,包括河南,山东,天津,能来的全都来了,大家伙齐聚南洋公司总部,人挨着人,人挤着人,热闹劲就不用说了。

在人群当中,还有一个低调的中年人,正是徐阶的次子,徐琨!真没想到,连徐家的人都被吸引了……

第836章老师的疑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一座寻常的小院,住进了一位大人物,立刻变得热闹起来。

自从唐顺之致仕回到了江南,他居住的小院不时有慕名前来的,除了极少数的亲朋挚友,才能进去一睹荆川先生的风采,大多数的人都只能在外面驻足观看,瞻仰一番,就算如此,大家也很满足了。

阳明公之后,唐顺之绝对是距离圣贤最近的一位,他的一生起起落落,始终不变初心,著书六编,穷究天人之学,成就一家之言,学问精深,当世无双。

三度出山,东南整军,抗击倭寇,发明鸳鸯阵,制火器,造战船,选拔名将,虽未曾临敌作战,抗倭之功,不在胡宗宪之下。

北上为官,修筑京师外城,建天津城,修直道,大破俺答,功勋无双。严党去后,整饬朝政,励精图治,唐顺之以自己的宽宏大度,包容胸襟,维系了朝政平衡,缓和日趋激烈的党争。

纵观一生,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堪称圣贤,唐荆川均可圈可点,难怪会吸引那么多人慕名前来,只求赐见一面。

“唉,那些人都是虚的,老夫不过是风口之烛,残病之身,他们来看我,多半是看在你师兄的面子上。”

提到了徒弟,唐顺之难得露出了一丝欣慰。短短几个月,唐毅种种手段,宛如天马行空,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让他给轻松做到。

苏州民情滔滔,一副要血流成河的模样,他没杀一个人,就恢复了平静,还让苏州更加欣欣向荣,那些大世家,视土地为生命,谁也撼动不得,唐毅却能逼着他们让出了二百多万亩田产,对唐顺之的震动最大不过。

他一直担心,唐毅处事过于圆滑,喜欢躲避矛盾,只兴利而不除弊。

唐顺之一清二楚,大明的病症,已经到了病入膏肓,光是对内改革变法,难保不会像王安石一样,人亡政息,还弄得沸反盈天,最终亡国亡天下。

可是同样的,光是向外扩展,积弊不除,兴利很快就会被那些贪得无厌之徒吃干抹净,一点不剩,就像市舶司一样。

直到此刻唐顺之放心了,徒弟外似浑然,内抱不群,他是有魄力,也有办法,涤肠洗胃,革新大明。唐顺之对徒弟放心了,同时嘉靖也驾崩了,对于徒弟最大的威胁已经消失了,凭着他的实力,再也没有谁能够撼动唐毅的地位。

当老师的也可以安心——不过,还有一件事情,唐顺之一直有个疑问,他想要弄清楚。

“元卿,去把你师兄叫来吧。”

唐鹤征一愣,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当初在扬州分开的时候,唐顺之就让唐毅好好处理东南的事情,现在突然去打扰唐毅,意味着什么,唐鹤征最清楚不过,老爹不成了!

“傻孩子,世上还有不死的人吗!”唐顺之主动伸手,擦了擦儿子眼角的泪,“爹知道你的性子和官场不合,考上了进士,过得也不快乐,爹不会勉强你的。好在你师兄羽翼丰满,咱们爷俩也不用帮他什么了,你以后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爹!”唐鹤征吃惊的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行了,你爹又不是食古不化的老顽固。”唐顺之责备道:“行之那小子,我观察了十年,在他的身体里,藏着改天换日,翻天覆地的力量!他这些年,做的都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等他掌了大权,还不一定拿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大手段,到时候百业兴旺,也不一定只有当官这一条路可走。”

唐鹤征吓得变颜变色,“爹,师兄不会大逆不道的,绝对不会!”

“哼,我说他要大逆不道了吗?”唐顺之笑道:“更何况什么是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逆,什么是正,你能说得清吗?”

唐鹤征一脸的纠结,“我,我不知道,您老人家能说得清吗?”

“这个……”唐顺之难得尴尬笑笑,“为父不也想找你师兄请教吗!快去吧,他那边的事忙,万一抽不出功夫怎么办……”

再抽不出功夫,老师找他,唐毅还能不来?

唐鹤征明白,爹不过是想趁着清醒,多和弟子相处一点时间罢了。他哪能忍心让老爹的愿望落空。

急匆匆去找唐毅,片刻也不停留。

……

“这徐家人脸皮怎么那么厚!他们还知道羞耻二字吗!”陆俊气得只拍桌子,他也是陆炳的侄子,早年和唐毅就有交情,陆炳死的时候,还是他把那个金杯送给了唐毅。

这一次陆家完全绑在了唐毅的战车上,捞到了不少好处,陆俊就得到了南洋公司主事的位置,亲自负责出售田地和矿产的事情,一大帮人围着他,众星拱月,那感觉,自从陆炳死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了。

他满心欢喜,偏偏就冒出一个不知道好歹的。

徐阶的次子徐琨,找到了他,请陆俊喝酒,在席前他就提到,徐家也要入股南洋公司,还大剌剌的一张口,就要两成五的干股,而且还希望把东番岛的土地,给他们家留下五十万亩,日后东番岛和大明之间的航路,全数交给他们家的船队。

陆俊差点起爆炸了,幸好这几年养气的功夫上来了,没有立刻发怒,只说说要回去商量一番。

徐琨更是假模假式,拉着陆俊的手,告诉他,要想把海外的生意做下去,就离不开一棵大树罩着,光抱小细腿,是不成的。

“唐大人,您听听,有多么狂妄!这天下都是他们徐家的吗?徐阶一个人,就能只手遮天,予取予求?他把自己当成了天王老子吗?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出力的时候没有他,占便宜倒是比谁都快,简直该杀!”

陆俊骂得这么凶,固然是生气,可也想把唐毅激怒,哪知道唐毅老神在在,坐在那里,好像入定了一般,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容。

“我的大人啊,您还能笑得出来?”陆俊怪叫道。

唐毅慢条斯理,喝了一口茶,“徐家找上门来,总比咱们去找他们强,你不要管了,事情我会处理的。”

陆俊不敢多问,只能乖乖闭嘴。

正在这时候,手下人跑进来,和唐毅耳语了两句,只见唐毅脸色狂变,一句话都没说,急匆匆跑了出去,莫非又有什么大事情了?

“师父他老人家还好吗?”

“我过来的时候,爹的脑筋还清楚得很,他说有事情要请教师兄。”

唐毅痛苦地摇摇头,他其实一直留心老师的病体,只是平安过了腊月,春节的时候,还听说老师吃了大半碗的饺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