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我又不是万事通,不过,我说的是皇上自己也说不清!”

第94章不得安宁

“胡说八道,还有人说不清自己的想法,聪明莫过帝王家啊?”

“聪明人才容易想得多。”唐毅叹口气。

说实话,嘉靖皇帝绝对称得起是聪明绝顶的家伙,十五岁继承大统,比唐毅也大不了两岁,尤其还不是穿越者,愣是借着大礼议,靠张璁等几个官场小菜鸟的支持,击败了三朝元老,定策重臣杨廷和,杀得六部九卿落花流水,不聪明能行吗?

即位之初,扫清正德朝弊政,宇内澄清,竟有中兴迹象。就是这样一位被人寄予厚望的皇帝,却渐渐变得宠信奸佞,任用贪官污吏,发展到了后来,干脆躲在西苑,一心玄修,不理朝政。

如果把嘉靖的种种作为和崇祯对比起来,会发现嘉靖更像是亡国之君,可偏偏嘉靖朝虽然危机四伏,可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化险为夷,大权稳稳操纵着皇帝的手里。

聪明人可以装傻,傻瓜却永远变不成聪明人。

透过纷繁的表象,唐毅无比确定一点,嘉靖聪明,而且聪明到了极点!很可惜,他的聪明没用在治国上,没用在发愤图强上面。而是变得自私自利,刚愎自用。

他是因为正德无后,才凭着藩王之子入继打通,皇位对他来说,就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正因为来得容易,嘉靖才没有那么强烈的使命感,对他来说,小车不倒往前推,能维持大略就不错了。

剩下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修道,把命修得和三皇五帝一般,好好享受无上的权柄,逍遥快活。

但是龙有逆鳞,嘉靖处处以中兴之主自居,最看重的就是面子。

北面蒙古的俺答汗时时入寇,甚至杀到京城脚下,可毕竟蒙古人和大明斗了上百年,就算成祖都没法消灭蒙古人,受点窝囊,忍忍就过去了。可倭寇不一样,蕞尔小国,海外蛮夷,竟然跑到大明烧杀抢掠,把他嘉靖不当一回事儿。

道君皇帝的自尊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权威受到了挑衅,必须要有人承担皇帝陛下的怒火,派遣锦衣卫前来调查,绝对是意料之中。甚至来的都有些晚了。

“毅儿,既然陛下要出气,还有什么难说的?”

“症结就在这里。”唐毅说道:“陛下不傻,锦衣卫也不是饭桶,他们一定知道东南有人和倭寇勾结,可是如果牵连到内廷,牵连到陛下自己,那又该如何呢?”

“织造局!”唐秀才不由得惊呼起来,他总算明白过来,沈良背后是织造局,是内廷,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只要和倭寇有联系,太监是皇帝的家奴,屎盆子就会扣到嘉靖的头上。面子大如天的皇帝陛下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这么说陛下是既想弄清楚真相,又不想伤损圣明。想两全其美,说起来难度不小,也并非不可能,毅儿你是不是太悲观了?”唐秀才迟疑地问道。

唐毅依旧摇摇头,“如果光是陛下一个人做主,或许能行,可是太多神仙想用东南的事情做文章,互相掣肘之下,又怎么乐观得起来?”

织造局背后是东厂是司礼监,周硕是陆炳的人,两大特务机构对抗:王忬是徐阶推荐的,南直隶官场大半是严嵩的人,严党和徐党也在明争暗斗。上面如此,东南的士绅商人同样严重分裂,以沈良为代表,顶尖的豪商世家想利用勾结倭寇,大赚国难财,而相对中下层的商人士绅渴望安宁和平。从宫中到朝堂,再到地方,上上下下,都充满了矛盾。

听完儿子的解释,唐秀才脑袋一阵阵膨胀,偏偏还有些不服气,争辩道:“毅儿,倘若陛下真的有心彻查呢?徐阁老还有朝廷的忠贞之士联合起来,利用东南的事情,把严党扳倒,岂不是天下太平了吗?”

“不可能,陛下没有这个心思。”

“你怎么知道?”唐秀才红着眼睛问道。

“因为他派了王忬,就是存心要委屈南直隶的百姓!”

轰!

唐秀才彻底傻眼了,没错,王忬是太仓人,按照道理是没法监管苏松等地的,但是嘉靖偏偏就派他过来。不就是预备着查出的结果,百姓一旦不满意,就用他的身份堵百姓的嘴吗?

看看,是你们太仓老乡调查的,还有什么不相信的。显然,嘉靖是准备包庇织造局了,毕竟那是宫里最重要的钱袋子,赚来的大头儿还都是孝敬了皇帝陛下。修道炼丹可是相当消耗银子的,老百姓和修道大业哪头重要,嘉靖心里清楚,唐毅也清楚。

“陛下自己就在矛盾之中,而所谓的忠贞之士就没有问题吗,徐家近些年大肆兼并土地,手上桑田万亩,前些日子徐玑还跳出来捣乱,能说他们家和沈良没有串通?错综复杂,乱成了一团麻,想查出什么结果,我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经过一番分析,唐秀才总算是有了头绪,可同时也陷入了迷茫之中。天地君亲师,皇帝陛下是万民的君父,是江山的主人,子民受害,竟然不替子民讨回公道,还包庇恶人,颠倒乾坤,还有天理吗?

君王昏庸,满朝文武看似清浊分开,忠奸对立,实则遇到了“利”字,又勾结在一起,蛇鼠一窝,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唐秀才从小苦读诗书,盼着能蟾宫折桂,造福苍生。虽然科举不顺,但至少眼下坐上了巡检,多少能给百姓做点事情。可君王如此,大臣如此,做芝麻绿豆大的巡检,又能有什么用?

不知不觉间,唐秀才手里的茶水冰凉,他就像木雕泥塑一般,傻愣愣坐着,仿佛被抽掉了灵魂。

半晌,唐秀才长叹一声,痛苦说道:“毅儿,你说这样的朝廷还保它做什么?”

唐毅同样在不断拷问自己的心,朝廷就是大粪坑,大泥潭!何必踏进去呢,凭着自己的本事,经营一些势力,捞足够的银子,找一处海外荒岛,做自己的草头王,该多舒心?

听到老爹提问,猛然想起来心学门人最熟悉的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公不是不知道世道险恶,不是不知道做事艰难,还是毅然站出来,只手擎天,高托红日,不计毁誉,保江山,安社稷。人终归不是草木,只图自己的安乐。多一个有良知的好官,多替百姓争一分,天下便澄清一分。一切邪党奸佞都不过是纸老虎,张牙舞爪,徒有其表而已!人心在我,天下百姓就是最大的靠山!”

月光透过竹梢,落在唐毅的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宛如传说中的圣贤。他的语气温和,神情坚定,听得人心悦诚服,又血液沸腾!

这就是我的儿子,我最骄傲的儿子!

唐秀才心中狂喊,脸涨得通红,好像喝醉了,从里往外得高兴。爷俩在月下且歌且笑,纵论朝堂,激扬文字,言谈之激烈,唐顺之听了都要汗颜惭愧。

……

转过天来,爷俩又早早爬了起来,全无一丝狂态,和昨天判若两人。

知易行难,多远大的理想都要一步步实现,东南的大局并非他们能够左右的,案子要怎么查,他们也不想插手。吃过早饭之后,唐秀才叫上雷七,跑到了运河工地,去挑选身强力壮的,充当弓兵,防卫河道安全。

唐毅则是去找了周沁筠,东南的局面越来越复杂,他必须先立于不败之地,以运河为诱饵,笼络住一大帮的士绅商人,结成一股势力,才能抗衡沈良,才能游刃有余。

击鼓买糖,各干各行,唐家父子的盘算很不错,只是显然有人不想他们这么轻松好过。两队骑兵正在风驰电掣,向着运河工地杀来,仿佛比赛般一前一后到来。

“唐巡检,我们得到密报,有逃兵隐藏在难民中,请允许我们抓人!”

第95章运河票号

天瑞祥!

三个烫金的大字,分外惹眼,正是周家绸缎庄的字号,唐毅略微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就有很多人来回出入,带着一匹匹的丝绸喜笑颜开地离开,看起来生意很不错。

沈林拿着唐毅的名帖,送到了小伙计手里,小伙计急忙请唐毅到柜房喝茶,没有多大一会儿,身着男装的周沁筠从外面走了进来。她身材高挑,五官精致,虽然身为女子,但是却有一股不让须眉的英气,很是吸引人。

“怎么?唐神童身边莺莺燕燕的还少吗,奴家哪里能入得了法眼?”

唐毅呵呵一笑,“周姑娘太客气了,你要是贴出招亲的告示,我敢保江南的才俊第二天就会踏破周家的门槛。”

周沁筠摆摆手,随意坐下,讥诮道:“都是贪图金银的狂蜂浪蝶,来再多有什么用!唐神童,还是说说正事吧!”

听得出来,周沁筠语气之中带着落寞,毕竟二八年华就算是大姑娘,很多都做了娘。她如今都快到了双十,放在越王勾践那会儿,家里头都该治罪了。看得出来,她心里头的苦远比寻常人多,女汉子不好当啊!

唐毅摇摇头,他来拜会周沁筠,自然是有大事情要商量。

“周姑娘,前几天咱们商量过,修运河,你出三十万两银子,占四成股金,我占三成,其余三成分给钱胖子,雷七,还有施工的难民。”

周沁筠点点头,说道:“没错,莫非有什么不满,或者你还想多分一些?倒是令尊做了巡检,提督大人又是你的舅舅,小女子势单力孤,可没胆子和小相公争!”

说着周沁筠故作愁容,说得委屈,仿佛唐毅仗势欺人,占她的便宜一般。

唐毅连忙摆手,咳嗽了两声:“周姑娘,你误会了,我是想着咱们彻底改变一下股金的模式,拉拢更多的商人进来!”

什么?

周沁筠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开玩笑当初找来了一大堆的商人,唯有她周沁筠和钱胖子愿意出钱,如今工程进展神速,没几个月就能收银子了,凭什么把到嘴的肥肉分出去!

“小相公,你是什么意思?莫非银子不够用?小女子可以再加二十万,股份也不用增加。可若是想拉其他人进来,架空小女子,那是痴心妄想!”

周沁筠小脸冷着,摆出一副战斗姿态,没想到这妞警惕心还真强。

“周姑娘,你听我说。”唐毅当即把心中的设想都说了出来,周沁筠最开始充满了敌意,可是不知不觉间,竟然被唐毅说服了,露出思索的神色。

“盐铁塘修通之后,每一年光是过路费就有十几万两,甚至更多。眼红心热的人不再少数,我们要想独霸运河的利益,除了指着提督大人撑腰之外,还要花大笔的银子打点各方,你说对不对。”

“嗯,不过做什么生意不都是如此吗?”周沁筠随口说道:“做生意找靠山,天经地义,沈良不就是巴结织造局,给太监当干儿子,才有今天吗?”

听得出周沁筠对沈良甚是不屑,对了,周家原本是织造局下面最大的织户,结果被沈良抢走了,看起来两家之间应该也有矛盾,不然周沁筠不会跳出来支持自己修运河,坏沈良的好事……

一瞬间,唐毅的心里打了一百个转,笑道:“靠山山倒,王大人不过是提督军务而已,临时的官职。想必周姑娘也知道,海上倭寇势力惊人,岂是三年五载能解决的。再加上朝廷没有定下战略,反反复复也是正常的。若是一旦换了人,改弦更张,只怕运河就不是我们的了?”

“那怎么办?”周沁筠一下子慌了神,红润的脸蛋变得惨白,怒道:“你怎么不早说?我们家的本钱都押在了运河上,要是有人想抢走,我,我就跳河!”

够狠的,要玩命啊!

唐毅慌忙说道:“周姑娘过虑了,山人自有妙计,任凭上面风起云涌,咱们都稳坐钓鱼台。”

唐毅的办法也简单,就是广泛吸纳商人加入,现在不是有一帮人后悔没有投资运河吗?重新给他们机会,准许入股分红,而且投资的人还能享受货运便利,降低过路费。把苏州,乃至东南的商人和士绅大族都拉过来,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守望互助。任凭官员怎么换,都不用担心了。

“这倒是办法,只是区区一条盐铁塘,修筑下来最多七八十万两,我们已经投了一半,只剩下一点汤喝,实力雄厚的商人未必愿意。”

“此言差矣!”

唐毅终于找到了周沁筠的弱点,她再聪明,眼光见识还是比不上自己,盐铁塘不过是小小的冰山一角,真正大头儿还在后面。

“周姑娘,运河修通之后,人员货物往来,还需要什么?酒店,茶庄,客栈,仓库,牙行,票号等等,数之不尽。要想建设这些需要什么呢,简言之,土地!”唐毅自问自答道:“我已经把运河两边,适宜建造铺面的地段都圈了下来。过路费能收多少银子?要是有成千上万商人吃喝玩乐,买卖交易,那又是多少钱,只怕十倍百倍都不止。而且,盐铁塘运行起来,交通便利,设置作坊就有利可图。在下手上就有酒坊,有木工作坊,周姑娘手里还有丝绸作坊,这些生意都会快速膨胀,姑娘以为又会有多少利益?”

唐毅说到了激动之处,竟站了起来,慷慨激昂道:“遍观天下,尤其是江南之地,商贸繁荣,远胜国初百倍,豪商众多,富可敌国。但是……”

话锋一转,唐毅就分析到了商业上的难题。

“我朝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商人排名最后,因此不得不依附官僚士绅,赚得大半银子都要打点关节,财富也得不到保证,朝廷朝令夕改,大家不敢扩大投资……”

唐毅分析的头头是道,基本上把制约进入资本时代的因素都分析到了,周沁筠还从没有站在如此高度,来看待工商发展,听完唐毅所说,真有种豁然开朗,拨开浓云见青天的感觉……然并卵!

“千百年的规矩,好些都是你们的孔圣人定下来的,怎么能改?”周沁筠沮丧说道。

唐毅呵呵一笑:“会有那么一天的!不过眼下还不到时机,但是咱们可以从运河做起,改变思维,不要总想着竞争,要学会合作,而且也不是买卖商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才能赚到银子。可以给商人提供服务,让他们运输更快捷,交易更方便,吸引更多的商人过来。”

“那我们做什么?”

唐毅眼中闪动智慧的光,“做其他商人不能做的,不敢做的!”

……

经过了大半天的商讨,唐毅和周沁筠总算达成了协议,前面都是唐毅在说,在谈设想构思。而后半段则是周沁筠,毕竟她更熟悉细节,更了解当今的商业。

两个人决定设立一个钱庄,定名为“运河钱号”,以钱庄的名义发放贷款,疏通运河,建设客栈仓库等设施,还提供保护,组建货运船队,发布商业信息,进行贸易结算……

等到把细节都推敲好,周沁筠忍不住长长出了口气,对唐毅除了佩服就是佩服!

难怪人家不到一年,就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大,想想以往,他们几个织户为了抢夺订单货源,杀得你死我活,血流成河,值得吗!

还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比如商人长途贩运,一趟要走几个月,费尽千辛万苦,一路上受的难和唐僧都有的一拼。最可怕的就是突然物价暴跌,血本无归。如果有了情报消息,会少受多少损失?

再有东南越来越乱,携带现银就会非常危险,如果拿着钱庄的银票,交易的时候也在钱庄走账,会安全便捷多少?

光是这份计划,就不知要吸引多少商人加入。

周沁筠想了半晌,咬着樱唇说道:“唐神童,我准备去苏州一趟,太仓的商人毕竟实力有限,凭着我们周家的面子,多拉一些有分量的过来。”

“那自然好,不过可别让人家鸠占鹊巢,喧宾夺主。”

“你放心吧,小女子可是钱庄最大的股东啊,还是董事长呢!”周沁筠心情大好,竟然拿新学的名词揶揄唐毅。

商量妥当,周沁筠带了十名保镖,立刻动身去苏州。此一去,鼎鼎大名的运河号横空出世,作为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