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拿去看吧!”

大成台吉将信将疑,展开一看,写的不算繁琐,或许是为了照顾大成台吉的文化水平,上面说他归降大明,是懂得天数,顺应人心,龙心大悦,加封大成台吉为顺义王,大明金国之主,统辖漠南蒙古的汗王。赐丹书金印,宝刀宝马,龙袍龙椅,彩缎一万匹,细布一万匹,粮食二十万石,并且给予大成台吉唯一的通贡贸易许可权,双方在长城沿线,设立三处通商榷场……

第944章大板升的新主人

礼部尚书高仪毕恭毕敬站在了大成台吉的身侧,细心介绍着隆庆赐给他的宝贝。

“九锡之礼,乃是历代天子赐予诸侯、大臣之无上荣耀,顺义王归顺大明,顺应天数,功勋无上,天子特赐殊荣,请看!”

高仪手指着一辆奢华无比的四轮马车道:“此乃是金车大辂,玄牡二驷,计黑马八匹,赐德行卓著者。”

大成台吉到底是少年心性,一看到眼前金光闪闪的马车,顿时惊呆了,尤其是八匹高大神骏到了不行的龙驹,更是让他血液沸腾,天啊,这就是传说中的神马吧!

草原的男人没有不喜欢战马的,这么高大的黑马只怕爷爷一匹也没有。大成台吉满眼小星星,就连高仪接下来介绍的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八样宝贝都没有在乎。

高仪也知道,就是走走过场而已,叩谢赏赐之后,有礼部官员带着大成台吉去换衣服。还真别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大成台吉穿上了衮服之后,真有那么一丝草原王者的模样。站在四轮马车上面,顾盼自雄,臭美了好一阵,大成台吉才想到自己的处境,严格意义上,他还是大明的俘虏呢!

他咽了口吐沫,看了眼高仪,“老大人,接下来要干什么?”

没等高仪说话,胡宗宪骑在一匹黄马上面,大笑道:“王爷千岁,您已经是大板升的新主人,大明皇帝册封的顺义王,自然是要护送您回去,接掌大权。”

“什么?”

大成台吉差点吓趴下,没搞错吧,他的祖父就在青海,大板升还有一大堆的叔叔伯伯,个顶个资历都比他深,部众也比他多,谁当汗王,也轮不到他一个小孩子啊!

胡宗宪满不在乎,“王爷,您不需要担心,只要有大明支持您,就算有再多的宵小之徒,也阻挡不了您登上王位,请看!”

胡宗宪用手一指,在远方响起鼓角之声,一杆杆旗号出现在视野当中。

“蓟镇总兵戚!”

“宣府总兵杨!”

“大同总兵马!”

“保定参将朱!”

……

差不多有十几支人马,多的一万多人,少的也有三千,加起来差不多六万出头的模样。这些人马装备精良,就拿马芳的骑兵来说,一水儿的阿拉伯马,每个骑士身上都穿着明晃晃的板甲,手里握着长长的骑枪,马背上带着斩马刀,腰里还别着短火铳。

从头到脚,武装到了牙齿。

大成台吉看在眼里,只有一个感觉,就是大,似乎明军的骑兵要比他经常看到的大了许多,这要是冲锋陷阵,绝对是山崩地裂,不可阻挡。

至于戚继光的部队显得含蓄很多,目之所及,都是宽大的马车,自从推广了四轮马车之后,戚继光就看中了,四轮马车载重大,舒适平稳,不但上面能放虎蹲炮,甚至能拉动佛朗机炮。

他这一次光是火炮就带了三百门,整个戚家军就是个会喷火的大刺猬。

演武的时候,连马芳那么善战,都找不出破绽,拿戚继光一点办法没有,他说过碰到了戚家军,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跑!

当此前听说俺答远遁青海之后,马芳沮丧透了,以为好好的一次决战,就要虎头蛇尾了。哪知道冒出了一个大成台吉,偏偏朝廷的应对也让马芳耳目一新。

他敢说能想出这种损主意的除了唐毅没有第二个,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扶持大成台吉,绝对是天外飞仙的一招妙棋。

俺答被逼无奈,只有迎战一条路可以选择,他敢来,就死路一条!

“弟兄们,出征!”

战鼓隆隆,马蹄作响,明军的将领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踌躇满志,他们从来没有这么强大过,也从来没有如此自信过!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北虏兮觅个封侯!”

雄浑的歌声,响彻云霄,封侯可不是玩笑,隆庆已经下旨意,洗雪庚戌之耻,封侯爵,赏万亩田,万两金!

一看如此败家的手笔就不是隆庆能干得出来的,又是唐毅在背后怂恿,大家觉得更好,朱皇帝会撒谎,唐阁老可不会骗大家伙。

这么多年,跟着唐毅南征北战,几乎所有将领都升了官,而且有唐毅庇护,文官们也要客客气气,不敢刁难他们。只要用心练兵,好好打仗,就什么都不用在乎。

明军的磅礴士气,不是随便来的。

大军从大同右卫出长城,北风怒吼,天空飘着小雪,老臣高仪和胡宗宪都坚持骑在马上,迎着寒风,两位老人相视一眼,都看到的对方眼里的晶莹。

放在十年前,谁曾经想过,大明的军队会杀出长城,大举进入草原,自从土木堡一战,朝廷的脊梁就被打断了。

还有人说什么北虏强悍,满万不可敌!

放屁,当年太祖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百万鞑虏,一样都被赶出了长城。后辈子孙,失去了勇武,没有了胆量,变成了一群懦夫,简直有辱祖宗!

好在总算等到了今天,大明的铁拳挥出,天威所至,终于到了草原之上。

“胡少保,能看到今天,老夫真是死而无憾,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哈哈哈!大宗伯,我看啊,你还是保重身体吧,日后咱大明的威风有的是!等着瞧好戏吧!”

高仪连连点头,感慨万千,人都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换了唐毅入阁柄国,朝廷的情况就焕然一新。

倘若还是徐华亭在台上,只怕永远没有这个威风了。

博学的高仪都这么想,这也是唐毅执意出兵的原因所在。

不管怎么说,真正让人们铭记,甚至顶礼膜拜的只有强悍的军功,不能打仗,算什么变法成功!

威信不是轻轻松松就有的,必须用鲜血来换!

勇士们,你们手中的剑,就要为大明的犁取得土地!

……

大板升距离长城沿线,只有三百里的距离,也可以看得出来,当年俺答的猖狂,他根本没有把大明放在眼里,直到戚继光率军偷袭大板升,才让俺答感到了不妙,但是为时已晚。

明军采用急行军,从长城出来,马芳和马栋父子俩就各率领五千骑兵,像是两个巨大的钳子,扑向大板升。

所过之处,望风而逃,实在逃不掉的,干脆就选择投降。最残酷的一场遭遇战发生在距离大板升还有三十里的地方。

贝马图台吉是俺答的侄子,他奉命辅佐丙兔台吉,留守大板升。贝马图台吉三十六岁,正是男人最好的时候,强壮,勇敢,精力充沛,斗志昂扬。他一直将俺答视作自己的榜样,努力想要达到伯父的功业。

他打过卫拉特部,占领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商路,为了俺答的霸业,立功无数。

贝马图台吉率领着三千名精锐的铁骑,埋伏在山谷两旁,他要给明军一个最惨痛的教训。

果然,当对方的骑兵进入埋伏圈,他果断出击,杀了对手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只可惜贝马图弄错了,这些人其实只是从归附大明的朵颜三卫之中,选出来的乌合之众。马栋拿他们当做诱饵,见有大鱼上钩。

马栋果断出击,双方的精骑展开了一场几乎势均力敌的较量,明军数量占优势,可长途跋涉,十分疲惫,贝马图以逸待劳,胜算不小。

可是结果就大大超出贝马图台吉的预料,明军的战马强壮异常,光是气势就远远胜过他们不止一筹,那些犀利的火铳只要打中一下,就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可是弓箭却不成,有人身上中了十几箭,还生龙活虎,奋勇冲杀。

双方短兵相接,明军长长的骑枪可以轻松刺穿他们的身体,可是他们手里的弯刀却碰不到明军的身体。

战场上完全是一面倒的屠杀,经过唐毅不惜血本的投入,明朝的骑兵即便拿到了欧洲,也不会吃亏的,只是他们还没有适应自己的强悍。

战斗在一个半时辰之后结束,由于蒙古马比起阿拉伯马,一点速度优势也没有,能逃走的人寥寥无几。

包括贝马图台吉在内,他带着惊恐,流干了身体里的血液,马栋从他的身体里抽出已经断裂的骑枪,扔在一边。

“还算是个勇士,把他们的尸体掩埋了吧。”

交代之后,马栋继续前进,等他赶到大板升外围的时候,马芳的人马已经将城外扫荡一空,马芳按着刀柄,站在高处,俯视着这座城池。

“栋儿,三十年前,你爹就曾在俺答的手下,给他当奴隶,他永远也想不到,有一天我马芳会杀到这里!”

明军上下,气势如虹。

他们已经等不及了,在半夜里就展开了攻城的战斗,炮声隆隆,大地都在颤抖,爆炸的火光,照亮了夜空。

大板升城中的百姓,躲在家中,瑟瑟发抖,不停打颤,就在天光发亮的时候,一声巨响传来,有一段十丈左右的城墙断裂,明军从缺口涌入了城中,到处都是火红的鸳鸯战袄,到处都是火光……

俺答辛辛苦苦,不惜血本建立的城池,只维持了半天时间,就落到了明军的手里!

第945章疯狂

站在大板升的断壁残垣上,戚继光没有太多的激动,悬念不大的战斗,并不能激起一位名将的情绪。他随手抓起一块砖头,用力一扭,断了!

城墙砖和糠芯萝卜差不多,原来造假并不是大明的专利。

戚继光有一种感觉,全面换装火器之后,明军的战斗力就直线提升,草原勇士苦练无数年的马术和箭术,在强大的火器面前,没有任何优势。相反一个瘦弱的少年,只要经过半年的苦训,学会了使用火铳,在单挑的情况下,他毙杀一名射雕儿的概率,甚至要高于对方杀死他的机会。

火器,神奇的火器,它消灭了繁杂难练的武技,第一次使得人数的优势真正变成了战争的潜力。

或许再过几十年,几百年,天下间就再也不会有名将了,所有的战斗只需要调动更多的兵力,摆出更多的火炮火铳,疯狂对轰,谁的实力强,胜利就属于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几乎都变成了神话。

他突然想起了夫人曾经提高到,唐毅就写过一部兵书的初稿,叫什么总体战。

“大人还真是洞若观火啊!”

戚继光十分感叹,他晃晃头,从城墙上下来,正好戚继美策马奔腾,到了大哥的面前,急忙下马施礼。

“参见总镇,王宫已经拿下来了。”

“嗯,没有伤人吧?”

“没有,弟兄们用火药炸开了宫门,里面的守卫见到了大成台吉,都投降了。”

戚继光嘴角挂着一丝笑容,没想到这个大成台吉还真有点用。

“记着,要叫人家顺义王!”

“是!”

戚继美跟着戚继光,兄弟两个匆匆赶往宫殿。

而此时,大成台吉朕坐在往日俺答最喜欢坐着的椅子上,金灿灿的龙椅,光是黄金就花了几千两之多。

硕大的龙头发着金黄色的光,摸在手里,仿佛能感到一股温度,俺答的温度!

大成台吉突然吓得跳起来,整个人像是受尽的哈士奇,一脸夸张的表情,在地上来回走着,越发不安。

还有三个月,他才十五岁,虽然草原上大多数人十二三就已经当爹了,不过对于一个养尊处优的王子来说,这个年纪还是享受生活的时候。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着美食,想着美女……差不多一个月之前,大成台吉还在大板升城外追逐野兔,野鸡。

变化之快,让他不敢置信,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变成了这座城市的主人,顺义王!

还蛮不错的封号!

他突然不那么怕了,欣欣然跑到了桌案前面,把他的大印摆在了中间,捧出来放在手里,赤金铸造,怕是有十几斤重,真够压手的。

找来一张羊皮,他用力在右下角按了一下,一个清晰的印记出现在面前,古拙的篆字,充满了神秘,那些奇奇怪怪的花纹,就好像在诉说着王者的威严。

“我是顺义王,我是草原的大汗!”

大成台吉举起羊皮,兴奋地转圈,大声喊叫。

他只喊了几声,就猛然停止,原来在宫门口出现了一张苍老的面容,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奶奶,一克哈屯!

老太太是俺答的原配,只比俺答小了三岁,对于草原上的女人来说,能活到她这个年纪,已经很了不起了,简直堪称人瑞。

一克哈屯的老脸满是褶子,好像核桃的皮一样,粗粝黝黑,她的背已经弯曲了,眼睛也浑浊不堪,那是哭泣的。

自从大成台吉逃跑了,她就发了疯一样,派人寻找,后来得知大成台吉跑到了大同,她就派人去找俺答,要求他立刻回师,来解救孙子。

老太太整日痛哭流涕,担心自己的心尖儿宝贝,哭得眼睛红肿了,昏花了,几乎每天的夜里她都梦到孙子被明军斩首,血淋淋的来到她的面前,祈求奶奶给他报仇雪恨。

你放心吧,明人敢伤你一根指头,奶奶就和他们拼了!

一克哈屯不停念叨着,终于,大成台吉回来了,只是他回来的方式让老太太彻底疯狂了。

他竟然和大明的军队一起,征服了他祖父一手打造的城市。

造孽!

一克哈屯手里的楠木拐杖,不停敲击着地面的砖,老太太雪白的头发,全都立了起来。

“畜生,你敢背叛你的祖父!不孝的东西,看我不打死你!”

大成台吉突然愣住了,羊皮从手里滑落,他恍然未觉。

“背叛”两个字,深深刺痛了大成台吉的心脏。

一记沉重的大棒,打在了他的头上,把他从一个梦境当中,呼唤了回来。

清醒过来的大成台吉,低头看了看身上,明黄色的衮服,是那样刺眼,他背叛了祖父,背叛了族人,背叛亲爱的奶奶,他成了大明手里的傀儡,成了草原的罪人……

瞬间,大成台吉觉得脑袋都要炸裂了,情急之下,泪水涌出,他跪在地上,放声嚎哭。“打死孙儿吧,孙儿该死啊!”

一克哈屯高高举起的拐杖没有落下去,老太太看着稚嫩的孙子,她突然身体摇晃,坐在了地上,大成台吉连忙扑过来,趴在奶奶的怀里。

老太太搂着孙子,嚎啕大哭,粗糙的拳头不停敲打着他的后背,咚咚作响,疼得大成台吉泪水直涌,却不敢流出来。

“傻孩子,你怎么投降了敌人啊?”

大成台吉小脸哭成了花猫,“孙儿也不知道,孙儿听说爷爷要抢走钟金,孙儿一气之下就跑到了大明。他们的人对孙儿很客气,好好招待孙儿,后来有好多大官到了大同,他们送来了九锡,还说我是蒙古的大汗,顺义王,他们带着军队,护送我回来了。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一克哈屯活了一把年纪,什么不明白,她咬牙切齿,义愤填膺。明廷太卑劣了,竟然利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去分化瓦解丈夫的势力,他们不会得逞的!

“无耻之尤!”

一克哈屯让大成台吉搀扶着自己起来,祖孙两个相对而站,泪水连连。一克哈屯抓着孙儿的手,勉强笑道:“你是阿勒坦汗的孙子,铁背的儿子,身体里流淌的是成吉思汗的血液,长生天看着你,你不能当懦夫,明白吗?”

大成台吉并不明白什么意思,只是点了点头。

“孩子,明人没有安好心,他们是利用你,去对付你的爷爷,咱们草原的雄主。听奶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