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5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居正更是将禄米的五成折成宝钞,谁不知道宝钞不值钱,都是废纸一张,擦屁股都嫌硬。因此各地的宗室子弟相约,都跑到了京城,算起来有二三百号,一水的皇天贵胄。整天泡在礼部,大吃大喝。

高仪满肚子气,可是拿这些家伙也没有办法,只能忍耐着。

可是不知道哪里传出来的消息,说是朝廷要把给宗室的禄米,发给百官,这些人可不干了。

开什么玩笑,我们是金枝玉叶,身上流着和皇帝陛下一样的血,你们算什么东西,不过是老朱家的臣子,竟然敢抢我们的粮,活得不耐烦了!

不知道谁带头,把礼部给砸了。

这还不够,甚至扬言,要到内阁,来见各位阁老,问问他们,凭什么慢待宗亲。

高仪长吁短叹,“首辅大人,下官委实应付不了,还请您拿个主意吧。这帮大爷都把铺盖卷儿搬到了礼部,看起来要长期作战了。”

高仪絮絮叨叨说着,却没有留意,唐毅的眼睛深处,燃烧起了火焰,本来拿下了徐阶,对士绅下手之后,就要处置宗室,不然只动士绅,不动宗室,天下人怎么看他?

“你们自己来送死,就别怪本阁不客气了!”

第980章火力全开

高仪是清正老臣,为了收拾草原的残局,前后忙活了大半年,瘦的眼窝子老深,颧骨突出,隆庆看得心疼,加高仪太子太保衔,是正儿八经的从一品大员,又是礼部尚书,储相之一,被一帮宗室欺负得连衙门都待不下去。

“元辅大人,要是不给一个说法,下官,下官只有辞官回家,好歹朝廷还要发粮食,也饿不死!”

高仪唉声叹气,高拱心中不忍,大声说道:“元辅,这些宗室子弟实在是猖狂,依老夫之见,应该立刻派锦衣卫,把他们捉拿下狱,严惩不贷!”

唐毅十分为难,眉头深锁,“中玄公,高部堂,宗室那是皇天贵胄,陛下亲族,我等毕竟是臣子,不能逾越本分,还是要好言相劝。”

“哼,我才不信他们能听得进去呢?”高拱不屑说道。

“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唐毅思量了一会儿,说道:“高部堂,这样吧,我给你半个月假儿,先在府邸休息一阵,宗室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唐毅又把头转向高拱,“中玄公,你受累一趟,去请老天官杨博,还有左都御史葛老大人,你们三位去和宗室子弟商量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要求,都提出来了,朝廷会想办法解决的。”

高拱黑着脸,能有什么要求,无非是要钱要粮要好处,眼下是朝廷整顿财政的关键时刻,如果官绅纳粮能推行下去,朝廷财政就能扭亏为盈,这时候为了一帮子蛀虫耽误工夫,实在是浪费生命!

唐毅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遇到了真正的难题,不敢往上冲,不敢下决断。高拱很是不满,可是又不好驳了唐毅的面子。

无奈何,只能找上杨博和葛守礼,去礼部面见诸位宗人子弟。

当天晚上,唐毅正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就传来了消息,说是双方起了冲突,高胡子被打了,葛守礼被推倒,杨博一气之下,动用兵丁,抓了一百多个宗室子弟,暂时押解在顺天府后衙。

“完了,这饭是吃不成了。”唐毅抓起两个馒头,冲着一家子咧嘴苦笑,“又要忙活些日子了,平安,平凡,你们俩个要听话,回头爹要检查你们的功课。”

两个孩子脆生生答应,王悦影不无担忧。

“老爷,那帮宗室怎么连高阁老都敢打,你可要小心啊!”

唐毅淡淡一笑,“放心吧,你家老爷身手好着呢,跟我打,吃亏的保证是他们!”

外面马车备好了,唐毅匆匆上了马车,一边啃着馒头,一边暗中得意。

他根本就没安好心,高拱是个急脾气,葛守礼又是最讲原则的,至于杨博,带兵几十年,能在乎一帮子混吃等死的废物吗?

让他们去劝架,根本是火上浇油,没想到那帮宗室还真配合,竟然打了两个。你们闹吧,闹得越大,收拾你们才能越狠!火疖子总要鼓出来才好下手。

啃了两个馒头,唐毅赶到了内阁,进入值房,就看到高拱喘着牛气,坐在那里,他的左眼都青了,跟大熊猫似的,打得是真不轻,高胡子须发皆乍,怒火冲天。

在一旁杨博黑着脸,也坐在那里生闷气。

“哎呦,这是怎么回事?快来人,给中玄公上药。”

“不用,还死不了!”高拱一开口,就带着雷烟火炮,他咬牙切齿,“元辅,我们几个按照您的意思去了,和他们也解释了,谁知道这帮畜生不依不饶,逼着朝廷拨给他们历年拖欠的禄米,不然还要到紫禁城闹,我们就说了两句,他们竟然动手打人,还有没有王法了?”

高拱破口大骂,唐毅心里清楚,事情不会这么简单,高拱这家伙不一定说了什么话,弄得双方下不来台,就打了起来。

不过对他来说,要的只是宗室打人的结果。

“对了,中玄公,葛老大人呢?”

这回说话的是杨博,“老葛被推倒了,脸上都破了,说是没脸在朝堂立足了,正在家里面写辞呈呢!”

正说着,突然外面风风火火跑进来一个人。

“谁要辞官,不行啊!”

大家一抬头,跑进来的正是隆庆。唐毅连忙带头施礼,没等他们跪下,隆庆就跑到了近前,抓住了高拱的手。

“高师傅,他们打了您?”隆庆和高拱的感情可真不是吹的,他的眉毛都立起来了,“荒唐,堂堂朝廷阁老,竟然被人打了,朕一定给高师傅出气。”他回头正好看到跑进来的大太监陈洪。

“还看什么,快去叫太医!”

不大一会儿,太医慌慌张张跑来,给高拱上了药,包上了纱布。抽空杨博把经过简单说了一下,然后就跪倒请罪。

“老臣当时一怒之下,将一百多名宗室子弟抓捕起来,老臣行事鲁莽,还请陛下降罪!”

隆庆烦躁地挥挥手,“有什么罪,你做得很好,是他们太癫狂了!简直不把朕放在眼里,查,严查到底,谁动手打了高师傅,朕一定要让他知道厉害!”

隆庆又对着唐毅说道:“唐师傅,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只是区区宗室子弟,你一定不要留情面,要严惩严办!”

唐毅只好点头,“陛下放心,臣会尽快调查的。”

隆庆安慰了高拱好一阵,又下旨慰问葛守礼,派人送去了药物补品。

这回好玩了,高拱赌气回家养病了,葛守礼又不出来,赵贞吉也猫在家里头,再加上唐汝楫,张四维,张居正等三位阁老外出,内阁就剩下唐毅和陈以勤两位,担子一下子重了无数倍,偏偏陈以勤又是个拿不定主意的,结果大事小情,都送到唐毅这里。

看了一夜的奏折,差点把眼珠子熬瞎了。

“唉,算计来算计去,把自己算计进去了。”

唐毅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再看一份,赶快睡觉吧。

他随手拿起一份青色封面的折子,展开一看,竟然是老同学林润所写。他的字极好,风骨挺立,每个字都像是标枪一般,杀气腾腾。

字如此,内容更是如此,唐毅看到了关键之处,不由得念了出来:“今天下之事,极弊而可大虑者,莫过于宗藩禄廪。天下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山西存留米一百五十二万石,而禄米三百一十二万石;河南存留米八十四万三千石,而禄米一百九十二万石。二省之粮不足供禄米之半。提请摸清收支情况,朝议对策,改定制度,应对入不敷出的危局……”

早就有人不断提出宗室的问题,不过林润这一份不同寻常,他把各省的情况都摸了一个仔细,拿出真正的数据,十分有说服力。

唐毅看了两遍,嘴角流出淡淡的笑容,只批了一句:明发六部。

林润的奏疏明发之后,立刻引起了朝廷轰动,大家伙都知道宗室禄米是朝廷一大负担,却不成想,竟然到了这个地步。

哪怕穷其所有,也难以喂饱他们的饕餮大嘴!

紧随林润之后,靠着弹劾严嵩起家的邹应龙也上书了,他这一次针对的是另一个方面,根据邹应龙调查,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各大藩王府兼并田产,数额惊人,数十万亩以上者,不在少数。

各大藩王府坐收巨额田租,同时还拿着朝廷禄米,又不用承担任何支出,故此藩王府之富,富可敌国。

粮食几十年囤积,陈陈相因,以致糜烂不可用,贫苦百姓,一年到头,辛勤劳作,尚且填不饱肚子,中原各地,近年来,水旱灾害不断,流民四起,稍有不慎,就会兵连祸结,天下大乱,恳请陛下,朝廷诸公,立刻拿出对策。

邹应龙的名气大,他的奏疏影响力也惊人,随后另一位名人也出手了,就是治河有功的潘季驯,他提出黄河水患严重,根子出在历年以来,藩王宗室,大户豪绅,圈占河湖水塘,开垦林地,每逢暴雨,泥沙俱下,河道变窄,无法泄洪,以至于河堤崩塌,朝廷屡次治理黄河,皆不得其法,故此水患日甚一日。

……

有这三位带头,随后科道御史一起跟上,自从拿到了调查权之后,御史言官们可比以前威风多了,他们也都憋着一股劲儿,要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

藩王宗室如此猖獗,活该你们倒霉。

科道每天都有不下十几道奏疏上去,有人弹劾藩王草菅人命,有人弹劾欺行霸市,囤积居奇,还有人弹劾他们勾结地方官吏,贪墨治河款项,借着水灾,强行兼并百姓土地。

其余什么豢养死士,王府违制,残暴不仁,抢男霸女……

总而言之,想到的,想不到的,全都来了。

主要被攻击的藩王包括大同的代王,太原的晋王,河南府伊王,荆州的辽王,山东的鲁王等等。

“好大的手笔啊,唐行之这是要把老朱家的人给一网打尽啊!”

杨博感叹道:“我说他派高胡子和老葛去劝说,敢情是火上浇油,存心要把事情闹大。”

杨俊民很是吃惊,“爹,好歹都是宗室贵胄,唐毅的胆子再大,也不敢一次削藩五六个吧!他要是真的这么干了,咱们是不是要动手,把他也给掀翻了?”

杨博眯缝着老眼,“唐毅手段非常,他在台上,对我们威胁太大,真有机会,干掉他也不是不可以,关口还是看他肯出多少价钱吧!”

正说着,管家突然跑进来,“老爷,首辅大人来了。”

杨俊民惊骇地张大了嘴巴,老爹真是神了!

第981章恶人自有恶人磨

唐毅去了一趟天官府,他和杨博谈了什么,没人知道,只是此后唐毅坐镇内阁,安心处理寻常的政务,一点动静也没有,拖延了三天,顺天府扛不住压力,偷偷把抓的宗室都给放了,弄得杨博一气之下,也告病请假。

加上葛守礼和高仪,九卿之中,三位重臣撂挑子了。

隆庆哪管再醉心十美图,也没法享受下去,趁着夜色,他只带着太监陈洪,赶到了内阁,离着老远,就看到唐毅的值房灯火通明,唐师傅真是呕心沥血啊!

没有惊动任何人,隆庆到了值房前面,轻轻推开,走了进去。

“把折子放下吧。”

唐毅低着头继续翻看,他的动作很快,不到一刻钟,就拟了十几道奏疏,只是还有堆积如山的奏疏摆在那里,似乎永远都看不完。

“唉,看来又要熬个通宵了。”唐毅伸了个懒腰,一抬头,正好看到隆庆站在门口,他慌忙站起。

“陛下,您怎么来了?”唐毅要施礼,隆庆急忙上前扶住,拉着唐毅,坐了下来。

“唐师傅,眼下内阁就剩你和陈师傅,辛苦您了,千万要保重身体,朕的江山都指望着师傅了。”隆庆说着,眼圈发红,十分不舍。

唐毅老脸泛红,朱载垕啊,瓜娃子,我是挖你们家的祖坟呢!唐毅只是一闪念,连忙赔笑道:“陛下,臣深受两代皇恩,入阁辅政,殚精竭虑,宵衣旰食,不敢有丝毫大意。更何况眼下国政纷乱,变法举步维艰,臣不敢有丝毫携带啊!”

隆庆点头,“师傅辛苦朕看在眼里,两百年的积弊,财政、吏治、军制、宗室、士绅、土地、工商……方方面面,繁乱如麻,真不知道师傅是怎么撑下来的。”

“工作大家一起干,眼下张阁老在东南推行清丈田亩,已经有了些效果,以后不用计算免税田,把漏洞补上来,清查起来就容易了,只要有决心,臣以为一两年之间,就能把田赋整理好。至于九边的事情,唐阁老也送来了调查结果,他认为军籍该废,军户不能丢,他提议仿效东南的乡勇,在九边设置巡检司,招募青壮军户,朝廷要给予武器和粮饷,守卫地方安全,然后再安排精锐士兵,分驻要塞,保持强大的压力,只要草原上习惯了养羊为生,不再拿起弯刀抢掠,边疆也就安宁了。”

唐毅笑道:“还剩下的大事就是商税,说实话,这是最难的,想要找一个地方试点,都不容易。不过臣以为办法总比困难多,会找出合适的法子,请陛下放心。”

听着唐毅的介绍,隆庆欣慰了不少,“师傅胸藏锦绣,朕也能放心了。”

又聊了一阵,眼看过了三更,“唐师傅,朕不打扰先生了。”

他起身要走,唐毅后面相送。

到了门口,隆庆突然站住了脚步,又回过头。

“师傅,你真没有事情,要和朕说?”

到底是憋不住了,唐毅苦笑了一声,“陛下,您此来怕是就为了宗室的事情吧?”

隆庆不好意思道:“怕是师傅早就看出来了,朕的确为了此事发愁啊!”

一回身,隆庆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

“唐师傅,以往朕还不知道,可是看过了林润和邹应龙的奏疏,朕才知道,皇亲藩王,遍及天下,每年消耗禄米七八百万石,兼并田亩,何止千万。百姓常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已经拿了这么多的好处,怎么还不知道收手啊?有朝一日,大明的江山非让他们吃光了,吃垮了不可,朕一想到这里,就整夜睡不着啊!”

唐毅面色凝重,叹道:“陛下忧心社稷,是天下苍生之福,臣也不好再隐瞒什么。俗话说疏不间亲,毕竟是天家骨肉,血脉相连,身为臣子,无论怎么处置,都不合适。陛下宗室禄米消耗虽然数额巨大,但是假使新政有成,每年岁入能增加几千万两,或许也能填上这个窟窿,臣以为一动不如一静。”

唐毅说完,偷眼观察,只见隆庆脸沉得跟秋水似的,显然对如此消极的作法不满。

“唐师傅,朕记得当初您讲过,说是王安石变法败就败在了不敢解决问题上面。北宋冗兵冗官,以致朝廷入不敷出,财政困窘,王安石不敢改革吏治,不敢裁撤无用之兵,结果就想着以朝廷之力,敛财填补,结果就是民怨沸腾,彻底失败。朕虽不敏,可是也知道立国以来,宗室增加了何止百倍。朝廷税赋增加再多,要是赶不上宗室膨胀速度,早晚有枯竭的时候,更何况——君子之泽,五世而竭,说是宗亲,实则八竿子打不着,为了他们,就浪费朝廷宝贵财赋,朕以为万万不可!”

隆庆的这番道理,让唐毅不由得一惊,看起来自己这个徒弟也不是那么笨蛋。唐毅诚惶诚恐,忙说道:“陛下既然如此,臣一定竭尽全力,将宗室的事情处置好,不负陛下之托。”

“有劳师傅了!”

……

第二天,唐毅立刻下令,要求满朝文官,积极献言献策,整顿宗藩事宜。

隆庆也亲自下旨,遍求良策。

见皇帝和内阁都是这个态度,早就按捺不住的文官纷纷上书,大家伙的主意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有人甚至提议将传承五代以上的藩王,一律贬为庶民,去除藩国。

当然,这种主张太过激进,看了一眼就被扔到了一边。

陈以勤负责整理各方意见,最后汇总出将近六十多条意见,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