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圆圈,能写出五个不错的破题,毫无疑问,唐毅在八股一道已经登堂入室,以他的聪明才智,三两年之内,杀出重围,蟾宫折桂没有一丝一毫的难度。

只是这五个风格迥异的破题,宛如绚烂的万花筒,变化莫测,让唐顺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苦恼,唐毅这小子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就看不透呢!

第110章马上封侯

天还没亮,唐秀才就爬了起来,把雷七,吴天成,徐三,还有钱胖子等人都叫了过来。吴天成眼角挂着眼屎,打着哈气晃晃悠悠,好像醉汉一般走过来。唐秀才看在眼里,气不打一出来,怒道:“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

“知,知道。”吴天成被吓了一跳,道:“不就是运河通航,钦差大人前来观礼吗?”

“那可是钦差大人啊,一辈子能见到几次,还敢这么惫懒!你们要气死我啊!”

看着唐秀才怒气冲冲的样子,吓得吴天成一哆嗦。唐家父子算起来都是挺和气的人,唐毅就不用说了,跟谁都能打成一片,至于唐秀才,更是菩萨一般。但是,但是,千万记住一点,不能让唐毅知道你惹唐秀才生气,反之亦然,要是犯了这条死律,就等着欲仙欲死吧!

老唐已经生气了,只能拿儿子压老子,吴天成急忙说道:“我师父可是说了,钦差大人已经来过了,只要把码头收拾一下,座船弄得干净一点,就没问题了。”

“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大的人没脑子啊!”唐秀才顿时骂道:“上一次钦差大人是微服私访,拜会朋友,这一次是正儿八经来参加典礼!盐铁塘重修,那是要载入史册的大事,荆川先生亲自作序,知府,知州全都要来。当着江南的士绅父老,怠慢了钦差,你让我的老脸往哪放?你师父混不吝的,你们也跟着学,真是要气死我啊!”

这下子几个人脑门也都冒汗了,稍微想想,也的确没错,钦差何等尊贵,更别说那么多的州府县道的官员,落一个招待不周的名声,光是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

雷七眉头紧皱,急忙说道:“唐大人先别着急,钦差要中午时分才能赶来,还来得及。”

“来得及吗?”唐秀才疑惑地问道。

雷七用力点头,“您放心,我这就安排工人搭建彩棚,从码头到太仓州城,净水泼街,黄土垫道。”

吴天成也急忙说道:“这样,我立刻回昌文纸店,把厨师带来,再有去木匠作坊和酒坊,把桌椅板凳搬过来。”

钱胖子也说道:“剩下的交给我吧,沿途的树木都要裹上红绸,这个周姑娘能办,还有吹拉弹唱,再弄几马车的鞭炮。”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竟然把偌大的事情给分配好了,唐秀才发现没有什么漏洞,急忙点头:“现在就去半,离着午时还有三个时辰,必须准备好了!”

“遵命!”

别的地方迎接钦差,提前几天就要准备,唐秀才纯属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可还真别说,人家就有这个胆气!

几个月修筑运河下来,原本的难民在唐毅的培训之下,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强悍的一群工人,没有之一!

得到命令之后,大家火速动员,正好原本就有挖掘石块的木架子,立在一起,彩棚的骨架就有了,再让女人孩子们去采集鲜花香草,装饰起来,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差的就是木料都裸露在外面,不要紧,没有多大一会儿,周沁筠亲自带着伙计赶来了,车上堆满了崭新的红绸子。

“赶快裹上去。”

伙计们立刻行动,不多时彩棚,连同两旁的观礼台都变成了大红的一片,喜气洋洋。唐秀才看在眼里,不停点头,可还有些心疼。

“这么好的缎子,用一次就废了,还不如用红纸呢!”

周沁筠听在耳朵里,心说真不愧是父子,连钦差都敢糊弄!

“唐大人,彩棚是钦差大人落脚的地方,万万马虎不得,不过沿途的树木,不少都用红纸裹的,还好今天没风没雨,老天爷都在帮忙。”

好吗,都是一路货色,区别就是胆子大小而已。

这边彩棚搭好,那边雷七带领着上千工人,每个人手里推着鸡公车,装满了黄土,从州城到码头,一路撒过来,后面有老牛拉着石滚子,一走一过,地面平平整整,连点灰尘都看不见,就仿佛变戏法一般。

至于吴天成则是跑到了菜市场,站在街口,叉着腰大喊:“都给我听着,所有东西我都包了,甭管什么玩意,都给我送到码头去!”

老百姓稍微一愣,随即拿白痴一般的目光看着他,分明在说你小子疯了!

吴天成也急眼了,一伸手从怀里掏出一沓子银票,高高举在空中。

“听着,老子是昌文纸店的东家,是运河票号的总账房,钦差大人驾临盐铁塘,所有小贩都把东西挑到码头。价钱两倍,敢不去,以怠慢钦差论罪!”

嚯!

好大的罪名,这下子可把大家伙吓住了。昌文纸店的伙计和厨师都跑了过来,拉起那些小贩,挑着挑子就走,留下了傻愣愣的百姓。

吴天成不好意思拱拱手:“诸位乡亲,啃一天咸菜吧,回头我请客!”

风风火火,赶到了码头,这时候朱老实也带着伙计把家具都运来了,钦差和诸位大人都用紫檀的,其他的有黄花梨,有鸡翅木,整个东南,也就是唐毅能拿出这么多红木家具。

大家伙都在忙碌的时候,周巡满头大汗,跑到了码头,一见还乱糟糟一团,顿时脑袋就大了。

“唐大人,堂尊已经陪着钦差出城了,还没弄好,这可咋办啊?”急得周巡来回乱转。唐秀才倒是胸有成竹,基本布置都完事了,剩下的就是清理。

“周兄放心,不会出岔子的。”

周巡将信将疑,转身回禀,不多时,一对一对的骑士过来,通报钦差行程,大家伙的心全都提到了嗓子眼,加紧打扫。

不提码头忙得天翻地覆,赵文华则是兴致勃勃,在知府王崇古和知州陈梦鹤,已经苏州士绅官吏的簇拥之下,向着码头逶迤而来。

好热闹的场面!

一路上整洁干净,两边的树木光彩夺目,舞龙舞狮穿梭期间,鼓乐喧天,每走一段,就有鞭炮齐鸣。赵文华看得眉开眼笑。

“陈大人,有心了。”

陈梦鹤哪敢居功,急忙说道:“都是唐巡检调度有方,安排得当。”

“唐巡检?他和那个神童唐毅是什么关系?”

他怎么也知道唐毅,陈梦鹤不知原委,还是说道:“唐巡检是唐毅的父亲,能修通盐铁塘,他们父子居功厥伟。”

“好啊,虎父无犬子,看得出来,是个干吏,回京之后,本官一定向朝廷举荐。”

此话一出,多少官吏眼珠子都红了,多少人奋斗了一辈子,都盼不来这么一句话。唐慎平时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没想到真会溜须拍马!

渐渐的赵文华来到了码头,闪目看去,高大的彩棚喜庆吉祥,在彩棚前面,唐慎居中,旁边站着唐顺之,此时唐顺之的心思全然不在赵文华身上,而是盯着唐毅,分明再说你给我个解释!

唐毅挠挠头,挤眉弄眼的讨饶。

赵文华离着码头只有两百步左右,唐秀才疾步向前迎接,口称钦差,跪倒行礼。倒是赵文华很和气,急忙拉住,笑道:“本官不是来又不是来宣旨的,不必如此。”

唐秀才连说:“礼不可废!”依旧行了大礼。唐毅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跟着。

唐顺之和赵文华是同年,正如赵文华所说,不是正式宣旨,只要拱手即可。只见赵文华眉开眼笑,主动拉起了唐顺之的手,笑道:“义修兄,此番你可是愿意随我进京?”

“多谢梅村公提携,在下疏懒多年,就怕给梅村公添麻烦。”

“哈哈哈,你我同科,客气什么。”两个人携手走进彩棚,来到了专门给钦差大人准备的主位。赵文华闪目一看,桌子上的一件东西顿时吸引了他。

一尺多高的摆件,褐黄色的山体,长着一株苍劲的老树,在树上有一个硕大的马蜂窝,在马蜂窝下面是一匹马,马上站着一个猴,猴子手里拿着竹竿,去捅马蜂窝。

不管是山石,树木,还是马匹,猴子,全都活灵活现,颜色生动,别提多好看了。

“这,这是药玉的吧?本官还没看过这么大的药玉摆件,义修兄,只是这东西是什么意思?你可明白?”

唐顺之扫了一眼唐毅,强忍着心头的气,含笑说道:“梅村公,这叫做‘马上封侯’,您看可恰当?”

第111章用心良苦

药玉,既不是药,也不是玉,真正的名字叫做琉璃,也就是有色的玻璃,放在后世,烂大街的东西,可是在大明却不一样,人们认为药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别”,专供宫廷使用,一般的官僚都没法得到,除非熬到了四品官,或者考中了状元才能得到赏赐,想想三年才出来一个的天之骄子,捧着一块彩色玻璃感激涕零,也是够滑稽!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开始,古代的炼丹家们就弄出了琉璃,不过作为炼丹的副产品而已,没准所谓炼石成金,就是拿沙子炼出来黄色的琉璃,在当时也的确价比黄金。

不只是出于什么原因,或许是点歪了科技树,中国一直都只能做出不透明的铅钡玻璃,功能也局限在礼器,装饰品,以及替代一些珠宝上面,由于价格昂贵,又十分易碎,餐具都很少用到。

尤其是经过了元朝,统治者的审美观念和传统不一样,致使很多传统技艺流失,大明虽然恢复了一些,但琉璃的制作工艺依旧落后,使得药玉越发显得珍贵。

直到最近一些年,西洋商人带来了一些琉璃,额不,应该说是玻璃制品,很多豪富之家争相购买,一面巴掌大的镜子,甚至能卖到几百两银子。

眼前的“马上封侯”至少几十斤重,而且色泽艳丽,造型完美,光泽华润,就算是宫里也未见得有这么好的摆件,赵文华又怎能不怦然心动。绕着桌子转了好几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了个仔细。

“好东西啊,做工好,药玉也好,立意更好!”

他不停的赞叹搓手,垂涎之意再明白不过了,就差脑门上写上“我想要”三个字。

唐毅识趣地站出来,躬身说道:“启禀钦差大人,此摆件是太仓琉璃坊上百位能工巧匠,耗费无数功夫制作出来,专门进献给钦差大人的,您可还满意?”

挺上道的,赵文华欣然接受,不过听唐毅的话,他又皱起了眉头。

“怎么,太仓能制造药玉了?据本官所知,这可是内廷银作局独门的绝技,你们是怎么会的?”

唐毅笑道:“回钦差大人,说起来我中华自从春秋战国就会制作琉璃,传承一两千年,蒙元倒行逆施,使得秘技失传,人人引以为憾。荆川先生遍览古籍,搜寻方法,经过数月苦功,总算是烧制成功,不只是有色的琉璃,还有透明如同水晶般的妙品。”

唐顺之名气够大,在世人的眼睛里,就是无所不知的百晓生,发明一点琉璃,根本不在话下。

可是自己有多大本事,自己清楚,唐顺之哪懂得烧什么琉璃玻璃的,他倒是曾经记得,唐毅提到过要烧制玻璃,做什么透明酒具,配合葡萄酒,行销天下,大赚暴利。

唐顺之只当他是吹牛,现在才知道,这小子是玩真的,竟然不声不响弄了出来。他到底还瞒着自己多少事情,唐顺之越发迷糊了,就在他迟楞的时候,赵文华却信以为真,急忙问道:“义修兄,真是无所不通,竟然能造出药玉,还有什么好东西,可要让我好好见识见识。”

什么叫见识,摆明是索贿,唐顺之看得明白,谁惹出来的麻烦谁收拾,他索性看着唐毅,让这小子解决。

唐毅不慌不忙,一摆手,有丫鬟端着托盘走了上来,托盘之中,摆着各式的玻璃制品,有透明的酒杯,有手串,有十二生肖,有花瓶,琳琅满目,不下几十种。看得人眼睛都花了,不只是赵文华,就连王崇古都来了兴趣。

“唐神童,别的不说,那个酒杯可要卖给我一套,不管多少钱都行!”王崇古是富商之家,说出话来财大气粗。

唐毅连忙笑道:“知府大人客气了,荆川先生花费功夫,研究琉璃的工艺,并非为了他自己。想必诸位大人都知道,年初的时候,数万难民云集太仓,嗷嗷待哺,府库乏粮。荆川先生不忍百姓受难,为了给大家伙找一条来钱的路子,才研究琉璃的。小子不才,协助先生,数月之间,竟然成功,也是上天垂怜,老天保佑。”

唐毅说的入情入理,可是唐顺之知道根本就是糊弄人,他没有研究,唐毅这小子也没费什么功夫,纯粹是自我吹嘘,往脸上贴金。可他这么说,一定有道理,唐顺之模模糊糊,能猜到一丝唐毅的打算,索性听他说下去。

“琉璃是佛门七宝之一,华美无双,妙用无穷,小子岂敢独占。更何况这是老天赐给受灾百姓的,让他们能凭着此物渡过灾年。小子觉得应该把琉璃卖到各地,无奈此物极其易碎,运输不便,小子一筹莫展。恰巧锦衣卫七太保周硕办差,经过太仓,他听说之后,非常欣喜。说锦衣卫能帮着运输各省,并且开店售卖,小子答应除了南直隶之外,其余各省都请他们帮忙。”

这个唐毅没有说假话,大约在五天前,周硕和他畅饮一番。那时候唐毅就献上了两大桶葡萄酒,有送了好多玻璃酒具,让周硕带进京城,献给陆炳,并且许诺按照酒精的模式,合作出售玻璃器具。

其他人听在耳朵里,简直有骂娘的冲动!

药玉药玉,价钱堪比玉石,透明的玻璃镜子价值更是远超同等重量的黄金。谁不想分一杯羹,可是一想到锦衣卫,大家伙都蔫了。就算赵文华都没有勇气从陆炳的嘴里夺肉吃。他干爹虽然权倾朝野,可是论起圣眷,总归比不上光屁股和嘉靖长大,还救过驾的陆炳。

看来琉璃坊这块肥肉是吃不上了,大家伙都有些失落,甚至埋怨,却听唐毅继续说道:“诸位大人,琉璃虽然珍贵,可毕竟能够人工生产,比不上天然之物。从今往后,一个透明酒杯一两银子,一面镜子五两,其余价钱不等。总之小子绝不敢多挣一分暴利,不然,荆川先生也不会放过我!”

说着,还冲唐顺之拱手讨饶,这话好似强心剂,大家都来了精神。比起世面的价钱,唐毅定的价格直接贯穿地板价,成了地狱价,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原本大家都以为是超级暴利,现在看起来只是挺肥的一块肉而已。想要据为己有的心思淡了很多,购买的意愿却成倍增加,一个杯子一两,一套酒具十两银子足够了,对于有钱人来说,真不算什么。

唐毅卖家具便宜,卖琉璃也便宜,果然是厚道的好孩子……不过要是这帮人知道眼前这些花里花哨的东西只是沙子石块烧出来的,肯定会大口喷血,给唐毅送上大大的“奸商”二字!

唐毅早有烧制玻璃的心,不光是为了赚钱,玻璃能制造望远镜,显微镜,还能制造化学实验的用具,简直就是改变世界的材料。接收难民之后,唐毅发现有十几个烧砖瓦的工匠,还有两名铁匠。

立刻把他们集中起来,将烧制玻璃的原料和工艺大致说了下。人到了绝境都会超常发挥,这帮工匠不眠不休,用大半个月时间,愣是用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等,在坩埚中烧出了熔融状态的玻璃。

清澈无色,没有丝毫杂质,那一刻,工匠们喜极而泣,他们知道一扇财富的大门向他们打开了。

下面的工作就容易了多了,用铁管沾取玻璃液,按照模具,吹成想要的样子。别说是男人,就连女人都可以做。

弄出玻璃之后,唐毅没有急着拿出去卖,而是让工匠们放心大胆摸索工艺,开发不同颜色的玻璃,制作器皿和饰品。

几个月来,唐毅一共投入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