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6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唐毅呢,他给了一座武学。

武学分成三个科,骑兵、步兵、炮兵,每一科都安排教官传授本事,学制三年,每个月小考,季度大考,每个学年还有实兵对抗演习。

武学的宗旨就是培养适合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光明正大,其中规定宗室子弟,皇亲贵胄,都要入学接受培训。

按照规矩,万历入学也是可以的,只是……万历要的是人马,不是跑去当学生!

这也太坑爹了!

许国简直不知道如何面对万历,小皇帝还不被气疯了。

唐毅真不愧是成名多年的人物,用出来的手段光明正大,堂而皇之,轻轻松松,就把苦心筹划,彻底化解反手还给你陕一个嘴巴子,打得真有点疼啊!

万历不是要学武略吗?为了你都建了一座军校,还能不去?

可是去了呢,三年时间,都要像学生一般度过,万历根本无暇插手朝政,唐毅这是要把皇帝关起来!

许国看得明白,却是一筹莫展。

整个人摇摇晃晃,心神不定,他都开始怀疑,和唐毅斗法,是不是打错了算盘?从内阁出来,他没想好怎么回复万历,就先往家里走。

到了半路,突然一阵喧哗,他的马车被堵在了路上,许国这个生气,好歹自己也是一个大学士,谁敢在自己面前撒野!

他一撩车帘,怒道:“怎么回事?”

下人急忙说道:“相爷,是,是有人报丧。”

“报丧?什么人?”

“小的去打听一下。”家人跑了,差不多一刻钟,气喘吁吁赶来,“启禀相爷,是,是殷阁老的母亲仙去了!”

“啊!”

许国失声叫了起来,他连忙把车帘放下,躲进了马车,这位不是伤心,而是兴奋!没错,就是兴奋!

虽然很下作,但是他真的要扬天大喊两声,先皇有灵,天佑陛下啊!

殷士儋作为次辅,又是当初杀胡氏的主要凶手之一,他和唐毅在内阁珠联璧合,谁也撼动不了唐毅的地位。

可是好巧不巧,殷士儋的母亲死了,按照规矩,他必须回家守制丁忧,而且一去就是三年。

其实唐毅在之前几次反对丁忧,主张哀悼先人,要重心意,不重形式,一个人三十岁入仕,六十岁退休,区区三十年光景,假如因为父母病逝,就荒废六年,不论对自己,还是对朝廷都是损失,甚至天上的父母也未必愿意看到。

唐毅着实驳回了几个干吏的丁忧请求,也没人说三道四。

可问题是到了阁老一级,情况就完全不同,殷士儋是隆庆五年入阁,虽然比其他阁老稍微晚一些,但是严格意义上,这也是殷士儋的第三个任期。

唐毅身为首辅,各地都有战事,他留任没谁敢说什么。可殷士儋就有些勉强,正好赶上母丧,他不回去丁忧,就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到时候看你怎么在内阁混!

拿下了殷士儋,如果能推一个保皇党的阁老入阁,内阁的情况就会为之一变。

别看唐毅依旧强大,但是他订立的规矩,阁老之间原则上是平等的,保皇党能拿到两票,在很多关键议题上,就能跟唐毅唱反调了。

许国突然浑身洋溢着干劲儿,他觉得是朱家的历代祖先显灵,要帮助可怜的万历了。

苍天有眼,果然是天命难违!

就算强如唐毅,也料不到殷士儋会突然出问题吧?

哈哈哈……许国放声大笑,高兴够了,又赶快盘算,究竟该推谁入阁呢?

“正甫兄是决心要走了?”唐毅叹口气,问道。

申时行用力点头,“师相,他说了,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恰逢母亲病逝,要是不回家为老母守孝,这辈子都会过意不去的。”

“嗯!”唐毅闭目好半天,才把眼睛睁开,“谁可继任阁老?”

“启禀师相,眼下呼声最高的是吕调阳和王家屏。”申时行低声道:“只是这两个人都不妥当。吕调阳反对过一条鞭法,他也并非心学中人,至于王家屏,他是山西的!”

第1112章万历的小动作

唐毅和晋党的仇,自然不用细说,他狠狠坑了人家一把,一两百年的家底儿几乎清洗一空,在台面上拿得出手的人物全部掀翻。

最要命的是晋商本来是各个衙门最大的金主,连皇帝都欠他们的钱,这也是晋商勾结蒙古,大肆走私,狂赚暴利而不倒的秘诀所在。结果碰上了唐毅这个混蛋,一手漂亮的债务置换,就把晋商彻底踢出了京城的金融圈。

这几年晋商虽然靠着努力经营,靠着毛纺,靠着边贸,恢复了一些元气,但是他们永远失去了金融霸权。

前不久,唐毅推动海外开中法,万历三年,两千万石的海外粮食涌入,唐毅借此彻底打破两淮盐商的垄断,盐商不再是专营的生意,只要有足够资质,缴纳保证金,租一块海滩,就可以生产食盐。

而且由于大力推广晒盐,原本的煮盐被淘汰,结果弄得盐价暴跌,百姓拿到了便宜食盐,朝廷的盐税一口气超过了两千万元。唯独曾经的盐商,辉煌不再,要么就转行,要么就湮没无闻。

盐商本来和晋商同气连枝,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结果盐商比晋商还惨,曾经在朝廷上呼风唤雨的晋党彻底歇菜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个仇,比天高,比海深!

王家屏作为晋党的新一代领袖,处事干练,办事果断,平时又低调为人,很受各方好评,对唐毅也是尊重无比,但是无论如何,唐毅也不能释怀,他不会天真到自己真有足够的魅力,让天下人都喜欢你。

“师相,王家屏为人深沉内敛,绝不是一个简单人物。更何况虽然晋党损失惨重,但是船破了还有三千大钉,不能不防。依弟子之见,不如放吕调阳入阁。”

吕调阳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正是唐汝楫的那一科,唐汝楫是状元,他是榜眼,老同学都干了十年大学士,转任资政,吕调阳入阁的资历绝对足够了。

“不妥。”唐毅微微摇头,吕调阳入仕二十几年,根深蒂固,人脉雄厚,他和唐汝楫,还有朱衡的关系不错,如果他入阁了,必定会拉去一部分议政会议的代表,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保皇党。

唐毅此时也看得出来,自己定下的种种规矩,的确起到了作用,谁想废除议政会议,废除内阁之权,恢复原来的六部制,那是做梦也别想。

不说别的,光是好几十万的官吏,恢复旧制他们都会失去工作,谁能受到了,还不把天给翻过来?

既然正面硬干不成,那就选择融入唐毅的系统,在内部造反,拉拢各种势力,借助皇帝权威,打破唐党一统天下的局面……

显然,内阁的斗争,已经到了全新的局面。

“汝默,为师是不是嗅觉有些差了,变得有些迟钝,人家都出招了,却还迟迟没有动作。”唐毅摇头苦笑,“老了,严阁老遇到过这种局面,徐阁老也是如此,现在轮到我了。”

申时行把脑袋摇晃得和拨浪鼓似的,唐毅纯粹是装蒜,你老人家还不到四十,年轻面嫩,换上儒衫,出去转一圈,保证有人拿他当新科进士,您要是算老,弟子都该回家颐养天年了!

可是转念一想,唐毅的话也未必是错,算起来他入仕也有二十多年,风风雨雨,东南抗倭,驱逐严党,北御俺答,推行隆庆新政,处置李氏一党……

每一样事情,都是动地惊天,旁人能完成一件,就足以彪炳青史,唐毅做了这么多,费了多少心力,感到累了,倦了,自然是情有可原。

问题是您老人家要撑不住了,我们这些人可怎么办?

“师相,弟子以为他们不过是小打小闹,根本不成气候,您老人家随时随地,可以伸手就把他们给灭了,一点不用担心。”

“不用给我灌迷魂汤!”唐毅呵呵一笑,“既然是朝廷,就要容纳各种力量,不可能上上下下,都是咱们的人。关口是大局要在我们的手里!”

唐毅沉思许久,缓缓道:“这样吧,去找一下陆光祖,如果他愿意,就一起送入内阁!”

……

万历六年,殷士儋不顾挽留,回乡丁忧,并且两年之后,病逝家中,赐太保衔,谥号文献。

殷士儋走了之后,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原吏部尚书陆光祖,教育部尚书吕调阳,民政部侍郎,仓场总督王家屏,三人入阁,内阁大学士增加到了九人。

这九个人当中,以许国、吕调阳、王家屏三人位代表,渐渐结成了保皇党。

而首辅唐毅,次辅曹大章,辅臣魏学曾,谭纶,申时行,陆光祖,六人都是心学一脉,保持压倒性的优势,一切大政方针,依旧在唐毅的掌控之中。

整个新政依旧以高速在运作,进入万历七年,唐毅一共向南洋派遣了十三位总督,其中有七位出身军方。剩下的六位一水的心学中人,以余有丁和罗万化为首,这十三位总督,在原则上,都要接受南洋总督唐慎的节制。

唐慎主力坐镇马六甲,其余吕宋、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安南、暹罗、缅甸、寮国、新几内亚,甚至斯里兰卡和印度,都有了大明的官吏和士兵驻守,建立贸易据点,经营殖民公司。

整个海外的汉家移民,加上本地的汉人,总数超过了两千万。

几乎在海外另造了一个帝国,而这个帝国相比明廷要简单多了,从上到下,全都是唐毅的嫡系心腹。

当然了,唐党积极布局海外,保皇党也并非没有斩获。

在万历六年,皇长子朱常洛降生,和历史上由于出身低微,很不被万历喜欢,以至于为了他,闹得万历和群臣斗法几十年不同。

如今的万历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慈父的形象,他在朱常洛满一周岁的时候,就提议立为太子。

经过筹备,万历八年,不到三岁的朱常洛正式成为皇太子,与此同时,万历皇帝也结束了三年的军校生涯。

朱翊钧彻底脱去了少年的青涩,他不像朱家人那样厚重憨肥,反而更像他的母亲,眉目清秀,身形修长,很有美少年的架势。

而且他在军校的成绩,竟然全都是优等,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年轻的同学,听说私下里都宣誓要效忠皇帝陛下,至死不渝。

还有一件事,让唐毅十分注意,不久之前,王世贞找到了唐毅,他气呼呼告诉唐毅,眼下在东南出现了一个商山诗社。

其中有四个主事之人,正是李攀龙、谢榛、徐中行、吴国伦。

这四个正是和王世贞起名的“后七子”之四,也算是在民间颇有声望的鸿儒名流,四个人凑在了一起,成立诗社,本来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是这个名字太让人浮想联翩了。

唐毅不由得想起一个典故:商山四皓啊!

原来当年汉高祖刘邦喜欢赵王刘如意,就想废了吕后的儿子太子刘盈,吕后大惊失色,急忙找张良想办法。

张良建议聘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刘盈。

商山四皓是秦始皇时期七十位博士之四,后来躲避战乱,隐居山中,刘邦多次请他们出山,全都拒绝了。

在张良的运作之下,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四人联袂出山,此时他们都已经七八十岁,皓首白发,一同成为太子刘盈宾客,辅佐幼主,力阻刘邦行废立之事。

李攀龙等人以商山作为诗社的名称,恰巧又是四个人,其中的意味绝不简单。

“行之,我就想不明白,他们四个混账为什么要急着去捧万历的臭脚?我写信给李攀龙,叫他不要误人自误,他反倒教训我,说什么君臣纲常,犹如日月星辰,陛下睿智过人,勤奋好学,且已经成年,理应亲政,治理天下。倘若——倘若内阁交权,不失为周公善举,必定会名扬天下,为历代敬仰,假如死把着大权不放,只怕比起奸相严嵩还不如!”

王世贞气得直跺脚,“这帮畜生,脑子里装的是什么玩意?天下大治,都是行之,还有内阁诸公的功劳,小皇帝当个牌位就很不错了,何必非要弄出来一个主子,压在所有人的脑袋上,我看他们真是疯了!我怎么就和这些人齐名,真是奇耻大辱!”

唐毅显然比大舅哥更加敏锐,从朝堂上出现保皇党,到地方出现商山诗社,显然有一只大手,在背后不断推动,他们借着万历的旗号,打着皇帝的招牌,在积极扩充人马,准备抢班夺权。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唐毅微微叹口气,人的忘性真大,不到十年的功夫,他们就忘记了害怕,前赴后继,要和自己作对,也不知道该赞美他们胆魄过人,还是无知无畏。

“就让他们闹吧,我看看能不能玩出什么花样。”

唐毅依旧按兵不动,可是进入了八月,突然京城发生了日食,前后不到三分钟时间。眼下大明的臣子已经很多接受了地圆说,不会害怕什么日食,可民间,还有部分守旧的官吏都心中惶恐,还有人上书,请求朝廷检讨弊政,及时抢救,顺应天心民意。

刚从军校毕业的万历突然送手本到了内阁,他说日有食之,是君王之责,他自从入军校,已经三年没有拜祭先帝陵寝,想要去天寿山祭奠隆庆。

第1113章元老遇刺

万历抛出了孝道的牌,唐毅当然不好阻拦,可是他心里清楚,根本就是扯淡,万历对他爹能不恨就不错了。若非隆庆软弱纵容,内阁的权柄又怎么会有如今的势头……万历真正去祭奠隆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刷存在感,他要不断提醒世人,他才是大明的皇帝,才是天下的主人。

算了吧,为了一点小事不值得闹翻。

身为首辅,唐毅也会陪同万历一起前往天寿山。

“爹,您老太纵容小皇帝了!”唐平凡沉着小脸说道:“我可是听说了,陛下私下里动作不断,到处拉拢人心,而且国舅爷王翰,武清侯李伟,英国公张元功,这些人都在四处拉拢势力,居心不良,其志不小。要真是让他们鼓捣一块去,后果不堪设想。”

平凡说完,王悦影脸色先变了,她把碗筷放下,琉莹看了一眼,连忙拉着几个较小的孩子离开,只剩下了夫妻父子,一家三口。

王悦影担忧道:“老爷,平凡说的是真的?”

唐毅深吸口气,点了点头,“没错,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有暗流汹涌,情况只比平凡说的遭,一点也不能乐观!”

当着妻儿,唐毅不想撒谎,让他们宽心,知道真相,才是真正负责任的作法。王悦影脸色变了一下,很快恢复正常。

“老爷,这么多年,多大的难处您都熬过来了,按理说我们不必担忧,只是眼下,那么多人捣乱,怎么看不到老爷动作?是已经下手了,还是不方便?”王悦影聪慧异常,想得比起平凡还要深入得多,唐毅的确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老百姓常说,当家三年狗也嫌。我前前后后,当了大明的家十多年了,结了多少梁子,有多少人看我不顺眼,我心里头清楚!”

“爹!”

平凡突然站起,摇头说道:“您老柄国十几年,大刀阔斧,锐意革新,眼下大明声威赫赫,四夷宾服。疆域辽阔,百姓安康。兵强马壮,府库丰盈。天下的百姓无不交口称赞,您在民间威望泼天,反对您的那些人,不过是宵小之徒,不值一提。”平凡没有像他哥一样,满世界乱跑,他一直跟在唐毅的身边,学习老爹的施政,观察老爹的手腕,把唐毅的本事学了七七八八。

越是琢磨,平凡就越觉得老爹了不起,唐毅就是他的偶像!断然不会允许别人说坏话,包括唐毅都不行。

“傻小子,人贵有自知之明。”唐毅苦笑道:“你说的固然是一方面,可是你想过没有,大有大的难处,要是想取而代之,我早就可以动手了,何必等到今天!眼下我对谁下手,都会被解读成为父不甘心眼下的地位,还要更上一层楼。别说藏在每一个角落的野心家,就算是我手下的那些人,也未必不想做从龙功臣,封妻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